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侗族是我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三省(区)一带。侗族祖先自古以来就有“哆耶”、弹琵琶、吹侗笛、踩芦笙等其它文娱活动的习惯,这名目众多的活动中各有各的表演方式和艺术效果,但尤以踩芦笙场面最为壮观。踩芦笙也叫“踩蹚”,意即很多人的意思。表演方式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跳的一种舞蹈,有个人表演的,有双人表演的,也有五至十人以至几十人或百余人参加,参加人数是无定额的,由人们各自参加,参加形式多种多样,是一种甚为侗胞所喜爱的一种文娱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各地侗民居住区都流行于芦笙踩蹚,在每年举行盛大的“三月三”民族传统会期时,芦笙却是以一种主要的舞蹈形式来作为全部活动的开场和闲幕表演,有时甚至贯穿整个活动过程,距今为止,久经不衰。每至逢年过节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基本上均以芦笙作为中心节目,甚至在侗区周边举行大型联谊活动时,各地侗民的芦笙即从四面八方汇集一处,故芦笙也就汇集了各地侗民的艺术精华,从而形成了侗家里各种活动中的首屈节目,以至每逢侗家“三月三”盛会,优秀而古朴的芦笙舞的民族艺术风格尽可体现在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芦笙作为一种从古时流传下来的民间乐器,象征着民族文化的历史悠久。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发现的青铜葫芦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我国最早的笙乐之一,在云南晋宁的石寨山古墓群中,不仅发掘铜葫芦笙、而且在侗族铜鼓上还有少数民族吹奏葫芦笙的图象。这些都是证明芦笙作为一种笙乐和民间舞蹈早已在我国各地流行并已广泛地传播,除此,在侗民居住区的民间口头传说、书本记载都能找到有力的佐证。</b></p> <p class="ql-block"><b> 芦笙是侗、苗、水、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黄管乐器,在侗家亦是盛行。芦笙均以竹管制成,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主要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组成。常用的装有用芦竹制成的笙管六根,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每管一音。在每两、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小芦笙的管长约三十厘米左右、大芦笙的管长三至六米不等,有的长达十米以上。现经侗民加工改制,有的笙管增至二十余根,其笙吹奏之音明亮浑厚,及富民族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时,都要舞蹈加以配合,使之更具艺术性,在侗家 “芦笙踩蹚”场面大、气势磅礴、动人心弦,其舞蹈旋律明快,节奏自如,枝艺娴熟,引人入胜,从表演的场面来看,单人,双人,多人的表演各有其不同的风格技术,这些不同风格的芦笙枝艺汇集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芭,世代相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交流分享更多的文旅、民俗、摄影资讯与经验,请关注本公众号:观云识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