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现在由潮州、揭阳、汕头三个地级市组成,如果说汕头是潮汕的经济中心,那么古老的潮州就是文化中心,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早在2000多年前,潮州就已经存在了。潮汕人的祖先主要是中原汉族移民,他们与当地的南越土著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不断融合和同化,形成了今天的潮汕人。潮汕人是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 <p class="ql-block">潮汕文化也就是潮州文化隶属岭南文化,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文化地域特色鲜明,潮雕、潮绣、潮剧、嵌瓷、功夫茶以及潮州美食等许多非遗享誉世界。春节期间来到这座古城,看文化古迹,体民俗风情。</p> 潮州古城楼也称广济门城楼,作为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是潮州城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它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楼,楼分三层,面宽五间,下涵拱门以通内外;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 通过古城楼,首先来到牌坊街 牌坊是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牌坊在中国各地都有,曾经去过安徽歙县棠樾牌坊群以及四川隆昌石牌坊,它们是中国古牌坊文化的典型代表。 潮州牌坊街共有古牌坊22座,成为与广济桥齐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 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 一座石牌坊一个故事,看完石牌坊集齐故事,还是需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在牌坊街状元亭巷口,坊字两面同。为明嘉靖壬辰科状元林大钦而建,林大钦为潮州乃至粤东地区古代唯一的文状元。 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老香橼、老药桔和黄皮豉)、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在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开元路,原占地100亩,现存20.3亩,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称开元寺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起改称为开元镇国禅寺。开元寺经历代修建,带有宋、元、明、清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潮汕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祠堂的建筑、石刻、潮州木雕、嵌瓷等工艺考究精湛,祠堂所承载的族谱和家史,与潮汕民系族群息息相关,潮汕祠堂,是海内外千万潮汕人记住乡愁的心灵圣地。位于潮州古城内的己略黄公祠 潮汕祠堂遍布潮汕地区各乡镇村居,总体数量以万计,大多建造考究,历史悠久。 己略黄公祠,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民间故事则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也有体现。 金漆木雕 又称潮州金漆木雕,简称潮州木雕,是一项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得名,潮州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并誉中国两大木雕体系。 己略黄公祠国宝级的金漆木雕,如此精美 精美的己略黄公祠木刻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三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建筑装饰艺术,建筑物的装饰品或供欣赏的摆设,被誉为"永远亮丽的艺术"。 路边居民区一个祠堂,屋檐精美的嵌瓷,漂亮的漆画。随处可见的潮州嵌瓷堪称最夺人眼球的风景,有永不褪色的屋顶戏剧之称。 “讨海”为生的潮汕人,或从事海上商贸,或捕鱼为生,他们大多信仰妈祖,因此潮汕地区妈祖文化十分兴盛。妈祖宫庙遍布境内各个角落,其数量之多无法统计。位于潮州凤凰洲的妈祖庙。 镂空石雕,屋檐漂亮的嵌瓷。 精美绝伦的潮州嵌瓷 潮州凤凰洲上建于清代的奎阁,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在上面可以看见广济桥的正面全景。 潮州古城历史文化街有很多传统府第民居与宗祠建筑,私家住宅主要建于明代和清代,系古代贵族官宦聚集地。在这里有一座建于北宋的驸马府。 许驸马府为北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和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 1997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参观潮州市博物馆,海洋文化和华侨文化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中国以外,世界各地分布大约有1500多万潮汕人。</p> 石雕展厅分为很多个主题:祠堂门楼、石牌坊构件、墓葬、寺庙建筑等。这些雕刻的石头,运用了诸多艺术手法。什么浅雕、高浮雕、透空雕、缕空雕、双面雕、线刻等等。 叹为观止的潮州金漆木雕 潮绣与广州刺绣(广绣)总称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 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祠前甬道尽端处之五十一级笔直石蹬道。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虽只有短短八个月,但他询民疾苦驱鳄除害、修堤凿渠发展农桑、推法立制赎放奴婢、延师重教兴学育才,在潮州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受到潮人的尊崇。潮州人民把韩愈登临过的双旌山称“韩山”,员水改称“韩江”,建韩文公祠。韩山上的韩祠里面有一块碑刻,称颂韩愈“功不在禹下”。 <p class="ql-block">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教育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p> 名篇《潮州韩文公庙碑》是一篇创作于宋代时期的散文,作者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这篇文章是苏轼于1092年(元祐七年)三月,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涤的请求,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所撰写的碑文。该文高度颂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并具体描述了潮州人民对韩愈的崇敬怀念之情。感情澎湃,气势磅礴,有人评价“《韩文公庙碑》,非东坡不能为此,非韩公不足以当此,千古奇观也。” 竹简状石雕幕墙镌刻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手书的鸿篇巨掣——王大宝《韩木赞》。两个雕像为杰出的潮汕人,左为华侨领袖庄世平,右为国学大师饶宗颐。 <p class="ql-block">韩山上俯瞰韩江风光,古城楼、广济桥以及网红潮州大桥</p> 宽阔的韩江是潮州人民的母亲河 龙湖古寨,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地处韩江中下游之滨。面积约1.5平方千米,始创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 龙湖古寨先后被列为"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采访创作基地"、"香港中华民俗摄影采访创作基地"、"广东省最美人文历史乡村""广东古村落""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广东省"潮文化研究基地"、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寨门口七块牌子。 龙湖寨就形成了"三街六巷"的聚落规划格局,寨中汇聚有数百座宗祠、府第、商宅、宫庙等建筑物。至今较完整地保存尚有一百多座,是研究潮州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大型民居聚落。 古寨结构很讲究,是先人按照九宫八卦修建的,寨中央直街长达1.5公里,由于形似"龙脊",加上该寨四周韩江水、池塘湖水环绕,因而称"龙湖",直街东面有三条街,西门有六条巷,形成了"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在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 龙湖古寨 中,近万土生土长的居民延续着富有特色的文化风貌传承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整座古寨充盈着质朴的农家生活气息。寨中宗祠、家庙百余座,女性祠堂"阿婆祠"、纪念老师的" 祠"在我国极为罕见。 从龙湖古寨北门入寨不远,能看到一间尺度大于平常祠堂的建筑,这就是因祠门宽阔被称为“阔嘴祠”的阿婆祠。阿婆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当时龙湖富甲一方的商人黄作雨为其生母周氏所建,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这座女性祠堂在潮汕地区乃至国内都是极为罕见的。 纪念老师的祠堂 大户名宅庭院深深 精美的木雕漆画 商铺经营的东西很有地域特色,中草药香蘘。 潮汕特色饮品油甘汁系列 潮州功夫茶馆 千年老榕树盘龙错节随处可见,古寨内巷陌纵横名宅巨祠无数 纪念妈祖的天后宫 潮州广济桥,又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于韩江之上,连通城市东西两岸,是一座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身的独特桥梁,它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和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桥梁结构独特,装饰精美,历来有“江南第一桥”的美称,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桥面古香古色,桥身横跨韩江,并集梁桥、拱桥和浮桥于一体,结构十分特殊,堪称我国桥梁中的孤例。一直慕名,因为这桥,来到了这座城。</p>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广济桥共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则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整桥长度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共有12个桥墩和1座桥台,12个桥孔;西边梁桥长137.3米,共有8个桥墩,7个桥孔;中间浮桥长97.3米,由18只木船连接而成。 广济桥现有桥亭30个,其中殿式阁12个,杂式亭台18个,桥亭的设计匠心独运,既可以为桥梁和行人提供遮护,使桥身和过往行人少受日晒雨淋。同时也能增加桥身重量,增强桥身的稳定性,提高桥梁的抗风御潮功能,延长寿命。 “民不能忘”是桥上唯一座牌坊 广济桥就象一座造型别致的水上古城,走在桥上,可以尽情欣赏亭阁和韩江组成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桥上一座座亭阁,每一座都有一副楹联,一块牌匾,上面全是书法大师的手笔,处处尽显潮州人的文化底蕴。 广济桥可以说是潮州最有名的景点,且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开放,参观游客特别多。 现实版的“过河拆桥”。白天,游客可以在桥上漫步观赏亭子、桥墩和江景,每到下午五点半,桥面上的木船就会被工作人员拆卸,等到次日早晨十点,又会按照规定的格局重新搭建。 广济桥是一座兼具历史、文化和美景的古桥,不仅是广东省的名胜古迹,更是全国桥梁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每天的“过河拆桥”不仅为游客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对广济桥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生动诠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作为中国人,应该文化自信。旅行在最美中国,打卡潮州广济桥。 潮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美食之都,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到潮汕不可能不提到美食小吃,到潮汕的几天,吃了很多,糖葱薄饼、烤粿条、粿条汤、牛肉火锅、牛肉鱼丸、蚝烙、肠粉、紫菜炒饭、生腌、甘草水果……潮州的小吃和美食太多了。 潮州菜,也称潮汕菜 ,简称潮菜 ,是享誉中外的一大菜系 ,是中国四大菜系之粤菜的主干与代表。 今年春节,潮汕成了中国旅游热点,许多游客为了“吃”,专程来这里过节。 春节期间,潮州各种美食小吃从清晨供应到深夜,弥漫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让游客沉醉。 此时的人潮,是另一种风景,凸显浓浓的年味。 春节作为中国最隆重的节日,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片节日的气氛。有幸在充满古韵的潮州过节,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广济桥灯光秀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第一次旅行结束,乘高铁回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