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访三坊七巷

秋刀(陈连才)

根据团队2月9日在福建泉州欢度春节计划,考虑春节交通流量问题故6日从中国淮安开拔,路程规划于8日到达虎纠(福州)停留一日。<div><br> 安排一天的虎纠行程颇费周章,在红薯上找虎纠的草大数据推送几草堆,临了还是咨询福建籍同事推荐去三坊七巷,号称“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地方。</div> 啥叫“坊”?啥叫“巷”,啥叫“厝”?<div><br></div><div> “坊”最初是城中棋盘块状的方正居民区,其名称可能起于皇宫中,坊作为城中街区划分的单位,始创于北魏的平城,其后,洛阳城也采用了坊制,一般是一里见方面积为一坊。<div><br> 坊四周筑有高墙,小坊设两个门,大坊设四个门,每个坊内都设置商业网及仓库、码头、街市。</div><div><br> “坊”还可以指代隋唐时期的官署,如门下坊;店铺如茶坊;小手工操作场所为作坊。</div><div><br> 虎纠的三坊应该是棋盘形状的街区吧!</div><div><br><div> 巷”一般泛指狭长的小街道,里(居住之地,25户或300步)中的道路。后南方称里弄,北方称胡同。<br></div><div><br></div><div> 厝(cuo),方言,指石头垒成的房屋,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div></div></div> 这张照片是美主站在光禄坊(路)、吉庇(路))巷与南后街交叉部位拍摄的,手指的位置就是安顿三坊七巷的南后街了。 何为三坊,何为七巷?<div><br><div> 所谓的“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已经拓宽成机动车道)。</div><div><br></div><div>“七巷"指的是:杨桥巷(已经变成杨桥路)、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官巷、吉庇巷(已改造成吉庇路)。</div><div> </div><div> 在这里可以品尝亚洲文化美食、各式店铺与特色文化街区,真正的让您感受到虎纠的魅力和历史。这是百度原文。<br><div><br></div></div></div>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线,按照左坊右巷的布局展开,街两旁店铺星罗棋布,现在南后街已经是一个成规模的社区了!<div> <div>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就是南后街繁华的写照。</div></div> 南后街社区还有自己的展览馆,估计没有实在的东西,我没有去参观这个社区展览馆,只拍照留念一下。 光禄坊原名玉尺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曾任光禄卿<font color="#ed2308"><b>(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长或国家图书馆馆长)</b></font>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而得名。<div><br><div> 为了感谢僧人,光禄卿吟了“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div><div><br></div><div> 20世纪80至90年代光禄坊因道路改造被辟为马路,后又因保护需要将地面改回石板铺设,现存的遗迹就是这指南了。</div><div><br></div><div> 光禄坊内有尤氏民居,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林纾、写《沉沦》郁达夫也曾居住。</div><div><br></div></div> 文儒坊“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font color="#ed2308"><b>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长或大学校长</b></font>,清同治刑部主事(<font color="#ed2308"><b>司法部处级干部)</b></font>陈承裘旧居坐落于其中,据介绍建筑具有明显的闽南建筑风格,由于对古建艺术不甚了解,故略,至于欧阳氏、叶氏家族民居不在话下。<div><br></div><div> </div> 在文儒坊内排练春节节目的福建证券的小姑凉倒还入眼,虽然A股指数跌破3000点,但是证券从业者日子过的还是令人羡慕的。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b><font color="#ed2308">省辖市市长,厅级干部)</font></b>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font color="#ed2308"><b>公安厅长或检察院院长)</b></font>,更名衣锦。<div><br></div><div> 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为了“衣锦”。</div><div><br></div><div> 坊内 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 有保存完好的水榭歌台,不懂古建的建议去拍一张照片即可。</div><div> </div><div> 总观三坊就是一个“官”字,官出坊中建房成坊,坊以官名而扬名,按照当时的情况估计我在此租房都不够格的。</div><div><br></div><div> 在该奋斗的年龄没有努力,不能牢骚满腹,况且原生家庭给予我的已经够多了,知足常乐,以后不来以免触景生情了。</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 风雨廊为2层的木建筑,作用就是遮风避雨而已,按照我的推断应该是现代作品,呵呵! 透过风雨廊可以看到店招中的八闽字样,何谓“八闽”?<div><br></div><div> “闽“是福建的简称,“闽、为东南越蛇神”,福建多蛇为闽。<br></div><div><br></div><div> 八是福建古代的八个行政区划,即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现在已经归类为9个地级市了。</div> “巷”相对于“坊”就逊色很多,特别是杨桥巷(原来是杨桥坊)已经变成了通衢大道,只是此处有林觉民、冰心故居座隐在其中。<div> </div><div> 林觉民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广州起义黄花岗牺牲七十二烈士之一,《与妻书》出自他之手。</div><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林徽因是林觉民的侄女,《你是人间四月天》脍炙人口。<br><br> 《小桔灯》的作者冰心曾短暂居于林觉民故居,近期刷到福州旅游视频博主八卦林徽因与冰心的内容,起源于冰心讥讽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与林徽因直接派人送去一瓶山西老陈醋,实际上林徽因因为养猫的缘故与邻居杨绛、钱钟书先生也有芥蒂,此处不提也罢。 郎官巷顾名思义就是当官人家住的地方,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font color="#ed2308"><b>(副部级)</b></font>,故名郎官巷。<div> 坊柱上原来有副对联:“译著辉煌,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说的是宋朝的刘涛,近代的严复家在这里。</div><div> 照片中坊柱上对联是“课学秋灯,书声喧里巷;温诗春酒,豪语动扮榆(故乡),是2008年修复刻上去的。</div> 严复故居现在是私人资产,是要收费的。严复是著名的翻译家,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译著有《天演论》,《国富论》。<div> </div><div> 本子的车标“Lexus”开始翻译成“凌志”,后来根据英文发音翻译成“雷克萨斯”,两个车牌名的文化含量卓然不同,“信、达、雅”就体现在这些文化细节上的。<br></div> 塔巷奇怪在于塔没有建在平地上而是建在了牌坊上,历史变迁比较复杂此不赘述,对联“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炫耀的还是“官”气。 黄巷以东晋衣冠南渡时固始(今属河南信阳)人黄元方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也是福建黄姓的始祖。<div><br></div><div> 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font color="#ed2308"><b>国家图书馆员)</b></font>黄璞退隐归居这里,他的住处就是小黄楼了。</div><div><br></div><div> “科甲蝉联,海峤人文罗福地;声华鹋起,榕垣才望奋清时。”向外透露巷内科举高中人才辈出之盛景。<br><div><br></div></div> 安民巷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得名。<div><br></div><div>“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对联,上半联讲的是新四军办事处曾在此,用“枕戈同卫国”形容他们在抗日烽火中为国尽忠的情景。后一句说的是黄巢路过此地时,约束兵马、张榜安民的典故。<br></div> 宫巷原名仙居里,宋时巷内有紫极宫,直至明代才改名宫巷,清代福州著名官员沈葆桢曾世居于此。<div><br></div><div> “紫极祀三清,仙家日月超凡俗;吴兴遗甲第,船政风云耀简编“,前一句,“紫极”指巷中的紫极宫,“三清”代指道教。后一句,“吴兴”是沈葆桢的故乡,“简编”是历史的意思,说的是沈葆桢洋务运动期间致力于船政的典故。</div><div><br></div><div>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不懂古建的路过。</div><div><br></div><div> 吉庇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人情冷暖令人感慨。现已成市政道路。</div> 百饼园糕点是福州老字号,号称“福州人的情与礼”,福建特色糕点在此聚集,就是价格有点小贵。 想你的风一直都在吹,虎纠也不例外。 两岸一家亲,“台北印象”驻滩南后街 麦芽糖做到这个份上是职业还是爱好呀? 这棵榕树非同小可,是一个极大的盆景,美其名曰“同心榕”,还真有点意思。 在我“比心”时,你怎能共情我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必打之卡 最后偷偷告诉你:佛从来没有跳过墙,还在庙中接受顶礼膜拜呢!<div><br></div><div> 佛跳墙是闽菜系特色名菜,据费孝通先生记,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div><div><br></div><div> 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与高汤和福建老酒汇聚到一起,文火煨制会成啥,自己品。</div><div><br></div><div> 反正我觉得它和小肠汤一样不咋地,虎纠人有意见那我可不管。<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