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养生秘字诀

朱林

<p class="ql-block">雪中论道</p> <p class="ql-block">老子(约公元前572年~公元前471年),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他还是古代养生学家,年逾百岁,他的道论是中国养生之道的学术渊源之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子养生秘字诀》也叫《老子56字真言》,揭秘为《老子养生秘字功》。原石碑立于老子故里河南鹿邑老君台前。</p><p class="ql-block">其读音为:</p><p class="ql-block">玉炉烧炼延年药</p><p class="ql-block">真道行修益寿丹</p><p class="ql-block">呼去吸来息由我</p><p class="ql-block">性空心灭本无看</p><p class="ql-block">寂照可欢忘幻我</p><p class="ql-block">为见生前体自然</p><p class="ql-block">铅汞交结神丹就</p><p class="ql-block">乾坤明原戏群仙</p> <p class="ql-block">以气养生</p><p class="ql-block"> 老子养生之道的核心就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老子不但是个以气养生的实践者,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气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的要旨,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的养生方法除了天门开阖、绵绵若存的调深呼吸等运气方法外,着重是凝神人气穴的神守法。他在《帛书·第五十章》中说:“心使气日强。”首先提出了神气关系说,为神守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心”包括人的意识,也包含神经系统的反射功能。</p> <p class="ql-block">清心寡欲</p><p class="ql-block"> 老子认为,要健康长寿,除了身体外,精神也要健康。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与生命相比,虚荣、财产、攫取都不重要。有得必有失,贪得无厌必然会使人精力消耗过度,从而有损健康。因此,他主张“恬淡虚无,少思寡欲”。要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不要和别人争夺,以免造成精神紧张,危害身体。</p> <p class="ql-block">守持中道</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多言致穷,不如守中”,意即言多必行不通,还不如保持适中。“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意即狂风不可能一直刮,暴雨不可能不停地下,所以还是守中好。老子认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应该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和过分的东西。做到“方而不剖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即方正而不显得生硬勉强,有棱边而不至于把人划伤,正直而不至于无所顾忌,明亮而没有刺眼的光芒。做人做事要把握度,不要走极端。所以,最好是“不欲如玉,珞珞如石”,即最好既不想做什么高贵的美玉,也不做下贱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静心悟道</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人心本来就是虚名、宁静的,但往往会被欲望所控制,观察事物而不能看到其本质,行事时也就失其常。只有努力回到内心虚明、宁静的状态,才能看清根本。万事万物纷纷芸芸、变化发展,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最后都各自又回到了它们的出发点,这叫做“静”。不了解“常”的道理而轻举妄动就会有祸害。了解“常”的人包容万物、坦然大公,能顺其自然、合于天道,就能长久不殆。这种思想为后世健身气功习练者在练功过程中如何达到松静自然的要求,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老子还把气功修炼作为悟“道”的重要方法。他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人经常可以从无形处看到万物的微妙,经常从有形处看到万物的终极,这两者各不同,实出一源,都很深远,极远极深,它是一切微妙的总门。可是,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奥妙呢?用气功的术语来说,就是做到意守丹田、静到妙处。</p> <p class="ql-block">恬淡有节</p><p class="ql-block">老子说:人的寿命也就是一百年,如果有节度善护养可活得更长。不受忧思嗜欲的损伤而能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因安逸富贵而短命夭亡的占十分之三;本可长寿因为行动不慎造成不正常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p><p class="ql-block">善养生的人,不是过度营养自己、生活奢侈,而是恬淡有节、行事谨慎、驱利避害。一个人大声说话与小声说话,过多劳神与少耗精神,脾气暴躁与从不发怒会产生的后果不尽相同。常有富贵之人席丰履厚、美食营养、奢侈淫佚,不知“甘脆肥浓为腐肠之药,蛾眉皓齿为伐性之斧”,皆死于声色、厚味之下。而善摄生者则不然,知生有常理,守道抱德而不厚其生;知死亦常理,乐天处变不忧其死,生死不动其心,则物无足以害之。这种观点对现代人的养生保健仍具有指导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