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闪亮的名字

赵晶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记永远值得称赞的好军嫂,十佳兵妈妈刘文桂</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 王明珠</b></p> <p class="ql-block">  2023年的盛夏,八一前夕,烟台电视台颁奖晚会的舞台上华丽的灯光照耀着,舞台上方的“八一”军旗赤红鲜艳,军徽神圣耀眼。</p><p class="ql-block"> “将最好的儿女送给国家,这是家国胸怀最美的表达。”听着满怀深情的颁奖词,舞台中央的轮椅上,一位满头白发,89岁高龄的老妈妈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因为优秀的儿女,刘文桂,成了一个闪亮的名字。今天,被评为“十佳兵妈妈”的她与自己的丈夫,共和国功勋飞行员程树荣烈士的形象一起来到了广大电视观众面前。她多想从轮椅上站起来,挺直腰杆,用强有力的声音读出自己的获奖感言,在舞台中央给党和国家、给人民深深鞠一躬,并郑重地说一声“谢谢!”</p> <p class="ql-block"><b>成长,从黑暗奔向光明</b></p><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刘文桂出生在山东莱芜一个有千户人家相对富裕的大村,位于泰安与济南的交通要道上。但在她童年的记忆里,那是一个被日本鬼子,汉奸来回蹂躏践踏的地方,村中就有一个鬼子据点,每次鬼子出入据点,路过村里,都是乡亲们的噩梦。踩着三寸金莲的母亲因为跑不动,只能领着她这个小女儿躲在附近隐蔽处。日本侵略者残杀无辜百姓,祸害当地妇女的暴行,给她幼小的心灵一次又一次残酷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因为家中大哥在1937年中学毕业后就出去参加了八路军,他们刘家便成了敌人的眼中钉,一次次上门逼问。一天,汉奸带着鬼子又闯进家门逼着交人,不交就开始打砸。一个汉奸抓起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小文桂要拷打,幸好有一个好心的乡亲央求,一个三岁的孩子啥也不知道,求求放过她吧。刘文桂有幸捡回一条小命,但遍体鳞伤的父亲被抓走了,她哭着喊:“娘,娘——”</p><p class="ql-block"> “妮儿,妮儿,别叫,娘在这儿。”在水井旁,她听到水井里母亲颤抖的召唤。那是母亲难以忍受敌人的棍棒暴打,淤青遍体的她一下跳进了水井里,好在当时水井里的水不深,母亲也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被带到据点里去了,接受了各种酷刑,生不如死,双目失明……家人变卖几乎所有地产,终于将死都说不出儿子下落的父亲赎了回来。可父亲痛苦的呻吟,全身伤口上蠕动的蛆虫像甩不掉的恶魔鬼子,让小文桂恐惧,更像无数根钢针刺痛她幼小的心。</p><p class="ql-block"> 她永远记得自己颤巍巍地举着小油灯,母亲给父亲清理身上蛆虫的悲惨景象;</p><p class="ql-block"> 永远记得敌人在他们刘家大院用刀背在父亲后颈来回划拉着玩那肆意的笑声;</p><p class="ql-block"> 永远记得在八路军区工所工作的大姐夫,因为坚决不参加国民党,被敌人用烧红的铁勺子剜的皮肉模糊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刘文桂美丽的大眼睛里就长出了顽强的目光,爱憎分明的眼神。</p><p class="ql-block"> “娘,我哥和姐夫为啥要当八路军?”</p><p class="ql-block"> “为啥呢?也许为你能过上好日子。”母亲悄声道了一句。</p><p class="ql-block"> 像看到了希望的光,文桂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向着明天的太阳勇敢地活下去!要等着八路军哥哥打回来。狼烟四起,革命者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了小刘文桂一颗红色的种子,并在她的心里扎根,发芽,成长。</p><p class="ql-block"> 阴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她终于见到了身为抗日英雄的大哥,并跟随他去了部队。新中国向她展开了温暖的臂膀,从苦难的童年爬出来的刘文桂,如一只被拉出泥潭的小鸟,快乐地扑棱着翅膀,在北京开始了她幸福的读书生涯。</p><p class="ql-block"> 星光璀璨,英雄就在身边。刘文桂从大哥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所具有的的坚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大哥南征北战,是一次次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他身负11次重伤。在解放莱芜时战友们几乎都牺牲了,他坚守阵地,头部被炸,右眼和脑袋里都留下了敌人的弹片,他硬撑着指挥作战到最后胜利。他的伤口包扎着,一路北上,又去了东北三省继续参加战斗。所幸在1949年解放后大哥眼中的弹片在北京协和医院取了出来,但脑中的弹片却永远无法取出,他要与那块敌人的弹片搏斗一生。就这样,胜利后大哥还参入编写了《全军政治纲领》,为国家军队建设继续贡献着他的聪明才智。 </p><p class="ql-block"> 耳濡目染,刘文桂热爱伟大的党和英雄的人民军队,感恩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她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当她得知同桌小郭父母双亡,哥哥还在朝鲜战场上时,她便主动从自己每月的生活费里拿出6元给她做日常生活补贴,直到一年后小郭的哥哥凯旋归来。</p><p class="ql-block"> 刘文桂从广州工业大学毕业了,20多岁的她美丽大方,白净饱满的鹅蛋脸上,一双大眼睛明亮有神,说气话来声音清脆利落,是个热情率真,人见人爱的好姑娘。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在海口市城管局工作,一次杭州之旅,经人介绍她结识了大自己一岁的山东老乡,高大英俊又幽默风趣的海军飞行员程树荣。从此,刘文桂的人生与这位祖国的航空军人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她的目光开始习惯仰望蓝天,她的眼里多了一颗会从天上飞到自己身边的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奉献,承载家国军人情</b></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相遇,幸福的向往。刘文桂与程树荣在大家的见证下结婚了,一对佳偶,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但再甜蜜的爱情也要面对人间烟火,锅碗瓢盆。婚后,刘文桂第一次来到丈夫程树荣的老家,莒县的一个穷乡僻壤,沂蒙山区的贫穷落后是她没有想到的。4个兄弟为吃饱饭,过上好日子向他们投来的渴望的眼神,让年轻的刘文桂一时不知所措。心地善良,更是爱屋及乌,刘文桂明白自己将来面对这个贫穷大家庭的责任。于是,她与丈夫一样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省吃俭用,接济家中的兄弟们。五弟要读书,二话没说,全力供他读书,直到他考上了中专;老大,老四的房子要重新翻盖,他们出钱;老三的孩子上学,他们接济。丈夫的老家穷啊!一次丈夫实在无奈挪用了刘文桂自己积攒的400元给了老家,当时,那可是她在婚前从读书就开始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巨款呀!</p><p class="ql-block"> “你用的话,最好跟我说一声。”善良贤惠的刘文桂知道后心里有些委屈。</p><p class="ql-block"> “对不起,老家急着用,我们以后再慢慢攒吧。”程树荣满脸窘迫的样子,让刘文桂心头一热,她连忙点了下头,没有再说一句抱怨的话。因为她见不得丈夫为难,见不得他为老家那一大摊子事操心,她一心要为丈夫分担照顾家庭的重任。用她自己的话,我们两口子从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一次架。沉重的家庭生活负担下,刘文桂只能向哥嫂求助。生孩子时,她几乎都没有得到过好的照顾,调养,加上海南多变的热带潮湿气候,几年下来,刘文桂就得了严重的风湿病。她的体质越来越差,免疫力严重下降,过敏反应严重。一年她阑尾炎发作要做手术,因为过敏无法实施麻醉,她是被被绑在手术台上无麻做的手术,这需要一个女人多大的耐受力啊!但新中国要建设自己强大的海上航空,丈夫重担在肩,带训新兵,他顾不得啊。再多的委屈、眼泪只有自己咽下。</p><p class="ql-block"> 刘文桂,这个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美丽的军嫂,她默默扛起所有艰难。不能让驾驶战机带兵训练的丈夫有一点心理负担,自己要提供给丈夫的必须是积极的情绪价值,因为中国制造的战斗机需要他一次次驾驶上天试飞。</p><p class="ql-block"> 记得刘文桂第一次去海南飞行基地探望丈夫时,程树荣神情严肃地对新婚妻子说:“小刘,你别害怕哈,昨天我一个同学在夜航试飞时人机坠入大海牺牲了。”单纯善良的刘文桂惊呆了,她第一次意识到飞行员这个职业是一个光荣却很危险的职业,特别是战机试飞员,面临的危险更是莫测的。她为国家损失一位飞行员痛惜,也为他的家人,他的妻子痛心,那个夜晚她失眠了。</p><p class="ql-block"> 海南的风是热的,刘文桂的心更是滚烫的。她感觉自己突然间长大了,想到自己深爱的丈夫,他对自己的爱护,对老家父母兄弟的牵挂,便不由自主地心痛起来。国家培养一个优秀的海军航空飞行员不容易,作为一名大学生,她有自己的伟大理想。但是,自己既然选择了军人,说再多的爱,不如稳定好他的大后方,让他后顾无忧。年轻的刘文桂开始思考自己事业与家庭的重心,因为保家卫国的重任更需要丈夫这样难得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程树荣是个人才,也是一个传奇。1934年出生的他,从小放猪放羊,1946年,12岁的他在陈粟大军进驻沂蒙山时,一个人跟随部队跑了,在部队里当了小通讯员。48年淮海战役打响,年轻的程树荣勇敢参战,与战友们并肩战斗,出生入死,荣立战功。后来又参加了解放福建的战斗,严明的军队生活,残酷的战争历练,他由一个烽火少年快速成长一个为高大俊朗的小伙子,勇敢机智的革命军人。解放后,品行端正,身体健壮加天资聪慧,被推荐并如愿考上了长春航校,从此成了一名解放军空军飞行员,毕业后分到了祖国南大门,海南三亚,成了海军航空飞行员中的先锋。当时,这是沂蒙小山村里的人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家里人也以为跑出去多年不见的老二,可能早没了。</p><p class="ql-block"> 思考再三,刘文桂决定放弃自己优越的工作,到军人服务社工作,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丈夫调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质朴的愿望,一个军嫂对丈夫最纯粹的爱。程树荣也没有辜负妻子对他的大力支持,他不骄不躁,是上级领导心里的虎将尖兵,战友眼里的飞行楷模、标杆。为了丈夫,刘文桂几乎承包家中所有的大事小情,她每天都在精打细算,买最便宜的菜,自己回家做。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没有衣服,刘文桂就拆大人的旧衣学着给孩子做衣服,棉花不够,把自己读书时的小被子拆了,掏出棉花给孩子做棉衣。不记得多少个夜晚,安排好孩子们都睡着后,她一个人还在灯下忙乎针线活,打算怎么满足老家兄弟们的救济……</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飞夜航的丈夫还在天上穿云破风。刘文桂仰望着夜空,闪亮的北斗星啊,请保佑战机一切正常,丈夫顺利归航。</p><p class="ql-block"> 家有贤妻,程树荣进步很快。他被提拔为中队长、副团长,再被任命师射击室主任、团长。</p><p class="ql-block"> 把困难与危险留给自己,每一次起飞前,程树荣都是第一个先飞,去查探天气。一次,程团长手拿飞行帽围着即将起飞的战斗机转圈检查,一圈下来,他用力一蹬飞机的轮子潇洒地说:只要发动机转,我就能回来。这自信里有一个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航空兵骨子里的坚毅,过硬技术和良好心态;这潇洒里有家中贤妻,美丽军嫂给他营造的幸福港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坚守,为爱撑起一片天</b></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乐章,像海南上空的风云,变幻莫测,辽阔无垠的海面,熠熠波光下酝酿着汹涌波涛,震撼天涯。</p><p class="ql-block"> 1978年1月10号,阴历的腊月初二,木棉花盛开的季节,海南的清晨,轻盈宁静,鸟鸣在窗外的薄雾中,时隐时现。刘文桂做好早饭,等着晨跑的丈夫回来,这是他们多年养成的默契。比往常早起一些的程树荣回来了,他接过妻子煮的一大碗面条,听着妻子温柔的嘱咐:趁热吃。程树荣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他看着为自己,为这个家整日操劳的妻子,饱满的鹅蛋脸不知何时瘦削了许多,眼角的鱼尾纹也多了……程树荣眼里流露出一丝深深的痛惜与不舍。看到丈夫异样的眼神,刘文桂问他,“你是不是病了?”“没有,你放心吧,我没事。”程树荣笑着安慰,几口吃完,随即转身往外走。出门那一刻,他又转身朝家中打量了一圈,目光落在依旧熟睡中的四个儿女身上停留片刻,他嘴角含着一抹微笑,转身出门了。刘文桂追出去想跟他说点什么,竟一时无语,眼睁睁地看着丈夫高大的身影消失在茫茫晨雾中。</p><p class="ql-block"> 刘文桂怎么也没想到,丈夫的这一个转身成了他们夫妻的永别。下午4点,程树荣不幸牺牲的消息像一个晴天霹雳在基地炸开了!</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程树荣亲自驾机试飞新型战机,刚起飞不久,飞机的座舱即起火了(后来分析是飞机压缩叶片断裂飞出,将油箱点燃,火一直烧到座舱)。作为一名优秀的老飞行员,他首先想到的还是要保住飞机,后为保护密集的村镇,他放弃了跳伞机会。最后在现陵水机场附近,不幸机毁人亡。共和国培养的优秀飞行员程树荣,年仅44岁的海军航空飞行队伍里的一名干将,坠落前飞行了2千多个小时的雄鹰,他再也没有飞回来。</p><p class="ql-block"> 刘文桂的天,塌了!</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难以回顾的夜晚,海南的天空是那么暗,暗到火红的木棉花都如披上了一层黑纱;通往陵水的路是那么漫长,漫长的似乎要到天尽头。</p><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海航第9师的官兵们和刘文桂的4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奔到了陵水县的坠机地点。大家打着火把一点一滴把英雄没烧焦的骨头和皮靴飞行服收集了起来,放在了部队航9师的会议室。</p><p class="ql-block"> 丈夫那高大魁梧的身影在哪里?南国哭泣的风告诉我吧!</p><p class="ql-block"> 清晨那一抹爱恋的微笑在哪里?夜空中颤抖的星告诉我吧!</p><p class="ql-block"> 刘文桂心里嘶喊着,一次次晕厥。</p><p class="ql-block"> 风中没有丈夫温暖的拥抱,星光里没有丈夫眷恋的目光。他还是扔下了他深爱的妻子、扔下了他可爱的孩子们、也扔下了他一直牵挂的父母兄弟。</p><p class="ql-block"> “小刘,你别怕哈。”迷迷糊糊中丈夫出现了,是她第一次来海南探亲时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在程树荣烈士的追悼大会上,刘文桂忍着巨大的悲痛,望着自己身边哭泣的两儿两女,他们最大的15岁,最小的8岁。心想,可怜的孩子们,有妈妈在。可当她使出全身力气抱住自己的孩子们,抱着自己丈夫的遗骨回家时,她还是忍不住失声痛哭,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要为儿女们好好活下去!一个母亲的力量让刘文桂站了起来。她收拾好家,就像丈夫每次出任务回来一样。她把丈夫的骨灰和遗物放在家里最安全的地方,从此,丈夫每天都会陪在自己和孩子身边,她要让丈夫见证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她就靠国家发给的650元抚恤金和自己微博工资来养活自己和4个孩子,赡养70多岁的婆婆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拉扯4个孩子的日子真是太难了!刘文桂想尽办法省吃俭用,也绝不向部队提一点救济要求。婆婆常问:老二怎么还不回家?她就一次次编理由,说丈夫有任务,出差了。善良的她一直嘱咐周围人,不能让婆婆知道自己的二儿子没了。直到老人88岁去世,烈士的母亲还以为自己为之骄傲的儿子一直活着。</p> <p class="ql-block"><b>传承,挚爱英雄军人魂</b></p><p class="ql-block"> “程华,我问你,你能不能做父亲一样的军人?保家卫国,不怕牺牲?”</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大儿子程华刚进门,就被母亲拉到跟前激动地问。</p><p class="ql-block"> 程华一愣,父亲去世一年多了,他第一次看着母亲如此严肃又兴奋的表情,“能!我听妈妈的。”程华不假思索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好样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原来上午刘文桂看到海军航空兵的招兵信息,她坐不住了,让儿子去当兵,子承父业,我们家里不能没有穿军装的。就这样,在丈夫刚去世1年后的11月,程华在广东省陵水县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海军航空兵。临走前,刘文桂认真地给孩子们开会:我们要爱护“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名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给它增光添彩,决不能抹黑。跟大儿子谈心,“你是程家的大儿子,要做到一切听党指挥,不搞特殊化,要给你自己争气。”程华怎么能不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呢?到了部队,他勤快刻苦,脏话累活抢着干,一心扑在学习训练上。他想着母亲的教诲,要在父亲牺牲的地方奉献自己火红的青春。学习他是最用功的那个、干活他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吃饭他是去的最晚并是坚持饭后收拾卫生,清扫厕所的那个。儿子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母亲的鞭策鼓舞,不要忘了初心,要保持一个革命军人的本色。</p><p class="ql-block"> “你们的父亲为国家牺牲了,不是为了让你们能得到什么好处,烈士子女的金字招牌不得对外炫耀。”这是刘文桂给儿女们的警告。</p><p class="ql-block"> 国家恢复了高考,刘文桂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对子女的教育上。她严于律己,像军队一样严格管理她的孩子们,规定每周要开家庭会议,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这成了他们家的一条铁的规定,发现哪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她就让他到父亲的遗像面前站着,去反思,去跟父亲说。其实,孩子们都很懂事,他们知道母亲的艰难,她每天都在与自己的越来越差的身体抗争,与失去丈夫的命运抗争。他们也知道,母亲累的时候常一个人看着父亲的照片悄悄落泪,知道母亲骨子里的那份刚强。</p><p class="ql-block"> 海军司令员石运生上将听说后称赞道,“刘文桂是特殊性格的女强人,是我们永远值得称赞的好军嫂。”</p><p class="ql-block"> 把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刻在孩子们的血脉里。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都听从了母亲的教导,除了大女儿去了公安,两个儿子和小女儿先后考上了军校。3个孩子到了部队,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争做铁血好兵。</p><p class="ql-block">像十佳兵妈妈颁奖词里说的“作为兵妈妈,你言有信,行有格,以自身的良善、正义、风骨、担当,为军魂的铸就奠定了良好的基因。”</p><p class="ql-block"> 千禧新年聚会上,刘文桂郑重提醒孩子们不能做的两件事:第一,不能有生活作风问题;第二,不能摆官架子,喝“兵血”。她苦口婆心地说,大多数战士都是从农村来的,他们家里一分钱恨不得分八瓣用。如果让我知道你们谁伸手要了当兵的钱,别怪当妈的不客气,我会亲自拿刀捅了你!身体孱弱多病的母亲,语言的分量却是字字千斤,砸在孩子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不花自己钱的饭我一口不吃,无论哪一个请客,都别想开发票去报销,否则,我立马就走。”面对正义倔强的老妈妈,聚餐时,女婿,儿媳妇也从不敢违命。年迈多病的刘文桂,一年要住十几次医院,可她一次也不准儿女们用公车。从海南调到烟台20多年了,她至今还住在莱山机场一个团级干部家属宿舍里,家具、门窗都保持着原来的模样,部队每次调整住房她都不愿搬。节俭一辈子的刘文桂,对身边生活困难的人却一直很大方,省下来的钱曾无偿的捐赠给了朱大保等10多位烈士子女读书,救济丈夫老家的穷亲戚。而她给儿女们留的家产只有丈夫留下的军靴,飞行服,每人一份。看到母亲仔细打包好的父亲遗物,孩子们百感交集,这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传家宝,巨大的精神财富啊!“你是儿女背后的砥柱、铜墙,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是的,儿女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大女儿在公安系统,成了一名优秀的科级干部,丈夫也是海军航空兵优秀的军官。在部队工作的大儿子程华、次子程平和小女儿程红,积极奋进,三人都多次立功,先后被中央军委授予大校军衔,加上小儿媳房毅,他们一家共有4位大校军官。因为她的军旅情怀,三个儿女亲家也都是当过兵的革命军人,刘文桂这位革命烈士的妻子,好军嫂,她已成为一位幸福的兵妈妈。</p><p class="ql-block"> 只有吃过苦的人,才懂甜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1994年的一天,刘文桂慢慢挪动着自己的老寒腿,勾着严重侧弯凸起的脊背,走到存放丈夫骨灰和遗物的柜子前,站了许久。16年了,把丈夫的骨灰抱回家整整16年了。现在,在烟台当地政府的安排下,他要去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了。</p><p class="ql-block"> 唉——,一声长叹,咽下多少个无眠夜、多少把思念的泪、多少次无助的病痛啊!她轻轻对丈夫说:树荣,你安息吧!孩子们都长大了,小女儿程红都成了一名海航军医,你和孩子们都是我的骄傲,也是我活下去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盛大的舞台,像一本耀眼的军旅篇章,它翻开了刘文桂在箱子里锁了44年的一封《烈士证明书》;翻开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那些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小客厅的沙发上,刘文桂看了一眼电视里,炫丽舞台中央那个坐在轮椅上激动地发表获奖感言的老太太,表情异常平静。她内心独白,中国人民解放军才是最璀璨闪亮的名字,我不过是借了他们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刘文桂默默望向窗外,盛夏午后的阳光照在绿树上,光影斑驳,远处蝉鸣隐约,周遭一片静怡。她恍惚听到英雄的战机掠过长空,星光在她的掌心轻轻流动。</p> <p class="ql-block">作者 珠珠</p><p class="ql-block">本名王明珠,烟台籍作家。一个闲暇行走在文字里的女子。著有诗集《指尖上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朗读者 赵晶</p><p class="ql-block">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烟台朗协老干部分会副会长,烟台朗协妇联执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