西黄寺

芜茗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9日,正值冬季尾声的北京,被冬日的暖阳眷顾着。位于朝阳区黄寺大街11号的西黄寺,红墙黄瓦的经典配色山门,在湛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彰显皇族华丽和高贵的同时,也透露一股威严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西黄寺又称达赖庙,是京城唯—一座原生态藏传佛教文化博物馆。始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始建清净化城塔院,是清初北京最早建立的藏传佛教皇家寺院之一,也是达赖和班禅在北京的驻锡地。</p> 1979年8月,西黄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西黄寺内的清净化城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r> <div>观众参观,由该门进入。平日闭馆,大门紧闭。</div> <div>开放日,大门敞开。 </div><div>2018年5月18日,西黄寺博物馆举行了开馆揭牌仪式,开启自建寺300多年来,第一次向公众开放。目前开放日只有周六、日,分为上(9~12点)、下午(12~16点)两个时段,需要提前一周预约。路径:“西黄寺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输入“预约”~扫码“西黄寺博物馆”二维码。<br></div> 1987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院正式成立。 十世班禅亲自担任第一任院长。(该院不对外开放。) 如今的西黄寺,集三重身份为一身。<div>西黄寺原状陈列,展示山门殿、钟楼、鼓楼、天王殿、垂花门、东西配殿、大雄宝殿、清净化城塔、慧香阁等;专题展览长期展示六世班禅与西黄寺展、学衔制度展、乾隆皇帝御笔石刻拓片展、唐卡展等。<br></div> 缘于预约制,客流得到严格控制,博物馆内观赏环境非常好,无论室内室外,没有人大声喧哗。这是迄今为止,我遇见过参观环境和秩序最好的博物馆,没有之一。 博物馆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第一进院落包括山门殿、钟鼓楼、东西配楼;第二进院落包括天王殿、垂花门、东西禅房;第三进院落包括大雄宝殿、清净化城塔、乾隆御笔碑亭、东西禅房、慧香阁。 第一进院落:山门殿、西展厅、鼓楼、天王殿、钟楼、东展厅; 院内的他们 似乎在刷门禁卡 铁门开启,进入“军事管理区”院内。 西展厅——文翠楼 东展厅——文华楼 钟楼和鼓楼 天王殿<br>面阔三间,共有十八根殿柱支撑殿顶,大殿正中供布袋和尚,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像:东方持国天王,手执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手执水蛇;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幢。 第二进院落:垂花门、东西禅房。 <div>垂花门</div>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系楠木结构,造型别致、典雅,融藏、汉建筑风格子一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而成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并彩绘为花瓣形式。故曰垂花门。复建于2008年。 位于垂花门东南的“如意抱鼓石” 西黄寺重修纪念碑 东西禅房 第三进院落:大雄宝殿、清净化城塔、乾隆御笔碑亭、东西禅房、慧香阁。 <div>大雄宝殿</div><div>面阔五间,重檐绿瓦,歇山顶,五踩斗拱,旋子彩画。大殿正中为班禅宝座,供奉九世、十世、十一世班禅照片。西侧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东侧供奉强巴佛、十一面观音菩萨和卡萨尔巴尼观音菩萨。</div> 大雄宝殿前的丹陛石 喜鹊登“缸” <div>清净化城塔专题展<br></div> 了解“清净化城塔”<br><div>西黄寺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是整个西黄寺的核心建筑,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成。清净化城塔是乾隆皇帝专门为在西黄寺圆寂的六世班禅而修建的金刚宝座式样衣冠塔。<br></div> 修建缘起<div>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希启程东行,为乾隆皇帝祝寿,于当年九月初二日到京,驻锡西黄寺。十一月初二日下午,因病在西黄寺内圆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乾隆谕旨清净化城塔及塔院工程全面动工,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一月,塔及塔院建成,乾隆御书《清净化城塔记》,以示纪念。<br></div> 和珅上奏乾隆皇帝,清净化城塔内,装藏六世班禅衣冠物件明细。 拍摄于1901年的清净化城塔及塔名由来 拍摄于1930年左右的清净化城塔及塔建筑形制 清净化城塔之八角形经幢式塔介绍 <p class="ql-block">油画《六世班禅朝觐乾隆皇帝》</p><p class="ql-block">此幅画作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 1780年),六世班禅大师一行,自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历时13个月到达承德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并为其祝贺七十大寿的场景。在澹泊敬诚殿中,班禅大师向乾隆帝敬献哈达、无量寿佛等贡品,乾隆帝上前用藏语问候道:“长途跋涉,必感辛苦”,班禅大师答:“远叨圣恩,一路平安”。画面正中为古稀之年的乾隆帝;左首手捧无量寿佛者为六世班禅大师;大师身边向乾隆帝托手介绍者为三世章嘉国师;大师身后头戴班智达帽的三位僧人从上至下分别是仲巴呼图克图、堪布罗桑克却及济咙贝丹-桑布;后面是侍者及随行的西藏贵族。右首手捧哈达者为权臣和珅;身后上首为乾隆帝第六子永瑢,而后是当时的权臣及大内总管和几大外藩的王、贝勒。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还可看出大师进献给乾隆帝的礼物有佛像、曼扎、吉祥八宝、嘎巴拉法器等物。乾隆帝回赠给六世班禅的礼物有珍珠、念珠、珊瑚、玉如意等物,高度的还原了这一历史性时刻。</p><p class="ql-block">此幅油画作品,由当代著名藏传佛教文化专业画家佟成明先生创作,历时一年有余。</p> 《六世班禅朝觐乾隆皇帝》画作解释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一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二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三——须弥座。<br>须弥座的八面各雕有一幅佛陀传记故事图,是整座佛塔雕刻的精华部分,形象地反映了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一生的重要活动。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四<div>第一幅为“佛母成孕”(上图)<br>此图有两组画面,左侧菩提树旁一只白象身驮莲花宝座之上的佛陀形象踏云而来;右侧皇宫内佛母端坐楼上,身旁及楼下有仆人活动。此图描绘的是佛祖入孕情景。相传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有,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梵王王后摩耶夫人45 岁时,在一天夜里,梦见一只白象驮一英俊少年入其腹中,遂有身孕,是为后来的佛祖。<br></div><div>第二幅”“太子降生”(下图)<br>本图有三组画面。左侧为摩耶夫人率领随员离宫外走;中间为无忧树下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右边为梵天沐浴。相传佛母摩耶夫人一日途径蓝毗尼园时,佛祖于无忧树下从佛母右肋骨下降生。当时有四大梵天使者为其接生沐浴。太子生后即能说话,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br></div>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五<div>第三幅为“出游四门”(上图)。共由两图组成,左侧为太子骑马出城造型,右侧为“诸苦图”,即老、病、死苦及沙门造型。相传,太子29岁时出城郊游,于城东门见一老人发自面皱,曲背扶杖,行路艰难;于南门见一病人,面黄骨瘦,形容枯槁,倒在路旁;于西门见一死人,身体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秽难闻;于北门见一沙门(出家学道者),圆顶缁袍,十分威仪。太子恭问,答言以“真如”道破生死根本;勤修戒、定、慧,降伏贪、嗔、痴,不贪染色、声、香、味、触、法,脱离老、病、死诸般苦恼。安住清净所在,修习解脱法门,到于彼岸,故称沙门。<br>言毕不见。太子得此开示,遂生出家之念。<br></div><div>第四幅为“入山修学”(下图)。共由三图组成,左侧是太子逾城后由仆人引马前行;中为两位后妃形象,旁有仆人;右侧太子结跏趺坐于娑罗树间修法,其侧有鹿。相传太子 29 岁时不顾父王阻止,于半夜逾墙出城,此后辗转来到灵鹫山等地修法。<br></div>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六<div>第五幅为“成佛得道”(上图)。共由两图组成,左侧为太子结跏趺坐于菩提树间莲花宝座上及奉献吉祥草的童子形象;右侧为牧女蒸糜。相传太子成道前来到尼连禅河边,洗衣浴身。恰有两名牧女在河边放牧,便以牛乳蒸成乳糜,奉献太子。太子遂于摩竭陀国伽耶城南毕钵罗树下,由吉祥童子献长茅草做成金刚宝座,趺坐49天后悟道成佛。<br></div><div>第六幅为“初转法轮”(下图)。为释迦端坐于菩提树间莲花宝座上说法和众弟子听法造型。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人讲授“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使憍陈如等漏尽意解,获阿罗汉果。这是佛陀第一次讲经说法,是佛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被称为“初转法轮”。<br></div>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七<div>第七幅为“神变降魔”(上图)。释迦结跏趺坐于宝座之上,双手结定印,周身放光,任凭四周各路妖魔鬼怪的刀、枪、棍、棒袭击和进攻而安然不动,微笑而坐。相传佛成道后,魔王波旬自恃神通,发动全部魔军前去攻战。面对无数狰狞可怕的魑魅魍魉、夜又恶兽,世尊巍然不动,示显神通变化,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br></div><div>第八幅为“涅槃示寂”(下图)。由两组雕刻组成,右侧为释迦卧于床上形象,众弟子围侍;左侧为释迦示寂后金棺、佛的形象,众弟子作悲痛状。相传释迦示寂前,在末罗国阿夷罗跋提河边的拘尸那迦罗城郊娑罗双树间为众弟子最后讲说遗教经后圆寂,从此,拘尸那迦罗城作为佛陀涅槃处,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br></div>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八——塔刹<div>塔身宝瓶之上为塔刹部分,塔刹以圆形十三相轮造型,意为法轮,底大上小,层层上拱,直冲塔顶。最上塔尖部分则以溜金铜顶莲花装饰。其上为上小下大的两个珠状物,如两朵尚未开放的花苞,称为宝莲。东西两侧的下垂部分为莲叶垂带造型,象征佛法清净无染。<br></div> “清净化城塔”赏析之九——后记<div>除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外,北京尚有三座金刚宝座塔型制的佛塔,分别是:真觉寺金刚宝座塔、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玉泉山妙高塔。<br>清净化城塔屹立于西黄寺已有二百三十余年,如今已经成为宣传和弘扬民族团结的重要标志。<br></div> 清净化城塔<br>建成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仿印度菩提伽耶金刚宝座式样而设立的金刚宝座塔,是六世班禅大师在北京圆寂后,乾隆为表彰其爱困爱教的无量功德而修建,塔内装有经文、五香六药、金银八宝等物。<div>“清净化城”源于佛教术语。即指远离一切烦恼、尘垢,能接引众生成佛之所。<br></div> 实地欣赏清净化城塔<div>清净化城塔建筑群由牌坊、护塔兽、塔以及东、西碑亭组成。该塔前后(即南、北两侧)各有一座汉白玉牌坊,为仿木结构,四柱三楼庑殿顶,檐下施斗拱。额枋上有“二龙戏珠”图,下有“二凤腾云”图,寓意“龙凤呈祥”。牌坊上刻有藏文经咒以及“八瑞相”图案。牌坊正反两面均刻有对联,为乾隆帝御笔。石柱及抱框为整石雕成,柱角雕有莲花和念珠。</div><div>目前,清净化城塔及护塔兽,已被围栏保护起来。游客只能在围栏外远观。<br></div> 清净化城塔<div>俗称“班禅塔”,穿过塔前牌坊的中门,有石阶直达金刚宝座之上。<br>金刚宝座:金刚宝座高约3米多,座上四周设有汉白玉护栏。</div> 护塔兽<div>在石阶两侧各有一尊汉白玉的护塔兽,为蹲坐雕像。<br></div> <div>主塔</div><div>整个主塔高约20多米,连同金刚宝座一起,整塔高24.82米。主塔为藏式覆钵式塔,由基座(须弥座)、塔阶、宝瓶、塔刹、塔顶宝莲组成。</div> 经幢<div>主塔四角的四座经幢式塔,其造型、装饰相同,均为八角密檐塔,高7米,各分五层,每层供有八座佛像。塔身份别阴刻有汉文经咒,其中东南小塔(上左)刻《楞严大哈达喇呢咒》、西南小塔(上右)刻《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哈达喇呢神章妙名》、东北小塔(下左)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西北小塔(下右)刻《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div> 须弥座<div>八面各雕有一幅佛本生故事图,刻画了释迦牟尼自降生至圆寂的重要活动。</div> 塔阶:须弥座之上为塔阶。<br> 宝瓶<div>塔阶之上为宝瓶,也称塔瓶。宝瓶正面有一佛龛,内供三世佛。宝瓶四周雕刻有巨大的“八大菩萨”立像,自左至右依次为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br></div> 塔刹<div>宝瓶之上为塔刹,造型为圆形十三相轮,意为法轮,底大上小,层层上拱至塔顶。两侧有云纹垂带飘垂。<br>塔顶宝莲</div><div>最上面的塔顶饰以镏金铜莲花。其上为上小下大的两个珠状物,像两朵花苞,称为宝莲,象征佛法清净无染。内藏佛经。</div> 北牌楼(南侧) 北牌楼(北侧) <br>清净化城塔前东、西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均为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亭内各有石碑一通。<div><br></div><div>西碑亭内的石碑上刻有《写寿班禅圣僧并赞》,分别用汉文、藏文书写,下面有一幅线刻的《祈寿长椿图》,图中主要描绘了一株苍劲挺拔的玉兰,《写寿班禅圣僧并赞》及《祈寿长椿图》均为乾隆帝在六世班禅病重时亲手绘写。</div> 东碑亭内的石碑立于龟蚨之上,盘龙碑首刻有“皇帝谕”三个字,石碑上刻有乾隆帝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笔所书《清净化城塔记》,分别用汉文、藏文、满文、蒙古文书写,记述建塔原委。<br> 清净化城塔院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殿、清净化城塔、慧香阁。<br> 慧香阁<br>又称后罩楼,系西黄寺核心建筑之一。 现建筑为2008年复建。复建后的慧香阁恢复了历史原貌,两层共计房屋五十间。一层有藏经殿等;二层为班禅行宫。 藏经殿内 藏经殿内视频 慧香阁台基<br>慧香阁系清净化城塔院的核心建筑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原系二层,后被毁。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出资在原台基上建成了一栋单层仿古建筑。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复建慧香阁时,经专家论证,文物部门批准,保留了原始台基,恢复了慧香阁历史原貌。 展室一——六世班禅与西黄寺<div>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希,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佛教领袖之一。1780年,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亲临承德、北京朝觐。在京期间不幸染上天花,圆寂于西黄寺。<br></div> 六世班禅朝觐路线图 六世班禅唐卡 承德祝寿——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 六世班禅朝觐见礼物 乾隆御赐礼品清单 六世班禅金印 1780年11月2日下午,六世班禅在北京西黄寺因患天花治疗无效而圆寂,享年42岁。班禅遗体在黄寺停放了6天,供各界人士和佛教徒瞻仰。然后移置到由乾隆帝御赐的用黄金制造的天降金塔里。次年二月,六世班禅的灵塔运往扎什伦布寺,该寺僧众将御赐金塔供奉在内。 建塔纪念<div>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六世班禅,特命在他生前住过的西黄寺西侧,建立了一座宏伟的"清净化城塔"及塔院。院内有乾隆御制的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碑文。<br></div> 展室中的乾隆御书《清净化城塔记》(满汉)(蒙藏) 西黄寺藏:香炉、鼎。 历史中的西黄寺<br>西黄寺位于北京德胜门外至安定门外,为清代重要皇家寺院。西黄寺始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是在辽萧太后燕京行宫的基础上建造而成。清顺治帝敕令,将毗邻西黄寺东侧的普静禅林同时改建。由于二寺毗连,又同为藏传佛教寺院,故当时人们习惯称普静禅林为东黄寺。顺治九年正月(1652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接受顺治皇帝邀请,启程朝觐,年末抵达北京,为褒奖五世达赖喇嘛的爱国行动,清政府特拨白银九万两修缮西黄寺,供五世达赖喇嘛在京驻锡之用。在清王朝,西黄寺遂成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入京朝觐的驻锡地,也接待过一批批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入京朝贡的使臣和藏传佛教界一些领袖人物及著名的高僧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