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崇——仲公之子”,纯属是无中生有

晨曦耀初

<p class="ql-block">《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东佳书堂记》《义门记》证实</p><p class="ql-block"> “仲子崇——仲公之子”</p><p class="ql-block"> 纯属是无中生有</p><p class="ql-block">江州义门陈史研究室 陈耀初</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仲子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由于什么原因,被说成是旺公六世孙仲公之子、伯宣公九世孙、叔明公十九世孙。</p><p class="ql-block">“仲子崇”,首次出现在胡旦于公元1002 年撰写的《义门记》中,即“大顺(890~891)中,仲子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悌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p><p class="ql-block">“仲子崇”,何谁人也?</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十世孙伯宣公于唐武宗、唐宜宗年间跟随父辈由福建泉州仙游前往江州庐山游玩,因“悦其山峦耸秀,遂隐居。日为著述,征召不起,拜著作佐郎。”</p><p class="ql-block">公元852年伯宣公次子崇公出生,公元877年前后,为避黄巢农民起义锋芒,伯宣父子率一家老少投奔江州浔阳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的旺公后裔,合族共居。</p><p class="ql-block">公元883年前后,伯宣公、崇公联络旺公一族后裔提出旌表长乐里陈氏一族为义门的申请,经过他们父子两人的艰辛努力,公元884年唐僖宗首旌长乐里陈氏为《义门陈氏》。</p><p class="ql-block">长乐里陈氏被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后,为了强化家族的管理,约束家族成员的日常行为,公元890年,陈崇制定了《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并声称:“吾家袭秘监之累功,承著作之贻训,代传孝悌,世笃忠贞,一庭之内,和气薰蒸,同居十有一代,聚族二百余人”。这是历史当事人,记录的当时之事,它是我们研究江州义门陈史所见到的一份最早、最珍贵、最可靠的第一手史料。</p><p class="ql-block">由此可知:崇公,是陈宜都王叔明公第十世孙伯宣公次子,即叔明公第十一世孙也。这是史学界、谱学界一致认可的历史事实。如果这一史实不存在,那么,《义门陈氏》也不可能存在,江州义门陈也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仲子崇”,何以被解读成不同版本的“仲子崇”?</p><p class="ql-block">(一)、望文生义之误</p><p class="ql-block">1、仲:排行第二的(《古汉语字典》第五三七页)。</p><p class="ql-block">2、旺公六世孙:仲公。</p><p class="ql-block">阅读古文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根据语言环境来理解语句的意思;如果是人或事还要围绕时间展开分析。</p><p class="ql-block">《义门记》是在分析“江州陈氏独以义门赐之,何以故?”之后,而记叙“仲子崇”之事。从字面上看,“仲子崇”即可理解为旺公六世孙,仲公之子;又可理解为伯宣公次子。</p><p class="ql-block">但是,当我们联系崇公公元890年写的《陈氏家法三十三条》来读,不难看出,“仲子崇”不能解读为旺公六世孙,仲公之子;而解读为伯宣次子更为贴切。</p> <p class="ql-block">(二)、江州义门陈氏后裔为了修谱而无恶意无意之错</p><p class="ql-block">江州义门陈历史时期,义聚长乐里的南陈朝的皇子、皇孙们的后裔因人数太多、太杂,大家又是奔着《义门陈氏》而义聚在长乐里,又共同尊叔明公为义门陈氏始祖。因而,有部分陈氏族人分不清“仲子崇”与谁关系更贴切,称旺公六世孙,仲公之子的人有之,称伯宣公次子的人也有之。</p> <p class="ql-block">(三)、为了突出伯宣公地位,牺牲崇公历史功绩。</p><p class="ql-block">史学界、谱碟界一直公认伯宣公为陈宜都王叔明十世孙。在明、清时期先后造谱浪潮中,有少数先人为了造谱而修谱,把在公元731年迁徙到长乐里,默默生活了几百年的旺公一支陈氏族人,整体下移八代至伯宣公孙子辈。而伯宣公次子崇公也顺序整体下移八代至旺公六世孙仲公名下。最后,崇公,叔明公十一世孙,就变成了叔明公十九世孙。</p><p class="ql-block">查找史、志、谱,叔明公十一世孙崇公,记载在案的档案基本上为:“陈崇:字克遵,号景先,唐僖宗时(公元874——888年)人。系南朝陈宣帝第六子宜都王叔明之后,义门陈旺公第六代孙,仲公之子”;“仲子崇”;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唐昭宗(公元889——904年)中任江州长史”等。</p> <p class="ql-block">纵观上述,如果假定:</p><p class="ql-block">1、崇公(公元852年生),仲公之子、旺公(公元685年前后生)七世孙,伯宣公(公元824年生)九世孙,叔明公(562年生)十九世孙;又假定旺公是公元753年生,那么旺公六世孙崇公就应该在(753+28×7=949年)公元949年出生,二十八岁(公元977年)前后出任义门陈第三任家长、出任江州长史、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嗨!这里的时间怎么与史、志、谱记载的时间对不上号呀?!</p><p class="ql-block">史、志、谱全都有记载:陈崇,伯宣之子,唐宜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生,大顺初(公元890年)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如果崇公不是伯宣公之子,而是伯宣公九世孙,那么崇公只能在公元947年前后出生,二十八岁(公元977年前后)时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这与史学界、谱碟界一直公认崇公为陈宜都王十一世孙的史实不相符呀!</p><p class="ql-block">否定史学界、谱学界公认的“仲子崇,伯宣之子”之说,而认定为“‘仲子崇’,旺公六世孙仲公之子,伯宣公九世孙,叔明公十九世孙”,如此,旺公必须是伯宣公之孙。</p><p class="ql-block">史学界、谱学界公认崇公于大顺初(公元890年)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那么,崇公必定是公元852年前后出生的人。</p><p class="ql-block">由此:①伯宣公必须是(852-25×9=627年)公元661年前后出生的人。叔明公五世孙兼公生于公元697年前后,兼公六世孙伯宣生于公元661年,天祖兼公未出世,来孙伯宣公比天祖兼公还要早36年出生。这种事情能发生吗?②旺公必须是(852-25×7=677年)公元677年前后出生的人。③崇公,叔明公十九世孙,那么,叔明公必须是(852-25×19=377年)公元377年出生的人。《陈书》载,陈宜都王叔明公生于陈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p><p class="ql-block">结论:依据历史学重现历史原理,发生的事件与发生事件的时间不相符,即可判断为是伪历史。因此,崇公,仲公之子、旺公七世孙、伯宣公九世孙、叔明公十九世孙,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成立。</p> <p class="ql-block">2、陈崇,唐僖宗时期(公元874——888年)的人;南陈朝陈宣帝第六子宜都王叔明之后;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唐昭宗(公元889——904年)中任江州长史等</p><p class="ql-block">结论:崇公生活的年代,与所记载的时间基本上相吻合,属于史实。</p> <p class="ql-block">3、“仲子崇”,首见《义门记》。</p><p class="ql-block">《义门记》是一篇文言文,通篇文字没有加注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分段落。里面分几层意思,只有根据文章语境来分析区分。文章第一层谈君子论“义”、“利”,及庐山地理环境;第二层谈“江州陈氏独以义门赐之,何以故”;第三层谈崇公父子在唐僖宗、唐昭宗年间(公元874——904年)的工作情况;第四层全面谈了《义门陈氏》家中发生的大小之事;第五层谈了对《义门陈氏》的评价;最后,胡旦讲了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义门记》。</p><p class="ql-block">第三层引用崇公在《陈氏家法三十三条》序言中的一段话:“吾家袭秘监之累功、承著作之贻训……于今存殁十一代。”这等于明确告诉长乐里陈氏族人,“仲子崇”是“叔明→……→兼→……→十世伯宣”这一支系的第十一代人。</p><p class="ql-block">文中又明确记载:“大顺(890~891)中,仲子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悌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这又明确告诉长乐里陈氏族人,崇公在唐僖宗时期生活过。</p><p class="ql-block">崇公父子与旺公后裔合族共处后,全力整治家族,并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这些“皆崇之功也!夫家法既行子孙,孝义自播朝庭,唐僖宗旌以《义门陈氏》御笔金字,见于唐中和四年也。”《陈氏书堂记》中记载:“我唐列祖中兴之际,诏复除而表揭之,以旌其义也。”这两处都提到了旌表义门陈氏之事,这充分说明伯宣公与崇公父子在公元884年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之事中,居功至伟。</p><p class="ql-block">《东佳书堂记》明确记载:“大顺中(公元890——891年)崇为江州长史,乾宁中(公元894——898年),崇弟勋为蒲圻令,次弟玫为本邑令,衮为本州曹椽,能嗣其业。”</p><p class="ql-block">史学界、谱学界公认崇公于大顺初(公元890年)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东佳书堂记》明确记载:“大顺中(公元890——891年)崇为江州长史”;《义门记》明确记载:“大顺(890~891)中,仲子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悌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p><p class="ql-block">由此可知,崇公在唐昭宗大顺年中(公元890——891年)出任了江州长史,撰写了《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并告知长乐里陈氏族人:“吾家袭秘监之累功、承著作之贻训……于今存殁十一代”;</p><p class="ql-block">“江州一族,异流同源。阅十一世,和处笑喧。非吾伯叔,即我弟昆”。这些也充分说明,崇公是唐僖宗时期长乐里陈氏族人的一成员。</p> <p class="ql-block">历史重现</p><p class="ql-block">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前后,伯宣公、崇公父子俩为避黄巢农民起义兵锋,携全家老小从德化齐集里迁徙至长乐里,与陈氏族人原住民旺公后裔合族共处。</p><p class="ql-block">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于伯宣公、崇公父子俩与长乐里陈氏原住民努力合作,长乐里陈氏荣获旌表《义门陈氏》。</p><p class="ql-block">崇公,大顺初(公元890年)撰写《陈氏家法三十三条》《陈氏家范十二则》。</p><p class="ql-block">宋太宗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徐锴通过前门生,原就读东佳书院的学子章谷的讲述,记录了江州义门陈氏大部分史实。“浔阳庐山之阳,有陈氏东佳书堂,参军君元钦名衮之所建也,其先盖有陈氏宜都王叔明之后,曰兼,秘书少监,生京给事中,以从子褒为嗣,至盐官令。生灌为高安县丞;其孙避难于泉州仙游,生伯宣,注《史记》行於世,与马慰友善,总移官南康,伯宣亦随来居庐山,征诏不起,就拜著作郎。其孙旺遂占籍于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合族同处,迨今千人,室无私财,厨无异馔,长幼内外,怡怡如也,男女以属会食,日出从事,不蓄仆夫奴隶焉。大顺中崇为江州长史,乾宁中,崇弟勋为蒲圻令,次弟玫为本邑令,衮为本州曹椽,能嗣其业。如是者百年,我唐列祖中兴之际,诏复除而表揭之,以旌其义也。”</p><p class="ql-block">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宋)内阁兵部尚书制诏总裁胡旦,“辛丑(公元1001年)春过浔阳,登庐阜,因访名家,得诣陈氏。览世谱,阅家法,询事实,俱知其状”,记录下江州义门陈氏真实史实。“窃闻旌门者,亦有之矣。而江州陈氏独以义门赐之,何以故?按其家谱,陈宜都王叔明之后,曰兼,唐玄宗时,举进士为右补阙。生京,进士及第,官给事,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官至盐官令。生瓘,为高安县丞。生壤,避难于泉州之仙游县。生伯宣,昔与马总友善。总移南康,伯宣因游庐山,悦其山峦耸秀,遂隐居。日为著述,征召不起,拜著作佐郎。其孙旺,徙居于德安之太平乡常乐里。旺生机,机生感,感生兰,兰生青。青生六子,曰伉、侍、仲、倪、伟、伸,六生十九,亦生三十二。自是,家益昌族益盛矣。大顺(890~891)中,仲子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悌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故其序云:‘吾家袭秘监之累功、承著作之贻训,代传孝悌,业继典坟,由是子孙众多,上下雍睦,于今存殁十一代,曾元数百人。恐昆云渐众,愚智不同,苟无敦睦之方,虑乖负荷之理,深雕远计。今设之以局务,垂之以规程,推功任能,惩恶劝善,必令子孙世守家规,永蹈和睦。’”</p><p class="ql-block">综合上述,“仲子崇”,仲公之子,纯属是无中生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