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树“过冬梨”

&中国树.林

<p class="ql-block">寻找古树“过冬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冶山又被称为泉山或将军山,那里的摩崖石刻名闻遐迩。大多刻于清朝到民国时期,据统计尚留有有50多处,分为“一曲”至“九曲”等不同的部分,徜徉其中诸多乐趣。一日在若隐若现的“九曲”石刻旁,见一榕根包裹下有峭岩露出文字数行。年代久远字迹漶漫,书丹后却易辨认:“过冬梨记 是树闽中仅有二株,一在厂巷一在泉山。大数抱,皆数千年物也。其叶能治背疽。怀宁王若恒书”。阅毕,兴味盎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记中所述闽中者,应指福州。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中,而狭义上则称福州为闽中。如唐著名诗人杜荀鹤旅居福州时,留有一首描写福州秋天的诗《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明初享誉文坛的闽中诗派十位作家林鸿、郑定等,都出自福州一府号称“闽中十子”。而树名过冬梨,闻所未闻,想象这应该是一种梨树吧,“梨花一枝春带雨”意境柔美,让我陶醉。“一在泉山”指有一株就在冶山,冶山很小仅是一个海拔数米的小山阜。于是踏遍寻找,只见大榕树遍布,却不见有一株“大数抱”的过冬梨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转至《过冬梨记》中记载的另一株生长地,十分熟悉的厂巷。略费周折得以进入门禁森严的电信大楼南院,果然发现有一树傲然矗立。树姿优美,翠盖重密,历尽风霜仍然生机勃勃焕发着古树特有的魅力。树旁建有一名为“连桂坊”的石亭,原来据宋《淳熙三山志》记载:“连桂坊,地名梳行,黄给事唐传之居。兄弟相继登科,刘延康名之。宣和五年,刘鞈以延康殿学士光禄大夫任福州知州”。说的是“家有梧桐,凤凰栖之”名木出高官的故事。宋时连桂坊即现今的厂巷。现在亭树相得益彰,名人流芳,让我流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细阅亭中《连桂坊碑记》得知过冬梨即重阳木,别名乌杨、秋枫、赤木等,属于叶下珠科与蔷薇科的梨树并无分毫关系 。记中还言之凿凿地说闽中仅有二株的千年古木过冬梨,冶山那棵不在了,福州留下的就仅此一棵。这让我生疑。古人记事行文多不严密、不可靠,别轻信。所谓此古树“皆数千年物也”,这千的概念在古代并不是一个确数,多是言其多其久而已,如千夫所指、千载难逢等等。若改为“皆数百年物也”或比较可信,现代科技是有手段测出具体年限的。其实若大福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千年以上古树,现存最古老的树是扎根于北郊森林公园的那株大榕树。说是由宋太守张伯玉手植,传说存活已逾千年,但实际上也仅9百余年。而“仅有二株”或系囿于认知或由于当时科技局限,因重阳木(秋枫)并非珍稀树种,直觉在福州不可能“仅此一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记得去年暮春,三坊七巷之衣锦坊有一树雪白的流苏花正在等着我们。我也曾慕名前往,久久舍不得离开。流苏在福州是稀罕物,坊巷名人郭柏苍曾孙、民国著名藏书家郭白阳在其著作《竹间续话》中记载:“丁香树,会城仅二三本,其一在光禄坊玉尺山,其一在西门街郑宅之丁香书屋,皆二三百年物也,花雪白,清香可爱……又环翠楼亦有一本,较小。”芳名丁香树者即流苏树。资料记载衣锦坊这棵已有200多年树龄,号称“流苏王”。有好事者马上补充了《竹间续话》记载中的遗漏,某某地、某某处也有,一下子涌现出10来株。当时我并不在意,这次心血来潮想认真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查阅相关资料,开始寻树之旅。或按图索骥、或访问耆老,寻遍通衢要道、乡野阡陌,出入机关学校、公园绿地,多有收获。仅在鼓楼区就寻到多棵,树老者大多成为“古树名木”受到保护,生长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其中值得大书一笔予以记述的除了厂巷连桂坊那株外,还有数株:一在格致中学内鳌峰书院后面;一在古田路华夏银行南侧;一在西湖公园游船码头旁;一在六一路与群众路交叉路口小公园内等,无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下一步如扩大寻找范围,一定会发现更多旧名“过冬梨”的秋枫。至于“其叶能治背疽”等医疗效果,则有待专家论证,不敢多言。而《过冬梨记》书者怀宁王若恒,其生平事迹尚未及考证。由此可知,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好习惯,尽信书不如无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