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洲一个充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的小众地方

大侠

<p class="ql-block">可邑小镇,彝族古村落。在阿细语中,可邑的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阿细跳月广场观赏“阿细跳月”歌舞表演,可全方位的感受彝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古镇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雕刻和彩绘,这些雕刻和彩绘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而且反映了古镇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可邑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以彝族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为主,这些建筑不仅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保温性能。房屋错落有致,有利于通风和采光。</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片更深入了解彝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弥勒东风韵艺术小镇是一座集葡萄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为一体,以文化艺术为主线打造的特色小镇,被称为滇中的“普罗旺斯”。</p> <p class="ql-block">万花筒艺术馆建筑风格融合红酒文化、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火文化,酒瓶、火苗状的城堡全部用红砖砌成,因造型奇特而火爆网络,被誉为“魔幻未来主义的魔幻城堡”“离你内心最近的童话城堡”。</p> <p class="ql-block">东方韵薰衣草主题公园别称七彩花田,有薰衣草、燕尾草、风铃草、黄冠菊等10余种美丽的花卉,其中,一大片薰衣草花海簇拥着景区,每年4月—10月的花期间,仿佛置身于异域欧洲,所以有着“滇中普罗旺斯”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3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长148米,宽3.8米,云南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桥中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楼中有楼,桥楼相映,蔚为大观,不失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素有 “滇南大观楼”之称。列为全国大型古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处,历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村庄建在一坡地之上,背依青山,面临肥沃的西庄坝子、泸江河。团山古村的历史至今已有600余年,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批准为世界100个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对象之一,为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将军第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占地面积880平方米,建筑面积958平方米,计有大小天井7个,房屋38间。房屋建盖者张和,随堂兄张恺到个旧谋生。张和,性格豪爽,胆量过人,凡矿山发生的争吵和械斗,都由他一言定夺。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临安起义中,张和领衔率众平息匪乱,得到云南都督蔡锷的赞赏,委任张和为个旧国民军第四营管带兼稽查员,并授“将军第”匾额,悬于家乡。</p> <p class="ql-block">此寨门也叫锁翠楼,处于整个团山民居群的对外交通要冲。起着天然屏障,防御功用,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形制采用了三层牌楼式单孔拱形大门土木结构。门楼上还设有枪眼,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给人以一种威严而不可侵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大成寺位于团山寨外西南面,背靠连绵的青山,寺前一圆形大古井,井水清甜,从未枯竭,是村民主要饮用水源之一。大雄宝殿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现存“大雄宝殿”鎏金匾额,镂雕金神龛和18扇雕鎏金屏门,工艺精良,十分精美,尤其是屏门下部的12个草书图案大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禄寿喜”,构思巧妙,龙飞凤舞,在木雕图纹中极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秀才府的房主兄弟曾经分别获贡生、庠生,而被村人称之为“大秀才”“二秀才”兄弟二人从事矿业,建树颇丰,其建筑分为东西二园,占地2070平方米,建筑面积1333平方米,前面有宽大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是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定居团山,人丁兴旺,衍为巨族。在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张氏族人遵“百忍”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挣得巨额钱财,皆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从而形成目前的规模。团山由于完整保存了19世纪的村落格局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团山村拥有完整的传统风貌型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是一个浓缩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一个充满人文生命的活村庄。被国内外建筑专家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价为“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司马第,这个房屋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计有大小天井7个,房屋20间,房屋布局由“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组成二进院落,为团山民居中唯一不姓张的典型外姓民居建筑。可能因为当年房主的祖宗为儒士身份,且在朝廷担任着大官,显然就不愿与经商致富的张氏家族并驾齐驱,共享盛名。</p> <p class="ql-block">在团山村张家花园、皇恩府最具代表性。张家花园为规模最大一家,其华美古朴程度可与建水朱家花园媲美。张家花园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寨门、一进院、二进院、祠堂和碉堡组合而成,计有大小天井21个,房屋119间。</p> <p class="ql-block">团山建筑的精美没有因历史的久远而衰败,世代有人居住,许多老房子的木头虽经百余年,仍然不朽。团山也因此被冠以“云南楼兰古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锁翠桥位于团山脚下,横跨泸江,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座三孔石拱桥,桥长38米,宽4.5米,高9米。锁翠桥的建筑风格独特,桥身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是建水古桥中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河口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于1957年、1993年、2018年改扩建。1903年10月,法国与清政府签订了《滇越铁路章程》。云南境内开始兴建,由河口至昆明一段为滇境,计长468公里。该线路于1903年开工,1910年4月1日竣工,翌年全线通车。</p> <p class="ql-block">河口为云南唯一一个以瑶族为主体的自治县。河口隔红河、南溪河与越南老街相望,其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该县山区面积占的97.76%,河谷平坝占2.24%。县城距省会昆明469公里,距州府蒙自市168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295公里。国境线长193公里。滇越铁路”的必经之地,这条铁路是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唯一的国际铁路。(滇越铁路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p> <p class="ql-block">河口邮政局旧址位于河口县城。河口1887年建寄信局,1900年改为邮政局,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建盖邮政大楼,占地2941平方米。大楼二层,青砖青石砌成,坚固牢实,由意大利人巴斯桂林承包工程,河口邮局为我国现在最早的邮局之一。</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中越公路桥横跨南溪河、连通河口和越南老街,它于1999年修建,2000年1月8日竣工投入使用。近处的中越铁路大桥是滇越铁路上连接中国与越南的跨国桥梁,它修建于1903年,1904年竣工,全长76米。1979年自卫战爆发时,越南将此桥炸断。</p> <p class="ql-block">同盟会河口起义馆旧址距中越铁路大桥50余米。该馆占地面积约1127平方米,始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现有藏品8000件/套、珍贵文物120件/套。</p> <p class="ql-block">远眺越南边境城市老街。</p> <p class="ql-block">河口夜景很美,而红河对岸的越南老街就差太远了。</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站(Bisezhai Railway Station)位于蒙自市。清宣统元年(1909年)4月13日,车站建成,初定名壁虱寨站,后定名碧色寨站。民国7年(1918年),核定为特等站。1992年,碧色寨站客运停运;2010年10月,碧色寨站撤销。</p><p class="ql-block">碧色寨火车站建于1909年4月13日。</p><p class="ql-block">1910年 3月,滇越铁路全线竣工。</p><p class="ql-block">1918年,碧色寨站核定为特等站。</p><p class="ql-block">1921年),个碧铁路通车,碧色寨站为终点站。</p><p class="ql-block">1959年10月,由于“大炼钢铁”带来的影响,蒙自至碧色寨铁路拆除,碧色寨站不再进行准轨、米轨换装业务,车站自此冷清下来。</p><p class="ql-block">1992年,碧色寨站客运停运。</p><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碧色寨站撤销。</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昆河铁路的核心枢纽。因电影《芳华》《无问西东》在此取景拍摄,而受到民众熟知,逐渐成为旅游必到的“网红景点”;使更多的人了解碧色寨站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1910年起的30多年时间,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的角色。在碧色寨站最繁华的时候,<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天有四十余对列车在此经停,拉人装货,热闹非凡。</span>有中国国内18个省,108个县的游民和商人,来到这里实现自己的“发财梦”。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滇南一带无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艳羡地将其称作“小巴黎”。</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叶的碧色寨站,作为中西文化交流最早之地,不仅仅是一个车站,一个物流中心,也是一座旅游者的天堂,这里渗透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保留着法式铁路和建筑,也见证了一段历史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100年前米轨火车头就是这样调头的。</p> <p class="ql-block">在碧色寨火车站景区小街上有一座蒙自大清邮政局,那是1897年在云南成立的第一个邮政局即大清蒙自邮政总局。 ​</p> <p class="ql-block">蒙自过桥米线小镇是一个以蒙自过桥米线为主题,集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的特色新建小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水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距今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整体建筑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坐西朝东,中轴对称。进深有140米, 宽44米。东西两阁位于玉皇阁两侧,为清雍正12年建。三阁鼎立为蒙自最早的一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公元1647年,张献忠起义军攻陷建水城,玉皇阁被大火烧 毁。明永历年间,公元1655年重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为道教建筑,因中殿供奉玉皇大帝塑像而得名。现存建筑为三进院建筑。</p> <p class="ql-block">崇文塔原名白塔。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更名为崇文塔。公元1799年(清嘉庆四年)因暴雨倾圮损坏,公元1826年(清道光六年)重建。高20余米,为17级密檐式砖砌实心佛塔。塔基五级,高3.41米,边长2.18米,第一级青石叠砌须弥座,高1米左右。塔身为砖彻,共十三级,由下而上逐级收分,各级四面各有小龛,内置佛像一尊。塔顶为四块石板镶砌,饰琉璃宝顶及风玲。</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有七寺八庙,白雀寺是县指林寺、普应寺、白马寺、观音寺、天王寺、法华寺和白雀寺七寺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井或身处于闹市,或深藏于民宅。不仅数量众多,形状更是奇异,各种各样的井也成为古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单眼、双胞、三眼、四眼、圆的方的都有,比较奇特的是位于临安路靠近朝阳楼不远的地方,有个十二眼井。</p><p class="ql-block">十二眼井又名扇井,因其井眼呈扇形排列而得名。井深六米,水深2米。始建于清康照四十九年,是临安古城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古井。人称十二眼井水甘甜好喝。</p> <p class="ql-block">四眼井(也叫延龄井、新井)挖掘于1915年。四眼井,实际上是一口井,上面四个井口而已。据历史记载,掘井之前,这里“居民繁盛,水井鲜少,尤为常忧”,乡人萧致忠、杨聚五、王立仁与天王寺主持净亮商议,决定在天王寺后面开掘一口井。井掘好后,水质清冽、水源丰沛,为这一带的居民解决了用水问题。</p> <p class="ql-block">临安站原为个碧石铁路的一个经停站,上行距离南营寨站5公里,下行距离乡会桥站7公里,距离个旧站97公里,距离碧色寨站106公里,距离石屏站42公里。现临安站是临安——团山旅游线路的起点站,距离终点站团山站约13公里。</p> <p class="ql-block">建水提督学政考棚,坐北朝南,面宽40余米,纵深150米,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房舍整齐对称,共百余间。整个建筑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一进院为鼓厅、号门,二进院为龙门,三进院设有东西文场,四进院为校士馆,五进院为戒慎堂,六进院为学政公署。</p> <p class="ql-block">云南提督学政考棚的院试,为科举前的预备考试。凡被院试录取者,便可获得优厚待遇,从此步入国家科举选士的途程。此后再经乡试考中举人,经会试、殿试高中进士,就可被委派为官员,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不少滇南学子就从这里走出,成为有名之士,成为名儒、名臣,青史留芳,名垂千古。</p> <p class="ql-block">考棚“二堂”前,左边院落设有“藏稀堂”,此馆展览有珍藏古代名人砚、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二千多年前先秦简书、楚汉简书、木椟书等珍贵文字文物、清代圣旨、临安知府王文治、云南学政提督傅振邦、清代大臣王文在、云南省主席卢汉、清代书法大家李瑞清、科举状元袁嘉谷等真迹、特别是极其珍贵的唐宋纸质文物,均为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 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 。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设计之奇巧、底蕴之深厚、建筑之精美,被誉为“滇南大观园”,号称云南最值得一去的私人园林。</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的那座水上玲珑奇巧的戏台位于小鹅湖之上,四周草木葳蕤,湖中数尾红鱼,光是这样的美景就已令人陶醉了。</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占地面积2312平方米。城墙从南至北长77米,从东至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层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五开间,三进间,为三重檐歌山顶。楼上悬一明代大钟,高2米多,重1700千克。朝阳楼用48根巨大的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只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p> <p class="ql-block">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洙泗渊源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洙泗” 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泮池,古时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不过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在造型上有它独特的风格,全国各地文庙中的泮池都为半圆形,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为椭圆形,且占地面积45亩(2970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特别均可谓全国之冠。</p> <p class="ql-block">开远凤凰生态公园由凤凰山森林公园、凤凰湖、凤凰湿地构成,占地约3500余亩,凤凰山上的凤凰楼是公园地标建筑。一座英式钟楼建筑矗立园内制高点。登上钟楼可俯瞰整个开远城区,拥有绝佳视野。钟楼为复古哥特式风格,底座四方,尖塔耸立,四面皆有时钟,充满异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远站建成于1909年。随着滇越铁路(米轨)的开通,处于昆明与河口中间的开远迅速成为“边陲重镇”,火车站时称阿迷州站,离昆明北站248公里,离河口站220公里。</p> <p class="ql-block">  蒙自南湖,原名草海,明朝时知府钱邦称带领民众,将湖中淤泥杂草取出,垒成3座小山,分别以神话中仙人居住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为名;并从县城十几里外引来酒鸡泉、法果泉等四泉之水灌入湖中,形成碧波荡漾的大小两个湖泊。湖面积30万平方米,成为文人雅士会集之地。云南著名的过桥米线传说就起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矗立于碧水之上的揽胜楼画桥烟柳,连接四岛,犹如蓬莱仙境。</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园里闻一多亭及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个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个旧市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是云南省工业文明的发祥地,素有“世界锡都”之称,开采锡矿的历史有约2000年。站在莲花山(海拔2740米)俯瞰个旧市全貌。</p> <p class="ql-block">个旧莲花山龙泉禅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