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烤杂病”(散文)

高天流云(高朝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烤杂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们冀南农村地区非常流行,据说起自明清,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那时候,每逢正月十六傍晚,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着堆起两三个芝麻秸,欢欢喜喜“烤杂病”。至于烤杂病为什么用芝麻秸,不仅是因为其易燃火苗大,这里面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寓意往后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有条件的家庭还要在芝麻秸上搭上几支柏树枝,俗称柏灵枝,寓意“百灵百应”。</p><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有的女主人们还把家里的旧炊帚扫帚、破竹筐等不能再用的杂物也都拿出来在烤杂病时烧掉。据说烧的杂物越多,祛除各种疑难杂症越多。</p><p class="ql-block"> “烤杂病”点火都是在晚饭后,为了争第一笼火,很多家庭早早就把芝麻秸堆好了,然后早早做饭,早早吃饭,吃完饭一家人齐刷刷围站在火堆旁,一边烤火,一边嘴里喊着:“烤、烤,烤杂病,烤到哪儿哪儿没病。烤烤手,把钱搂;烤烤腰、腰板好;烤烤腿,飞毛腿;烤烤脚、百病消”。上了岁数的人们还根据芝麻秸最后倒的方向,判定来年哪个地方是丰收年。</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村子里的大街小巷,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的门口都燃起熊熊大火。大人小孩都围着火堆,烤烤手,伸伸腿,转转腰,做着各种各样的烤火动作,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好不热闹。年轻的姑娘小伙拉帮结伙,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匆忙地跑来跑去,想要把附近各家各户的“百灵火”都烤遍。大冬天里,他们不但不冷,有的还浑身冒汗,把棉衣外套都脱了。大家乐此不疲,忘记了一年的辛苦,期盼的是来年没病没灾有个好身体!</p><p class="ql-block"> 烤杂病的时候还兴烤灯盏吃。那时老百姓日子过得艰难,条件好的过年还能吃上白面馍馍,条件差的只能吃包皮馍馍,也就是外面一层白面皮,里面包的是棒子面。能吃上蒸年糕、炸年糕的就更少了。尽管这样,有的家里还是想方设法弄一二斤黏米面做灯盏。那时村里还没有红蜡烛,供奉天地、灶神点的都是黏米面做成的灯盏。黏米面捏的灯盏粘性大,不开裂、不漏油,普通灯盏大小跟一号电池差不多,栽上捻,加满花籽油或菜籽油,一次能点1-2个小时。从大年三十一直用到正月十五。请神上供完毕,灯盏就没有用了,也开始变硬了。这时大人们就用筷子或树枝把灯盏穿起来,赏给孩子们让他们去烤杂病的时候烤着吃。据说吃了烤灯盏能得到神灵庇护,百病不侵。十几笼火烤下来,一个个灯盏油乎乎黄沾沾的,外焦里嫩,非常好吃。有灯盏的小伙伴们得意洋洋,趾高气扬,谝来谝去;没有灯盏的小伙伴们要么穿个馒头、红薯之类的去凑凑热闹,要么就讨好巴结同伴,乞求赏个一只半盏,尝个味道。</p><p class="ql-block"> “烤杂病” ,是一种纯朴的民间风俗,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人们对祛除百病、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它能一直流传至今,充分说明是民之所愿、民心所向!希望它不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高朝明,男,河北省沙河市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河北文学》《诗神》《中国青年报》《金融时报》《中国诗人》《西北文艺》《南方文艺》《南北作家》《诗与散文》《广东作家》《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作家文学》《枫叶诗刊》《中外诗人》《诗刊》《南方诗林》《金融作协》等报刊和媒体平台,并有多篇获奖。</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