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川黔(六)从三台到梓潼

妞妞

<p class="ql-block">今天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台</b>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没有多少存在感,但在历史上也曾和成都齐名,隋唐时成都是剑南节度使西川府驻地,而梓州则是剑南节度使东川府住地,古梓州即是今天的三台县。</p> <p class="ql-block">既为隋唐时的巴蜀重镇,自然见证了那场使唐盛极而衰的叛乱——安史之乱。大诗人杜甫就这样开始了他在川蜀长达八年的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成都建有杜甫草堂,诗人在那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自己身处逆境,却心系天下苍生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而“<b style="font-size:20px;">梓州杜甫草堂</b>”被誉为蜀中第二大草堂。诗人在这座城停留了20个月,留下了150余首诗,其中最著名的是那首<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b></p> <p class="ql-block">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p><p class="ql-block">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p><p class="ql-block">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p><p class="ql-block">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p> <p class="ql-block">也被后世称为杜甫平生第一大快诗”苦命的杜甫,却是最伟大的“蓉漂”,在听到朝廷的捷报频传之时,不禁全家狂欢、举杯纵酒,畅想不日便可坐船骑马回归太平的欢快之情,他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大唐百姓的心声。然而诗人没有回归故里,却因贫病交加,最终客死在湘江一条小船上。</p> <p class="ql-block"><b>“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b>”。梓州人记住了诗人,后人修了草堂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圣,杜甫草堂不大,建立梓州公园内牛头山顶,高大的杜甫雕像屹立在草堂广场中轴线上,诗人身体瘦削,目光炯炯,手持卷书,心系天下。</p> <p class="ql-block">走进了杜甫生平馆,也是走进了那段由盛而衰的战争时代,走进了诗史堂,也随着诗人的笔来感受梓州的山川风物、心绪流转,草堂内也有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再现了诗圣当年“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之闲适意境。原来,寓居于斗室间,亦可念天下苍生,躲避战乱时,亦不应失去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宋朝时梓州改名潼川,明清时设潼川府并建有城墙,今天仍有大量遗存,在此基础上复建了<b>潼川古城</b>历史文化街区。尽管做旧而不古,但游人不多,特别适合放松的走走停停和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传承大讲堂里复刻了不少蜀中民俗和非遗。草编画、石头图、舞龙图、花式盖碗茶、三台龙门阵,让下一代人在这样的体验馆内记住了乡愁、知道了历史也是一种传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台有梓州渡。</b>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潼川的水上交通很发达,梓州渡是古时的水路码头,凯江从这里汇入涪江,涪江是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周围山区丘陵的特产名品从这里流向各地,古时的交通重镇在这里找到了走向繁华的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梓潼“两弹城”</b>:1965年8月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内迁梓潼。1969年,两弹研究由青海至此,在此地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因被称为两弹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是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座标,但这里却铸造了国家强大的基石,先后组织完成29次核试验以及原子弹,氢弹武器化与定型。</p> <p class="ql-block">梓潼“两弹城”:1965年8月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内迁梓潼。1969年,两弹研究由青海至此,在此地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因被称为两弹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是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座标,但这里却铸造了国家强大的基石,先后组织完成29次核试验以及原子弹,氢弹武器化与定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院内房屋多为红砖排房,曾经有1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两弹城工作、生活过。这里有王淦昌旧居、陈能宽旧居、吴益三旧居、邓稼先旧居等,每一处居所都十分简朴,但是正如邓稼先所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将军楼</b>又称(小白楼)。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接待领导人的地方,所以人们又称这里是白宫、小白楼。张爱萍将军经常来院里指导工作,入住205室房间。为了表述对张爱萍将军的怀念谁将此楼命名为将军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礼堂</b>曾经是九院下达指示表示决心的聚集厅。每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在这个大礼堂进行传达的时候,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干部们纷纷上台表决心,这里不仅是核聚变的起始点,也是千万核能人集结号的吹响地。</p> <p class="ql-block">两弹历程馆主要展示的是核弹武器化的成果。展馆的展陈主要以实物模型,影像资料,场景复原等方式真实还原了中国研制两弹不平凡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两弹乃国之重器,科学家肩负国之重任,而他们却用行为诠释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