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紫竹林》第73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编者语</p><p class="ql-block"> 他不但能写会画,还精于根雕、摄影、制片、太极等等,他是众所周知的大能者,但他一直谦虚低调。</p><p class="ql-block"> 下面从十七个方面来介绍这位才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近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军旅生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3、司法战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与文化名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5、与法国演员大涅达一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6、打太极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7、书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8、根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9、出版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0、盆景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摄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2、器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3、关心下一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4、姜永湖散文新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乡的山杏树</p><p class="ql-block">姜永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的东面有一座不高的山,山半腰的陡峭处孤兀地长着一棵3米多高的山杏树。</p><p class="ql-block"> 北方的4月初,乍暖还寒,大多数花草树木还没有从冬眠中醒来,山坡上灰禿禿地一片萧疏沉寂。此时,山杏树好像是个守信的节气使者,尽管还没有长出叶子,一朵朵美丽的杏花已经在虬枝上绽放。</p><p class="ql-block"> 杏花一开,满树雪白,四处溢香,远远望去,犹如一幅绚丽悦目的写意画陡然映入眼帘。人们在与山野的绿色告别半年后,忽然看到此番景象,怦然心动,一阵惊喜,振奋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初春的时节很短,用不了几天,洁白的杏花就像雪花一样飘然落地了。落花只为报春意,一花引来百花香。随后,李花、梨花、槐花、各种山花次第绽开。杏花好似晚会上的报幕员,虽极力地渲染着春天的气氛,把清香洒向大地,却不和别的花卉争奇斗艳,炫耀自己。它把自己生命中最璀灿的时刻献给早春,完成报春的使命,然后悄然退场。</p><p class="ql-block"> 山杏树旁有一条弯曲的小路。我从上小学时开始直到中学毕业,每到杏花开放的时候,都要和几个同学从这条小路上走过。大家蹦蹦跳跳地来到山杏树下,看看满树的花朵,闻一闻扑鼻的清香,又欢快地离去,年复一年。</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后,我回到故乡,去寻找那棵熟悉的曾给我带来快乐的山杏树。山还是那座山,然而,那棵山杏树和弯弯曲曲的小路都不见了,唯有山前那条笔直横亘的公路还在,不过已由原来的沙石公路变成柏油马路了。</p><p class="ql-block"> 我想打听一下那棵山杏树后来的情况,但是,没有人知道。当年那些知情的乡亲和同学一个也找不到了。我又去问几个年青人,他们一边摇头,一边问我:“你在这里住过吗?”</p><p class="ql-block"> “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 白居易《重寻杏园》)因爱一棵树,常生故园情。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梦想放飞的地方,人生旅途起步的地方。如今重回故地,回首经年,一切似曾相识,一切又恍如隔岸观花。过去低矮的瓦房变成了高楼大夏,自来水替代了井水,“水泥扬灰”路变成宽阔的柏油马路。但是,清澈的小河以及河边一排排高大的杨柳树见不到了,老一辈人都不在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家也没有了。</p><p class="ql-block">我极力地回忆着曾经度过的艰苦岁月、懵懂青涩的童少年和无忧无虑的时光。故乡富裕了,长高了,人多了,但一切也都陌生了。对我来说,曾经的故乡眼前剩下的只是一个轮廓和符号。</p><p class="ql-block"> “春风纵有情,桃花难再寻。”(清厉鹗句)岁月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这就是我儿时的乐园吗,我问自己?些许失意,些许惆怅,些许感伤,都涌上我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一棵杏树,一份乡愁。岁月不居,春去无痕。几十年时间过去,时光好像风驰电掣的列车,离故乡这个车站越来越远,记忆中的许多往事也越来越模糊了。但是,故乡那棵山杏树却不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不管是桃红柳绿的的春天,还是赤日炎炎的夏天;不管是落叶飘零的秋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它一直在我的心底绽放,永远是那样的洁白,那样的清香,那样的令人留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春</p> <p class="ql-block">爱在深秋</p><p class="ql-block">姜永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丰稔的喜悦,多情的深秋来到了我们的身边。</p><p class="ql-block"> 有人喜爱繁花似锦的春日,有人喜爱生机勃勃的夏天,有人喜爱静谧简约的隆冬,我欣赏多姿多彩的深秋。</p><p class="ql-block">令人愉悦的深秋,一年中色彩最绚丽最丰富的季节。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黄色的野菊花,红色的高粱苹果…… </p><p class="ql-block"> 时逢盛世,恰遇重九。天高气爽,遐思悠悠。把盏东篱话桑麻。登高远眺江山秀。遍插茱萸驱寒凉,挥毫诗篇赠亲友。</p><p class="ql-block"> 深秋,一首感人肺腑的诗,一幅引人入胜的画,一首抒情豪放的歌,一壶醇香醉人的酒。</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佳景难留。“莫放春秋佳日过”,最美时节赏深秋。</p><p class="ql-block"> 快乐地走进深秋,融入深秋,享受深秋,赞美绚丽多彩的深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3年重阳节</p> <p class="ql-block"> 麻雀和麻雀诗</p><p class="ql-block">姜永湖</p><p class="ql-block"> 说起麻雀,人人都熟悉,它是在我们身边数量最多、最为常见的小型鸟类之一。</p><p class="ql-block"> 有些事物就在我们的身边,很熟悉。但是,如果让你详细描述一下这个事物,你有时又说不具体。比如,我前几年看国画,觉得写意麻雀很好看,自己一时心血来潮,拿起毛笔学画麻雀。然而,这个几乎天天能见到的再熟悉不过的小鸟到底有什么体貌特征,自己还真就说弄不明白了,当然也就画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麻雀有多个种类,家麻雀是最常见的一种小鸟,与人类比邻而居。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差不多只要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所以,东北人管它叫“家雀”(qiǎo)。</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生灵,每天天一亮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唤,白天一群一伙地在空中飞来飞去,或在地上寻觅食物。它们好像不会迈步,只能跳来跳去。“欢呼雀跃”这个词也许就是打这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原先认为,家麻雀虽然栖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里,但不像家鸽那样容易与人类接近,更不能人工饲养。但是十几年前的一张照片改变了我的印象。这张照片是我的侄儿在法国照的。他坐在湖边的椅子上喂麻雀,麻雀来到他的脚下甚至跳到他的手上吃面包渣,我很好奇。我想,也许外国的麻雀比中国的麻雀胆子大。最近几年,我看到家乡的麻雀似乎发生了变化,人们将食物撒在地上,麻雀便过来啄食,人离它很近它也不飞走。不久前,我在网上又观看了多个视频,有人在手心上放些食物,一群麻雀轮番地飞到手上啄食,一点也不怕人。还有人饲养了一群麻雀,人走到哪里这些麻雀就跟到哪里。这些照片和视频彻底颠覆了我原来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其实,麻雀不愿与人类接近并不怪它。麻雀是一种很机灵的小鸟。过去,人们生活困难,于是,掏鸟窝吃鸟蛋,捉麻雀吃鸟肉,这种残忍的行为怎能让麻雀接近人类呢!更有甚者,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把麻雀定为四害之一,麻雀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一时间全民轰轰烈烈地开展除四害运动。人们掏鸟窝,打麻雀,敲锣打鼓撵麻雀,让它没有落脚之地,饿死吓死累死。各单位包括学校要按照每个人上交麻雀爪子以及老鼠尾巴的多少评定每个人除四害成绩的大小。同时,人们大量使用农药,一度时间全国许多地方的麻雀数量大为减少。但人们的荒诞行为并没有彻底消灭麻雀,却拉远了它与人类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人们只看到麻雀吃粮食祸害庄稼,而忘记了它们还有吃害虫的作用。人们消灭了很多麻雀,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庄稼及其它植物的虫害愈发频繁和严重。于是,人们不得不更加滥施农药降低虫害。事实上,千千万万年以来,很多动植物都是相生相克的,缺少了某一个食物链就会带来灾害性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麻雀虽小,也有一定的情感世界。近日看到一段录像很有趣。空地上有一个斜立着的箩筐,筐沿用一根栓着绳子的木棍支着,箩筐下面放着一把米,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简易的捕捉麻雀的方法。有两个麻雀来到箩筐旁,其中一只胆子很小,站在外边不敢进去啄食。另一只麻雀则跳进筐下,叼一粒米然后出来送给外面的麻雀吃,如此反复多次。这两个麻雀是母女关系,还是父子关系,抑或夫妻关系,不得而知,但此番情形,让人慨叹。</p><p class="ql-block"> 麻雀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不能让这个个体很小但数量庞大的鸟族灭亡。</p><p class="ql-block"> 麻雀虽小,却是国画家们常用的素材,其中,我最欣赏的是现代画家王雪涛和徐湛的写意麻雀,寥寥几笔便将麻雀的基本外形、特征和神态画出来,可谓传神之极,让你百看不厌。</p><p class="ql-block">说起麻雀,我又想起麻雀诗。古今中外,都有人写与麻雀有关的诗。如清代李调元就有一首令人赞叹的咏麻雀的诗。</p><p class="ql-block"> 据网络文章刊载,李调元有一次去江西主考后准备回京,州官设宴为他饯行。席间,州官受举子们的邀请说道:“久闻主考大人才高盖世,诗追李杜,今日请即席赋诗一首以壮行色,如何?”</p><p class="ql-block"> 李调元请州官命题。这时正好有麻雀在屋檐间跳叫,州官便指着说道:“请咏麻雀。”李调元略一思索,便慢慢念出前两句:</p><p class="ql-block">一窝两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p><p class="ql-block"> 众人一听,无不掩口。有人忍不住问道:“主考大人,这也是诗吗?”</p><p class="ql-block"> 李调元毫不理睬,接着吟道:</p><p class="ql-block">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p><p class="ql-block">这两句一出,众人无不惊赞。</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诗的前两句,故意以极其普通的字句下笔,让人感到平淡无奇。但到了诗的后两句,却以飞来之笔和逆转之势,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诗歌境界。这种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和让人耳目一新的写法,确实令人叫绝。</p><p class="ql-block"> 今人也有一首咏麻雀的诗,原文找不到了,仅大致记住其中几句:</p><p class="ql-block"> 它没有雨燕长途跋涉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没有苍鹰穿破云霄的壮志。</p><p class="ql-block"> 它很平凡,</p><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固守家园。</p><p class="ql-block"> 它没有孔雀般漂亮的羽毛,</p><p class="ql-block"> 没有丹顶鹤的高雅,</p><p class="ql-block"> 不能唱出画眉般悦耳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却永远坚守大地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你一定很奇怪,</p><p class="ql-block"> 它们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p><p class="ql-block"> 大家每天都看到,</p><p class="ql-block"> 麻雀们成群结队在地上觅食,</p><p class="ql-block"> 无忧无虑在天空中自由穿梭,</p><p class="ql-block"> 它们雀跃,</p><p class="ql-block"> 它们欢歌。</p><p class="ql-block"> 试问,</p><p class="ql-block"> 有什么还能比这更加快活?!</p><p class="ql-block"> 外国人也有人写麻雀的诗。其中,俄国19世纪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写得很有人性。</p><p class="ql-block"> 这首散文诗的大意是他打猎回来的路上,看到猎狗围着一个小动物狂叫。作者走进一看是一个从窝里掉下来的还不会飞的小麻雀。这时,从树上突然飞下来一只大麻雀。这只大麻雀一边发出绝望凄惨的叫声,一边扑向猎狗,以自己的弱小的躯体保护着自己的幼鸟。</p><p class="ql-block"> 看到此番情景,作者赶紧叫开猎狗,怀着极其恭敬的心情,走开了。作者在诗的最后写道:</p><p class="ql-block"> “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不少人写过与麻雀有关的诗,如先秦佚名诗“行露”,曹植的“野田黄雀行”,李白的“空城雀”,苏轼的梅花词和杨元素等等。</p><p class="ql-block"> 爱麻雀,咏麻雀,是古今诗人的情怀。</p><p class="ql-block">“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又一个春天来到了。此时此刻,我想起民间流传的一句民谚:</p><p class="ql-block">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春</p> <p class="ql-block">杂谈诗词写作的简浅显</p><p class="ql-block">姜永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启功先生有副对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其中的“行文简浅显”,对于诗词及其他文章的写作,具有积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行文的简,应当理解为简约、简练、简洁或言简意赅。刘勰说:“文简而美。”简是各种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字凝练,简洁扼要,不蔓不枝;二是文章提倡短而精,不重复,不繁芜。但是,文章不以长短论高低,要恰到好处,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为最高境界。换句话说就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义贵圆通,辞忌枝碎。</p><p class="ql-block"> 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不仅体现在诗词创作上,还体现在散文、美术等创作上。郑爕曾说过,八大的画天下皆知,金农的画不出扬州,因为八大的画“简”,金农的画“繁”。现在来看,郑爕的话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在当时也许有一定的道理,这就是“妙言至径,大道至简”。</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和词,可谓是简的典范。首先是字数少。如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分别为20个字和28个字;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分别为40个字和56个字;常见的宋词几十个字。由此可见,中国诗词有的几十个字便成为一首经典作品,而散文、小说、戏剧等只用几十个字而成为传世作品者难得一见。所以,上个世纪40年代,钱钟书在谈中国诗的特点时就说道:“中国诗篇幅短小。”其次是语言凝练。中国优秀诗词作品,不管是几十个字的绝句、词、律诗,还是有数千字的叙事诗、抒情诗,其语言都是极其简洁的。最后是句节短。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在汉乐府的影响下,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如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上个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现代诗异军突起。这种诗虽然以白话文为主,但句式也相对较短。</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格律诗和词,是一种格式化的文学体裁。它的创作要求很严格,如平仄、对仗、韵律以及字数等限制,不熟悉它的人创作起来感到束缚手脚。把它说成是带着脚镣跳舞。其实,这种束缚恰恰能检验一个人文学底蕴和文字功夫的高低。换句话说,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完整的思想,才是有水平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诗词创作怎样才能做到简洁凝练呢?古人早就给我们做出榜样了,那就是“炼句”。如贾岛“推敲”的故事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叹;杜甫的“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警句;欧阳修“环滁皆山也”的佳句;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叙述,还有雨果和出版社各自用一个标点符号通信的故事等,都能从中领悟到写好诗词和其它文章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诗词的创作,有时为了压缩字数和符合韵律的要求,有的句子成分要进行省略和简化。如省略主语的“向晚(我)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诗句),省略谓语的“映阶碧草自(成)春色,隔叶黄鹂空(有)好音”(杜甫诗句),省略宾语的“野火烧不尽(草),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诗句)等,都是大家熟悉的诗句。但是,在诗词创作中,我们对这种省略和简化不可随意,要符合古今语法要求,省略和简化后的词句不能产生歧义,更不能随便生造词汇。否则,只有自己才明白省略和简化后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自我陶醉得飘飘欲仙,而别人却像猜谜语一样被弄得一头雾水,这样的诗词不是一个好作品。</p><p class="ql-block"> 诗词的浅,应当理解为深入浅出,不故弄玄虚,不卖弄学问,不刻意使用晦涩和冷僻的语言文字,要用平实的语言进行诗词创作。上个世纪初,提倡白话文和文言文应力求浅显、对研究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刘半农,有人曾批评他“浅”。然而,几经误会与他渐行渐远的鲁迅却这样评价他:“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清澈见底......”可见,“浅”并非坏事,也不等于没有学问。同样的道理,一首成功的诗作,不在于你用了多少儒雅斯文或高深莫测的词句。君不见,骆宾王的“咏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等等,这些通俗得基本上就是白话的短诗,不亦千古传诵吗?! </p><p class="ql-block">当然,万事不可走极端。不论是诗还是词,不论是格律诗还是现代诗,创作时都要尽量使用书面语言,这一点和现代小说创作中人物对话所用的语言有所不同,也是与顺口溜、打油诗的差异之处。</p><p class="ql-block"> 诗词的显,指的是立意明确。立意是诗词的灵魂,最忌含糊混沌,主旨不明。有的人写现代诗,南朝北国,东拉西扯,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其作品像一本流水账,似一个中药铺。写这个诗的目的是什么,要阐述一个什么道理,自己稀里糊涂,别人也看不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谓是一篇没有“灵魂”没有“诗眼”的作品。 明朝有个大臣叫茹太素,写奏章总喜欢长篇大论,卖弄学识。一次,本来用几百个字就可写成的奏文,他却用了17000多字。念了数页也没有入题。弄得厌听繁文的朱元璋一头雾水,龙颜大怒,命人将茹太素拉出去一顿痛打。可见,不论古今,谁也不喜欢那些没思想、没观点、没重点、主旨不明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诗词,是思与情的融合,画与乐的交响。短短几行字,能荡涤心灵;娓娓平常语,可陶冶性情。时逢盛世,政通人和,山河焕彩,百家争鸣。让我们敞开胸襟,挥毫抒情,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讴歌时代创新精神,满怀信心地在无垠的诗词海洋里扬帆远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p> <p class="ql-block">诗词书画戏曲程式刍议</p><p class="ql-block"> 姜永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程式,是指在各种传统文化的创作和表演中,系统化、规范化、反复运用的形式,是艺术家从生活中提炼的一套属于自己的、特殊的、相对稳定的艺术语言形式,是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格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不但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而且句式和字数都有具体的规定。如绝句每首要四句,律诗每首要八句,排律每首要八句以上。五言绝句每句要五个字,七言绝句每句要七个字。五言律诗每句要五个字。七言律诗每句要七个字等等。所以,程式化是格律诗创作的必经之路。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它和格律诗一样,都有严格的程式规范,所以,须按照已有的词牌、字数和声韵填写。</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画对程式的要求特别多。人物、花鸟、山水都有各自的程式规则,它们相互间虽有联系,但不混淆。中国画有工笔、大写意、小写意、没骨、泼墨之分,有勾勒、皴擦、点染等技术要求。绘画的程式化有的很具体,甚至用口诀来表达,如画梅花,“老干枯,小枝瘦,朵朵梅花凑”;画兰,“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画竹子,“画墨竹,先立竿。两竹立,分浓淡”;画菊,“菊花分三种,行笔要果断。花瓣相错位,外瓣须伸展”等等。书画同源,书法和绘画在用笔上,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顺锋、逆锋,还有一波三折、墨分五色等要求基本相同,都形成严格的程式。在章法结构上则形成条幅、中堂、横幅、斗方、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从而形成了中国书画的程式规则。</p><p class="ql-block"> 传统戏剧中的程式最为明显,如京剧“四功”中的唱、念、做、打和“五法”中的口、手、眼、身、步。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均要求有一定的内容和规范。一个化妆成白脸的演员出场,老百姓都会说,这个人是奸臣;一个化妆成黑脸的演员出场,大家则会说,这个人是忠臣;一个鼻梁上涂上白色的演员出场,人们都知道,这是个丑角。就是说,正反面人物以及人物的性格都可以用特定的程式脸谱体现出来。在曲谱上,有固定的西皮、二黄和反二黄。调式和板式则有原板、慢板、快板和散板等。武戏出场则有锣声鼓点伴奏。演员出场迈方步,到台口念两句引子,再自报家门。还有表演中的“水袖”“云手”“起霸”“趟马”等程式化动作。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句子就是对我国传统戏剧艺术程式特点的描述,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这一点与电影表演艺术截然相反。</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诗词、书画、戏曲以及其它艺术门类的程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创作过程中,披沙拣金后总结、提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法度。实践证明,这些艺术法度是艺术家不可或缺的。著名画家陆俨少、李可染都以毕生精力研究中国画的程式结构,然后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初学画虾者如果按照齐白石的用笔顺序和水墨规律学画,就会在一定的时间里登堂入室。</p><p class="ql-block"> 程式给传统艺术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一方面,我们要认识程式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克服浮躁心里,善于“戴着脚镣跳舞”( 美国批评家佩里),彰显中国传统艺术本体的存在和形式美、韵律美.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程式带来的艺术语言的符号化甚至僵化的弊端,探讨新的创作和表演的程式和规律。</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说:“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创新并重,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2022年3月14日</p><p class="ql-block"> 渉深水者观蛟龙</p><p class="ql-block">——浅谈书法作品的鉴赏</p><p class="ql-block"> 姜永湖</p><p class="ql-block"> 近日读网络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沈鹏的题匾,有人说不堪入目,有人说味道十足”。作者把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的十几个题词匾额照片放在文章里,但未对上述观点作出评价,作者持有什么观点不清楚,不过,读者留言的观点可谓泾渭分明。有的人对沈鹏的书法充分肯定,大加赞赏。有的人则持反对意见,甚至言辞激烈地写道:“写得不如一个小学生”......</p><p class="ql-block">读罢思忖,感到此事不可思议。同一幅书法作品,竟然得出截然相反的评价。由此,我又联想到前一段时间书法圈里关于“丑书”现象的争论,也是同一书法作品,有人叫好,有人斥为“丑书”。</p><p class="ql-block"> 但是,细细一想,上述现象亦属正常。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一件书法作品,由于观赏者的喜恶和素养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譬如,唐代的颜真卿,其楷书端庄雄伟,浑厚遒劲,与柳公权、欧阳询和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后人评价颜真卿是“千百年来突破右军铁骑第一人”。然而,李后主(李煜)却说:“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足田舍汉耳。”意思是颜真卿的字中规中矩,但没有美感,就像叉着手并着脚的种田大汉。宋米芾也说:“颜行书可观,真便入俗品。颜书笔头如蒸饼,大丑恶可厌。”唐代李邕(李北海),其书法气势雄浑跌宕,笔力舒展,既有南派帖学之精妙,又有北派碑学之浑朴,其《麓山寺碑》为其典型代表,历代不乏追慕临习者。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苏轼:“晚年乃习李北海书,其豪劲多似之。”明董其昌赞王羲之和李邕的字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启功有一首诗称赞李邕,说李邕行书书碑可谓登峰造极。然而,米芾却评价李邕书法是“乍富小民,举动屈强,礼节生疏”,“乏纤秾”。(也有人认为此番言论并非米芾真意,待考。)明代张瑞图,于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其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然而,有人却认为他是“丑书”之祖。清代郑爕(郑板桥)独创“乱石铺街”的“六分半书”,有人不屑一顾,如清代文学家袁牧曾说:“板桥书法野狐禅也。”但是,启功却认为郑板桥书法“结体精严,笔力凝重,运笔出之自然,点画不取矫饰”,“处处像是信手拈来,而笔力流畅中处处有法度”。今人沈鹏的书法亦然,既有上述负面评价者,也有高度赞誉者。如启功曾说:“仆私交沈鹏先生逾三十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赵朴初先生也曾说:“沈鹏的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其诗作清新挺健。”</p><p class="ql-block"> 人们对同一书法作品得出不同的鉴赏结论,其原因是复杂的。书法做为一种抒情达意的高雅艺术,这一本质特性决定了无法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一幅作品的高低雅俗。因此,在书法的鉴赏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则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此外,鉴赏结论出现差异还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p><p class="ql-block"> 一是以人品论书品。我国在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总是把人品与书品相提并论。形成了“书如其人”的思维定势,既书法作品能反映作者的品格与性情。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样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字。如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说的那样:“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已。”</p><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自古以来人们都崇敬品格高尚的人。所以,爱屋及乌,人品高的人写出的字就受人敬重,人品低的人写出来的字就不受待见。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清初的傅山,他曾直言不讳地说:“予极不喜欢赵子昂(赵孟頫),薄其人,遂恶其书。”他认为赵孟頫本为赵宋帝王之家后裔而出仕元朝,没有骨气,所以,厌恶他的书法。还有南唐后主李煜、北宋蔡京、明代张瑞图和明末清初王铎等人,其书法虽有造诣,但人品为人诟病,其字则长期被人鄙视。</p><p class="ql-block"> 以书品论人品,或以人品论书品,有贬就会有褒。如北宋欧阳修在《笔说》里讲道:“......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必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健中清慎温雅,学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欧阳修认为,所说的这三个人,都是因为品格高尚,人和书均名重后世。</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人们把人品与做为艺术品的书法混为一谈,用这种方法衡量作品的优劣,有其合情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因为,所谓的人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在不同人的眼里,其标准或内涵是不同的。你说他品格高尚,我却认为低下;你认为他人格低下,我却认为高尚。于是,便出现了我不喜爱的人,其字也不好;我崇敬和喜欢的人,其字亦好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二是以风格论书格。书法风格既书法的风貌特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书体本身的特质,如楷行草隶篆五体,各有各的风貌。在每一个书体中又有不同的风格,如楷书有颜、柳、欧、赵和魏碑,草书有章草、今草、大草,隶书有曹全、礼器、张迁,篆书有大篆、小篆,行书有《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等等,可谓数不胜数。二是即使同一书体,除了临书外,每一个书法家所写的作品,其风格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这么多不同书体和书法风格面前,人们不可能对每个书体及风格都喜欢。有人喜欢二王书体,有人喜欢张迁隶书,有人喜欢大篆,有人喜欢瘦金体。有人喜欢端庄平稳一路风格的书法,有人喜欢粗犷豪放一路风格的作品。于是,有人对自己喜欢的书法可能大加赞赏,而对自己不熟悉不喜欢的作品做出不同的甚至负面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三是以外行论内行。马克思说过:“如果你要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书到深处是文化,书到极致靠修养。“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一个人没有广博的知识特别是书法知识和长期的书法实践,就无法正确地欣赏和公允评价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 写字与书法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看书法,要从用笔、用墨、结体、章法、意境、渊源等多个角度衡量一幅作品的高低雅俗。一个不懂书法的人或初学书法的人,往往从写字的角度来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只要字写得端正、顺眼便为好作品。而那些欹正相生、错落有致、枯润相间、疏密得当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则不受欢迎乃至贬低,甚至闹出笑话。如前几年出现的把草书“勤能补拙”念成“杜甫能动”,把“山东博物馆”念成“山东情妇馆”,把“宾至如归”念成“妇女至宝”一类的现象,正是这个原因带来的。</p><p class="ql-block"> 话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书法鉴赏是不是没有标准?答案是否定的。从秦代李斯到汉代张芝,三国钟繇,晋代二王,唐代张旭、怀素、李邕和孙过庭,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元代赵孟頫楷书四大家,明代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宋代的苏黄米蔡、清代傅山、刘墉、邓石如和何绍基,及至现代的于右任、李叔同、林散之等等,这些彪炳史册的书法家,尽管也有不同声音,但是,他们在书法艺术领域里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这就说明,书法鉴赏是有准则的,书法鉴赏的主流是公允的。</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法则体系,这些法则既是习书者遵循的依据,也是书法鉴赏的尺子。这个依据和尺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具体讲如楷书的永字八法,隶书的蚕无二设、雁不双飞,草书的“以使转为形质”,书法的“知白守黑”等,都是我们习书和鉴赏书法作品的圭臬。</p><p class="ql-block"> 古今很多书法家都十分重视书法的法则和理论的研究,并著书论述,如卫夫人的《笔阵图》,清·刘熙载的《书概》,《书谱》中的“五乖五合”,傅山的“四宁四勿”等等。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几年前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书法有法》,该书对如何在书法法度的框架下去学习和鉴赏书法进行了深入探讨。</p><p class="ql-block"> 书法同其它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道德、美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对书法作品才能深刻理解,得出中肯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但是,艺海无涯,学无止境。各种知识包括书法知识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书法学习是一辈子的修为,只有持之以恒、长年累月地深入学习和探讨,书法知识才会有新的收获,书写的水平和鉴赏能力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在多姿多彩的书法园地中,才能真正领略到书法作品中的美。正如东汉王充说的那样:“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花·梅诗·梅画·梅妻</p><p class="ql-block"> 姜永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梅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国人的心目中,梅花是一种令人十分喜爱和敬佩的花卉。它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还与兰、竹、菊共誉为“四君子”。</p><p class="ql-block"> 人们喜爱梅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它能独天下而春;人们敬佩梅花,是因为它具有迎风斗雪、凌寒飘香的品格。</p><p class="ql-block"> 梅花这种独有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以它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弥久不衰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无数文人用诗词来赞美梅花,数不清的墨客作画来抒发对梅花的感情。据说,目前能查到的赞美梅花的诗词不下千首。其中宋代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元代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勤奋篇》里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和毛泽东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随口而吟的诗句。 </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梅花入画不晚于南北朝时代。宋代的仲仁始创墨梅画法,被称为“墨梅始祖”。此后一千多年来,以梅入画的名家名画层见迭出。如宋徽宗赵佶的《腊梅山禽图》,元代吴镇的《墨梅图》,元末王冕的《梅花图》,明代文征明的《冰姿倩影图》,明代徐渭的《梅花图》,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和清代的石涛、李方膺的《梅花图》,以及现代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的梅花画等,都是突出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梅花清雅秀丽,香气浓郁,含苞欲放时如少女娇羞不语,花朵绽放后似佳丽嫣然微笑。于是,人们把它与爱情联系起来,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梅妻鹤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林逋,宁波奉化人,终生不仕不娶,隐居杭州西湖孤山,喜欢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常常泛舟于西湖诸寺。有客来访时,门童开笼放鹤,林逋听到天上鹤鸣,就会回归。宋仁宗景仰他的性格孤高自好,不趋荣逐利的高风,在林逋去世后赐他“和靖先生”谥号。</p><p class="ql-block"> 另有一个与梅花有关的爱情故事,更加令人慨叹,那就是“梅姑”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彭玉麟,安徽安庆人,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彭玉麟少年时,曾经救了一个投河的贫家少女王竹宾。彭玉麟的祖母见王竹宾聪颖贤惠,便收为养女。王竹宾虽然只比彭玉麟大一岁,却由此成了彭玉麟的长辈,彭玉麟管她叫“梅姑”。一个光风霁月,一个豆蔻年华,不知不觉之间,两人互相爱慕,感情甚笃。无奈一辈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后来,王竹宾嫁给他人。不幸的是,几年以后王竹宾因难产死去。噩耗传来,彭玉麟痛苦万分,哭道:“一生知己是梅花”,并发誓要用余生画十万梅花纪念两人的爱恋之情。此后四十年,他经常濡墨挥毫,画梅题诗,以此抒发对王竹宾的怀念之情。彭玉麟晚年居住杭州,迁梅姑之墓于此,并围绕梅姑墓种植梅树百棵纪念梅姑。 </p><p class="ql-block"> 梅花是南方花卉,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大多没有见过梅花,但人人都知道梅花,可见梅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们的心中。喜爱梅花,亦不分人之贫富,文化之高低。据说,有一位富人,在自家花园里赏梅,此时有人敲门。富人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个乞丐。富人以为乞丐是来讨饭的,便进屋取来食物。没想到乞丐没有去接食物,而是看了一会盛开的梅花,然后走了。乞丐边走边说:你家梅花真香啊!富翁感叹道:爱梅之心人皆有之。</p><p class="ql-block"> 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参军来到大兴安岭,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和简陋的生活条件下,记不清从哪里弄来的笔墨颜料,画了两幅小画,一幅是画在白桦树皮上的没骨红梅,一幅是画在日记本上的双勾白梅。其实,我那时只是在画报上看到过梅花,并没有见过真实的梅花,更没学过画梅花,然而,当时竟能用现在常用的圈花和点花两种技法画梅。尽管其图画形同涂鸦,然而,喜梅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特别是那张用白桦树皮画的红梅,伴随我走南闯北五十多个春秋,如今,这个别致的小画竟成了我珍爱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北方人初到南方,往往会把梅花误认为是杏花,因为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所以,王安石在诗里写道:“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的真实梅花还是十年前在北方花市上摆放的《病梅馆记》中记载的那种“病梅”,既梅桩盆景。</p><p class="ql-block">据说,科技工作者正在探索南梅北移技术。目前,北京地区露地栽培梅花已经成功,东北的沈阳和长春也在试栽。相信不久,东北人也能在园林的露地上看到风姿绰约、凌寒飘香的梅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p> <p class="ql-block">浅谈徐渭</p><p class="ql-block">姜永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徐渭,字文清,后改为文长,别号青藤道士、山阴布衣等,浙江绍兴人,生于1521年,卒于1593年,明代中期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和军事家。 </p><p class="ql-block"> 提起徐渭,如今的美术界尤其是国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诗词界多有人识,普通百姓知道的则不多。但是,提起他没有谋过面的学生——齐白石,可谓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齐白石是徐渭的粉丝,徐渭是齐白石的偶像。齐白石对徐渭崇拜得五体投地,他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p><p class="ql-block"> 如此敬仰徐渭的人岂止齐白石!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吴昌硕等等,都是徐渭的铁杆粉丝。清初的郑板桥说过:“愿为青藤门下走狗!”他不仅这样说,还刻了一枚章盖在画面上。</p><p class="ql-block"> 这些书画大咖们,有要当徐渭门下走狗的,有要为徐渭跟班打杂的,徐渭的能耐由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戏剧和诗文等方面独树一帜,与杨慎、解缙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曾自我评价道:吾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明末有个姓周的人对此极不赞同,说道:他根本没有第二,都是第一! </p><p class="ql-block"> 笔者学识浅薄,只因特别喜爱他的画作,窃以为他的画第一,其它的爱排第几就排第几!</p><p class="ql-block">徐渭开创了明代大写意花鸟画的先河,是青藤画派的鼻祖,对后世画坛影响极大。他对花鸟、山水、人物的画技,无所不精。其画作不求形似求神似,从注重“形神兼备”提升为“意在相外”,这是绘画艺术上的一大飞跃。</p><p class="ql-block"> 他认为,绘画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描摹再现,不能依葫芦画瓢。既不为事物本身的形体所限制,而要用内心的感觉来画,画境才会深远,画面才会生动。</p><p class="ql-block"> 他画鱼,忘形得意。有人问他画的是什么鱼,他说“我亦不能答,张颠狂草书”。意思是,我也说不好画的是什么鱼,只是笔墨情趣而已,如同张旭草书一样。</p><p class="ql-block"> 他的画多为水墨之作,虽不设色,但毫不亚于设色。他善于用水用墨,浓、淡、干、湿、焦变幻无穷;泼墨、积墨、焦墨、破墨娴熟运用,将水墨技巧发挥到极致。其画作墨气酣畅,天真烂漫,行笔洒脱而不肆野。他画的葡萄、荷叶、芭蕉、竹子和螃蟹等,勾、点、泼、皴运用自如,寥寥几笔,就给人以水墨淋漓、恣意汪洋、风格独特和生机蓬勃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草书笔法融入到画作中,其线条铁画银钩,雄强圆浑。如他画的“驴背吟诗图”,驴蹄和驴腿之间,用一根细线连接,似像非像,滑稽、生动,写意性极强,令人拍案叫绝。</p><p class="ql-block"> 徐渭自幼聪颖,却一辈子不得志。八次乡试不中。浙闽总督胡宗宪发现徐渭是个人才,将其召为幕僚。徐渭为胡宗宪出谋划策,擒获倭首,招抚海盗,干了一番大事业。遗憾的是,胡宗宪后来被人弹劾成严嵩同党,下狱后自杀。徐渭没有老板了,只好下岗回家。愤世嫉俗中,徐渭精神恍惚失常,虽然多次自杀未遂,却因怀疑续妻不贞,一刀将其毙命,自己进入大牢。后来,在朋友张元忭的运作下,徐渭死罪免去,监禁七年。</p><p class="ql-block"> 身怀绝技的徐渭,是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大师,也是一个梵高式的悲剧人物。万历二十一年,徐渭在穷困潦倒中走完七十三年人生之路。死前身边只有一条狗相依为命,逝后床上连一条草席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有人对他的一生概括为十个字: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牢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十(实)堪嗟叹。</p><p class="ql-block"> 徐渭写过一部剧本叫《四声猿》,据说非常有名,对后世戏剧发展影响很大。当时有个著名的戏剧家叫汤显祖,见了徐渭的《四声猿》,既佩服又嫉妒,大喊“安得生致徐文长,自拔其舌”!意思是你徐渭不要再这样写下去了,否则,让我们这些人在圈子里还怎么混下去呀!</p><p class="ql-block"> 徐渭还写了很多诗,其中一首诗很多人都熟悉:</p><p class="ql-block">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p><p class="ql-block">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p><p class="ql-block"> 这是他在一幅墨葡萄画作上题的一首诗,也是徐渭自我写照的一首人生履历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姜永湖,男,1949年10月生,籍贯辽宁省海城市,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法律专业,转业军人,中共鞍山市立山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曾任立山区司法局副局长,立山区国防教育办主任,鞍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等职。现为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鞍山市诗赋协会特聘副会长,鞍山市散文学会散文诗分会名誉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鞍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鞍山市武术协会会员。姜永湖爱好广泛,在散文、诗词、书画、摄影、根雕和太极拳等领域均有所涉猎。书法作品曾在央视书画频道两次播出,在省内外书法展览中多次获奖,并被美国、法国人士收藏。出版《步思路》《书法基础知识》,数幅文章和书法作品散见于有关报刊杂志。《辽宁老年报》誉其为“十项爱好,全能达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5、新闻报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6、评论</p> 不 懈 努 力 必 臻 大 乘<br>——读姜永湖《步思录》有感 <br> 李德义<br> 永湖是琴棋书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才子。<br>我认识永湖还是源于他的字。<br>那是前些年,我的朋友王荣霞出版了一本散文专著《生命的靶心》,当时鞍山延安精神研究会为她召开了一次新书发行会。 <br>几年未见,荣霞居然又有新作问世,真打心眼里替她高兴。好啊,荣霞在自己眷恋的文学家园中已开镰收获,硕果斐然了。 <br>那天,拿到荣霞的新书,一看封面就觉得眼前一亮,那大气典雅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了。这本书装帧构思的理念,别开生面,颇富创意。大气简洁,言简意赅的平面构成,彰显着一股儒雅的书卷气,特别是“生命的靶心”这五个黑色的行书体书名题签,在带有暗花的米灰色衬底上显得格外醒目。这五个字写得遒劲刚健,生涩辛辣,开张结体不无书法大家于右任的风韵。端详、揣摩这五个字时,我在想,毛笔书法能达到此等成色,一定不是偶一为之,随便写来,看来这个人的书法功底很扎实,绝不是一朝一之功。<br>这字就是姜永湖的手迹。<br>于是通过荣霞,我认识了姜永湖。<br>接触了永湖之后,我才知道,永湖不但书法好,而且文笔也好。他对诗歌和散文情有独钟,还喜欢音乐、摄影,对根雕也有深入的涉猎,说他多才多艺不是溢美之辞。<br>前不久,永湖出版了他的诗文专集《步思路》,有人看了以后都说他很有文学天分,他的写作才气开始受到圈内和圈外的关注。鞍山市诗人协会为姜永湖的诗文集《步思路》召开了理论研讨会。那天有30多位诗人、作家、评论家及永湖的同事、朋友参加了研讨会,谈了读永湖诗文的感受。但是,由于时间所限,觉得意犹未尽,尚未谈透,日前得瑕,又想起了这个话题,想再发点感慨。<br>我完全赞同《步思录·附录》中锺连良、王荣霞等人在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他们对姜永湖其人、其诗的分析评价十分中肯到位,我亦有同感,很受启发。<br>这里我想说的是,读了永湖的《步思路》首先就产生了一个突出的感觉——永湖很聪明,的确会写东西。 <br> 应该说,文学艺术与天赋素质不无系,永湖在《步思录·自序》中说:“我的这些诗文,多为文学基因不健全的短文。虽然明知没啥价值,但敝帚自珍,难以割舍,故数年保留,无品自尊。”我说这是永湖的自谦之辞。我虽然不敢恭维永湖是文学天才,天生的写作坯子,但我敢说,永湖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他的初心与追求与文学艺术的范式和章法吻合得何等天衣无缝!<br> 文学艺术作品的契入角度和选题视点是很有说道的。诗题、文题、书题、画题一定要看重精神含量的提纯和捕捉视角的出新。画龙点睛是高品位题目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新意、深意的锤炼是升华主题内涵的不二法门。<br> 《步思录》——这是一个多么有趣,多么别致的书名。<br> 初看似乎费解,何为《步思路》?通过永湖的解读,则豁然开朗了。<br> “宋代著名散文家欧阳修所作文章多在‘三上’,既马上、枕上、厕上。我所写的散文,无法与大家比肩,但写作过程却颇为相似,既在车上、枕上和散步中。多数诗文是在散步时构思,回家后再将腹稿变成文字。为此,我为这本文集取名《步思录》(《步思录·自序》)。<br> 这段话可以看成是《步思录》的导读,也是深入理解永湖诗文品质的一把钥匙。<br>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信然。<br>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过,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周恩来说,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诗文的高品位,并不都是体现在倚马可待的大笔挥洒,往往产生在严谨、缜密的构思流程之后。这个环节就是人们所说的打腹稿的过程。不要以为迟迟不动笔就是文思驽钝的表现,恰恰这是打造优秀文化产品的前提。古人不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吗?然而今天有多少快抢手,却全然不懂这个理,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能耐大着呢!一拍脑袋就能出来诗,管他有没有生活感受。如此而已,写作速度快是快了,天知道能鼓捣出来什么作品?<br> 《步思录》写作时间跨度很大,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各时间段均有诗文作品在录。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取材多是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诗也好,文也罢,写得无不得心应手。这些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散文、诗歌,让人感到有筋、有道德、有温度,的确难能可贵。<br>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波澜、有色彩,才能有美学魅力。诗文最忌平、直、白。如果淡而无味,不见一点令人回味的内涵,不管写什么、怎样写,只能是败笔。<br>永湖的文字好读、耐读,遇不到语言障碍,一路走来如行云流水。,起承转合圆润妥贴,艺术处理颇见匠心。永湖的文字风格平实质朴,明白晓畅,自然清新,行止适宜。这样的文字风格才是最美、富于表现力、感染力的载体符号。“辞达而已矣”(孔子语)是永湖追随崇尚德语言格调,也是《步思录》能够得到读者喜爱的原因。内容决定形式,《步思录》在取材上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原原本本地还原了有关的生活场景,历史事件。当生活本真的生动性、鲜明性,在永湖笔下转化为文学意象时,一些琐碎的勾描渲染就显得十分多余,这时候形式本身就是内容了。<br> 永湖的散文,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文字功力。<br> 《步思录》中有很多写景状物的散文如《君子兰的风范》《柳树赞》《葱葱翠竹悠悠我心》《黄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等等都是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佳作。这些散文虽然在手法上借鉴了寓情、寓理于景、于物的传统写法,但文中那些丰富的信息量,那些明喻、暗喻借喻、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前朝曲”唱出了“杨柳枝”,令人耳目一新。<br> 有些记事的散文,叙事角度也很俏皮随意,让人觉得幽默风趣,亲切生动。《谎言》《老石》《粮票》等文都有这样的特点。<br> 永湖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多则千把字,少则二三百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其实写短文章是最吃功夫的,就像能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是很了不起的本领一样,能以最经济的语言,容纳密度最大的思想内涵,没有大手笔的修为是断然做不到的。遗憾的是在很多年以前大作家汪曾祺就批评过这种文风拖沓,长风愈演愈烈的文坛坏习气,至今不但没有绝迹,甚至还有人乐此不疲。<br> 永湖的诗歌语体图式也是清新明亮的。《步思录》中的诗歌作品多以朴实的面目示人,那村姑般的俊朗,小溪班的清澈,读来如沐春风,如聆管弦。<br> 那首早年的写景诗《大兴安岭早春》,线条明快,勾勒娴熟。永湖多像高明的画师,只寥寥几笔就把一幅大兴安岭早春图描绘出来了。“莽莽大兴安/林深小路弯/春风虽未度/如画绘边关”。诗情画意荡漾其间,如针脚均密的女红,文质相合,谐趣天成。那首《风雨过后看劲松》由景及人,由物到情,绘景、抒情、言志,咏怀,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米白皆因几番舂/枫红要经寒霜中/莫道征程有艰险/风雨过后看劲松”。<br> 再如《看梨花》《槐花》《白芙蓉》《青山沟飞瀑》《青山湖》等诗作,也都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的好诗。那鲜活的形象,灵巧的思路,跳跃的画面,炽热的情感,形成的美学张力,像磁场一样吸纳着读者的欣赏兴奋点。<br>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既文章。末了,我还想说一点,永湖作品之所以能够达到高格调、高品位的艺术境界,除了自身的天分、学养勤奋之外,诗外之功,文外之功的历练,也是使他文学创作受益匪浅的重要支撑。陆游有句名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各种艺术门类虽然形式有别,但规律相通。隔行如隔山不无道理,但隔行不隔理也是事实。姊妹艺术之间的借鉴、融汇,对提升某一门具体业务水准至关重要。纵观历史上艺术大师(书画家、文学家、音乐家、音乐家、戏剧家等)一专多能几乎是普遍现象。俞振飞写得一手好字,梅兰芳画得一手好画,新凤霞的散文十分精彩,吴作人的词填得精道圆熟,冯骥才的画也并不比他的文差……画画的人看看戏,学戏的人练练书法,搞文学的人拉拉琴不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的事。<br> 话再说回来,永湖对书画、摄影、根雕等艺术的涉猎问津,使他的散文诗歌得到了得天独厚的营养。总之,永湖综合的文化艺术修为,使他的诗文气质非同凡响。<br> 这就是我对永湖其人、其诗、其文的一点认识。<br> 永湖韶光正盛,正处于写作的黄金年龄段,不懈努力,必臻大乘。<br><br>(作者简介:李德义,1943年生。196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2003年从鞍山市群众文艺馆退休。曾先后做过教师、机关干部、文化期刊编辑。一生酷爱文学艺术,专攻杂文、随笔、文艺评论。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涉足文坛,先后在《安徽文学》《山西文学》《青海湖》《美苑》《群言》《河北日报》《湖南日报》等几百家报刊发表作品150多万字。获国家、省、市文学奖10多项。被辽宁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聘为特约研究员;被《明星报》聘为特约记者。李德义德艺双馨,在业界有很高的名望,曾受邀为多部作品作序。)<br> <p class="ql-block">岗位学雷锋标兵姜永湖的事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姜永湖是一个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2014年,他加入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入会后,他虚心向老会员请教,努力学习谱牒文化知识,很快就从一个谱牒文化知识“白丁”成为掌握一定谱牒文化知识的会员。2016年,他所写的《家谱中的世、世孙及其算法初探》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受到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新冠病毒防疫期间,他在“辽宁大家播”线上直播间所作的《谱牒是什么》的讲座,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首创谱牒文化研究会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途径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2016年,谱牒文化研究会内部交流资料《谱牒文化研究》缺少编辑人员,他迎难而上,接过《谱牒文化研究》执行主编的工作。文字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谱牒文章编辑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他克服重重困难,放弃休闲旅游时间,从第24期一直编辑到第32期,共计100多万字。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为了不影响会员们的学术交流,他在家里收集大家的文章,编辑成美篇,在线上创建谱牒文化交流平台。3年来,他在自家的电脑上,编辑了18期美篇,为会员之间的谱牒文化学习交流做出了贡献,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 他是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他在研究会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书法班,多年来,他查找资料,认真备课,风雨无误地坚持无偿为学员授课,不仅让学员学到了书法知识,还为研究会培养了几十名新生力量。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他组织学员自办和参加市图书馆举办的书画展,被市图书馆授予个人奖。2022年和2023年,他又组织学员参加了市图书馆举办的迎国庆书画展,从而,谱牒文化研究会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他本人获得“优秀作品奖”。</p><p class="ql-block"> 他不仅喜爱书法、写作、摄影、根雕、电器、太极拳等,而且经常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无偿地奉献和回馈社会。多年来,每到春节来临前,他都要和书法家们深入街道、工厂、学校等地方,无偿地为工人、低保户、军烈属、农民工留守子女等写春联。平日里,他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义务给会员们照相、录像,写书法,修改文章,设计书籍封面等,受到大家的欢迎。2022年,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在鞍山交通台“鞍山老故事“节目中,做了十几期谱牒文化系列讲座。为了让没有及时收听收看这个节目的会员以及在外地的会员能及时听到看到这个讲座,他在家将每期讲座录制下来,经过重新剪辑,制作成录像片,当天上传到谱牒文化群里,供大家收听,受到大家的高度赞赏。他还先后无偿为三位老会长录制有关谱牒方面的视频片,为胡氏宗祠清明祭祖孝道文化申遗录制专题片并被市有关部门通过,为6家低保户、单亲家庭录制孩子结婚录像。 </p><p class="ql-block"> 他的无偿奉献精神,不仅受到市谱牒文化研究会的各位领导和全体会员的一致认可,也得到社会的认可。鞍山市诗赋协会聘请他为“终身副会长”。同时,他还担任鞍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鞍山市散文学会散文诗分会名誉副会长等职。《北方晨报》《辽宁老年报》《钢都老年》和鞍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采访报道过他。2020年,辽宁老年报采访过他,并在该报上发表文章,称他为“十项爱好,全能达人”</p><p class="ql-block"> 姜永湖乐于助人,认识他的人都说:“和姜永湖在一起,总是很温暖。”他给周围人带来了和谐美好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姜永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老党员、老兵,并以此为自豪。他多次去街道社区为老党员上党课,受到老党员的欢迎。</p><p class="ql-block"> 他十分珍爱国家给予的入党五十年的纪念章,他经常写文章与大家分享当兵的经历,那些艰苦岁月,成为他一生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由于姜永湖理解人,帮助人,人们心中有疑惑,有困难,愿意找姜永湖。由于姜永湖手艺多,技艺好,各社团录制节目需要人手,也找姜永湖。尽管他时常忙得难以脱身,起早贪黑,但他从不拒绝。他说:“大家搞一次活动不容易,能帮尽量帮。”由于时间紧,为尽快让人们看到活动的盛况,他经常在人们会后聚餐之时,一个人默默回家整理视频录像,把它熬夜赶制出来,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姜永湖同志是一个做事低调的人。他虽然身为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却从来没有在会议主席台上就坐过,很少在研究会的各项活动中留下自己的影像,但是,却为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和其他单位及个人,留下大量的宝贵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他常说,送人玫瑰,留有余香,做一个无名的幕后的志愿者是他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p> 姜永湖的十个爱好<br> 鞍山的姜永湖是一位退休公务员。他爱好广泛门类齐全,归纳为十个爱好,可称得是“全能达人”。<br> 他年轻时喜爱书法、绘画。为了自学书法,除订阅多份有关的报刊杂志,还常到旧书摊“淘宝”,买回很多有关的旧书籍和旧报纸。书法里有时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很难记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运用“优选法”从历代名帖中选出适合自己书写风格的常用字4000多个,自编一本《行草书字典》,对书法的学习和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经过40多年的学习,他的书法创作大有收获,其书法作品曾在2013和2014年央视书画频道上两次播出,在省内外多个书法展中获奖。2014年,鞍山电视台采访和报道了他学习书法的历程。《北方晨报》《鞍山老年》多次刊登他的书法作品和有关书法的文章。多幅书法作品被法国和美国人士收藏。他还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奉献给社会。多年来,他无偿地给老年书法班学员授课,受到欢迎。二十年来,每逢春节前夕,他都和书法家们一起到工厂、农村、学校、社区为工人、农民、学生、低保户和军烈属等写春联,送福字。<br> 2010年,他在公园学习打太极拳,这一打就是十几年,他寒暑不辍,每天打太极拳成了他的必修课。经过刻苦练习,打拳的水平迅速提高,不到半年,竟然成了领打的拳手。十年过去了,在练功场上打拳习剑,收获了健康,收获了快乐。<br>2002年,他在山上偶拾一个树根。带回家后,经过琢磨和加工,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狗根雕做成了。从此,他的根雕制作一发不可收。到2020年,他共制作各种根雕作品300余件。他的根雕制作受到新闻媒体单位的关注。2014年,鞍山电视台和北方晨报记者分别采访报道了他制作根雕的经历。2019年,鞍山市诗赋协会为他举办了一次“根雕诗词书法作品合璧展”,受到鞍山市各界参观者的广泛赞誉。 <br>他从20多岁起就喜爱摄影。多年来,他除了自娱自乐外,还多次无偿地为一些单位搞活动、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结婚、邻居或朋友家老人过生日以及同学聚会等无偿拍摄照片和录制节目,受到大家的欢迎。2014年,鞍山养老院召开一次“老年趣味运动会”,邀请他录像。不久,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报道了这个养老院召开老年趣味运动会的消息,采用了姜永湖录制的多个镜头。养老院的老人看到央视台播放了他们运动会的录像,特别兴奋。<br>姜永湖喜欢写散文、诗词和理论文章。1986年,他写的法学论文“论人民调解在民主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辽宁省法学会和司法厅评为省司法行政系统法学论文一等奖,并荣幸地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法学理论研讨会。2017年,他将多年来所写的文稿进行遴选和编辑,出了一本文集《步思录》,受到广泛的好评。鞍山诗人协会还为他的文集召开了研讨会。多年来,他的多篇文章曾在《中国法制报》《辽宁日报》《鞍山日报》《辽宁老年报》《北方晨报》《鞍山法制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br>姜永湖自小就对无线电尤其对收音机有浓厚的兴趣。小学六年时,他自学并安装了一台矿石收音机。1968年,他安装成一台单管半导体收音机。1982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电器修理技术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他无偿地为邻居、亲朋和单位的同志修理过无数台半导体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虽然搭上很多时间,还自掏钱购买零件钱,但他仍乐此不休。<br>姜永湖十五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并先后在农村的公社文艺宣传队和部队的文艺宣传队参加演出。 <br>姜永湖喜欢花卉的莳养。每到节假日,他常去花卉市场观赏。他养过多种花卉,制作过不少盆景。1997年,他在郊区买了一个花窖。从此,每到节假日,花窖就成了他消遣的乐园。<br> 姜永湖8岁学会“掏裆”骑自行车,已骑了60多年自行车了。如今虽享受免费乘公交的待遇。但是,除了特殊情况外,他出行依然骑自行车。不仅在市内骑车,有时还南下海城,北上辽阳,一天一个来回100多里路。他说,骑自行车不仅出行方便、环保,更重要的是能锻炼身体。<br> 姜永湖是个登山爱好者。1982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早上不出操了。有时上下午各登一次山。2017年,他结识了一些登山“驴友”,便开始跟他们到千山风景区登山。几年来,他和“驴友”们一起攀登过数座一般人无法上去的险峰,爬过很多陡峭的草木不长的岩面,领略了美好的自然风光,拍回很多奇峰怪石的照片。 <br>多种爱好集于一身,可称为“全能达人”,既丰富了他退休后的生活,又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表示,今后,还要坚持十项爱好一个不丢的,满怀豪情地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br>(作者简介:范垂省,男,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员,原辽宁省国防科工办退休干部,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委老干部大学松竹梅诗社理事。在《中华作家》《文笔荟萃》《侨园》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种文章1000多篇。近年来,他又写了12万字的《范仲淹史料考编》。2015年获中共辽宁省委老干部局颁发的“全省最美老党员”称号。2016年获辽宁省老龄委授予“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称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7、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鞍山市散文学会散文诗分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紫竹林》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编:李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执行主编:苏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副主编:董倜、付灵芝、张福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部主任:赵英斌、郑德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投稿邮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06476368@qq.com</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30317565@qq.com</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4月13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