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提起朱自清,人们定会想起他那委婉细腻、诚挚真切的散文,比如贮满诗意的《春》,情真意浓的《背影》,明净淡雅的《荷塘月色》,皆是我们青葱岁月的记忆。关于朱自清故居,目前知道的有五处,而得到朱自清肯定的当是扬州,他在《我是扬州人》中道明了缘由。</h1> <h1> 扬州的朱自清故居藏匿在古老的安乐巷27号,清水灰砖的围墙圈出一片天地,面向小巷的门洞上方悬挂在 “朱自清故居”牌匾。朱家在扬州曾住过7个地方,这里是最后居住的地方。</h1> <h1> 穿过门堂,右首的柴门内是两间客房,一间是朱自清的卧室,老式的地板,竹篾的平顶,一张老式木床,挂着泛黄的夏布蚊帐,叠放着蓝白花粗布薄被,勾勒出先生的生活日常,这里也是朱自清和他夫人陈竹隐的新房。靠窗的一张书桌上,置放着龙头毛笔架,架旁随意摆放着一支毛笔和一副圆框眼镜。阳光透过窗格照在眼镜上,透过那束光,我们仿佛又见到了朱自清伏案笔耕的“背影”。</h1> <h1> 另一间是书房,案几上摆放着座钟和花瓶等老式陈设和一座朱自清的半身像。一幅《秋山行旅图》悬于墙板上。据介绍,屋中陈列的书橱、椅子等家什都是朱自清生前遗物,而今弥足珍贵。房前天井内一棵葱绿的古树立于一隅,阳光透过枝叶投下斑驳的影子,记录着昔日的时光。</h1> <h1> 客房的西隔壁是一座小院,宽敞的天井,青砖铺地,条石镶边,厅堂、厢房环列其周,砖墙细瓦,雕花屏门,典型的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古朴大方。</h1> <h1> 正房面阔三间,座北朝南,正厅为朱家会客的地方。清代案几、八仙桌都露出木质原本的色彩,条案上的座钟、花瓶等均是寻常人家的陈设,简单朴素却充满了亲切感。屏门悬挂着“<b>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b>”的对联倒是出手不凡,为清代康有为所撰,山水画是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王原祁作品,书香之气扑面而来。</h1> <h1> 东厢房是朱自清父母的住所,内置红木案几、雕花大床等家什,典型的清式风格将人们拉回到旧日时光。墙上的两张黑白照片一张是朱自清的母亲,另一张就是《背影》里的那个让朱自清的<b>“眼泪很快流下来”</b>的父亲——朱鸿钧。</h1> <h1> 西厢房是朱自清庶母的卧室兼朱闰生的书房。陈设的风格与东厢房保持一致。提起闰儿不禁想起朱自清《儿女》中对他的描述,“<b>他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若快走或跑,便更“好看”了……</b>”通过质朴简洁的语言将深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h1> <h1> 客厅后面是狭长天井,植数枝翠竹和几棵小树,简朴中又蕴含着文人的高雅。铺地的砖缝间冒出翠绿的青苔,一派“<b>青苔满阶砌</b>”的江南情调。</h1> <h1> 客厅二进被开辟成朱自清生平展。厢房布置为展厅序厅,一汪清池里,遍插“<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b>的荷花,营造出《荷塘月色》里的唯美意境。洁白如玉的先生塑像伫立于中央,目光矍铄,凝视前方,气宇轩昂。</h1> <h1> 进入展厅便是一幕被设计成翻开书页状的白墙,墙的左下角装饰着几枝金属材质的荷花。墙背面有一张巨幅的背影图,书写着《背影》中的经典片段和他父亲背影的简笔画。“<b>那肥胖的、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b>”不仅镌刻在朱自清心中,也在无数读者的心中烙下难以忘怀的印记。</h1> <h1> 展览分为“半百人生路”“书卷传薪火”“傲骨仰千秋”三个部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朱自清先生在人生旅途、文学创作、教育教学方面的造诣和成就,展现先生的风骨和精神。</h1> <h1> 第一部分“半百人生路”,从朱自清“我是扬州人”说起。他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正所谓“<b>青灯有味是儿时</b>”,扬州便成了他的故乡,“<b>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b>'<b>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b>'<b>了”。</b></h1> <h1> 人的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朱自清便是这样。他幸运地遇到了两个好女人,也拥有了两段幸福的婚姻。武仲谦端庄大方,温柔体贴,可惜英年早逝。朱自清满怀深情地写下《给亡妇》一文, 寄托了对她的无限思念。陈竹影活泼灵动、才华横溢,为先生放弃工作,搁置画笔,两人伉俪情深,他用心书写71封情书,表达浓情厚爱。</h1> <h1> 朱自清22岁从北大提前毕业后,便开始他的教学生涯。五年在中学里讲习国文,27岁受聘为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执教23年,但任中文化系主任15年。他有如此成就得益于他古板刻薄的父亲——“<b>脾气暴躁而古怪的老头</b>”,正是这怪老头用威严的家风家训成就了满腹诗书、品德高尚、做事严谨的朱自清。</h1> <h1> 第二部分“书卷传薪火”,着重介绍他对文学、教育方面的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创造了三个第一,散文成就第一;创作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毁灭》,与俞平伯、叶圣陶、刘延陵等人创办了第一个诗歌刊物,他不愧是新文学的开拓者。</h1> <h1> 朱自清既是开放通达的学者,还是一位温热的教育家,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他专门针对中学生写下了《欧游杂记》系列游记类散文,为《初中国文读本》创作散文《春》,在大学任教期间,陆陆续续开设了17门课程,是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柱石和灯塔。他是一个执着的人,一直奉行着他的《教育的信仰》:“<b>教育者须有'培养'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温热的,忠于后一代的心。</b>”</h1> <h1> 第三部分“傲骨仰千秋”,展现了朱自清的家国情怀。他不仅是一个才子,更有文人的风骨。14岁那年因为父亲在史公祠养病,他时常探望,耳濡目染,史可法精忠报国精神深深感染了他。在那风云变化的年代,他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和学生一起上街请愿,掩护抗日义士,以笔为戎,挥斥方遒,撰写大量的抗战诗文,以文人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h1> <h1> 更令人敬佩的是,1948年,朱自清贫病交加,体重不足78斤,如此不堪的情形下,他仍坚持不食美援面粉,爱国之心坚定不移。临终前,先生仍谆谆叮嘱家人:“<b>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b>”朱自清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令世人敬佩。毛泽东曾评价说:“<b>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b></h1> <h1> 参观完朱自清故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被他的绝世才华所折服,被他的清芬正气所感染,他高雅的文章,清芳的气节,完美的人格,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b>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b>。”他“匆匆”而去,“背影”长留。</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