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和欲望

许登祎

<p class="ql-block">  深切的认为,快乐和欲望成反比。为什么我们拥有的越多,快乐越少呢?</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我们从小到大,拥有的物质越来越多。小时候,拥有一块糖,一个冰棍,或者一个风筝,一个陀螺都很高兴。但是随着岁数的增长,拥有的物质也越多,比如拥有了一桌酒席,拥有了冰箱里各种满足胃口的食品,或者是一辆汽车,一个住房,但欢乐或者感觉辛福的程度,并不比小时候拥有简单物品时所感知的快乐和辛福多。</p><p class="ql-block"> 同样,我们拥有的知识,拥有的了解和明白世界的道理也越来越多,但越多,似乎越来越困惑和烦恼。读完了一本书,并没有比背会一本诗的快乐更多,知道了宇宙运行的真相,却没有小时候知道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运行规律的带来的兴奋更多。相反,我们懂得越多,这得到它们的快乐和愉悦越少,到我们认识到人生和宇宙的来路的归宿时,我们反倒感到极其悲哀了,甚至没有了一丝快感,陷入失望之中。</p><p class="ql-block"> 更可悲的时,我们的内心日益丰富化和饱和化,但是我们感觉的快乐和满足却日益稀少和平淡,甚至于感觉虚无和无聊。比如我们小时候做一件小小的好事,得到老师小小的表扬,便感到快乐无比。比如我们初步知道了什么是简单的好和坏,摘了一朵鲜花和给小树浇了一桶水,得到的伤心和快乐,就比我们长大了,知道了善恶和美丑,从而捐了一笔款或者懒惰了一次公益,从而感知的愉悦或者罪恶多得多呢!</p><p class="ql-block"> 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从数量和感知的程度,都比小时候做的要强,而所感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辛福却弱?</p><p class="ql-block"> 这个现象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事实。比如,我们绝对没有傻子快乐(我这里绝对没有贬低他们的一点想法,相反,有时候我很羡慕他们),在我们看来一个很简单的物品和平常的现象,他们得到或发现,便憨憨的笑个不停,而我们却无动于衷,也许我们也笑了,我们笑却是因为他们的憨笑。我们绝对也没有孩子们的快乐更多。许多调查机构和民间人士也明确,贫穷之国尼泊尔人的快乐和辛福的感觉比更比尼泊尔富有的国家的人感觉更快乐和辛福。抽劣质烟和廉价啤酒的穷人欢笑和欢乐的程度更比抽中华和喝茅台的人更笑容满面和欢乐开怀呢。</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也许是人世的自然现象,也许是神和上帝,是大慈大悲的佛祖的特意安排,在人们得到一种东西的时候失去一种东西,或者是一种东西增加的情况下衰减一种东西,这样便使人的内心得到一种平衡。</p><p class="ql-block"> 或者也许这是科学的,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能和量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人类的物欲和精神亦是不断转化的,尽管两者在绝对数量上来说都是增长的。</p><p class="ql-block"> 也因为于此,爱因斯坦,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越了解世界的真相,越是感觉无知和无助;各种宗教大师,越探究生命的真相,越放下至真的生命,甚至以“虚空”来结束。</p><p class="ql-block"> 也许吧,人的生命世界(包括欲望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和着物质的世界一样,都是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p><p class="ql-block"> 若如此,让自己快乐和辛福起来,不妨运用这个规律来调节我们的生活,运行我们的生命,让它更充满快乐和辛福,也许是一件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