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长征路D5—20240307赣州市区~于都县~会昌县西江镇

微风

<p class="ql-block">队友阳光满屋制作的精彩视频</p> <p class="ql-block">领队喜雨按:2024年3月7日,多云,北风2级,温度8~15度,长征路骑行第5天。</p><p class="ql-block"> 早晨6:30赣州市出发,途经赣县、江口镇、罗坳镇,骑行65公里至于都县,在扬奕自助餐午餐后去于都县参观长征前夕毛泽东旧居、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中央红军直属机关长征第一渡。下午从于都县出发,途经梓山镇、小密乡,于18:00到达西江镇,入住富源湾大酒店。今天骑行124公里,累计骑行432公里。</p> <p class="ql-block">本来俗语就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遇上爱玩爱拍照的,这戏节目可就多了</p> <p class="ql-block">也只有城市里的红绿灯🚦才能拉住这些骑行大神的车轮飞驰</p> <p class="ql-block">镜头的背后是上面那个拍到背影的阳导</p> <p class="ql-block">时间公园,背景就是和谐钟塔。每天24小时,谁也不多一分谁也不少一秒,开心时间多点,忧郁就没有时间来打扰。</p> <p class="ql-block">红绿灯🚥前,成排走过的学生好奇地打量着我们,骑行,也可以走的很远,骑行的种子不经意间也许就种在了这个孩子的心里,发芽生长。</p><p class="ql-block">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 <p class="ql-block">路过中国稀金谷产业城交叉路口,进出来往的车辆密集</p> <p class="ql-block">路边等候时,樱花开的正好</p> <p class="ql-block">骑过每一个路标,都是送给自己的一枚奖章。或快或慢,走过才不遗憾。</p> <p class="ql-block">江口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江口镇江口村窝上曾屋祠堂。1932年3月7日,中央红军第三次攻打赣县县城赣州失利后,于3月9日下午至13日在这里召开了有苏区中央局成员和红军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江口会议”)。</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经在这里住过。</p> <p class="ql-block">拍照片的阳光满屋,热爱又认真专业</p> <p class="ql-block">于都,我们来啦!</p> <p class="ql-block">于都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东邻瑞金市、会昌县,南连会昌县、安远县。西接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宁都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2021年,于都县户籍总人口111.77万人。截至2021年10月,于都县下辖9个镇、14个乡。县政府驻贡江镇渡江大道566号。</p><p class="ql-block">汉,置雩都县,以北有雩山。吴,析于都县东北之白鹿营,设阳都县(今宁都)。梁,析于都之南乡设安远县。南唐,于都瑞金监升为瑞金县。析虔化之石城场设石城县。宋,析于都九州镇之地,设会昌县。明,析安远双桥、石溪等堡置长宁县(今寻乌)。1999年,成立赣州市,于都县属之。故于都有“六县之母”之称。2020年4月26日,于都县退出贫困县序列。</p><p class="ql-block">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p> <p class="ql-block">现在出行不仅有手机导航,路标也制作的很标准,加上村村通公路,骑行出游真是太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当年苏区地界,红色旅游概念随处可见,队服上的长征字体和这个路灯上的字体一样,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一进于都,就能感觉到于都人民对于红色历史的诸多自豪。</p> <p class="ql-block">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来江南?</p> <p class="ql-block">为啥哪个景点都爱拍照呢?因为这一刻比余生的每一天都要年轻,余生或许不会再有机会和这片风景相遇,一转身可能就再也不会见,我珍藏曾经同框的每一刻。</p> <p class="ql-block">于都城最主要的几条大街分别被命名为“长征大道”、"红军大道”和"红旗大道”。走在街头,除了能时时感受老区人民的热情,更能够处处发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下的革命遗址,或在街头,或在小巷。 路边的长征源广场标识显著,长征源,在于都。</p> <p class="ql-block">于都县长征源广场旁边扬奕的15元自助餐不仅美味,老板娘人情味更浓。我们到时还没到中午下班的饭点,全店就我们七人,四川来开店的老板娘一直叮嘱我们要吃饱,还拿出水果,小吃,小咸菜分发,如家人般温暖。</p> <p class="ql-block">餐后去参观毛主席故居,路边的树根就是非常好的特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经过于都城的繁华地带时,毛泽东当年旧居一何屋完好地保存着。 而长征,无疑是发生在这片红土地上最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远道而来,合影留念,在哪里,我们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大家对骑行远行都充满了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纸上谈兵胜亲临,决胜千里之外,主席用兵真如神!</p> <p class="ql-block">主席当年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婚姻法》,值得细读</p> <p class="ql-block">一苏大会后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婚姻条例》 </p><p class="ql-block">第一章总则</p><p class="ql-block">第一条 确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封建的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 </p><p class="ql-block">第二条实行一夫一妻,禁止一夫多妻。 </p><p class="ql-block">第二章结婚</p><p class="ql-block">第三条结婚的年龄,男子须满二十岁,女子须满十八岁。 </p><p class="ql-block">第四条男女结婚须双方同意,不许任何一方,或第三者加以强迫。 </p><p class="ql-block">第五条禁止男女在五代以内亲族血统的结婚。 </p><p class="ql-block">第六条禁止花柳病,麻疯,肺病等危险性传的染病症的结婚,如上述病症经医生验明许可者,可以结婚。 </p><p class="ql-block">第七条禁止神经病及疯瘫的结婚。 </p><p class="ql-block">第八条男女结婚须同到乡、苏维埃或城市苏维埃,举行登记,领取结婚证,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 </p><p class="ql-block">第三章离婚</p><p class="ql-block">第九条确定离婚自由,凡男女双方同意离婚的,即行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即行离婚。 </p><p class="ql-block">第十条男女离婚,须向乡苏维埃或城市苏维埃登记。 </p><p class="ql-block">第四章离婚后小孩的抚养</p><p class="ql-block">第十一条离婚前所生子女抚养,归男子负责,如男女均愿抚养,则归女子抚养。 </p><p class="ql-block">第十二条哺乳期内小儿,归女子抚养。 </p><p class="ql-block">第十三条小孩分得田地的,田地随小孩同走。 </p><p class="ql-block">第十四条所有归女子抚养的小孩,由男子担负小孩必需的生活费的三分之二,直至十六岁为止,其支付的办法,或支付现金,或代小孩耕种分得的田地。 </p><p class="ql-block">第十五条女子再行结婚其新夫愿养小孩的,小孩的父亲才不负小孩生活费之责。 </p><p class="ql-block">第十六条领养小孩的新夫,必须向乡苏维埃或城市苏维埃登记,经登记后,须负责抚养成年,不得中途停止和虐待。 </p><p class="ql-block">第五章离婚后男女财产的处理</p><p class="ql-block">第十七条男女各自得田地,财产,债务,各自处理,在结婚满一年,男女共同经营所增加的财产,男女平分,如有小孩,则按人口平分。 第十八条男女同居所负的公共债务,归男子负的。 </p><p class="ql-block">第十九条离婚后男女均不愿离开其房屋时,男子须将他的一部份房子, 卖给女子居住。 </p><p class="ql-block">第二十条离婚后,女子如未再行结婚,男子须维持其生活,或代耕种田地,直至再行结婚为止。 </p><p class="ql-block">第六章未经结婚登记所生小孩的抚养</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一条未经结婚登记所生的小孩,经证明后,由男子担负小孩生活费的三分之二,第四章之第一至第十五各条均通用。 </p><p class="ql-block">第七章附则</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按照刑法处以应得之罪。 </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三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p><p class="ql-block">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项英 张国焘</p> <p class="ql-block">编草鞋的操作台</p> <p class="ql-block">院里有两颗树,一棵是桂花树,另一棵也是桂花树。</p><p class="ql-block">桂花香气飘满园,故居守护人看起来70左右,说着当地的标准普通话,站到树围上示意我去闻桂花好拍照,领队喜雨有样学样。</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阳光满屋带我和毕姥爷去修车</p> <p class="ql-block">于都县捷安特自行车店年轻的任技师人好手艺更好,帮我把总是带闸运行的自行车调整好。后变速线换了,换挡有了丝滑感,啥时能体验到队友们踩踏有丝滑感就好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回去得换车了,车况不好确实太出力。</span></p><p class="ql-block">毕姥爷的美利达车也给免费调好了,大盘上不去的原因竟然是换挡线出轨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真好!</p><p class="ql-block">不论是饭店老板娘还是车店里的技师,还是故居的守门人,在我们眼里,他们就代表了于都县,好评!</p> <p class="ql-block">随便一骑,就起范,霸气侧漏啊</p> <p class="ql-block">红色景点,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们这次出行要走的路</p> <p class="ql-block">沿着于都河畔走,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高高的纪念碑高高耸立在河畔的东门渡口边。这,就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1934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8.6万人集结于都,从8个渡口星夜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是的,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就是从这里迈出了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碑高10.18米,寓意为毛泽东等红军领袖渡河日期,造型为迎风远航的双帆形状。</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合影阳光和谐,和双帆寓意不谋而合。</p><p class="ql-block">阳导名言:只要心里不长皱纹就永远是年轻!</p> <p class="ql-block">白翎是安东铁骑的群主,千里不捎针,这家伙把大旗都扛来了,这份热爱和执着让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毕姥爷,既爱国,又上镜!暖男一枚</p> <p class="ql-block">领队喜雨,在我们这个队伍里必须是中心!</p> <p class="ql-block">路在脚下!走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于都河”并不算一条特别秀美或者壮阔的江河,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却享有着不朽的声名---80多年前,红军万里长征在此渡过了第一条河,人称"长征第一渡”。 </p> <p class="ql-block">这车骑的好像都能飞到对岸去</p> <p class="ql-block">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来我往,一个回合都用不上,高下立见!你骑成了帅,我骑只求不摔,哈哈哈,我有数,还偏偏就往一起凑,不知愁滋味儿啊!</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p><p class="ql-block">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和巩固的后方基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中央红军长征的酝酿筹划、秘密准备和集结出发,是红军长征全过程的重要阶段。苏区军民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长征精神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p> <p class="ql-block">别</p><p class="ql-block">彭加伦</p><p class="ql-block">是一个晴天的下午,太阳斜挂在西边的天空,很多人都在田里,为了他们自己分得的土地,弯着腰在努力地耕种,不断地唱出快乐的山歌。妇女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门前做慰劳红军军鞋和其他针线。孩子们一群一群很活泼地在作游戏,乡政府门前的红旗随风飘荡,在阳光的映射下展现出特别鲜艳的颜色。</p><p class="ql-block">号音响了,尖锐的声音激动着每一个战士的心弦。吹号本是军队中平常的事,可是今日的号音却带来了特别的意味,好象在这声音中包含了很浓厚的刺激的感觉。谁知道它就是长征进行曲,谁知它就是故乡离别之歌! </p><p class="ql-block">队伍出发了,红色战士一队一队地由各个村庄下涌现出来,一线一线不断地继续向着于都河畔进发,马声、担子声、刺刀磨擦声、步伐声、歌声、互相错杂着。 </p><p class="ql-block">波口中站满了红色的英雄,船夫不新地摇着他的木橹,一船一船渡过去了。一个个战士都轻捷地一跃登岸,他们一跳上岸就飞跑地跟上队伍去,动作是那样地迅速。 战士们身上的装备很整齐:衣服都是新的,背包颜色是一律的,每人二个或四个手榴弹挂在胸前。军鞋每人三双,少的两双。拥在背包上端的防空帽……用树枝做了伪装, 以防备敌机用的---都戴在头上,十天的粮食,有的掮着,有的挑着,有的扛看。伙食担子、公文担子很有序地随在队伍的后面,一个个雄赳赳地迈着大步前进。 </p><p class="ql-block">红军家属和儿童团的小弟弟们,一堆堆地站在路旁欢送。他们手里有的拿着草鞋, 有的拿着食物,有的拿着银钱,守候他们的儿子、丈夫、哥哥、弟弟经过时临别的礼物。 当他们的子弟经过时,有很多的叮嘱: </p><p class="ql-block">“到外面要谨慎,要听负责同志的指挥,回来的时候,有适用的东西带点回来!” “哥哥,多捉几个师长回来啊!” </p><p class="ql-block">红军家属是这样关心着他们的子弟,集体送别,每次出发都是很多的,这是革命根据地特有的现象。 </p><p class="ql-block">太阳在远山背后,渐渐地下去了,夜幕开始笼罩了大地,正在起着晚烟的村庄和黄透了的田野,葱翠的山林,渐渐地模糊,在队伍的后面消逝了。红军战士们一面前进, 一面谈笑着,他们活泼愉快兴奋的情绪,不新地在他们的笑容上流露出来</p><p class="ql-block">队伍继续地在黑夜中前进着,穿过了无数的田垅,走过了很多的森林,有时脚下渐渐高了,知道己在上山,低了又低了,是在下山;哗哗的流水,知道己经到了山脚, 沿着山溪前进。谈笑到处传下来,远远地不新送来一声声大吹声,秋虫在山野间奏着音乐,战士们是有些倦意了。经过无数次的休息,远远地前面照耀着很多灯光,东一路西一路的分散,大家忽然高兴起来,嚷着:“到了,到了,跟上呀!” </p><p class="ql-block">人声嘈杂起来,秩序也忽然零乱,各部队都找着自己房子宿营了。 </p><p class="ql-block">一切都是沉寂,大地仍在黑幔中沉睡,红色健儿也进入睡乡。</p> <p class="ql-block">最纯朴的文字,最有感染力,读来让人眼角湿润。</p><p class="ql-block">鲜活的生命,灵动的生活,仿佛就在眼前,有多少送别再也没能盼来再见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原本要住在小密乡,静水深流建议到大一点西江镇入住,住宿和饮食都方便。</p><p class="ql-block">红花客建议我们在路上哼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p><p class="ql-block">​一队出行,全体骑友关注鼓励,群策群力,感谢之情非言语所能表达!</p> <p class="ql-block">你骑你的远方,我走我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你追我赶,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蜗牛只要努力,也可以爬上树梢,加油!</p> <p class="ql-block">竹林深处有人家</p> <p class="ql-block">晚上18点到,入住西江镇富源湾大酒店,三人间75元,宽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