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唐朝百零二

陈年九

<p class="ql-block">: 也说唐朝</p><p class="ql-block">: 百零二</p><p class="ql-block">:锐意改革的德宗</p><p class="ql-block">: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李豫崩于大明宫紫宸内殿,享年52岁,在位十七年,太子李适即皇帝位,是为德宗。</p><p class="ql-block">:德宗李适生于天宝元年(742年),是代宗长子,肃宗长孙。李适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安史之乱,深知战乱中百姓的痛苦。宝印元年(762年),李适父亲肃宗在灵武即位,李适被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由他挂帅,平叛安史之乱。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的辅助下,唐王朝结束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因为战功,在广德二年(764年),李适被册封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37岁的太子李适即皇帝位,是为德宗。</p><p class="ql-block">: 德宗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好皇帝,即位后的德宗,看到千疮百孔的唐王朝,他下定决心整顿朝政,重振朝纲。德宗十分节俭,体恤民生。一上台他就下旨,罢免各地岁贡。即使他的生日,也不接受任何人礼物。为了减少浪费,他下旨不许地方随便兴建寺院,禁止宫中请道士作法事。他还派人检查官员的住宅、车马、服饰,凡超过规定,一律惩办。他也同样带头生活从简,大力节省后宫开支,罢除梨园和宫廷乐工三百余人,释放几百名宫女。</p><p class="ql-block"> :德宗特别重视下边的意见,建中元年(780年)十月十日,德宗召集文武百官和外国贡使于宣政殿,听取大臣们的奏报与意见,并颁发诏旨。这可是自安史之乱后,二十五年内的第一次朝会。</p><p class="ql-block"> :德宗十分痛恨贪腐,因中官邵兴烈受贿,他下旨痛打邵兴烈六十大棍,并判流放。</p><p class="ql-block"> :德宗励精图治,用人唯贤。他任用了一批在治国上有能力的贤才,罢免一批碌碌无为的庸才。他大胆任用贤良,把正直不阿的崔祐甫提拔到了宰相的位置上,也把有才能的道州司马杨炎提拔到宰相的位置上,同时把欺君罔上的宰相常衮贬到潮州。这些都是唐代宗最正确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德宗接受了崔日祐革除前朝弊政,开创新风的建议。他锐意改革,广开才路,不枸一格任用人才。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经济受到重创,百业凋零,百姓苦不堪言,国家财政捉襟见肘。经济是整个帝国的命脉。只有经济复苏,帝国才会有起色。因此,节源开流成了德宗要做的头等大事。德宗首先削减皇室的费用,以此来给天下臣民作出表率。</p><p class="ql-block"> :按贯例,各地官府在冬至、端午及皇帝的生日时都要向朝廷交纳贡品,而地方官员利用这种传统习俗,放肆盘剥广大百姓,使老百姓苦不堪言。德宗下旨,除了国家正常的赋税外,其余一概全免。</p><p class="ql-block"> :杨炎是代宗朝的中书舍人,和元载是同乡,因此与元载关系密切。杨炎才华横溢,受到宰相元载的特别重视,因此很快官至中书舍人。元载倒下后,累及杨炎,被贬为道州司马。德宗很看重杨炎的才能,一即位,立即召回了杨炎。在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德宗朝推行了“两税法”。所谓两税法,其大概内容是用两税法来代替以前的租庸调制。两税法首先废除了租庸调制中所有的苛捐杂税,全国每年分春秋两次收交税赋,直接用钱来代替过去用物折钱的方式交税,形成了钱贵物贱,使物价聚然下降。两税法不再按人头征收税赋,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税赋。因此,两税法不光使物价大大下降,也大大地减轻了穷苦百姓的负担。</p><p class="ql-block">: 藩镇割据是压在德宗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这干小枝粗的局面如果不得到改善,唐王朝就决不可能得到重振。如果藩镇割据的局面不消除,这块压在德宗心头上的石天,始终也无法放下。但也是德宗执意削藩,给德宗朝又带来了战争的风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