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母对待子女的教育,上心,是件好事儿。然而,凡事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管得过多,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崩溃。所以说,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事情,需要适可而止。父母在下面这3件事上少管孩子,反而是好事儿。</p><p class="ql-block">一、在孩子的生活上,少管</p><p class="ql-block">现实里,每个人的生活能力、各种技能,都是一点点锻炼起来的。从小到大。从生疏,到熟练。如果一个孩子,他生活里,每次要处理一些小事,父母都抢先接手过去。试问一句:他到哪里去锻炼自己?凡是家里面,给出孩子自由空间的,那么孩子,往往会变得更自信,做事更干练。也不容易娇气。比方说,孩子们平日里,吃东西穿衣服,都不必干涉太多。什么小事都管一下,只会把人逼得喘不过气。</p><p class="ql-block">二、孩子的业余时间,不要管理太多</p><p class="ql-block">有些大人,为了让子女的时间得到高效利用,会亲自下场,给孩子制定各种计划。他们把子女的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各种学习和兴趣爱好计划。非常不合适。有些父母自作主张为子女制定计划。但是由于计划不是子女亲自制定或者参与制定,所以他们内心就不会认同。我们希望父母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孩子自由支配,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p><p class="ql-block">三、子女犯错时,不要总为他们打圆场</p><p class="ql-block">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缺少这一环的人,始终不会长大。有些父母出于疼爱子女,为他们的错事兜底,让他们失去了吸取教训的机会。比如说,子女在学校里,欺负了其他同学。有些父母,是选择严肃教育,要求他们道歉。但是有些父母,却含糊过关。还有,在公共场所,子女行为不当,引起其他人的不满。这其实,是教育子女公共道德的绝佳机会。可惜有些父母,忙着袒护,却忽略了这一点。父母经常为孩子的错误兜底,那本质就是惯孩子,会害了孩子的。父母迟早会后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