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管理角度而言,不论是公司层面,还是大部门或小团队层面,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用人与留人的问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是,平台要留得住人</p><p class="ql-block">只顾眼前利益得失,竭泽而渔的用人文化不可取。所有的团队管理方式与方法,于留不住人的平台而言,都是苍白乏力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识人用人,优胜劣汰</p><p class="ql-block">1、专业能力强,诚恳踏实,任劳任怨,积极进取,埋头干活,不善言辞和能说会道的,要优先晋级加薪; </p><p class="ql-block">2、专业能力差一点,心态端正的,要培养。 </p><p class="ql-block">3、专业能力差、弄虚作假、没有服从意识、没有团队精神、执行力差、遇事推诿、捏轻怕重、脾气还不小的,要逐步淘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是,定义岗位职责,明确职能分工与责任</p><p class="ql-block">1、技术岗位:</p><p class="ql-block">储干、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首席工程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管理岗位:</p><p class="ql-block">组长、主管、经理(课长)、总监、副总、总经理、董事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是,建立晋升与淘汰机制</p><p class="ql-block">平台留得住人,认清了人,接下来就应该建立加薪晋升机制和淘汰机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晋升渠道</p><p class="ql-block">(1)、技术线路晋升途径:储干、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首席工程师 </p><p class="ql-block">(2)、管理线路晋升途径:组长、主管、经理、总监、副总</p><p class="ql-block">(3) 、从管理层组织架构,看公司发展格局</p><p class="ql-block">如从 组长->主管->经理->总监->副总->总经理 的管理层组织架构,发展到 组长->主管->经理->总监->副总->总经理->董事长的管理层组织架构,这是一种格局晋级。抬升管理层的身份地位,就是抬升企业形象和企业内在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职级评定标准</p><p class="ql-block">由主管拟定团队职级评定标准,提报上级领导和公司相关部门评议,经公司层面统一设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职称评定组织</p><p class="ql-block">由小部门主管、大部门经理、中心总监或副总、纪检部门、人事部门等负责人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考核基准点与方式</p><p class="ql-block">(1)、学历:此项是硬性条件,即是衡量从业员工基本素质的基准,也将影响将来公司上市</p><p class="ql-block">专科、本科、研究生等,通过人事档案查询,从优考虑,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学制:</p><p class="ql-block">自考、统招,通过人事档案查询,从优考虑,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专业方向:</p><p class="ql-block">与本职工作对口的专业,通过人事档案查询,从优考虑,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软件技能:</p><p class="ql-block">专业软件掌控种类、专业软件应用深度。由主管统一出题机试,结合日常项目设计工作所用软件应用能力,综合考核,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美学思维、审美水平、创意思维、专业知识、专业经验,是否在专业领域发表过文章或论文。由主管统一出题笔试,结合日常项目设计稿输出质量(此质量不限于资料的正确性,会更多的倾向于美学与创意方向),综合考核,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职业素养:</p><p class="ql-block">服从意识、执行力、团队意识、敬业度等,由主管根据日常工作表现,综合考核,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个人素质:</p><p class="ql-block">脾气习性、行为习惯、人品等方面,由主管根据日常表现,结合周边反馈,综合考核,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逻辑思维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A、文字组织能力:</p><p class="ql-block">信息沟通、邮件往来、工作汇报、问题复盘报告,是否发表过文章,由主管统一出题机试,结合日常工作表现能力,综合考核,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日常工作有效沟通能力、会议专题报告能力,由主管根据日常工作表现,综合考核,往上提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其他考核项:</p><p class="ql-block">身体素质、性别、年龄、家庭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只有先建立和完善好加薪晋升机制和淘汰机制,有法可依,奖惩有据,对于后续的团队管理工作而言,才算具备了开局基础和前提条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是个人从管理角度,关于用人与留人问题的一些不成熟思考和想法。特加分享,恳请指导,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