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建设近代海军从1875年开始,历经十余年到1886年北洋水师已规模初具。但满清政府看到海军上下数万官兵全都是汉人,为了加强对海军的控制培养满族海军人才,并为挪用海军经费兴建颐和园寻找借口,清廷决定设立一所专门培养满族海军军官的学校。1887年1月满清政府的皇家海军学校——水师内学堂正式成立,因学堂坐落在皇家禁苑昆明湖附近又称为昆明湖水师学堂。 奕譞在1885年受命组建海军衙门,接手总理海军事务大臣一职后,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5月代表清朝统治者赴天津,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检阅了已经正式成军的北洋水师。新式海军的威力显然给奕譞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作为满清权贵的代表,有一种状况也引发了他的深深忧虑:原来北洋水师控制权实际上是被掌握在汉人手中。于是在经过一番积极谋划之后,奕譞于当年的9月14日给慈禧太后上了一道《酌拟规复水操旧制参用西法以期实济》的奏折。在奕譞上奏的当天,慈禧太后便迅速采纳了他的建议,发布懿旨:“准海军衙门奏请规复水师旧制,参用西法,复京师昆明湖水操内外学堂。” 可谓“一石三鸟”。其一,实现培养八旗海军人才以争夺未来海军控制权的深刻用心;其二,利用在昆明湖畔建设水操学堂的“立项”,冠冕堂皇地为慈禧太后建造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其三,在那个历史时点上,光绪皇帝载湉(1871—1908)及其生父奕譞作为晚清权力博弈中的一方,希望通过给慈禧太后准备一个让她称心满意的善后安置,为光绪摆脱“垂帘听政”、尽早顺利接掌最高统治权力铺平道路。 作为慈禧太后而言,她最看重的是能够借着开办“水操学堂”的名义,尽快实现她处心积虑重修“清漪园”的目的。原来,这才是“高效率”背后的动力。事实上,慈禧借助奕譞、奕劻这前后两任海军衙门总理事务大臣操办挪用的巨额海军经费,虽然最终没能全面修复“清漪园”,但将其主要部分建成“颐和园”的企图还是实现了。而与修建颐和园的庞大规模相比,偏于昆明湖一隅的水操学堂反而成了小小的陪衬。 这所海军学堂获准开办于1886年,是继1866年开办“福建船政学堂”和1881年开办“天津水师学堂”之后,清朝官办的第三所海军学堂。由于这所学堂直属海军衙门,所以也叫“海军内外学堂”。 第一届招收的60名学生中并没有一个是满族官宦子弟,而是从皇家近卫部队健锐营、外火器营中挑选的有一定文化基础、年力精壮的八旗官兵子弟。这也反映出在清朝入关二百年后,满族贵胄后代在长期的养尊处优中早已失去了他们先辈那种南征北战的锐气,因此根本无人愿意参加海军去过“战风斗浪”的艰苦生活。 昆明湖水操学堂的课程设置和学堂规制基本仿照了天津水师学堂的模式,学堂分为内学堂和外学堂,学制为五年。内学堂主要学习西法测算、天文、驾驶等航海技术课程,外学堂则主要侧重于行船、布阵及施放枪炮等技术的基础学习与训练。到了1892年3月五年学习期满,被记录在册的肄业生就只剩36人了,这36名肄业生随后被派往天津水师学堂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继续深造。结果,有24名学生留津继续深造。成绩不合格的12人被退回原旗。留津学生中,后来又有12人被“神机营”调用,剩下的12人经过一段时期的课堂研习后,被派上北洋水师的“康济”号练习舰实习。其后,又有3人在实习结束前被“神机营”调走。最终实际完成学堂全部课目的毕业生仅为9人,毕业合格率仅为15% 在第一届学生肄业后,学堂于1893年又招收了第二届40名学生。但仅一年后就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最终战败求和。甲午战后1895年学堂被裁撤。 水操学堂院内现陈列“永和轮”,它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政府为答谢“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给予日本的支持,赠送慈禧的一艘机动游艇。该艇由日本川崎造船所根据昆明湖的水位深浅量身制造。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方将材料从日本神户运至北京,借用颐和园船坞装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川崎造船所派60余人在颐和园知春亭畔组装船体,四月份组装完毕。 耕织图石刻 《耕织图》石刻,共45图,其中耕21图,织24图。各图右方署画目及篆书五言律诗一首,旁附正楷小字释文,刻石构图简明。原石原存圆明园多稼轩贵识山堂,英法联军入侵时被毁坏一部分,后徐世昌攫为己有。徐世昌籍没后曾流失在京郊农家砌作猪圈,20世纪60年代初归中国历史博物馆(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存刻石23块,其中2块已全磨泐,2块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室。 蚕神庙: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始建,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2003年复建。清漪园时期,每年农历九月,织染局在此祈祀蚕神。 耕织图石碑: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立,为昆仑石形制,下承海水江崖纹石座,阳面阴刻乾隆御题“耕织图”三字,其他面续刻五首咏赞耕织图风景的御诗,是耕织图景区的点题之作。 现水操学堂做为耕织图景区史迹陈列馆,开设专题展厅,展示耕织文化、景区历史等内容。 北如意门南走不远处有一座半壁桥,高高的拱洞方便船行。 在离半璧桥东侧几步之远的地方就是林彪桥,这是一座钢架水泥结构平桥,它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为方便林彪乘车进园游玩而修建的,这座桥属于特殊时期的产物,与周围的园林景观十分不和谐。在林彪事件之前,由于怕对这位“副统帅”不尊敬而惹出麻烦,那时的人们不敢把这座桥称为“林彪桥”,而是称它为“双木(林)桥”。 这座桥1970年开始兴建,1971年完成。1969年,林彪在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林彪身体不好,行走困难,所以喜欢坐汽车。可是,要进到颐和园里他疗养的地方——清华轩,需要走很远的路。为满足这位“接班人”的要求,经过测量研究后认为,在石舫北侧的后湖上架起一座能通汽车的桥,就能使林彪在离清华轩最近的地方下车,然后只要走不远的路即可到达清华轩院内。 林彪桥仿赵州桥,其大型单拱保证了桥身的平缓,有利于车行。而西边紧挨着它的半壁桥本不是为走车的,高高的拱洞方便了船行也不妨碍坐在肩舆里的皇上打桥上过,却苦了坐红旗防弹车的林副统帅,于是马屁精挪用别处的建材,抢修了这座林彪桥。 20240306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