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美丽的朱鹮

姗姗来迟

<p class="ql-block">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属鹳形目鹮科。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朱鹮性格温顺,我国民间把它看作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朱鹮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稀世珍禽),又被认为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最濒危的鸟类,被誉有“东方宝石”之称。</p> <p class="ql-block">  朱鹮是稀有的美丽鸟类,具有非常高的保护和观赏价值。是一种从灭绝的边缘上,被我国给拉回来的珍稀鸟类,最少的时候,全世界只有7只。</p><p class="ql-block">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从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种群以来,到2014年,中国朱鹮种群数量增至2000多只,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p><p class="ql-block"> 朱鹮在非繁殖期时,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尤以初级飞羽的粉红色较浓,头颈部的羽毛特化伸长形成下垂的冠羽,整个面部,包括额部、眼周、眼睑和下嘴基部裸露无羽毛,且呈鲜艳的红色,喙的尖端和下喙的基部红色其他部分黑色,虹膜金黄色,脚亦为鲜亮的红色。 </p><p class="ql-block"> 性较孤僻而沉静,除起飞时鸣叫外,一般活动时不鸣叫。常单独或成对或呈小群活动,极少与别的鸟合群。行动时步履迟缓,飞行时两翅鼓动亦较慢,头、颈向前伸直、两脚伸向后,但不突出于尾外。白天活动觅食,晚上栖于高大树上。</p><p class="ql-block">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在野生环境中非常喜欢湿地、沼泽和水田。</p><p class="ql-block"> 主要以小鱼、泥鳅、蛙、蟹、虾、蜗牛、蟋蟀、蚯蚓、甲虫、半翅目昆虫、甲壳类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活动在白天。通常在水边浅水处或水稻田中觅食。在地上觅食时常慢步轻脚行走,两眼搜觅前面地上,发现食物,立刻用嘴啄食。在浅水处或泥中觅食时主要靠将长而弯曲的嘴不断插入泥土和水中探觅食物。</p> <p class="ql-block">一对朱鹮比翼双飞</p> <p class="ql-block">朱鹮们在河塘里捉泥鳅</p> <p class="ql-block">朱鹮与白鹭共舞</p> <p class="ql-block">一行朱鹮越飞越远</p> <p class="ql-block">  春季是朱鹮的繁殖季节,这时成年的雄鸟和雌鸟结成配偶,分散于水域附近高大的杨树、松树和其他树的枝杈上去筑巢、产卵。这时,它会用嘴不断地啄取从颈部的肌肉中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的色素,涂抹到羽毛上,使它的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等都变成灰黑色。</p><p class="ql-block"> 3~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上体被有淡灰色绒羽,下体被有白色绒羽,脚橙红色。</p><p class="ql-block"> 出壳后的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轮流将口中半消化的食物吐出来喂养。性急的雏鸟们,则争着把长喙伸进亲鸟的嘴里,亲鸟则使劲抖动着脖子,使食物尽快地吐出来。喂完食物后,还要清理粪便,把沾有粪便的碎铺垫物叼到巢的外边,然后再叼来新的进行补充。 </p><p class="ql-block"> 经过近50天的喂养,雏鸟已有飞翔能力。60天后就能跟随亲鸟自由飞翔了。在6月份,离巢后雏鸟仍和亲鸟在巢区附近活动和觅食,在7月份以后才离开营巢地。性成熟年龄在3岁左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寿命可达到17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2024.2.17拍摄于河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