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接着昨天的话题,再谈谈徐老师小说的结尾。一篇小说进入大众视野之后,它的意义就不只是作者意图了,在发现普世价值的同时,读者又从自身认知出发产生理解,所以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篇小说的结尾,徐老师把契科夫写死了,并且是被气死的,有短篇小说结尾之妙: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个结局一些读者觉得不太好:有的人认为契科夫的结局应该是被那些看似善良的普通人“咬”死的;有的人认为契科夫后来应该以此为素材继续写出一篇巅峰之作;还有的人接受不了这些冰冷的现实,希望看到奥楚蔑洛夫们能够站出来发出公正的表态……</p><p class="ql-block"> 就这个结尾,我思考了一下,我还是觉得被气死是很合理的。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已经洞察了所有的人性,对于赫留金啦、鸭舌帽啦、酒糟鼻啦的表现,他都是“没说话”“不说话”“说不出话”“摇了摇头,没说话”“还是没说话”……因为当人性的假恶丑在他面前徐徐展开的时候,作家是冷静的、克制的,因为这些众生相是他所了解的人性的一部分。而当矮个子小丑突然跳出来说:要代表全体俄罗斯人民起诉他的时候,当说他需要赔偿一亿八千万卢布的时候,伟大的作家终于被“吓住了。”这个是他从来不曾想到过的奇葩事情,颠覆了他之前所有的认知,不可想象,无法可想。最后当奥楚蔑洛夫把脑袋缩进大衣立领里不表态的时候,他的情绪到达了高潮——忽然一下就倒在了大街上,被活活气死了。他是被奥楚蔑洛夫气死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对小说结尾的理解,但是再细想一下,又觉得可能浅薄了。契科夫真的是被奥楚蔑洛夫们气死的吗?一个伟大的讽刺小说的大家,一个洞察了所有人性的智者,他那么容易被气死吗?我回想了一下契科夫短篇小说集,里面有很多都是描写那个时期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群的,对于这些人在他面前所进行的表演其实都无异于裸奔,他早就是会料想到的,怎么可能是被奥楚蔑洛夫之类气死的呢?</p><p class="ql-block"> 那他为啥生气啊?还气到“死”?……</p><p class="ql-block"> 或者,他只能是被气死的。因为契科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洞察了一切的人性和在具体的事件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一切的人性之间可能隔着一片太平洋的距离。洞察人性一般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它更为冷静和客观也更能接受;而经历人性是实实在在的主角角度,更多地会渗入主观感受:爱恨痴嗔,生气愤怒悲伤……所以网上有一句话很流行——道理教不了人,事情才能。</p><p class="ql-block"> 到这里,我又思考起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死”的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是肉体的死去,但是现实生活中遭遇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肉身,但是精神上的死亡是比比皆是的。人总是愿意自己是真善美的,但当现实的黑色向你袭来的时候,你做何选择?很多时候,当遇到A事件的时候,你身上的“真”就死亡了;当遇到B事件的时候,你身上的“善”就死亡了;当遇到C事件的时候,你身上的“美”也死掉了……你飘然在这世界上,可是,你已经不再是你,你的结局无非是两种:</p><p class="ql-block"> 一是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你对可能威胁安全感的事情不再有什么态度,你关上心门,缩回自己的世界,你不再多想真实、善良、美丽、勇敢、同情……这些光明的字眼;你也对虚假、丑陋、冷漠、怯懦不再有太多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更多人的结局可能是:“凝望深渊的人,最终成为了深渊本身。”你终于也成为了人群中的那一个,你不再明辨是非,并用“成熟和成长”为自己贴上标签,以一个智者的姿态告诉年轻人说:世界本来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但是,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p><p class="ql-block"> 又想起了一个朋友,她有一次告诉我,她是没有勇气做老师的,因为觉得责任太重大了。三十几岁的时候,我是不理解这句话的,那时的我想,这有什么难的呢?教孩子向上向善总不会错的啊!今年我四十四岁了,突然有了新的感悟:一个价值观和行为不一致的人是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的,无论你的语言多么循循善诱,都是苍白无力的……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妇女节,周围环绕着很多美丽的鲜花,芳香四溢。每一个教师,不管别人怎样,都应该努力让自己身开花朵,那一朵叫真,这一朵叫善,还有一朵叫美……当身开鲜花的你走上神圣的讲台时,你才能振聋发聩地告诉学生:孩子们,这是世界本来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