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张昌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我到哥哥嫂子家去拜年。去的客人真不少,都是张家和胡家的亲戚,比往年要热闹些。哥嫂家新年是三喜临门,一是重新装修的三层楼房竣工,搬进了新居。二是刚参加工作的孙子谈了女朋友,订婚过门。三是全家被花坪社区评为“最美家庭”,受到表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件喜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三件。这是多年来社会和群众对哥嫂一家勤劳、善良品质的一种肯定和赞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在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到都镇湾高桥落户,在当地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后来知青返乡回城,哥嫂携家带口,居无定所,几次搬家迁移,含辛茹苦养育儿女,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们与人为善、勤劳传家的家风始终没有改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哥是作为知青下乡的,其实他不是知青。三年困难时期,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到镇办企业理发社当学徒。那时学艺要三年,哥只有14岁,年龄小个子矮,第一年就是打杂。扫地、烧水、拉扇。现在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拉扇,更没有见过。过去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热天时理发社为了给顾客解凉,把多把蒲扇扎在一起,前后几排吊在空中,再装上滑轮穿上绳子,用一个人在后面来回地拉,带动空中的蒲扇前后摆动,产生陈阵凉风,哥就是这个拉扇的人。赤热炎炎的夏天,拉扇的人一刻也不能停息,哥每天下班回家,累得筋疲力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后开始学理发,首先是学剃光头,哥的师傅姓向,面相慈善但要求很严。那段时间,哥回家总是在念口诀:“前七后一,平磨陡荡紧绷皮” 原来这是剃光头的顺口溜,“前七后一”的意思是磨剃头刀时前面磨七下,后面磨一下,即磨刀时前后的比例。后面一句的意思是磨刀要平,荡刀要陡,剃的时候要把头皮绷紧。哥有时下班了不休息,站在堂屋里练手腕,只见他右手悬空,膀子不动,手腕不停地左右摆动,这是用刀子的基本功。剃光头是理发中最难的技术,弄得不好就会划破皮肉,造成事故。学会了剃光头,其它什么头型的推剪、洗刮、造型就熟能生巧,顺理成章。哥勤学苦练,学而不倦,出师后成了有名的理发师,好多人来理发都是固定请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4年,董家耕高中毕业自愿下乡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全国掀起了知青下乡的热潮。哥和理发社几个年青人,被镇上当作知青戴上大红花,敲锣打鼓地送下了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下乡的地方,农民理发是个难事,要到远处的镇上,来回几十里,不仅耽务时间,多数还没钱理发。哥下乡前是理发师,他就利用自已的特长,为队里的乡亲们理发,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十里八乡人都来找他,无论是谁,他是有求必应,从不抱怨。下雨连阴天,还背着工具箱上门服务。他为当地农民理发都是不收费的,乡邻乡亲也不好意思收费,就投了个好人缘。理发虽然是个小事,但却为邻居乡亲解决了大难题,通过理发,他也融冾了和当地农民的关系,大家都认为这个知青是个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回城之后,仍然在原单位从事专业理发师的工作,他乐于助人的性格。丝毫没有改变。他利用休息时间经常为花坪村周边的居民和农民免费理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时代仍能坚持这样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嫂子是高桥农村人,当时他就看上了哥哥的人品好,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一无所有的他。嫂子文化不高,但心地善良,既会理家又很贤惠。哥哥体质弱,干不了重活,在队里挣的工分少,嫂子也不计较。家里挖田、挑粪、背粮食都是嫂子,常年累月,嫂子吃了不少苦,但他默默承受,无怨无悔。进城后,一家四口迎来的不是享受,而是更大的挑战。住房、就业都是问题。为了养家糊口,嫂子四处打临工,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平心静气,乐观面对。后来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哥嫂家的生活逐步好起来,建起了三层楼房,购置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和万事兴,人善子孙贤。生活的好转,虽然与嫂子的当家勤俭分不开,但侄子侄媳锲而不舍的努力,为整个家庭的兴旺发达起到了关键作用。侄子侄媳过去是烟厂工人,侄媳不幸被机器绞断了几个手指,成了三级残废。后来烟厂关闭,夫妻同时下岗。人生的至暗,没有击垮他们。为了生存,他们从摆地摊开始,白手起家,自主创业,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自食其力,生活小康的劳动者。小俩口风雨同舟,共同面对岁月蹉跎,侄媳的亲爹得了重病,侄子放下生意,陪同他岳父去武汉住院,无微不至地照护三个月,其孝心爱心人称表率。嫂子前年突发血小板重症病危,送到宜昌住院治疗,治疗费用去十多万,侄媳怕婆佬惜钱不愿继续治疗,瞒着她说只用了二三万。嫂子的病转危为安,她知道是儿、媳不离不弃,挽救了他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嫂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对左邻右舍特别友善,把相亲相爱的家风传递到邻里乡亲。她家不远住着一个刘姓哑女,其丈夫智能有问题,女儿远嫁四川,生活十分困难,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与之来往。嫂子对这户人家充满同情,经常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教她如何收捡家里,讲究卫生。久而久之,哑女就把嫂子当朋友,没事就到嫂子家坐着,咿咿呀呀,打着手势说一些家事,到了吃饭的时候,嫂子就留他进餐,嫂子成了她最知心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哑女俩口没有收入,生活十分艰难,她本人又不能表达,邻里的帮助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嫂子把这个情况反映到了花坪社区,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社区派人到哑女家进行了实地查看和调查,他们不懂哑女的手势和哑语,嫂子就成了翻译和情况介绍人。之后,哑女的困难迅速得到了解决,社区在经济上给了实实在在的帮扶,给她家置办了必要的家俱家电,脏乱的床铺也焕然一新。哑女有女儿,不符合五保户的条件,社区出面联系女儿每月给500元的赡养费。哑女两老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哑女家日子稍有好转的时候,去年腊月,哑女的丈夫去世了,家里出了天大的事,哑女不知道怎么办好,只知道站在床前呀呀地哭泣,嫂子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他家。嫂子遇事不慌,首先给花坪社区打电话,然后告知周边群众,一会就来了很多帮忙的人,社区也即时派人来处理后事,并联系了四川的女儿,大家一起把亡人送到了金子山。哑女家的丧事在嫂子的张罗下,得到了及时的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到哥嫂家拜年吃饭时,哑女与我同桌,没洗干净的脸上还挂着哀伤。大家面面相觑,没有嫌弃,只有同情。她从外套荷包里掏出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对着我指指点点地说一些不懂的话,她的哑语只有嫂子明白。嫂子告诉我她说的是:她辛苦地哺养了女儿,女儿没有良心,没尽到养育之恩。其实哑巴不知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她女儿生活也十分坎坷,没有工作,远嫁他乡,带着孩子,靠二婚老公养活,原来向社区承诺的500元的赡养费,执行了几个月后也无力支付了。嫂子最担心的是哑巴70多岁了,老了没有经济收入,如今又成了孤人,往后的日子怎么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5日完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长阳民宗局退休干部,爱好写作,著有《学行集》一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