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加拿大高校文学社2024年第11期(总371期)

晓霞

<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那黄灿灿的花儿即将铺满大地。她们的家在哪里?落地生根,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扬,吹到哪里,哪里就是她们的家。不管风里雨里,以及土地资源的贫瘠与肥沃,一如既往的开花结种。</p><p class="ql-block">而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想着:飞吧,飞吧,在生活的田野上,像那蒲公英的小绒花,落地生根,遍地开花…</p><p class="ql-block">特别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无论愿不愿意,或者思念故土如梦如醉,总不可能永远飘来荡去,都是要落地生根的。</p><p class="ql-block">生活中,那些无关痛痒,不经意间也已落地生根,润物细无声,猛然发觉时,长成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本期主题《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体裁不限,符合主题。投稿请@我,以免漏收!投稿时间3月10日~3月16日晚</p> <p class="ql-block">目录</p><p class="ql-block">1、七绝 :落地生根银殿游//杨文联 </p><p class="ql-block">2、骆驼刺//zhouquan</p><p class="ql-block">3、七绝 • 异乡作(外一首)//宋建军</p><p class="ql-block">4、江城子•同乡会//庞进pangjin </p><p class="ql-block">5、【迁】春雨润西原 [汉字诗话]//江毅</p><p class="ql-block">6、我出生在欢乐谷//晓霞</p><p class="ql-block">7、古体诗•落地生根(3首)//龚如仲(Ralph)</p><p class="ql-block">8、七律:落地生根感怀及随笔“大地之舞”//李峰</p><p class="ql-block">9、【如梦令 】难忘蓉城日暮//杨文联</p><p class="ql-block">10、【锦堂春慢】书怀//姜建青</p><p class="ql-block">11、杨鸿诗画</p><p class="ql-block">12、【定风波】 梦绕根生//宋竞明</p><p class="ql-block">13、【飞扬的蒲公英】//谷中的百合花</p><p class="ql-block">14、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曹晓梅</p><p class="ql-block">15、落地生根杂说//刘俊民</p><p class="ql-block">16、七言诗//薛昭建</p><p class="ql-block">17、落地生根//天音(笔名)</p><p class="ql-block">18、在文学社落地生根//杨文联</p><p class="ql-block">19、【八归】客途遇雨//姜建青</p><p class="ql-block">20、别样的落地生根//颜如玉</p><p class="ql-block">21、心归处//彭岚 </p><p class="ql-block">22、艺术在於人村落地生根//杨鸿</p><p class="ql-block">23、家与你不离不弃//晓霞</p><p class="ql-block">24、落地生根的母语//Jenny舒瑜</p><p class="ql-block">25、漂泊的蒲公英//刘俊民</p><p class="ql-block">26、落地生根足球场//杨文联</p><p class="ql-block">27、迈阿密的移民//行路人 </p><p class="ql-block">28、祖母的拐扙长出了绿色的山桃花//文/子東</p><p class="ql-block">29、也谈“落地生根”//原野</p><p class="ql-block">30、吉祥如玉 和顺生辉//Sally</p><p class="ql-block">31、【探春慢】早春携妻游园 拙和虚白居士//姜建青</p><p class="ql-block">32、落地生花,成就不朽传奇//一米阳光</p><p class="ql-block">✲对对联//高校文学社联合创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七绝 :落地生根银殿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杨文联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异域中秋月似钩,愁云一片玉娥羞。</p><p class="ql-block">劝君莫要愁容苦,落地生根银殿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在异国他乡中秋遇到坏天气,没有月圆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2、骆驼刺</p><p class="ql-block">文/zhouquan</p><p class="ql-block">在荒凉的大西北,有一种令人感动的植物,它被称为骆驼刺。每当我看到它,我内心充满对生命和自然力量的敬仰。</p><p class="ql-block">骆驼刺是一种多股分枝的植物,它的枝干通常是细长而弯曲的。每一根枝干上都密布着利刺,让我感受到它的坚韧和顽强。它的刺如同守护者的剑,威武而挺拔,保护着自己同时也守护着周围的生物。每一根坚硬锋利的刺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它的存在,像勇士一样不畏风沙的侵袭,坚守着沙漠的每一寸土地。</p><p class="ql-block">然而,在其坚韧不拔的品质中,骆驼刺也散发出柔美的气质。在盛夏来临之前,骆驼刺的枝间会绽放出娇小而艳丽的花朵,有黄色、橙色和红色等,仿佛述说着炙热的情感和展现其纯洁的灵魂。</p><p class="ql-block">这些娇艳的花朵会根据沙漠中的气候变化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干旱的到来进入休眠状态,当环境条件合适时再次开放,为干旱的沙漠地区带来一抹亮丽的色彩,并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彼此共舞。</p><p class="ql-block">骆驼刺的巨大根系深深扎根在沙丘的土壤中,吸收着稀缺的水分和养分。这些根系像是生命的纽带,连接着骆驼刺与大地。它们坚韧不拔,支撑着骆驼刺的生命和生存的勇敢,让其能够在严酷的干旱和荒凉中坚守在土地上。</p><p class="ql-block">生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的骆驼刺还具备奉献的精神。在骆驼的嘴中,这些刺变得柔软和美味,骆驼巧妙地吃掉骆驼刺的每一根刺,其固性物质的含量远超过一把青草,使骆驼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骆驼与骆驼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支持。</p><p class="ql-block">锋利的刺、浪漫的花朵、深层的根系,在干旱的大西北,骆驼刺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更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恩赐。出于对于干旱荒漠大西北的情怀,我将永远怀揣着敬仰和热爱,向骆驼刺致以最深沉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3、七绝 • 异乡作(外一首)</p><p class="ql-block">作者 宋建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共春光,</p><p class="ql-block">异域同天各短长。</p><p class="ql-block">但使知音亲友在,</p><p class="ql-block">人间处处似家乡。</p><p class="ql-block">(虽然有情之处似故乡,但毕竟乡愁难遣,对家乡故土的眷恋是永恒的情感。故以外一首而补之。)</p><p class="ql-block">七绝 • 子夜思</p><p class="ql-block">子夜星河子夜风,</p><p class="ql-block">乡愁万里掠长空。</p><p class="ql-block">遥思正午炊烟起,</p><p class="ql-block">一缕香风到美东。</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美东:虽然已离开美东南迁,但在美东生活30年,早已成为第二故乡,故而从故国吹来的香风,仍然是到了美东。</p> <p class="ql-block">4、江城子•同乡会</p><p class="ql-block">庞进pangjin </p><p class="ql-block">2024-03-1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甲辰春夜会同乡。</p><p class="ql-block">聚一堂。</p><p class="ql-block">亮秦腔。</p><p class="ql-block">贺诞巾帼、欢笑喜洋洋。</p><p class="ql-block">爽辣皮馍夹肉美,</p><p class="ql-block">聊过往,</p><p class="ql-block">道家常。</p><p class="ql-block">赠题书法蕴思量。</p><p class="ql-block">字行行。</p><p class="ql-block">意长长。</p><p class="ql-block">枫土龙魂、好雨润八方。</p><p class="ql-block">共举酒杯抬眼望,</p><p class="ql-block">福有至,</p><p class="ql-block">乐无疆。</p> <p class="ql-block">5、【迁】春雨润西原 [汉字诗话] 江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州初立,百业征百难。</p><p class="ql-block">交大西迁,春雨润西原。</p><p class="ql-block">舍黄浦之逸,赴渭水之艰。</p><p class="ql-block">岁月峥嵘,敢忘重任双肩?</p><p class="ql-block">古老学府,一众学科移莲。</p><p class="ql-block">兴庆湖畔,仙交梧桐新园。</p><p class="ql-block">动力机械,栋梁编织春澜。</p><p class="ql-block">岁月荣光,腾飞最是思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迁,走之旁一个千。千里之移。</p><p class="ql-block">*交大西迁:指1955—1959年,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主体西迁西安、两地办学、两地建校的过程。1959年,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p> <p class="ql-block">6、我出生在欢乐谷</p><p class="ql-block">文:晓霞</p><p class="ql-block">2024.3.11日写于大瀑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总觉着我出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是座欢乐谷</p><p class="ql-block">不管它的材质,土坯小屋</p><p class="ql-block">一树槐花随风飘舞</p><p class="ql-block">香气扑鼻呁嚼甜味十足</p><p class="ql-block">院子里的狗儿粘人赶不走</p><p class="ql-block">我只能高举我的窝窝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离开那座欢乐谷</p><p class="ql-block">情非得已随波逐流</p><p class="ql-block">绿皮火车拉远了熟悉风景</p><p class="ql-block">渺小的植物遍布全球</p><p class="ql-block">我在外面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风雨之后彩虹及时伸援手</p><p class="ql-block">我的笑意送给花花草草</p><p class="ql-block">一起历经冬夏春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涯明月过客匆匆</p><p class="ql-block">宁愿一方水土静止不动</p><p class="ql-block">天不遂人愿往事难回首</p><p class="ql-block">就留作纪念赠予四海五洲</p><p class="ql-block">挫折之下一步一个脚印</p><p class="ql-block">流浪地球值得拥有</p><p class="ql-block">人生之旅要庆功嘉奖</p><p class="ql-block">不需给出理由</p> <p class="ql-block">7、古体诗•落地生根(3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龚如仲(Ralph)</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五绝•异邦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吾自中华来,深知诸夏礼。</p><p class="ql-block">安然居异邦,无忘守和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七律•飘零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游子飘零壮志酬,未思万里觅封侯。</p><p class="ql-block">春蚕报主丝刚尽,蜡炬燃身泪始流。</p><p class="ql-block">家起浦江东海口,业成山姆帝国州。</p><p class="ql-block">他乡落地催人老,无望归舟何所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注:1)山姆:此处指山姆大叔,乃美国之别称。</p><p class="ql-block"> 2)帝国州:美国纽约州别称帝国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七律•家难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闯荡当年凭劲气,兴家创业意深深。</p><p class="ql-block">顺风顺水别亲友,诚信诚谦律自身。</p><p class="ql-block">逐浪回眸追旧忆,腾云挥臂造新人。 </p><p class="ql-block">生根异域思桑梓,滚滚红尘情永春。</p> <p class="ql-block">8、七律:落地生根感怀</p><p class="ql-block">诗/李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根落地是吾家,宅里居安弄墨花。</p><p class="ql-block">岁月无声渐流转,文章有韵似归华。</p><p class="ql-block">风吹云水知时节,春入青山戏露芽。</p><p class="ql-block">难以何由寻静处,心怀乡土故园夸。</p><p class="ql-block">&nbsp; 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1.归华指落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2.露芽指草木的嫩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笔:大地之舞</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世界上,每个生命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土壤,渴望在那片温柔的怀抱中落地生根。我也不例外,在这个纷扰喧嚣的时代里,我一直在探索,试图找到那片能够让心灵安放的沃土。</p><p class="ql-block">这个探索的过程并不容易,因为现代社会的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天,我们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压力所包围,仿佛置身于一片喧嚣的海洋中。然而,我坚信内心深处有一片宁静的土地,等待着我去发现。</p><p class="ql-block">为了找到这片沃土,我开始放慢脚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我尝试着远离喧嚣,去寻找那些能够让我感受到平静和安宁的地方。有时候,我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地的温暖和树木的低语。在那里,我可以听到鸟儿的歌唱,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这片大自然的土地仿佛是我心中的那片沃土,让我感到宁静和安心。</p><p class="ql-block">除了大自然,我也在人际关系中寻找那片沃土。我发现,与那些真正关心和理解我的人相处,能够给我带来无尽的安慰和支持。他们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让我感到自己可以扎根生长。在他们身边,我可以放下所有的伪装和压力,真实地展现自己。他们的陪伴和理解,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安全。</p><p class="ql-block">在探索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那片沃土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无论我身处何地,只要我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开放,我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土壤,让心灵在其中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童年时,我以为根就是家的温暖。那时的家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港湾,父亲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母亲的怀抱有着夏夜的凉风。家,是我最深的根,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只要回到那里,就能找到安宁。</p><p class="ql-block">长大后,我开始踏上旅途,以为根可以在远方找到。我跨越山川,穿越城市,每一次的旅行都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在辽阔地土地上留下了足迹,也在陌生的天空下交换了故事。但无论走到哪里,心中总有一股力量在召唤我回到起点。</p><p class="ql-block">爱情来临时,我以为找到了新的根。那份感情如同秋天的果实,甘甜而饱满。我与爱人一起筑梦,共同规划未来。然而,爱情的根并非总是坚固,它需要双方的呵护和理解。当误解和挑战来临时,那些根须也会摇摆,甚至有些会断裂。</p><p class="ql-block">职场上的我,也试图在事业的土壤中扎根。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对我的肯定,每一份责任都让我更加坚定。但是,工作的成就并不能完全填满内心的空洞。在那里,我也学会了竞争与合作,明白了成长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耀,更是为了社会的贡献。</p><p class="ql-block">随着日月星辰,岁月流转。我逐渐明白,根不仅仅是一个地点,一个关系,或是一个成就。它更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过往经历的珍视。我的根,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是我对未来的希望,更是我对自己的承诺。</p><p class="ql-block">曾经,我以为根只是一个地点,一个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建立联系的地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根不仅仅是外在的联系,更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是一种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它让我明白自己是谁,来自哪里,以及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我的根都会伴随着我,它们让我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每一天都值得被珍视和享受。</p><p class="ql-block">它们是我成长的见证,记录着我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和转折点。每一次回顾过去之时,我都能切身体会地感受到根的存在,也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它们让我看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美丽,让我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观点。根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背景,我们应该相互理解和支持。</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学会了在内心深处浇灌培养出一片肥沃的土地,让自己的灵魂在其中自由生长。那里,我带着童年的记忆,旅行的经历,爱情的教训,职场的智慧,以及所有美好的和不那么美好的过往来一起构成了我坚实的根基。</p><p class="ql-block">然而现实里的寻一城而终老的落地生根需要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和习惯,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这可能需要我们离开熟悉的人、地方和事物,去面对陌生的一切。这个过程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和迷茫,但只有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我们才能真正开始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落地生根不是一个目的地的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适应和调整,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环境中扎根,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无论是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是阳光明媚的时刻,我们都将坚定地站在土地上,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9、【如梦令 】难忘蓉城日暮</p><p class="ql-block">文:杨文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忘蓉城日暮。窗外花开几许。</p><p class="ql-block">又到远归时。泪入断肠无助。</p><p class="ql-block">飞渡。飞渡。勇闯异乡上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工智能的评语:</p><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充满了离别的忧伤和思乡之情,描述了在夕阳映照下的蓉城景色和离别的场景。诗意悠远,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勇敢前行。感谢您分享这段文字,如果您有任何其他诗歌。”</p> <p class="ql-block">10、【锦堂春慢】书怀</p><p class="ql-block">作者/姜建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衣袂飘时,笙歌起处,当年醉里眠香。人面桃花,题壁肯让崔郎。吟啸唯仿阮籍,疏懒爱学嵇康。怅扬州梦醒,蓬飞何处,不奈羁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地当生根蒂,甚邻亲作弟,酒熟传觞。仙窟云英幸遇,饮尽琼浆。玉斝还邀陶令,把险韵、仔细商量。多谢家山明月、恁解离愁,镇照春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摄影诗画】七绝 •薄雾晨光生幻渺🚶‍♀️🚶‍♂️今晨摄于万锦市Milne Dam Conservation Park,并赋七绝一首:</p><p class="ql-block">薄雾晨光生幻渺,老枝银柳吐芽新。 </p><p class="ql-block">三分淡墨吟诗客,一曲春歌摄影人。</p> <p class="ql-block">12、【定风波】 梦绕根生</p><p class="ql-block">作者:宋竞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月登临兴未央。柳花风里半枝黄。</p><p class="ql-block">燕子未归春不老,芳草,绿阴深处夜莺狂。</p><p class="ql-block">枫落生根何处好,坡道,此心安处是吾乡。</p><p class="ql-block">回首故园归去晚,空羡,梦魂长绕福音堂。</p> <p class="ql-block">13、飞扬的蒲公英</p><p class="ql-block">文/谷中的百合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5年前的三月,北京还是初春,他和同伴们登上同一架飞机,为着同一个目的,飞向大洋彼岸。那时的他踌躇满志,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新生活的期待,踏上了这段漫长而未知的北漂旅程。</p><p class="ql-block">初来乍到这个北美的大城市,两眼一摸黑,没有朋友,没有亲人,除了身上的几十块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以前的高等教育学历、工作经验,在新的国家一无用处。满大街上看不到黄皮肤黑眼睛的,更不用说找个会讲同样语言的人了。</p><p class="ql-block">古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当人没有退路的时候,就会努力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发掘自己的能力,来面对新的生活。他也是如此,因为年轻,身上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于是放下了身段,将过去的所有骄傲和成就丢在了太平洋,从零开始,重新出发。</p><p class="ql-block">或许是上帝特别的眷顾吧,几个月后他遇到一个与他一样北漂的女孩子,他英俊潇洒、她漂亮高雅,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就裸婚,成为夫妻。为了生活,他去到西人餐馆学做帮厨、调酒师、服务员;她做领位、洗头妹、电话接线生……他们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气馁,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退缩,反而忘记过去、努力面前,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着。</p><p class="ql-block">三个可爱的孩子们陆续来到他们的家庭,他们没有亲朋好友的帮助,两个人一边工作学习,一边抚养孩子们长大。良好的家风,使儿女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且品学兼优,才华出众,是他们夫妇的自豪和安慰。</p><p class="ql-block">35年的岁月如白马过隙,转眼之间他们就像飞扬的蒲公英,飘落在异国他乡,从年青的风华正茂,到中年的睿智豁达;从漂泊无依的外乡游子,到学业有成的社会精英;从单身人士到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白发与皱纹见证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塑造了他们生命的美好品性。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们用青春年华谱写了一个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会结出许多的子粒来。回忆当年的青涩岁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已经成为镌刻在心中的深深回忆和生命痕迹,并将伴随着他们余生的时光,一路收藏,同时也成为他们下一代的美好祝福。</p> <p class="ql-block">14、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文:曹晓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问我,落地生根四个字是啥意思,今天之前我肯定会说,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做好所从事的工作。</p><p class="ql-block">可是,今天之后,我会再补上几句——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150厘米,羽状复叶,叶长10—30厘米。</p><p class="ql-block">这种植物适应性极强,若将其叶放在泥土上,叶边的一点即能发芽生长,不必依赖种子繁殖,故名落地生根。若将它屈折或打断,其叶着地即能生长。它全草入药,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拔毒生肌。</p><p class="ql-block">这种给点土地和阳光就能落地生根、繁殖生长的植物,像极了第一代的移民,甚至可以称它是移民的图腾。一个人一件行李,似一叶漂萍,跨万水千山,在一片有泥土的地方,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前路漫漫亦灿灿,往事堪堪亦澜澜。拿得起,也放得下,站在属于自己的高度看该看的风景。还敢于翻篇,永远保持着要发芽的心情。</p><p class="ql-block">但人终究不是植物。当那些第一代的移民扎下根,生活有了着落后,紧跟着思想上文化上的水土不服却让人百感交集,如百爪挠心。</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留学生大批涌向西方各国。在那个高峰时期,也有一大群中国人阴差阳错来到澳洲。那些人中不少在中国时就是喜欢弄文舞墨的文化人。</p><p class="ql-block">他们最初的不少作品,很像某种“伤痕文学”。这也是自然不过的。当时中国四、五万留澳学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多少故事,令人感叹。在极度彷徨痛苦之中,有一位作家叫武力,他感到他们这些人出国留洋是某种遭受批判、需要忏悔的“背叛”。他写道:</p><p class="ql-block">……在中西文化大撞车之中,我们的灵魂和肉体同时颠狂了,我好似看到了一群群的“我们”,光裸着身体,仰跪在那一望无际的大海的对面,在苦苦地寻找那疯狂背后的合理。……我在扭曲中苦苦挣扎;我受不了对我们历史文化某种程度的背叛所受到的批判!……我在自己的杂志《大世界》上开了个栏目——“忏悔录”,以甄酉的笔名,每月代替一个需要得到忏悔的活灵魂在上帝面前请示宽恕。</p><p class="ql-block">本来生活在“原乡”的人,现在来到了“异乡”,在另外一片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这样一个移植的过程,对移民关于国家、民族乃至文学、文化的观念都提出了新挑战。“原乡”何在?“异乡”谁属?我们是中国大一统文化的附属“海外华人”?还是新时代民族大融合浪潮下产生的“新澳大利亚人”?我们是人在“异乡”,心回“原乡”,还是人去“原乡”,心归“异乡”?或是二者兼而有之?</p><p class="ql-block">第一代移民纠结在“原乡”与“异乡”中不能自拔时,十几二十年过去了,移民二代甚至第三代在茁壮成长。他们没有纠结也没有感觉同时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啥拧巴的地方,他们就是“世界村里的世界人”。</p><p class="ql-block">移民的后代,个个都像精灵一样,既聪明又勤奋还会经商,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在各行各业都有所成就。据说,从商朝开始才有了文字,这是不是可以说,咱华人有文字前都已经是经商好手了,要不然为啥把那个朝代取名商朝呢😀 。</p><p class="ql-block">回望故园依然天样远,但是回望几十年的移民路途,我却有一个深切感触:不出国你不知道自己有多爱国,出国和爱国其实一点都不矛盾,遍布全球的唐人街、中国城,传播的都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美食还有中国的影响力。我们不是晚清时代,我们身后是强大的中国。我们不惧怕走出去,也不惧怕别人都进来。</p><p class="ql-block">余秋雨说,“最美丽的月色,总是出自荒芜的山谷。”不经过艰苦的跋涉、勇敢的攀登,怎能看到最美的人生风景?</p><p class="ql-block">总有这样一种图腾,盛满生活的闪光之处;总有这样一种人群,走出独步千秋的汉青文化;总有这样一种发现,至真至深的爱国情怀,雕镂人心,永不漶漫。</p> <p class="ql-block">15、落地生根杂说</p><p class="ql-block">文:刘俊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送车去保养的路上,听本地680电台讨论美国电影院线调整情况,想到2003年落地的院线制在中国大陆已生根开花。又想到前几天和国内亲朋好友讨论各类火爆的综艺节目,也算一种美西方文化在中国大陆的开花结果。回忆起90年代初在美国看到丰富多彩的综艺节目时,就想什么时候我们的电视节目也会如此多种多样。</p><p class="ql-block">本想表达对国内如今丰富多彩节目的欣慰,未曾想碰碎了玻璃心,引起众人不满,说是贬低国内节目,暗讽国内节目制作是模仿。就像海外人士面对“出国的人没资格说爱国”的论调时,感到无语一样。不用他们怀疑,我都怀疑自己的身份与立场。 </p><p class="ql-block">立场很重要,看没看过90年代美国的综艺节目不重要,事实、真相或真理也不那么重要。犹如美国红蓝两大阵营的死磕,让人怀疑立场与事实真相如量子式纠缠,立场就是事实就是真相。好比瑞典总理近日说的,加入北约是自由的胜利。明明是立场的改变,为挤上餐桌。已在东方落地生根的独立自主才有自由的西方价值观,如今演变成西方领导人“放弃独立自主才有自由”的言论,散发着浓烈的《1984》式“无知就是力量”的气味。</p><p class="ql-block">回到综艺节目,制作人们自然明白节目原型源自哪里,但他们不会跟大众说。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舶来品贴上本土标签已成为一种迫不得已的流行。否则,就成了受众心中的政治不正确。被蒙在鼓里的永远是亲朋好友那样的普通民众,这样他们才会有一种自认为优越于美西方文化的文化自信。这种不自知的文化自信很容易崩溃,所以才对任何美西方文化被模仿的暗示具有特别的过激反应。</p><p class="ql-block">国家领导人要求人民大众有文化自信,估计是发现国民实质上的文化自信的缺失。什么叫“文化自信”?通俗点说,就是“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就这么简单,不必在乎表象的东西,不必在乎泊来的东西。实际上,作为国人,对表象的非中国化的东西想在乎也在乎不起。比如服装西化这个表象,假如不是近些年兴起的穿朝代服(比如汉、宋、明等朝代的服装或混搭)的提示,多少人会在乎我们穿的是哪国哪朝的服装?事实是,汉民族的服装从古至今都在变化,明朝百姓可能不知道汉朝服装的样式。一千年前汉服受胡服影响,今天亦同样受胡服影响,早年的“中山装”是一例,长裙也是一例,而如今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今天的穿搭,过五百年看,就是这个朝代中国人的服装。 </p><p class="ql-block">现代化源自西方,所以常被称为西化。现代化是各个方面的,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及科技等我们早就知道的“四个现代化”。这个让中国强大起来的西化没人担心,且都热切盼望早日实现。但现代化还包括哲学、思想意识及理念、政治经济学、心理行为学、教育、语言等领域。比如今天的汉语已经西化得面目全非,不要说一些译自西方原文的佶屈聱牙的教科书,就说很多虽然仍在使用的未经简化且依然保留在汉语字典里的当今很多人可能不会认识的字,按照20世纪初引进的西方语法规则所构建起来的完全与中国古代汉语句式不相符的句子,以及由这样的句子组成的文章,古人很难看懂了。</p><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的“西学东渐”已成历史,如今的西风已席卷中华大地,随风而来的舶来品如蒲公英的种子已落地生根,发芽开花。小黄花们不但开遍了几乎所有学科学术专业,包括最传统保守的中医学,开遍了工农商建筑及商业经济经营管理各领域,开遍了文化艺术娱乐游乐等各方面,而且开遍了吃喝穿住行用玩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穿不说,从摩天高楼到低层别墅,从电话电视到手机到电脑到网络到网络游戏,从电路到芯片到光刻机,从汽车火车到高铁到盾构机,从现代卫生纸卫生巾到各式各样的婴幼儿产品,从精细分类的厨具到花样翻新的宠物用品,从高档奢侈品到日用百货,从乡村音乐到摇滚到说唱,从交际舞到蹦迪到排舞到街舞。事实上,正是这种普遍的西化,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也促进了对中华文化的反思与复兴。 </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照抄模仿到创新超越都是各行各业各种技能交流学习的必经之路。假以时日,由中华文化滋养的外来蒲公英们也会结出中国化的种子,使中华大地物种繁多,物产更丰。再假以时日,谁敢说这些中国化的蒲公英们不会回归西域,飞入胡境,落地生根,滋长繁衍?当年来自天竺国的禅宗长成中原的禅宗,入日本而生成日本的禅宗;再由日本传入西方而生根发芽为Zen,极大地丰富并影响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及文化生活。不说汉语走向世界,不说美式说唱的中国风,也不说汉族服装元素被世界级设计师们用在西方流行款式中,单说改开以来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各种美西方学说,经过中土的生存适应与进化,在很多领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中国模式,开始受到美西方的注意与研究,很有可能成为美西方的改革宝典。 </p><p class="ql-block">这些肯定会让我的亲朋好友欢欣鼓舞,可为什么还要对我的感慨如此过敏?也许他们对美西方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太缺乏了解,以为看到的一切本来就是中国的。</p><p class="ql-block">(3月12日初稿)</p> <p class="ql-block">16、七言诗</p><p class="ql-block">文:薛昭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赞加国华人创业精神</p><p class="ql-block">我们均似蒲公英,</p><p class="ql-block">落地入土便生根。</p><p class="ql-block">百万华人居加国,</p><p class="ql-block">枝繁叶茂扎根深。</p><p class="ql-block">建设多元地球村,</p><p class="ql-block">华社合力又齐心。</p><p class="ql-block">喜我文社数百众,</p><p class="ql-block">亇亇皆非篷篙人。</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5日写于中国福州</p> <p class="ql-block">17、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文:天音(笔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都在寻找能生根的"地"?因为"地"给了我们一种踏实可依靠的感觉!"地"可能是属于自己的小窝,可能是父母健在的家,也可能是让心灵休息的状态,也或许是灵魂安宁清静的境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寻找我的"地"!我的故土是我的地吗?我的现居地是我的地吗?为什么有時我会感觉自己一直在漂泊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哪里是我的"地"?真的需要"地"才能生"根"吗?我一直在思索与寻找着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那片可生根的地在哪里?又似乎觉得哪里都是可生根的地!仿如一粒浦公英的种子,随着轻轻的风,飘逸地飞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然后生根发芽成长!</p> <p class="ql-block">18、在文学社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文 :杨文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个生命就像一棵树苗,它需要一个坚实的根基才能稳固地生长,茁壮地向上成为参天大树。生活中也一样,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土壤,在那里扎根、发芽、生长、然后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对于每个人来说,落地生根意味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个环境可以是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支持性强的社交圈,或者一个让自己充分发挥能量的工作岗位。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落地生根还意味着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我们都能坚定地站立,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只有信念坚定、原则不移,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迷失方向。</p><p class="ql-block">加拿大文学社就是这样一个社交圈,我从小喜欢文学,虽然是学理工科的,自从加入之后,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文学社藏龙卧虎,文人墨客,才子才女辈出,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文学知识,获益匪浅终身受益。</p><p class="ql-block">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体会着不同落地生根的过程。在青年时代追求梦想出国,现在人到中年,希望有平凡生活中的坚守。</p><p class="ql-block">作为海飘一族,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需要懂得如何扎根,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努力奋斗。因为只有真正扎根了,我们才能茁壮成长,绽放精彩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19、【八归】客途遇雨</p><p class="ql-block">作者/姜建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殷雷唤雨,惊禽呼伴,殊域倦客愁独。春来却比秋萧瑟,还见几行枯树,一村荒屋。上国弟兄何在许? 叹醁醑、樽前谁属。又梦里、池草萋萋,秀句谩吟绿。</p><p class="ql-block">烟雨平生惯矣,徐行长啸,不效穷途之哭。寄椽堪卧,曲肱而枕,自笑箪瓢能足。想深沉绣阁,德耀拋珠恐盈掬。归来也,笑将茶泼,共赌奇书,西窗犹剪烛。</p> <p class="ql-block">20、别样的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文/颜如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推回公元1997年,王三三的同学得到一条消息,加拿大开放移民。</p><p class="ql-block">王三三和颜如玉上网一查,果然令人振奋。加拿大政府网上说,加拿大计算机人才奇缺,需要引进大量技术人才。王三三一想,不正是针对本人吗,颜如玉起哄说,对呀,你就是他们要找的人。</p><p class="ql-block">都以为外国的月亮圆(这个后来证实没夸张),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来没有想过外面的世界可能会很寂寞。</p><p class="ql-block">王三三和颜如玉于是一包子劲开始忙乎申请移民的事,一年后,申请批准了,拿到了去加拿大的签证。</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总设计师说要摸着石头过河,王三三家摸石头过河的自然是王三三。夫妻俩一商量,由王三三打前站,前头探路,等安顿下来,颜如玉跟儿子王大卫随后再来。</p><p class="ql-block">王三三摸着石头到了河对岸,打个电话过来说,加拿大找工作没这么容易,至少要三个月。电话那头,颜如玉接了电话心里凉了半截,以为加拿大遍地黄金,天上掉馅饼只需接,其实根本没那回事。</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每天的电子邮件往来,王三三说面试很多,但工作没拿到,全砸在英语上了。王三三本科加研究生,英语没少学,可惜都是哑巴英语,开不了口。</p><p class="ql-block">眼看三个月期限到了,工作还是没找着,身上带的那点钱也快见底了。王三三他妈慌了,让颜如玉带着孩子赶紧过去,让颜如玉打一份累脖工支持王三三全心找工作。王三三不同意,说孩子过来,只会添乱。他说,再坚持一会儿,一定能找着。</p><p class="ql-block">又苦苦等待了半个月,一天半夜三点,王三三电话打过来,刚找到一份工作。隔着太平洋,颜如玉听到这个消息,狂喜!一块石头落了地。</p><p class="ql-block">随后颜如玉带着孩子从从容容过来了。没有纠结没有失落,颜如玉顺顺当当地在加拿大扎下根了。</p><p class="ql-block">她和儿子都如期进学校学习,她改学会计,毕业后经过几次变换,进入她喜欢的慈善机构工作至今。儿子也顺利从小学到中学最后进入他心仪的大学,学了心仪的专业,然后找到了他心仪的工作。当然儿子也重复了他父母的路,大学毕业后,告别热土,来到米国,那会是另一个落地生根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人类也和植物一样,种子四处飘散,能落地生根,需要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王三三和颜如玉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地,并深深扎根了下来。他们深怀感恩!</p><p class="ql-block">2024.03.15</p> <p class="ql-block">21、心归处</p><p class="ql-block">文:彭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年前,离开一个有着3000万人口的拥挤城市,&nbsp;&nbsp;我落脚在这个陌生的小镇,这里没有摩肩擦踵的地铁,没有奔跑着赶公交车的人群,没有马路如停车场的车流,没有日日人声鼎沸环绕在耳畔,我终于舒畅地呼出了一口气。&nbsp;</p><p class="ql-block">&nbsp;为了这一口呼吸,我离开了拥挤的故乡。</p><p class="ql-block">&nbsp;13年后,我不能再称它为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应该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认识它,看懂它,接受它,甚至喜欢上它。&nbsp;</p><p class="ql-block">&nbsp;这是一个安静的小镇,有着很多的树林,掩藏了无数的小径,这里是散步爱好者的天堂。</p><p class="ql-block">&nbsp;这里靠近安大略湖,一年四季吸引着人们来到湖畔与它亲近。夏天,人们带着折叠椅,或者直接在草坪上席地而坐,像是另一种走出家门的乘凉,总提醒着我故乡弄堂的乘凉和话家常。冬天的大雪,并不会阻挡人们来到湖畔的脚步,人们来这里欣赏另一种景色&nbsp;——&nbsp;水鸟匍匐在冰面上漂浮,孩子在椅子的雪堆上写下“圣诞快乐”,还有那雪堆后一闪而过的狐狸背影。</p><p class="ql-block">&nbsp;因为冬天的寒冷,我们认识了冰上运动,也尝试溜冰的乐趣。</p><p class="ql-block">&nbsp;这里有各种族裔的人群,更为包容和友好。我们带着各自口音的英语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文化和食物。与人相处,人际关系更为简单和直接。&nbsp;</p><p class="ql-block">&nbsp;虽然,这里没有排名靠前的学校,但是,我和家人没有纠结过孩子的读书问题,作为普通人,与分数相比较,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更为重要。&nbsp;</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脑海里,故乡永远是我的来处,离开了故乡,产生了距离,反而有了另一种更加多元的视角,可以客观地看待她,理解了曾经困扰我的城市拥挤,也更加热爱她,并为她这几年的改变和进步而深深感动。故乡,是我心里永远的牵挂。&nbsp;</p><p class="ql-block">&nbsp;而在这里,我依然称自己为一个异乡人,这亚洲人的长相,中国式的英语,以及无法改变的中国式思维,但是,何其幸运,虽是一个异乡人,却依然心有归处,在这个叫橡树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2、艺术在於人村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作者:杨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锦市於人村主街197号,是加拿大七人画派成员弗雷德里克·霍斯曼·瓦利(Frederick Horsman Varley)的故居。</p><p class="ql-block">1912年瓦利由英国移民加拿大,就职于多伦多Grip设计公司。之后与其他几位画家形成加拿大七人画派,基于对加拿大荒野自然的爱,开创一种不同与欧洲传统的画风,独树一帜。其作品和精神激起了加拿大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成为加拿大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正如瓦利所说“加拿大,大自然在这里尽显其伟大!”</p><p class="ql-block">1957年,瓦利应他的学生凯瑟琳·麦凯和其丈夫唐纳德·麦凯(Kathleen Mckay)之邀,入住这对夫妻在主街197号的家。直至1969年去世,瓦利生命最后的12年中就在这栋小楼里创作了大量画作。就在瓦利的画室里一块牌子上写着:“Artist awake or be forever fallen(艺术家要么清醒,要么永远的沉沦。)”,这句座右铭也鼓励了不少后来者积极探索艺术之道。</p><p class="ql-block">1988年当时还是一个镇的万锦,买下了这栋小楼,并改建为一个艺术中心——McKay Art Centre。凯瑟琳是瓦利得意门生,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她也是瓦利喜欢的画主题之一。凯瑟琳把她收藏的八十多幅瓦利的作品捐给了万锦镇政府。1989年她荣获万锦市成就公民奖章。</p><p class="ql-block">McKay Art Centre,承接艺术家的展览,并开办艺术培训。我女儿从小就在其儿童班中学习,养成了对艺术浓厚的兴趣。</p><p class="ql-block">主街上的弗雷德里克·霍斯曼·瓦利艺术馆(Frederick Horsman Varley Art Gallery),建于1997年,共一万四千平方米。艺术馆常年除轮换展示镇馆之宝瓦利的众多作品外,更多的则是展示加拿大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而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又大多是移民的第二、第三代,他们有着加拿大文化的熏陶,更有本族裔文化的底蕴。成立于1992年的Varley McKay Art Foundation of Markham,成为这场多元文化的组织和推广的一大力量。一个以充满活力的年轻艺术家为主体、多元文化为根基的鲜活艺术在於人村这个古镇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23、家与你不离不弃</p><p class="ql-block">文:晓霞</p><p class="ql-block">2024.3.15于大瀑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夕阳正在吞噬我的影子。我流浪的足迹,也被慢慢的消融。唯有,我的心坎上,或深或浅,留下一道疤。这道疤像一支笔,抒写千山万水,写着写着,笔墨也将枯竭殆尽。</p><p class="ql-block">路边的一棵杨柳,根深蒂固,我走累了,靠上去揉揉酸痛的双膝。正是初春,鸟儿飞上飞下衔泥,建造一座属于它们的城堡,养育后代。我捋一捋遮挡前额的华发,如果房子是家,家在哪?一个个遮风挡雨的港湾,那些座座水泥格子屋,遗落在人间深处,回不去看不到。</p><p class="ql-block">温暖已经来抚摸大地,枯萎的林间,跃跃欲试,被寒冬摧残了一季,重生,是它们最好的时机。想要证明,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风风雨雨不可怕,大不了重新再来。路边的小草已经变绿,踩在脚下于心不忍,躺在青草丛里,伸伸懒腰,长呼吸,与大地融为一体,醉了一地。</p><p class="ql-block">绿色盎然中,有星星点点的紫色小花,像捉迷藏一样,不仔细观察,会忽略掉她们的魅力。也许,这些紫色花系,先来报春,给闷了一冬的人们带来惊喜。好时光不远了,万紫千红的时候,默默无闻的小花将悄悄隐去。</p><p class="ql-block">万物生灵,各自有各自的选择,你可以独守家园,你也可以漂洋过海,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的世界。天涯海角,家与你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24、落地生根的母语</p><p class="ql-block">文:Jenny舒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春假,带一群孩子们学中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至今觉得,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是最动听的一种声音。英文学习里好像没有齐声诵读的习惯。之所以中文的好听,大概是因为有四声抑扬顿挫的原因。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乡音的亲切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天上午下午,还带孩子们去操场玩。路上,看树上的鸟窝,枯叶堆里钻出的灿烂的黄色花朵,马路对面嫩黄的大柳树。还去湖边,水天一色的湖边,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我们还捡了一根天然的龙头拐杖。大自然的馈赠是了不得的。在湖边,一个四岁的女孩和一个七岁的男孩一起唱起了《萱草花》这首歌。离开湖边的时候,有个孩子不想走,说:&nbsp;I&nbsp;feel&nbsp;it&nbsp;is&nbsp;so&nbsp;romantic.&nbsp;我觉得太浪漫了。草地上有圣诞节卖树时留下的一些松树圆木片。孩子们在捡来的圆木片上写诗,在捡来的石头上写诗,写春眠不觉晓,写草长莺飞二月天,把浪漫写进了我们的母语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海外孩子们的春天,不是处处闻啼鸟的春天,不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春天,那我们的漂泊异乡再到他乡是故乡,只是我们移民这一代的落地,却哪里是真正的落地生根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孩子们学习草字头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写了至少25个左右的草字头的字。那几个刚来时连横竖都不知道的孩子,似乎有马良神笔,也能写25个。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萝卜芹菜等各种菜蔬,芍药芙蓉荷菊等各种花朵,神农尝百草少林英雄喝茶捉迷藏,从神话故事到现实生活,一个偏旁部首可不就是一个用母语写就的百科全书?母语不仅是诗词歌赋的芬芳,就是我们的生活啊。大人们说:&nbsp;This&nbsp;is&nbsp;life.&nbsp;这就是生活,多少有些无奈。孩子们说:This&nbsp;is&nbsp;so&nbsp;romantic.&nbsp;小小的心灵,就有对生活的美的感悟,这是可以用母语表达的生活之美。</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天晨读晨练,孩子们学健康到到令,学八段锦,还知道了膻中穴和提踵,福到百病消。学“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写字要认真做人要真诚。学练字谣“一点点出太阳红,一横江河贯西东”,“人小志向大心想事竟成”。当然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科目三。几首歌晨练下来都微微冒汗了。中午吃馄炖吃炸酱面,自己还亲手学着包馄炖。我们学自己的姓名,在地图上找父母的家乡并涂色,学九州神话,学森林王子,玩刘谦的春晚魔术,做舞龙剪春字纸鸢等手工。老师们自己也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周三,有北大毕业加拿大这边的教育学硕士,用哪吒大战红孩儿的故事给孩子们讲数学思维。周四,有陕师大历史系教授来给孩子们讲年文化中的书法,教孩子们写龙和春两个字。周五,国家一级播音,原焦点访谈等节目配音主持,来给孩子们教朗诵发音,排练声律启蒙。好感谢遇到这些爱孩子有情怀的老师们,正像孩子们练《少林英雄》时所唱的: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似乎在海外,中文的每一个字不仅是书本的字,都是成了生活本身,都成了印证和落地生根的实践。化作春泥更护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春假期间热映的《功夫熊猫》,功夫的传承,美式的幽默,亦中亦西,中西合璧,又怎可分割呢?孩子们生长在海外,那份和母语的天然的血缘关系,咱们小心呵护吧。一位家长说,四岁多的弟弟最喜欢搭乐高的中国建筑,黄鹤楼在他的床头是个宝贝。一位家长说,一天她试图指导孩子的英文作文,孩子说你怎么像纸上谈兵的赵括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移民的落地,也许是个走过艰难的过程。可是我们希望孩子们的生根,是和母语相连的浪漫,满怀春天的蓬勃希望。</p> <p class="ql-block">25、漂泊的蒲公英</p><p class="ql-block">刘俊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住在报社附近。 花季里,走在上班的路上,尽情享受着柔软的春风,还有路边的青草和草丛中一簇簇盛开的黄花。</p><p class="ql-block">多伦多的冬太漫长,多伦多的绿太单调。黄花点缀的萋萋绿草很美,有变化,有情调。走在路上的心情也会因那忽隐忽现的簇簇鲜黄忽而惊喜,忽而兴奋。可有时,这兴奋会被打断。是除草机震耳欲聋的突突声,然后小黄花们不见了。有时,是插在草坪上的小牌,告知路人用了除草剂,意味着黄花被除掉了。心痛,为黄花。</p><p class="ql-block">黄花开也不易。是蒲公英的花,种子随风飘向四面八方。她的可流动性注定了生活的不平静,不稳定,不容易。种子一飘就算离家了,飞向远方,飞到新的移居地, 在那里落地生根。那里有定居者,会排斥外来户。种子们发芽生枝,为生存与原居民争各种资源。当我们赞美蒲公英顽强的生存意志和能力时,原居民若是听得懂,会不满意甚至怨恨,因为蒲公英的到来意味着它们原先对这片大地的独占被终结,意味着它们原先对这片土地资源的独享不复存在。大自然本就不应为某种生物所独享,大自然本应万紫千红, 蒲公英本应享有与其他植物同等的生存权。</p><p class="ql-block">有人不喜欢飘泊而来的黄花,特别是在划归己有的地盘上不喜欢这位不速之客。公园里的草坪要一片绿色,前院后院的草坪容不得黄花开放。主人们讨厌背井离乡远道而来的蒲公英,即便它们会开出美丽的花。主人们容不得与齐刷刷的绿草格格不入的蒲公英,即便它们默不做声地过自己的日子。主人们会动用各种手段来剪除,来挖除,来拔除,而既高效又省事又可大面积杀灭蒲公英的是使用除草剂。何必如此,主人们也不是原居民,只是来得早住的时间长一点罢了。</p><p class="ql-block">多伦多的蒲公英们曾经被控制得几乎不见身影,尽管它们依然顽强地冒死生存着。直到有一天,多伦多市议会通过法例(bylaw),限制使用化学除草剂。我清楚地记得那个春暖花开的五月,采访之后离开市府会议厅,开车返回报社所在地士嘉堡。当谷(Don Valley)高速上,绿意浓郁,春风拂面,暖意融融。那一天在报社整理采访报道的心情很愉快,虽然法例还要等几年才生效,但是,蒲公英们的苦日子就要熬到头。作为新居民,虽然不会一下子与原居民的绿草们平起平坐,但那个机会就要来了。</p><p class="ql-block">有了法律的保护,漂泊而来的蒲公英们日渐增多。它们忍受着暗地里的歧视、排挤和打压,散布于各种可以生存的环境。花开的季节,靓丽的小黄花漫坡遍野地开放着,在公园里,空地上,还有庭院中,装点着都市与自然。在黄花吐艳的日子里散步,散步在黄花怒放之中,有一种心情的愉悦。</p><p class="ql-block">只是法律也会改变,暗涌从未平息。只有祝福漂泊而来的蒲公英们努力生活,小黄花们尽情开放吧。 </p> <p class="ql-block">26、落地生根足球场</p><p class="ql-block">文 杨文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故乡成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足球场:成都九中足球场。当年它赋予我一种特殊的魔力,曾经让我流连忘返。那时只不过是简陋的土球场,不过是我着梦开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母校足球场四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足球场仍然是世外桃源,学子们在这里踢球,充满激情地奔跑着,追逐着梦想的影子。这是一个神奇的足球场,它见证了很多母校学子的成长与奋斗,见证了梦想的实现与坚持。在这里,每一个踢球的翩翩少年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每一个奔跑的身影都在传递着勇气与坚持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后来我移民加拿大,因为工作又辗转到美国,不过小时候喜欢踢球的爱好,从来没有改变,踢球仍然是我业余生活的最大爱好。在北美足球算是冷门运动,美国加拿大都是这样。很多时候面对空空荡荡的绿荫场,只能练习没有没有守门员的定位球射门,不过我从来没有感到孤独,反而乐在其中。足球场不仅是让我挥洒汗水、锻炼身体的场所,更是一个培养坚韧毅力的摇篮。</p><p class="ql-block">在异乡绿茵场,我学会接受失败、迎接挑战,这些都是我落地生根路上宝贵的财富。喜欢足球就像一颗种子,播下梦想的种子,让它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这里没有贵族血统,只有对足球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每个人喜欢足球的你,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球星,都有可能在绿茵场上或其他地方闪耀光芒。</p> <p class="ql-block">27、迈阿密的移民</p><p class="ql-block">文/行路人 2024.03.1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纽约人, the gator trainer</p><p class="ql-block">我们上车坐好,司机兼导游Liliana就开始了磕磕绊绊的讲解。我云里雾里好一会儿才明白她是在西班牙语和蹩脚的英语间来回切换。她的英语实在不敢恭维,带着浓重的口音,而且很多基本词汇都不会。每每卡住,要么跳回西班牙语,要么碰巧我猜到她要说什么,给她提个词。谁让我的座位离她最近,又听得认真,并且替她着急呢。</p><p class="ql-block">Liliana也知道自己的英语不好,不停地自嘲加道歉。说实话,她不具备上岗资格,标准的稿子背不下来;讲个笑话都没人笑,因为大家听不懂。我为她的尴尬而感到尴尬,也好奇她怎么会做一份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p><p class="ql-block">到了Everglade National Park,Liliana逐一给我们发了团标贴在衣服上。她很友善,也很努力。</p><p class="ql-block">在运河里,野生的淡水鳄鱼(alligators)不紧不慢地在荷叶与红树林(mangroves)间移动,已经习惯了电动船的轰鸣声和眼睛与相机的密切追随。这里本来就是它们的领地。在人类大量涌入前,这一带都是海岸潮间地。密扎扎的红树林以其不惧旱涝、多根多枝的特点,给各种海岸动物提供了家园。</p><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表演中心,一个小伙子与鳄鱼们很搞笑地互动,那些懒洋洋的鳄鱼很显然已经习惯了。与死亡相比,圈养可能不算太糟糕。它们没有选择。</p><p class="ql-block">小伙子是白人,五官精致、性格开朗、身手矫健。他家在纽约,大学读的金融专业,但是他却喜欢做鳄鱼救护与训练,就在迈阿密定居下来。他的团队专门营救那些进了不该进的地方(比如私家游泳池)而被诱捕的鳄鱼。这些鳄鱼的命运要么是死刑,要么被营救中心收容饲养;总之是不能再放回野外了。他在公园的表演完全是义工,靠游客的小费维生。看透明的小费箱子里的钞票,他的收入应该可以生存。</p><p class="ql-block">想来他的父母送他学金融肯定不是为了让他以赚小费维生。但是对他而言,或许与貌似凶狠的鳄鱼相处比与金融界的同行相处更简单、更安全、更快乐。心之所属即是最好的谋生之道。让自己扎根于喜欢的地方从事喜欢的工作,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特权。换一个移民或难民,选择可能会不同。</p><p class="ql-block">2. 意大利人Liliana</p><p class="ql-block">返程的车上,我受邀坐在副驾驶座位,就有了与导游聊天的机会。十七年前,Liliana为了爱情跟着古巴裔的男朋友来到迈阿密,一直住在小哈瓦那(Little Havana)。我问她有孩子吗?她说没有。她自嘲地说:“我当初是为了爱情来美国,但现在跟男朋友掰了。”</p><p class="ql-block">她说她与男朋友平常说西班牙语,但她生气的时候就会用意大利语发牢骚骂人,英语很少用到。她现在打着两份工勉强谋生;上午带旅游团,一交车马上吃个快餐,然后去一家意大利餐厅打工到晚上。难怪她满脸疲惫,曾经很漂亮的脸上爬满细细的皱纹。</p><p class="ql-block">我很好奇她这十七年来为什么不上大学、不学英语,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视野。但是我没有问。我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因而不能以我的视角去揣测她。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落地生根,个体微薄之力在太多无法掌控的因素前只能束手无策。</p><p class="ql-block">她说她的父母七十岁上下,都退休了,在米兰城里有房子,在度假岛上有小屋,日子很惬意。但是老人年迈想念独生女,而她也想回到父母身边照顾他们。或许她的根还是在她的祖国。希望她漂泊半生,归去仍是少女。</p><p class="ql-block">3. 古巴人</p><p class="ql-block">在迈阿密我注意到两件事:一是其很养眼的整体色调,二是其独特的人口组成。</p><p class="ql-block">迈阿密最令人舒适的是其淡雅的色调。建筑物的白色、灰色、靛色、蓝色、绿色、黄色、粉色、橙色全都取其色条上柔和清爽的一款。就连蓝天白云都被天使的手轻轻拂过,羽绒团一样的云不是很白,却很轻盈,随意地浮在粉末蓝的背景下,让人心情都跟着柔软透气了。</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海水是绿色的,由浅至深慢慢过度,直到与蓝天相接,形成对比。然而,湖水与河水却是柔柔的蓝色,与天一样。</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卡斯特罗带领人民闹革命时,很多对共产心存恐惧的古巴中产阶层通过各种渠道抵达离家最近的美国小城市迈阿密。他们刚来时建的房子大多简陋,风格与色彩也是故乡的模样。天主教重视家庭,因而先来的人很快就把七大姑八大姨都接了出来,这个小城人口暴涨,迅速扩张。低洼的海岸线时淹时干,不适合居住,于是就修了整齐的运河疏通水路,腾出来陆地建筑房屋街道。也因为运河,原始的红树林得以保存,继续庇护着世代生长于兹的各种生物。</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过安检海关,乘出租车、入住酒店、外出就餐、旅游观光,遇到的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是西班牙母语的有色人种,酒店清洁工连最简单的英语都不会说,费半天劲才明白我们只要两瓶水。这城里的白人都在哪里?毕竟我们住在城中心呀。</p><p class="ql-block">对了,就是因为城中心、旅游景点密集区,才见不到白人。等我们坐上观光车及邮轮时,才见到白人的豪华海景房以及高档海景公寓,被高大醒目、成行成排的各种椰子树所装点。估计他们上班也都在那些格调雅致的高层建筑里,不会与普通的游客打交道。</p><p class="ql-block">蜂拥而至的古巴移民、难民及其它少数族裔则定居在这座迅速扩张的城市的中心地带,承担着建设、服务等体力行业,为这座城市喂食、输血、排污,维系它的生命、增强它的活力。</p><p class="ql-block">Liliana用磕磕绊绊的英语讲解说,迈阿密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是古巴人,大多聚居在小哈瓦那。我们到了那里,看到背街巷子里自由找食的走地鸡,小饭馆里纯西班牙语的菜单,我立刻想到了海外华人的唐人街。同一个概念,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建造的自给自足、自我保护的社区,即使不会主流语言也能通行无阻。毋庸置疑,他们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阶层跃迁的机会也不平等。</p><p class="ql-block">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察当地人的生活,但是我有一种感觉:这些无处不在的古巴人就像是海岸洼地最常见的红树林一样,毫不起眼,甚至有些乱糟糟,却顽强地、茂盛地生长于大多数植物无法存活的环境中。他们的根连着根,扎得很深;枝连着枝,伸得很宽。任凭潮涨浪拍,他们都能代代繁衍,永不退缩。</p> <p class="ql-block">2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祖母的拐扙长出了绿色的山桃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文/子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祖母的拐扙长出了绿色的山桃花”,这个句子从何而来,不知道。早几日早早地醒了,天还没亮,句子自己冒了出来,随手抓过手机,把她记了下来。本周文社以“落地生根“命题为文,而这个主题,似乎就是为了这个句子而拟就的,与这个句子有着本质的关联,精神的天契。&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记事起,祖母一直照护我们。直到离家读书,才与祖母有过物理意义的分离。祖母良善、得享高寿,然而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也不曾拄过拐扙。我不曾为祖母做过大事,但大哥有大哥的样子,为祖母做过良多的事体,包括为祖母做拐杖。那是一根用山上扭纹的小野树做就的拐扙。杖整体是直的,在小范围内,却坑洼扭旋,外形起伏,十分得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怎么就把祖母的拐杖与山野的桃花就联系起来了,还是绿色的,玄幻而不知所以。我叫祖母亞嫲,是粤地的习惯,而祖母则叫我亞東。粤语的亞字发国语阿字的音,为什么是亞而不是阿,没查过,也有人用阿字,但父亲写信,只用亞字。我从未用祖母这一正式称呼与祖母对话,所以句子中的祖母二字,就来得恍惚、蹊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对桃花我也没有特别的感觉,不像对樱花。父亲是说过挑花的,他小时候家里堂屋有一对花瓶,春天时祖父用它们插桃花,花落后能结出小桃子。父亲说起桃花,是因了有一年我採了一枝樱花,回家插在他的花瓶,勾起他的童年记忆。父亲说桃花和桃子时,有平时少见的柔缓语调,但没说那桃花是绿色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其实对桃花两字很麻木,半醒时分,不应该想到桃花的,此生说和听桃花次数太多了。少年时的家四、五十米之外,仅隔了一道围墙及几米宽的凤尾竹,就是桃花江。那条小河清波涟漪,柔摇的水草间鱼虾游戏,卵石铺满了河床。河水、堤岸,草坡、竹林,青蜒、青蛙,螃蟹、小虾,凉爽的水风,低飞的燕子,给了小朋友许多欢乐,上学、回家,无时不语桃花江。实际上桃花江的芳名,由来不是桃花,是夹竹桃的花,小时知道缘由后,曾很是为桃花不忿,连带着就不看重桃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至于绿色,为什么是绿色。绿色的花在自然界不多,我见过绿萼梅,不是绿色的山桃花,但确与山有关。第一次识得绿萼梅,在素称岭南第一园的雁山园,那里小河环绕、有荷塘、相思岩、相思洞,亭台楼榭,廊桥花祠。革命的驱使,高中有一整个学期我去了在乡村的分校,那时余力旺盛、贪嘴,常去比邻雁山园的集镇,一则消磨多余精力、二则买些零食,聊补一周只有一顿肉菜的伙食。回程顺便进园子闲逛一下,反正不进去也要沿墙外小河沟走一大圈路。那时的雁山园残旧,积年的落叶,被寒风归拢到风弱处,杂色斑驳。但纵美人慵懒,其修骨基筑的风韵,不妆更添天雅淑真,少年也爱慕、也迷恋。&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也许可以把绿色的山桃花硬与古人扯上关系。爱看画,古人许多的水墨,没有颜色,却更能激发想象,想就有,看一次有一次的意和色,想一次就有一次的变化。同学说起绿萼梅时,常有异语说其神奇,但我第一次见她,却没有惊奇,许是心不在焉、年少不諳世事,许是惯看了墨梅、雪梅和病梅,什么样的色调都再正常不过的了,不惊奇。&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尽管“祖母的拐扙长出了绿色的山桃花”这句话里有不符现实世界存在的逻辑,却在感情、精神层面上很自然。春天来了,我的梦枯木里发芽、生根,生出不属凡间的绿色山桃花,看来这是祖母在记掛我了。万里阻隔,已五载没见过祖母,今年是时候了,纵不能在清明,也要在它时。</p> <p class="ql-block">29、也谈“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作者&nbsp;原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夏天,菜园子的热心邻居,来自巴勒斯坦的一位老先生,送来三株红薯苗来种植,可惜只成活了一株,然而这一株的长势却非常良好,株苗由小到大,繁茂的枝叶大大方方地蔓延开来,恰似匍匐前进的兵团,燎原之势般地覆盖了周围的大块地方,而且还罕见地开出了美丽的红薯花。</p><p class="ql-block">我和太太截取两段地面上的枝蔓,植入另外两处的土壤里,浇水。几天后,那两段枝蔓便由蔫蔫的状态缓缓地开始挺拔,新嫩的绿叶不断增加,在光合作用下,那新生的枝蔓竟生龙活虎般四处伸展,尽显郁郁葱葱的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秋天来了,菜园子里的瓜果蔬菜硕果累累,我小心翼翼地刨开地面。惊奇地发现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红薯就像团聚在一起左邻右舍的兄弟姐妹们,我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丰收的喜悦。</p><p class="ql-block">崭新出土的红薯堆在一起,散发着醉人的芬芳,这使我联想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联想到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可不是吗?一节枝蔓,在经意或不经意中插入泥土,便可以扎根长成;一粒种子,在经意或不经意中落入大地,便可以生根发芽。这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也似乎岁岁年年在印证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民间谚语。</p><p class="ql-block">其实,除了我家菜园子的红薯外,更有数不清的“落地生根”,譬如玫瑰花、茉莉花、野牡丹、蒲公英、常青藤等等、等等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我们耳熟能祥的经典流行歌曲《小草》中唱道:“没有树高,没有花香,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地天涯海角···&nbsp;···”这不也正是“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同时这首歌也唱出了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人世间“落地生根”的人生哲理。</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或随遇而安,或追逐梦想;或走南闯北,或漂洋过海,都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去适应,去发展,正像那些落地生根的植物一样谱写着一曲曲“既来之则安之”“吾心安处是吾乡”的赞歌。</p><p class="ql-block">正可谓:落地生根,一粒一枝一收成,一生一世一代人。</p><p class="ql-block">(3/16/2024&nbsp;Oakville&nbsp;)</p> <p class="ql-block">30、吉祥如玉 和顺生辉</p><p class="ql-block"> 文/Sally</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耳熟能详的话,滚滚黄河之水波涛汹涌,大浪滔滔,何等壮阔威猛,但依然激情四射,一路豪歌奔腾不息,冲进大海。为什么要冲进大海?因为大海是他快乐的老家,在大海中,哪怕仅仅作为一个浪花细小波涛,也感觉温暖和满足。</p><p class="ql-block"> 万条溪流归大海,众草群芳向太阳。每一个生命就像一根芳草,都喜欢向阳而生,虽说我们常常把自己比喻成蒲公英,落在哪里就可以在哪生根生长;但人毕竟不是蒲公英有自己的自主意识和选择方向及向往目标,都喜欢寻找自己合适的土地,营造祥和安宁、归属感、满足感得到认可的自己的快乐家园。</p><p class="ql-block"> 加拿大高校文学社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家园,吸引着文豪、记者、主持、主编、作家、诗人、文秘、老师等等热爱文学的人趋之若鹜。文学群人才辈出藏龙卧虎,每天佳作不断,令我这种仅因喜欢文字无文学底蕴非文学专业的理工人深感欣慰来对了地方,有时间就可以进群默默学习畅读品文。</p><p class="ql-block"> 文学群华彩浓郁聚英才,琳琅满目皆人杰。积极向上的文人学士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仿佛来到自己的快乐老家;来到文学社都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所以才子佳人们抒情达意,下笔千言妙笔生花,与志同道合者缔结友谊,共展文学风采,以期硕果满枝,人生路上洒满丰盛的七彩阳光。</p><p class="ql-block"> 我是谁?谁是我?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地球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文人墨客喜欢的归宿“文学社”,撞脸撞名撞衫撞车也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 不需要苦苦寻找根源,不需要苦苦追问为什么,谁都可以叫如玉谁都可以温润如玉,只要你想——存在就是合理的,存在就是意义——三三加倍的快乐等于六六,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三蹦蹦跳跳上升到六六大顺;六六如玉,改变想法就可以感受早已合二为一的滋味;在文学社里各开自己的花,各生落自己的根。</p><p class="ql-block"> 我是谁?谁是我?我是合作,我是善良、慈爱、温暖、快乐。抖落凡尘红土、迎接清新爽快的和风,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三生有幸与尔结缘,三生三世爱如玉;六六吉祥温如玉。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乐,淡然使人简单,简单使人快乐。人才齐聚文学社,落群生和气、和气生智慧,智慧生强壮,强壮拓辉煌;祝愿我们文学社如大海般广阔、生生不息,才子佳人们如玉如翡翠,熠熠生辉,满眼都是金色光芒。</p><p class="ql-block">(2024、03、17)</p> <p class="ql-block">31、【探春慢】早春携妻游园 拙和虚白居士</p><p class="ql-block">作者/姜建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料峭春风,交加雪霰,平明窗外腾沓。袅白云开,澄蓝天霁,一笑阴晴时霎。尤爱枝头鸟,媚吟客、殷勤鸣答。可怜溪柳舒金,细看陂草萌甲。</p><p class="ql-block">西苑相携德耀,甚俏待红开,轻把青踏。逆旅人生,羁途风雨,都付溢香蛮榼。垂老机心息,碧水畔、盟鸥来狎。子美今邀,开樽莫忘悬榻。</p> <p class="ql-block">32、落地生花,成就不朽传奇</p><p class="ql-block">文/一米阳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丁龙”这个名字,或许没有几个中国人听说过。因为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一个贫穷的中国劳工,竟然是哥伦比亚大学——这座世界知名学府中文系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学院,有一个名为“丁龙汉学讲座教授”的荣誉头衔,这是世界汉学者的最高荣誉。这一头衔用“丁龙”命名,可见这丁龙绝非等闲之辈。</p><p class="ql-block">那么,这丁龙究竟是何许人也?据文献记载,丁龙是1857年出生于广东台山,清末时期被人当作“猪仔”卖到了美国。</p><p class="ql-block">19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进一步开发西部,如火如荼地展开贯穿整个北美大陆、全长3000多公里的太平洋铁路建设,并且因这一宏伟建设成就了现代美国的运输大动脉。</p><p class="ql-block">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条铁路修建工作的主力军竟然是华人劳工,这一情况也深刻反映了当年中国底层民众的悲惨求生环境。</p><p class="ql-block">清代末年,国家处于内外交困的环境中,不少民众被迫选择逃亡海外求生,更多的人是被卖往海外做苦工的。本文中的丁龙便是其中一员,他们有一个卑微的称号——“猪仔”。</p><p class="ql-block">漂洋过海依旧难逃被奴役的厄运,不少“猪仔”没等抵达美国就不幸颠簸而死,即便参与到太平洋铁路修建,高强度、高风险之下,无数华工也只能落得惨死他乡的结局。</p><p class="ql-block">即便如此,丁龙依旧成了他们中间最为特殊的一个,最重要的是,他竟然凭借自己的努力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p><p class="ql-block">刚到美国,丁龙和众多的华人一样都沦为了普通华工,在为美国修建加州铁路。19世纪70年代,他被美国富商卡本蒂埃看中,入选为富商的仆人。</p><p class="ql-block">卡本蒂埃,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起初是一名律师,后来发现金矿,成为美国淘金者的其中一员,并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他更是成立了加州银行,为城市修建了学校、码头、船坞等众多的基础设施,是美国加州首屈一指的大人物。甚至有人说,加州的奥克兰市都是卡本蒂埃一手建造起来的。</p><p class="ql-block">卡本蒂埃在自己的企业和家中雇佣了一批华工。在同华人接触中,他发现了有些华人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克己要强的优秀品质。丁龙便是其中之一,他只受过一些起码的教育,略能读书写字,且谨遵孔夫子的教诲。大约在19世纪50年代,他开始跟随卡本蒂埃,成了他的私人管家,为他做饭并打理日常事务。卡本蒂埃日理万机,繁忙不堪,有时难免脾气暴躁。一次,因为一些烦琐的小事而大发雷霆,所有的仆人都离他而去。唯有忠厚善良的丁龙留了下来,并以自己的忠诚一直追随在卡本蒂埃身边,并向他传播了古老的中国文化,让他知道,在世界的东方,两千多年前有个孔夫子。</p><p class="ql-block">1889年,卡本蒂埃离开加州返回纽约,丁龙跟随他来到了纽约。卡本蒂埃向丁龙许愿,要为他做一件事。这时候,丁龙就向卡本蒂埃提出了久藏于心的愿望,那就是要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里,建立一个汉学系,要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中国和了解东方文明。并决定为此捐出自己毕生积蓄——1.2万美元,那是他来到美国26年的全部家当。因为在他看来,美国人不了解中国和中华文明,他想以卑微之身为促进中美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尽一点绵薄之力,也是为中国人争一口气。</p><p class="ql-block">丁龙出身卑微,却生性高贵。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作为商人的卡本蒂埃先生四处斡旋,极力向政府和学院方推荐丁龙的为人,给予丁龙极为高尚的评价,并克服重重阻力,几乎倾其所有来捐资协助丁龙共同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即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p><p class="ql-block">创系伊始,哥伦比亚大学就极为郑重其事,派出了哥伦比亚大学最优秀的教授去欧洲搜罗人选,其中最直接参与其事的就是后来被奉为“当代文化人类学之父”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巨匠弗兰兹·博厄斯(FranzBoas)教授。哥大校长直接托付这位著名的思想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慕尼黑为筹建汉学系遴选“丁龙汉学讲座教授”人选。博厄斯和其他教授选中了世界汉学巨擘德国人夏德(此人后来为胡适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之一)。此前,他们荐举了剑桥大学汉学教授吉尔斯来哥大做“中国与中国人”系列讲座,以启动汉学系建系进程。系列讲座后来出版,代表了当时学界的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物馆里还收藏着丁龙的那封捐款信。信的内容为:纽约,1901年6月28日。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先生:谨此奉上一万二千美元现金支票作为对贵校中国学研究基金的捐款。您恭顺的 Dean Lung,“一个中国人”</p><p class="ql-block">在信上,他没有注明自己的名字,只是用“一个中国人”代表了所有华夏儿女的心愿,他的这一做法无疑是伟大的。</p><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时美国的排华政策,丁龙一直没能申请到在美国的永久居住权。丁龙甚为思念在国内的年迈父母及亲人,1906年,他不得已返回中国。此后,丁龙再没有去过美国。而且,也是从那一刻起,他藏匿了一切消息,仿佛人间蒸发一样。</p><p class="ql-block">卡本蒂埃在丁龙走后,一直捐赠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学系,先后捐出了37.5万美元,完成了丁龙的梦想。卡本蒂埃晚年还来到丁龙的故乡寻找丁龙,结果没有找到丁龙的下落,卡本蒂埃于是向广州博济医学堂捐款2.5万美元。</p><p class="ql-block">2004年,哥伦比亚大学庆祝建校250年的时候,曾开展过一次寻找“丁龙的活动”。到了2007年,哥伦比亚大学更是向全球发布了一则“寻人启事”,只为找到100年前的丁龙。</p><p class="ql-block">最终,在央视的帮助下,在南非华人学者陈家基的努力下,丁龙终于被找到。原来丁龙原名叫马万昌,去美国后改名为马进隆。由于台山话“进隆”和“丁龙”差不多,所以后来都称呼他为“丁龙”。</p><p class="ql-block">丁龙回国后,在自己的家乡添置房产土地,生活其乐融融。日本侵华时期,遭受重大损失,家道中落。丁龙于1936年去世,走完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p><p class="ql-block">丁龙被西方人视为“孔圣人”再世,认为他是一个堪比圣人的人。这个评价也许过高,但在传播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上,他是不折不扣的第一人。一百多年过去了,丁龙的画像仍在哥伦比亚大学,丁龙讲座仍在继续,美国人没有忘记丁龙,还在怀念着这个普通的中国人……</p><p class="ql-block">丁龙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最后落叶归根,返回故里。虽然没有把自己留在美国,但他的事迹却在那里深深扎下了根,且早已开枝散叶。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丁龙,不愧是龙的传人。他为所有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不卑不亢,不盲目崇洋,无论走到哪里都闪闪发光。惟其如此,最终才为自己留下生前身后名。不负自己的国,对得起自己的根,因而赢得了世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2024 . 03 . 16 夜</p> <p class="ql-block">✲对对联</p><p class="ql-block">上联:龙年龙抬头预示好兆头</p><p class="ql-block">1.下联:国运国警粹传承新精粹(一米阳光)</p><p class="ql-block">2.下联:虎月虎下山迎来新青山(万沐)(虎月:建寅之月,正月。孟春,虎下山,新春始也!)</p><p class="ql-block">3.下联:春分春雨落喜迎万事顺(周全)</p><p class="ql-block">4.下联:帅府帅升帐锣鼓响军帐(王建泉)</p><p class="ql-block">5.下联:春日春雨贵喜迎新富贵(李永彪)</p><p class="ql-block">6.下联:兔岁兔收手交棒梦身手(江毅)</p><p class="ql-block">7.下联:凤翙凤起舞旋出新歌舞(宋建军)</p><p class="ql-block">8.下联:蛇岁蛇起舞带来新希望(李南巢)(大龙带小龙,两兄弟[呲牙])</p><p class="ql-block">9.下联:酒家酒起酿意味真佳酿(龚如仲)</p><p class="ql-block">10.下联:雨水雨润物迎来佳春景(杨鸿)</p><p class="ql-block">11.下联:旧日旧美梦谁知将圆梦(赖展兴)</p><p class="ql-block">12.下联:狗梦狗不理难言天真理(禤子东)</p><p class="ql-block">13.下联:马季马出口听凭足金口(宋竞明)</p><p class="ql-block">14.下联:凤飞凤展翅凌空向高远(黄明侠)</p><p class="ql-block">15.下联:凤域凤炫尾原知真结尾(卜照羲)</p><p class="ql-block">16.下联:凤岁凤飞舞幸福长相守(彭岚)</p><p class="ql-block">17.下联:春月春发枝可期满花枝(颜俊华)</p><p class="ql-block">18.下联:恭喜恭发财国富民安康(李晓霞)</p><p class="ql-block">19.下联:虎啸虎踞地堪为佳风水(童仕唐)</p><p class="ql-block">20.下联:春风春化雨飘落及时雨(原野)</p><p class="ql-block">21.下联:春季春光美 尽展富华美(季育成)</p><p class="ql-block">22.下联:凤舞凤飞扬笑纳福门喜(赵晓春)</p><p class="ql-block">23.下联: 虎岁虎励翼迎随春鸿翼(月光如雪)</p><p class="ql-block">24.下联: 蛇岁蛇献瑞宣臻春神瑞(月光如雪)</p><p class="ql-block">25.下联: 春日春满目纵观青莲目(月光如雪)</p>

落地生根

骆驼刺

蒲公英

文化

西方

生根

生活

异乡

我们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