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民歌传承

歌海淘韵

<p class="ql-block">  关于传统民歌传承,绝大多数人都理解成“只有反反复复去传唱传统民歌,才算是传统民歌传承,而立足在传统民歌根基之上,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就不算是传统民歌传承……”。这样的思维方式其实是十分狭隘的,容易诱导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甚至产生传统民歌唯我独尊的错误思想,严重违背中共中央的相关指导精神。要知道,传统民歌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至少它数量有限,内容有限,唱来唱去都是老调重弹,无法弘扬时代主旋律,无法满足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共有18个纲要。把其中第5、第9和第15三个纲要结合起来理解,可以得出结论:立足在传统民歌的根基之上,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的现代新民歌,也算是传统民歌传承作为。传统民歌与现代新民歌有两个基本共同特征:即歌词反映的都是某个地方的劳动,或者生活,或者情怀,旋律曲调方面,都有鲜明的地方风格韵味(前者垫基,古韵古味相对浓厚,后者延袭,现代气息相对明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纲要1: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p><p class="ql-block"> 纲要2: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p><p class="ql-block"> 纲要3: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p><p class="ql-block"> 纲要4: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p><p class="ql-block"> 纲要5: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p><p class="ql-block"> 纲要6: 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纲要7: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p><p class="ql-block"> 纲要8: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p><p class="ql-block"> 纲要9: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p><p class="ql-block"> 纲要10: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p><p class="ql-block"> 纲要11: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纲要12::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p><p class="ql-block"> 纲要13: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p><p class="ql-block"> 纲要13:扎根人民、书写人民、启迪人民。</p><p class="ql-block"> 纲要14: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走进人民群众,用脚丈量大地,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憧憬着人民的憧憬,做人民的孺子牛。</p><p class="ql-block"> 纲要15: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展现中国形象。</p><p class="ql-block"> 纲要16: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p><p class="ql-block"> 纲要17: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p><p class="ql-block"> 纲要18: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