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笮山若水”这片神秘而浪漫的意境,是国家一级作家,攀枝花作协副主席普光泉同志去年到会东采风时,送给我的一份厚礼。</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第一次到攀枝花游玩的时候,看到一个陌生的名词“大笮风”。当时,不理解这个字的含义,问了周围的人,只说这是攀枝花的大笮文化的标签。因为当时的不求甚解,导致了而今的一知半解。直到看到了普主席送给我的小说《藤桥河》才进一步了解到其背后深远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这部小说原名《阿依阿月》,再版时才改名《藤桥河》。既以河流命名,河流文化便是此书中让人心生叹服的一大亮点。以一条河的名字作为自己小说的名字,这种方式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比较偏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河流,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生命之地,更是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在原始时期,人的部落因河而建,人的生存和灾难都与河流相关相联。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元素,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宏大的自然场景和人文背景。书中的主人公阿依阿月的家族就喝着藤桥河的水完成了生命与生命的代代相传。在生命的传递中,生与死的更替也如这河流般不息地流淌。河流,象征着生命。阿依阿月的祖辈到子孙也像这藤桥河边恣意生长灌木,任河流冲刷,任行人踩踏,却仍然郁郁葱葱地与河流相拥而生。而阿依阿月的一生亦正如这条清澈而翻滚的河流,滔滔向前。即使苦难也未消磨她在情与性方面旺盛的生命力。这种人性中最本能的表达和最真实的追求正像是河流带给她的强大的生命活力。可以说,藤桥河淌过了阿依阿月饥饿却幸福的童年,又淌过了她浪漫而传奇的青春,席卷了她坎坷而苦难的中年,又接纳了她破碎而宁静的晚年。书中通过对女主人公一生的勾勒,我看到普光泉主席在小说建构方面的宏大视野和微观视角相辅相成的独特艺术,并久久回味。</p> <p class="ql-block"> “藤桥河”三个字,其语言简洁却饱含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藤是笮山之上土生土长的藤蔓。藤桥是人们采集藤蔓之后,亲手编织的通往另一片天地的桥梁。河是大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馈赠与挑战。在自然之间,人用勤劳的双手就地取材,用非凡的生存智慧寻到了人与自然相处相生之道。不但克服了自然之险,还牵住了七家寨儿女的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藤桥见证了七家寨从封闭向开放的跨越。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藤桥又成了沟通上下游之间经济与情感的桥梁。这里的人更像是从土地里长出的藤蔓,在河流一般的困难之中,他们拧藤成桥,柔软而坚韧地与灾难和命运做着无声地纠缠与抗争。</p><p class="ql-block"> 马帮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藤桥河的马帮负责将七家寨的山货运到笮人街,用物物相易的形式开展着最原始的贸易往来活动。阿依阿月的情人依布拉木是马帮精神的代表。作为马锅头,他闯荡杀人坳的勇敢无畏,对马帮成员的宽容,对贸易的勤勉和对七家寨人的守信都是马帮精神内核的体现。作为火把节上最强壮的摔跤手,他对残疾的恋人阿依阿月的尊重,对土匪强盗的果绝和以死来护卫阿依阿月的深情,都让我们看到在笮山若水中成长起来的彝家汉子敢爱敢恨的鲜明性格。小说将人物的身份设定为马锅头,便向我们展现了攀西地区马帮文化的特色。这是对西南地区茶马古道文化的丰富和源自于小说情怀的补充。</p> <p class="ql-block"> 苦难是人类生存发展无法绕过的主题。就像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故事。然而,有人认为西西弗斯重复的是永无止境的绝望。有人却以为,他获得的是反抗与坚持的内心自由。他的不屈正是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主人公阿依阿月在十五岁那个早晨,在她第一次独自到藤桥河背水的那条路上遭遇到恶狼撕咬,便开启了她推着巨石爬上山顶的人生道路。残缺的身体并未捆绑她对幸福的渴望,不吉的寓言也并未束缚她追求爱情的灵魂。对依布拉木的大胆追求是她破茧重生的第一个轮回。一双儿女的意外离世和依布拉木的失踪让阿依阿月的生命巨石回到了起点。而对黑篾匠的接纳和小黑豆的出生是她从绝望到希望的第二个轮回。黑篾匠为救儿子溺水而亡再次让阿依阿月的生命回到起点,而小黑豆的成长、阿依阿丫的出嫁,小羊倌的出现和小羊儿的出生又是她自我打破的第三个轮回。小羊倌为寻宝而杳无音信,乌罗的强行践踏,小黑豆为母报仇后的逃亡和女儿阿依阿丫失败的婚姻让阿依阿月的生命巨石再度回到起点。小羊儿的成长、阿依阿丫爱情的开花结果和八十九岁的夕阳又让阿依阿月的生命巨石重新登上顶峰。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从山脚到顶峰的过程。每一次从希望到绝望,再从绝望到希望的过程都是一次自我打破、破茧重生的过程。这种回环往复的命运和永无止境的活力,或许就是生命意义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普光泉主席上次过来采风交流时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写诗是为写小说锤炼语言的过程”。所以,在《藤桥河》这本小说中随处可以领略其诗意的语言特色和诗化的意境魅力。其构思寓于诗情,其手法富于隐喻与象征,其语言浪漫如歌,其形象鲜明而深刻,其意境博大而清新。虽未完全淡化情节,却有浑然交融之妙。尤其是文本中描写婚礼、丧礼、寿礼等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场景时,所写到的那些毕摩经文和祝寿歌谣。把口语和方言唱颂成诗,就像人与自然,肉与灵的对话。复沓重叠中便表达了最执着的信仰和最朴素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藤桥河》一书,我反复看了几遍。在不同的阅读中,有的体验反复获得,有的体验在碰撞中偶然新生。比如,关于形象的塑造,关于母性的光辉,关于民族服饰五色裙的审美意义……有时,为了心中更完美的阅读体验,甚至忍不住拿上笔去一一校对该作在成书过程中偶尔出现的字词打印方面的问题。 但瑕不掩瑜,这些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和对普光泉主席小说创作艺术的由衷赞叹。致敬普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