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68届高一三班 栾伟东</p> <p class="ql-block"> 1962年夏末,我和近二百名小学毕业的同学一起步入了辽宁省实验中学。</p><p class="ql-block"> 刚入学时,我们四十几名同学被分配到了五年一贯制的中67班。到了第二年,实验中学和全省其它学校一起统一改为初、高中“三三制”,我们班就变成了初二二班。1965年8月,我在初三二班完成了初中学业,顺利毕业。同年9月升入了实验中学高一三班,直至1968年9月离开实验园,上山下乡插队落户。</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二年 ,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家很穷,全家七口人,只有爸爸一人在工厂上班挣钱。也许是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也许因为我是家里最大的男孩,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也就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年,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星期天到市郊挖野菜、撸树叶,以填补家里经济上的亏空和粮食的不足,其贫困程度可见一斑。 </p><p class="ql-block"> 到了实验中学,住宿舍,吃食堂,还享受助学金,真像进了天堂一样。除了必须的花销之外,我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也没有一分钱可以乱花。</p><p class="ql-block"> 十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早晨二两窝头,一两稀粥,实在吃不饱。可我没钱加量,也舍不得花钱加量。虽然加量时买一个窝头只要二分钱二两粮票,可我若每天多花二分钱,一周下来,就够全家吃一顿菜了!</p><p class="ql-block"> 饿,真饿呀!再饿,也要挺着,忍着。只要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就能把饥饿忘到脑后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早饭后上课前,我正在校园里背外语单词,我的同班同学王凯突然走到我面前,拿出一个馒头塞到我手里,让我悄悄地把它吃掉。</p><p class="ql-block"> 馒头!在那个年月,半个窝头都叫人眼馋,何况是一个雪白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大馒头!</p><p class="ql-block"> 我懵了,王凯却笑了。</p><p class="ql-block"> 他说,这馒头是他专门从家里给我带来的。</p><p class="ql-block"> 王凯的家与实验中学校园隔墙而居,所以他走读,不住校。他的家境较好,他爸爸妈妈听他讲了我的事,非常同情,同意他每天早晨给我带一个馒头。</p><p class="ql-block"> 我早已记不清那个馒头是怎样下肚的,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心里的感动和永远记住这份情义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打那以后,我每天早晨都能吃到王凯带给我的馒头,一直到我们初中毕业。</p><p class="ql-block"> 整整三年,每天一个馒头,从未间断。</p><p class="ql-block"> 何等的执着,何等的爱心,何等的恩惠,何等的情义!</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初中毕业,王凯和我分别考入了不同的高中,我俩分开了。</p><p class="ql-block"> 我俩分手不到一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上下一片大乱。紧接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全国所有初中高中整整六届中学生,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奔赴中国东南西北,插队落户。然后就是抽调回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我和王凯彻底失去了联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1965年初三二班毕业照,最后一排右一王凯、左四栾伟东。</b></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太乱了,通讯设施也实在太落后了,几番大折腾之后,我无论如何再也找不到王凯的半点儿信息了!</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我渐渐长大了,成年了。成年的我对情和义的感悟也愈加深刻了,那每天一个馒头在我心中的分量也愈来愈重了。</p><p class="ql-block"> 我要找到王凯,要当面说一声谢谢,要倾尽我的全部谢谢他!</p><p class="ql-block"> 每次校庆,每次校友会,每次同学聚会,每次与老同学偶遇,我都在打听王凯的消息,然而,连一丁点儿信息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转眼就是几十年,我要找到王凯的想法不仅没有减退,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了。</p><p class="ql-block"> 2008年的某一天,我突然想到,如今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么不利用网络查找一下王凯的下落呢?</p><p class="ql-block"> 我找到一位挚友,请他通过公安部门的同志帮助查找。幸运的是,全市名叫王凯而且和我同岁的只有一个人,公安部门还留有他家的电话号码!</p><p class="ql-block"> 和王凯见面的一瞬间,我几乎丧失了语言能力,半天说不出话来。从分手到再见,整整相隔了四十三年。这四十三年的思念有多醇,这四十三年的情义有多深,这四十三年的感恩之心有多重,怎能用语言来表达?</p><p class="ql-block"> 没有语言,没有热泪,一个久久的拥抱,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兄弟之间的真情实意!</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像自己一直想象的那样报答王凯,王凯也不需要我报答,我也无法报答---俗话说“大恩不言谢”,那三个春夏秋冬,近千个馒头所包含的情义,叫我用什么报答,又怎样才能报答?!</p><p class="ql-block"> 四十几年前,我和王凯都是懵懂少年,再见面时均为年近六旬的半老之人。</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王凯非同小可,他自己创建了一家拥有近千米厂房,年产值上百万的私营企业,身价不菲。</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和王凯都已须发皆白,年愈七旬。我要报答,我要感恩,不仅要报答王凯的馒头之恩,更要报答国家的助学金之恩和培养教育之恩。就像王凯当年那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把温暖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忠诚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党!无须大张旗鼓,无须轰轰烈烈,只要有心,一切足矣!</p><p class="ql-block"> 王凯,我的真心朋友,给了我无限恩泽的同学,教会我如何感恩报恩的好哥哥,我爱你!永远永远永远!!!</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照片中最后一排左一栾伟东,第三排右三王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后排左三王凯,前排左一栾伟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后排左三栾伟东,前排右一王凯。</b></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1962年入辽宁省实验中学,1968年下乡知青。抽调回城后,曾做过工人、话剧演员、杂志社记者、编辑、副总编、辽宁省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主任,2009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b>文章作者:栾伟东</b></p><p class="ql-block"><b>美篇制作:高 晶</b></p><p class="ql-block"><b>校 对:曹丽华</b></p><p class="ql-block"><b>2024年3月于沈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