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成语是由“结草”和“衔环”两个典故结合而来的。</p><p class="ql-block">“结草”见于《左转·宣公十五年》。战国时期,晋国的魏武子有个爱妾。武子病中命其子魏颗说:“一定要把她嫁出去。”病危时又改变了主意:“一定要让她给我陪葬。”魏武子死后,魏颗把这个侧室嫁了出去。他说:“人病危时的思绪混乱,我听他从他头脑清醒时的吩咐办吧。”在辅氏之战中,魏颗看到一个老人拿草绳绊倒了杜回,因此才擒获杜回。夜里魏颗又梦见了白天救他的老人。他说:“我是你所嫁女子的父亲,你执行了你父亲清醒时的吩咐,救了我女儿的命,所以我用这种方式来报答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衔环”出自《搜神记·卷十二》传说东汉时期,名儒杨震的父亲叫杨宝,杨宝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鹰袭击,坠于树下,被蝼蚁所困。杨宝把鸟取回家,放在箱子里,天天喂它,百余天后鸟伤好后就飞走了。当晚有一自称是西王母使者的黄衣童子登门向杨宝致谢,并送白环四枚相报。说杨宝的子孙将来都会像白环一样珍贵。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和玄孙杨彪果然都飞黄腾达。</p><p class="ql-block">这两个故事虽然荒诞,都含有知恩图报的意思,所以后人把它们结成一句成语“结草衔环”形容受人恩惠,必将厚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