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米勒

三拜斋主

<p class="ql-block">拾穗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0.4-1875.1.20),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画家。</p> <p class="ql-block">晚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的一个农民世家,享年61岁。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23岁时到巴黎学习绘画,老师同学都瞧不起米勒,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他实在厌恶巴黎,说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从靠卖画艰难地糊口开始,贬笔洛可可风格的香艳绘画,这期间,无疑也给米勒的艺术生涯打下饱含凄凉、辛酸而又扎实的艺术功底。35岁,在巴比松村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形成了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著的“巴比松画派”,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农民画家'米勒眼中农民都是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意。在那里,他上午去田间劳动,午后画画,长年累月没有改变过,所以,他了解巴比松比谁都深刻、贴切。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兴起,是以巴比松画派为先驱的。在这个画派中,最能实事求是地表现农民与自然的关系与矛盾的,应首推现实主义农民画家米勒。米勒的风格,按照画史的严格区分,不应划进巴比松画派。可是米勒住在巴比松村达27年之久,时间比谁都长。</p> <p class="ql-block">耙干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家大多数生活于贫困之中,而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生活更是窘迫。作为最早一批定居巴比松的画家之一,米勒带着他的妻儿居住在仅有三个简陋房间的茅草屋里,其居住环境之贫瘠,连地板都非木质,仅是踏平整的泥土地面,甚至有一点倾斜。尽管生活环境艰苦,米勒却成就了法国绘画史上的伟大地位。他出身于农民家庭,自幼便在父亲的农场中辛勤劳作,并从一本破旧的《圣经》中获得艺术启发,通过对书中插画的临摹,自学成材。在田间劳动后休憩之时,年轻的米勒却在坚持自己的绘画实践,比如用木炭去画素描。得益于小村庄的乡亲们资助,米勒得以赴巴黎深造艺术。然而,他在大都市的生活并不顺遂,性格内向的他难以适应喧嚣的都市节奏,生计也几乎仰赖出售小幅作品来维系。米勒的创作主题偏爱描绘贫穷的农民以及他所熟悉的农村景致。在经历了极度贫困和饥饿的威胁后,米勒终于迎来了转机,一位赏识者购买了他以农民为题材的作品。凭借这笔微薄的收入,他离开了巴黎,迁居至巴比松,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米勒的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形象,是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塑造的。他深入农场,仔细观察农民们的劳动过程——挖掘、除草、施肥、锯木、搅奶、洗衣或播种。之后,他回到家中,凭借记忆力,无需模特即可将所见所感绘制成油画。当然也有需要模特的时候,他的妻子和孩子便是他的免费模特。其中,《播种者》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捕捉了播种者播种时的动态,展现了劳动者身体有节奏地摇摆和劳累的表情。这幅画作有多个版本,最著名的一幅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另一幅与《播种者》齐名的作品是《拾穗者》,描述了小麦收割后,妇女们在田野中捡拾遗留麦穗的场景。这一劳动过程体现了当时巴比松附近农民的贫困生活,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收获,也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晚钟》也是米勒广为人知的油画作品,描绘了一对农民夫妇在田间劳作时,因听到远处教堂晚祷钟声而停下工作祈祷的情景。这幅作品以其深沉的宗教情感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洞察而闻名。米勒在世时终于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被推崇为伟大的画家。尽管如此,他的经济状况始终未能改善,以至于在他去世后,他的遗孀仍依赖友人柯罗的资助度日。</p> <p class="ql-block">播种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动于1830至1880年间,在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的法国风景画家们形成的一个非正式的流派。他们不是在画室中创作风景画,而是第一批直接对照自然写生的画家,并以“面向自然,对景写生”为创作原则。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开始反对传统学院派在室内实践风景画创作的做法,主张从室内走向室外、直接观察自然来作画,先在室外完成自然风景写生,再到室内以之前的写生画稿为基础来创作一幅完整的风景油画。对于风景写生,他们的想法与实践都表明了一个观点,即自然风景油画创作应忠于肉眼所观察到的真实景色,并以明亮的色彩作为画面基调。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大胆创新的观点,给欧美风景画家,包括印象主义画家以重要启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巴比松画派的出现是法国19世纪30年代后复杂又严酷的政治斗争在艺术上的一个剪影。大革命失败,王朝复辟,接着又经历了七月革命,政治风云变幻,社会进步思潮低落,人们普遍希望能在精神上寻求一片能安顿心灵的绿洲。而以枫丹白露大森林以及以巴比松为代表的农村景象正是他们寻找到的一片最纯洁的土地,没有受到政治空气污染的一片净土。荷兰风景画的精致、写实的画风,以及英国风景画对景写生,以及色彩鲜明、笔触流畅的创作手法给了这些画家极大的启示。这批画家摆脱了古典主义艺术的虚伪和做作,同时也摈弃了荷兰风景画中的摹仿画风,提出“面对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走上了以农村真实景象为描绘题材的独立道路,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现实主义绘画成为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后登上法国画坛的角色。巴比松画派主张以室外写生的方式创作风景画,这在历史上都是没有前例的。巴比松画派的自然写实风景画与古典历史风景画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摆脱了僵化古典主义,走上了以农村真实自然场景为创作主题的独立道路。巴比松画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柯罗、米勒、库尔贝、杜米埃。众所皆知,梵高非常崇拜米勒,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米勒成就了梵高,而梵高诞生于对米勒的研习和自我体验。对比两位大师同题画作,人们看出二者两种绘画风格的鲜明对照,以及他们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现手法。不仅可以领略到梵高如何将米勒的简练、朴素、凝重演绎成梵高的色彩鲜明、生气勃勃、狂野奔放。总而言之,巴比松画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绘画影响巨大。它不仅打破传统风景绘画的束缚使写生风景画自成一格,在表现光线和色彩的方面,为印象派的创作提供了前进的方向,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更加丰富了风景油画创作的表现手法。</p> <p class="ql-block">草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拾穗者》以旧约圣经路得记-路得与波阿斯的记载为蓝本。路得在波阿斯田里捡麦穗,供养她的婆婆拿俄米,反映农民要让贫苦人捡拾收割后遗留穗粒以求温饱一事。该画除了描绘三名农妇在金黄色麦田捡拾麦穗情景外,其金黄阳光、弯腰等细节,亦呈现“英雄史诗般的崇高意境”。画面上三位不同年纪的女性,表现出劳动家庭的命运。农地监督者坐于马背上眺望,刻划出当时的社会状态。远方的教堂流露出一股近似宗教情操的崇高性。米勒生长于诺曼底的农场,本图是他在约35岁以前苦觅艺术方向时的代表作。他讨厌巴黎疯狂似的气氛及噪音,在《拾穗者》中初次探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其素描简洁扎实,又对风景处理详细得宜,功力引人注目。马车、马、房子、树木、杂草等背景,以及小人影的设置,是此一广大的劳动场面所不可或缺的元素。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米勒的作品中常以人物为中心,一如其他巴比松派画家那样。后来,梵高临摹过米勒的作品,毕沙罗、雷诺瓦和秀拉也曾受到其影响。</p> <p class="ql-block">学编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原创版权请告知,相关内容将尽快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