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畲族馆/休闲游记(9)

lmm

<h1>  在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30号对外免费参观的畲族馆,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畲族馆由福建省畲家企业商会发起筹建,馆藏品共200多件,展示了畲族服饰、畲银、畲药等丰富多彩的畲族历史文化,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民族乡村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发生了巨大变化。</h1> <h5> </h5> <h1>  畲风厚泽。</h1> <h1>  自古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等跟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h1><h1> “畲”字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读shē(奢),意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h1><h1> 1956年12月,国务院认定畲族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并确定族称为畲族。</h1> <h1>  习近平主席关怀少数民族。</h1> <h1>  样式雷是中国著名的木匠家族。</h1> <h1>  斗笠蓑衣。</h1> <h1>  地契等手稿。</h1> <h1>  畲族道袍。</h1> <h1>  畲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h1> <h1>  畲族的少数民族服装也是很有特色,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h1> <h1>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h1> <h1>  鼓浪屿有一家畲族民俗馆,前身是西班牙领事馆,门口还有一个天主教教皇塑像,这里是可以免费参观的,有个展厅介绍了一些畲族的民俗风情,还有蜡像展示,还有讲解员会免费讲解。</h1><h1> 展馆的主题为“走进畲族,非遗之路”,从畲族婚俗、畲族刺绣、畲族医药、畲族工艺四个方面展示了畲族的风采。</h1> <h1>  挂在墙上的精致银饰品。</h1> <h1>  畲族的手工艺中最出名的就是银饰,有“三千来去客,四万打银人”的谚语流传,畲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溶银、倒条、打型、切料、压模、雕花、焊接、煮银、清洗等多道工序,还有镶嵌、点翠、珐琅等工艺。</h1> <h1>  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h1> <h1>  非遗,朱砂有名气。</h1> <h1>  紫金砂。</h1> <h1>  水飞砂。</h1> <h1>后记</h1><h1> 本人姓Lei,特意游览了畲族馆,了解畲族的历史以及生活,让人感受到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h1><div><br></div><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0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