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爨城

沁园春.雪

<p class="ql-block"><b><i>南中爨城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区西边。这个文旅小镇以魏晋时期为基础的古建筑风格,外立面风格古典、厚重,在曲靖属首例。“南中·爨城”的建设不仅标志着曲靖市首个国家级示范小镇的落地,更是爨文化的深度解读和剖析,这里将作为曲靖市的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将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生活休闲、康养度假、购物娱乐的理想之地。</i></b></p> <p class="ql-block"><b><i>爨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国云南曲靖陆良地区自东晋经南北朝至唐天宝七年,爨氏统治南中地区长达400余年间所造就的历史文明。</i></b></p> <p class="ql-block"><b><i>曲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人们称它为‘爨地’或‘爨乡’。一千多年前这里曾生活着一个强大的民族——‘爨人’……滇东高原既有盘江便利的水利,又有乌蒙丰盛的牧草,这就使其在文明发展史上。形成了独特的农、畜并存的地域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也可以说就是爨文化的基本经济特征。爨文化有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等。</i></b></p> <p class="ql-block"><b><i>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为长期稳定蜀国后方,诸葛亮有意识地扶植南中大姓,收其俊杰(如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和孟获等)为官属,结果,经过诸葛亮的扶植,以爨姓为代表的“四姓”(其余三姓不详或诸说不一)等大姓豪族,成为南中颇有势力的统治集团,为后来爨氏最终取代其他三姓而独霸云南打下了基础。</i></b></p> <p class="ql-block"><b><i>一般认为,爨氏与南中其他大姓一样,本为中原移民。他们分别在庄跷人滇、秦开五尺道、汉武开滇、武侯定南中等不同时期,以戍军、屯垦、商贾、流民等方式进入南中,并通过变服从俗和与当地土著民族通婚等方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夷化”,成为南中的渠帅豪族和实际统治者。</i></b></p> <p class="ql-block"><b><i>有关爨氏的最早记述,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战国策.魏策》中的爨襄,而史籍中关于南中爨氏活动的最早记录可能要算是三国时期的爨习了。</i></b></p> <p class="ql-block"><b><i>诸葛亮南征时,擢用拥蜀派南中大姓,爨习因协助平叛而功授官属,爨氏成为南中有权势的大姓之一。</i></b></p> <p class="ql-block"><b><i>西晋初年,南中大姓随都督霍弋降晋。泰始元年(265年),霍弋率南中大姓从吴国手中夺取了交趾,表爨谷为太守。</i></b></p> <p class="ql-block"><b><i>西晋末年,随着“八王之乱”和巴蜀李特、李雄踞地称王,晋王朝已无暇顾及南中,加之晋朝先后任命的南夷校尉李毅、王逊均因实行分化离间南中大姓以及“太过诛除”等暴政,引起南中大姓的反抗,以致在公元337年巴蜀李雄派李寿进攻宁州时,刺史尹奉和太守霍彪都投降了李雄。李氏封霍彪为宁州刺史,爨琛为交州刺史,加上建宁太守孟彦,霍、爨、孟氏族便成为南中势力最大的三大姓。</i></b></p> <p class="ql-block"><b><i>公元339年,孟彦缚霍彪降晋,接着孟彦又被李雄所杀,霍、孟二氏火拼而同归于尽,南中大姓仅存爨氏一家。随着东晋伐灭巴蜀李氏继而偏安江左无所作为,爨琛“遂王蛮夷”。此后,虽历经西晋、南北朝,中原王朝或“遥授刺史”实行名义上的统治,或官职任由爨氏自己任命,从西晋咸和八年(333)爨彪、爨琛任交州刺史起,直至唐天宝蒙诏灭爨,爨氏父子世袭相传,实际统治云南达400多年,成为研究云南地方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i></b></p> <p class="ql-block"><b><i> 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俗称“两爨碑”)为代表的爨文化,也成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独特文化现象的重要内容。公元405年前,爨氏虽没有建号改元,但实质上是实行“闭关自守”,与中原王朝处于对立和分裂的状态。爨宝子目睹“爨氏称霸南中,雄据一方,恃远擅命”,致使兵祸连年,“耕田狩猎之民日荷干戈,性命悬于锋镝之苦”的后果。在他“弱冠称仁”之后,遂改革“恃远擅命”的做法,亲自入朝侍君,并与北魏道武皇帝拓跋珪开创了历史上“一国两制”的先河。</i></b></p> <p class="ql-block"><b><i>在“奉正朔”的原则下,中原王朝实行封建君主制,爨地则实行封建领主制,也就是在一个国家的主体下,同时保留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如爨宝子本人,既接受了朝廷任命的“建宁太守”,同时又保留着世袭的“振威将军”的头衔。使南中地区出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邑洛相望,民户殷实”的太平景象,这在《爨宝子碑》的“抽簪侍驾,朝野咏歌,州主薄,治中、别驾、举秀才,本郡太守。宁抚氓庶,物物所得。</i></b></p> <p class="ql-block"><b><i>后来爨龙颜也曾“万里归阙”,两次入仕中央王朝。更值得提及的是爨氏逐渐在很大范围内革除了世袭制的弊端,采取较为开明的选官、任官制,出现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良好风尚,从而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i></b></p> <p class="ql-block"><b><i>爨氏始终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在两爨碑中,按其太守和刺史的官职身份不同,对碑主爨宝子和爨龙颜分别采用了“府君”和“使君”的称呼,这是与当时中原地区的官制称谓相吻合的。由于中原朝廷无力经营南中而导致爨氏雄长云南数百年,但爨氏十数代中,从未出现过割据称王或改元称号的现象。这样,就在中原纷乱的情况下和长达400余年的时期内,始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的团结。</i></b></p> <p class="ql-block"><b><i>爨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爨氏重视文化。爨宝子、爨龙颜均在20余岁举秀才,并以文人仕,凭学识和文治武功登上政治舞台。可见爨氏雄长南中,除通过与当地诸夷通婚联姻加强氏族势力外,爨氏凭借自身与中原文化的渊源优势而取胜。</i></b></p> <p class="ql-block"><b><i>爨氏中原文化之雄厚功底,在两爨碑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两爨碑中,其碑刻集中地体现出东晋、南北朝时期汉字从隶向楷过渡的特点,并大量使用厂北魏碑文中流行的古体字和俗(异)字。此外,两爨碑为典型的汉碑风格,其碑文采取了前序后铭的汉碑格式,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原文化已深入到云南腹地,成为边疆主体文化之源。</i></b></p> <p class="ql-block"><b><i>爨乡古酒中的“阳春老窖”、“老窖子”、“八鲜醇”、“冷酒”、“松子酒”等,闻名遐迩。唐开元年间,爨归王曾有“杯酒斗米”之称誉。明嘉靖年间杨状元(升庵)谪戍云南时,就多次来曲靖痛饮爨乡古酒,所以民间流传着“杨状元不爱妻室爱美酒”的佳话。</i></b></p> <p class="ql-block"><b><i>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控制了云南洱海地区之后,唐军加紧经营滇池区域,唐玄宗李隆基下令打通一条从安南经步头至戎帅的交通路线,并在安宁筑城驻军把守。</i></b></p> <p class="ql-block"><b><i>由于这条交通线路南北纵贯爨区,引起了爨氏家族首领的极大恐慌,于是,以昆州刺史爨日进、南宁州刺史爨归王和南宁州大鬼主爨崇道为首的爨氏家族,发动了大规模的对抗,攻陷安宁城,杀掉筑城使越崔都督竹灵清。</i></b></p> <p class="ql-block"><b><i>为了平息爨氏之乱,唐玄宗命南诏国国王、云南王、越国公、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皮逻阁出兵征讨爨氏家族势力。</i></b></p> <p class="ql-block"><b><i>皮逻阁认为爨氏家族已统治该地400多年,强攻不可取,于是一方面采取武力,迫使部分爨氏家族成员降附,另一方面又向唐廷为爨氏家族说情,成为爨氏家族的保护者。</i></b></p> <p class="ql-block"><b><i>唐廷认为南诏势力进入滇池地区,可能会造成新的割据,于唐朝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派唐军都督李宓赴安宁,以反间计暗中唆使爨崇道杀死了爨归王和爨日进,激起了爨氏家族的内讧。</i></b></p> <p class="ql-block"><b><i>为报夫仇,爨归王之妻阿姹派使者向皮逻阁求援,皮逻阁决心利用爨氏自相残杀的机会,彻底剿灭了爨氏的势力,便以援助爨守隅母子为名,兴师问罪,出兵击杀了爨崇道父子,他们的家族党羽也全被俘杀。自此,爨氏家族势力在动乱中迅速瓦解,被南诏国各个击破。</i></b></p> <p class="ql-block"><b><i>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南诏军队占领滇池地区,用武力将滇中地区的西爨居民二十万户胁迫迁往滇西永昌城,东爨则逃亡散落于山林谷地。</i></b></p> <p class="ql-block"><b><i>虽然云南历史进入南诏、大理政权以后,部分爨氏族人仍然保有贵族身份,但终究还是衰落下来,消亡在了茫茫历史烟云中。</i></b></p> <p class="ql-block"><b><i>其中,一部分爨氏族人改为寸氏,曾有寸氏族人为大理国布燮,元朝时为土官,明军入滇后又率先归附,并留有《寸升碑》予以记载。</i></b></p> <p class="ql-block"><b><i>没有改姓的爨氏族人,则逐渐同化于少数民族中的“彝”族、“白”族,也有一部分远去海外,其中有极少部分,流落内地。至此统治了400多年的爨人衰落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i></b></p> <p class="ql-block"><b><i>在1500多年前的汉末,在远离封建中央王朝统治的西南边陲,曾经出现过一个南中长达500多年的爨氏地方王朝,他的势力范围包括了今云南全境、四川南部、贵州东部及越南北方部分地区。爨氏地方王朝统治南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陆良,爨氏王朝也修德修文,创造了灿烂的地方文化——爨文化。历史书籍对这段历史少有记载,给南中爨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i></b></p> <p class="ql-block"><b><i>《爨龙颜碑》立于公元446年,此碑无论从形制到内容,还是从历史到书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碑文记录了爨氏的辉煌及汉文化在南中的传播和云南各民族的融合;文体具有魏晋风范,骈俪酣畅;碑文书法独具一格,在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其书法形体被称为爨体,颇受历代书家所赞赏,康有为称其为“楷隶极则”、“古今正书第一”,评为“神品第一”,是研究汉字书法演变的珍贵资料。</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