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月里,泉州的刺桐花开了。在泉州的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的大院里,还没长出树叶的刺桐树枝上,盛开着一簇一簇的刺桐花,如同一把把小火炬,红火绚丽。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园子里,刺桐树花开正盛,绿色的叶芽刚冒头,远远望去,就像是树上挂着一串串的小鞭炮,十分喜庆。</p> <p class="ql-block"> 刺桐原产于印度和大洋洲的乔木植物,是从海上丝绸之路引入泉州的。早在中世纪,泉州因刺桐花盛又称刺桐城,驰名海内外。现在,刺桐花是泉州的市花,寓意红红火火,繁荣昌盛。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刺桐花,大家还真有点小兴奋。</p> <p class="ql-block"> ◦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春节期间,我们慕名探访。在1700多年岁月的涵养里,前人留存下来的心血与智慧,沉淀成了泉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后人。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如同火红的刺桐花,浓郁绚丽,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感染力。在刺桐城,我们的心灵也意外受到了一次次震颤、涤荡和滋养,这是出发前没有想到的。</p> <p class="ql-block"> 走在步行西街上,一幅挂在茶馆门口白色的布幌引起了我的注意。布幌上写着两行大字: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什么意思?是广告词吗?我不解,但好奇,心想这一定是有出处的。果不然,在开元寺大殿前的柱子上,见到了同样内容的木刻对联,细瞧,原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撰联弘一法师书写。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当年朱熹来泉州,见此地寺庙众多,民风虔诚,人文昌盛,即写下了此联,表达了赞誉之情。后来,弘一法师到开元寺,重书了此联。此联从宋代流传至今,可谓妇孺皆知,如此文化氛围,泉州人怎能不见贤思齐呢。就连我们这些外地游客,来到“满街都是圣人”的地方,精神也会为之一振,默默的规范好自己的行为举止。</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装满过去,驶向未来。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我见到了时年九十岁的老华侨沈慕羽先生写的一幅对联:“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字迹工整,苍劲有力。对展品如数家珍的馆长告诉我们,这幅书法作品是从海外老华侨家中征集到的,所书对联是句格言,作者是晚清福建教育家史襄哉。此格言代表了泉州的家风文化,在泉州流传很广,特别是在华侨中影响很深。泉侨们心作良田种善念,虽与故土远隔千山万水,但无论走得多远,心中时刻不忘故国家园。泉侨的善念代代传承,走进新世纪,海外侨亲支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奉献一份光与热。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泉州人在南洋”、“泉籍华侨奉献史”,以详实的史料,充分展示了泉侨的风采和善行。</p> <p class="ql-block"> ◦ “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这是北宋宰相丁谓的《刺桐》诗。历代文人骚客写刺桐的诗很多,以抒情赞美为主。丁谓的诗则写出了忧民之心,这恐怕也是将此诗收展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原因吧。其实大部分的刺桐都是先开花后长叶,少部分的才花叶同发。花先开还是叶先发,这并不重要,难得的是宰相诗人的忧民之心。绚丽的红花固然美丽,那青青的绿叶才是民生啊。我站在此幅诗作前,连读了好几遍,读得我心生感言:是官员就应该多一点忧民之心。</p> <p class="ql-block"> ◦ 泉州有两处令人震撼的古建筑,一处是中国现存最高也是最大的开元寺东西双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西双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成为泉州的地标。另一处是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始建于北宋年间。这两处古建筑是泉州人的骄傲。泉州朋友经常会很认真地说:我们泉州人“站如东西塔,臥像洛阳桥”。意思是做人就像东西双塔、洛阳桥那样堂堂正正、不屈不挠!这是泉州人的精神写照,那种坚强、有毅力,不怕苦敢于拼搏的泉州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泉州人。这也是泉州人特有的志气文化,满满的正能量。这句话,我每听说一次就受到一次震撼,引起我的共鸣,似乎自己也是泉州人了。</p> <p class="ql-block"> “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尤如一部历史巨著,博大精深。短短几天的探访,只能算是粗读了几个章节,只有细读精读,才能读懂读通。</p><p class="ql-block"> ◦ 刺桐花,我还想再来看你。</p><p class="ql-block"> ◦ 刺桐城,我还会再来读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