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城[镇]游(九)广东潮州古城

远山

潮州古城 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内,是广东省第一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的两座城市之一,潮州历史悠久,考古材料证实,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创造了口头文学——畲歌仔。潮州的先民属闽族和闽越族。 潮州有驰名中外的“潮州八景”,有“三山一水绕城廓”的自然景观,更有以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艺、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等为代表的自成体系、独具一格的旅游文化。 潮州古城主要是指潮州市湘桥区一片,这里的众多历史建筑与市井生活融为一体,可以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游走在大街小巷上,广济门、开元寺等古迹让人叹为观止,数不尽的潮州特色美食与古巷深处的民居让人倍感亲切。 古牌坊是尊荣显达、彰扬乡贤的纪念性标志建筑,始于宋而盛于明清。据文献记载,太平路牌坊多达39座,牌坊的种类、数量之多世上罕见。 漫步在太平街,就像走进了历史的长廊,一张生动的潮州历史民俗风情画卷就这样生动地在眼前展开。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条街上鳞次栉比的牌坊群,只有约2公里长的牌坊街,几乎是每巷一亭、百步一坊,牌坊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可以说是全国“罕见”。现在太平路上的牌坊,是修复重建的,共23座古牌坊(包括东门街2座)。 其正背面均有额刻及对联,三层楼上则雕有飞鸟走兽、人物花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亭额题字及对联均出自名家手笔。每座牌坊都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令人难忘的历史故事。 牌坊街内店铺林立,潮州老字号、地方特色店铺鳞次栉比。多项特点与特色的复合,使牌坊街被誉为“天下第一牌坊街”,成为展示潮州古城文化内涵、历史风貌和艺术特色,激发古城区经济活力的历史文化景观。 广济楼是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城楼,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广济门城楼庄严巍峨,共三层楼高,登上城楼可将韩江水和湘子桥等潮州主要标志建筑尽收眼底。 上水门是潮州古城的南门,是众多游客进入古城的必经之路。门上的雕塑和建筑风格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潮州城墙是唐代修建的城墙,全长约6公里。登上城墙,你可以俯瞰整个潮州古城的风貌。潮州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唐代,草创时,是夯土城墙。宋代,开始用陶砖易土。到了南宋,终于形成长约5.3公里的城廓,一座生机勃勃的海滨商城,城门有11个,说明古城潮州的商贸、交通十分发达。到了明代,以石筑城,清代又加修筑。到了民国,潮州拆城墙修建马路及其它市政设施,只保留了滨江一面城墙。 潮州有一句民谣: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这句民谣中的桥,指的就是广济桥,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浮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从民谣中,不难看出广济桥对于潮州来说,意义非同一般,是潮州的一张名片,也是潮州历史文化底蕴的见证。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即公元1171年,桥墩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自从第一个桥墩修建开始,经历了三百多年,到了明代,才形成了独特的“十八梭船廿四洲”格局,工程是非常复杂与浩大。 潮州广济桥虽然名字里没有“断”字,但却是一条真实“断开“的桥。游客来到,建议在17:00前购票(票价20元)上桥,刚好是夕阳西下的时间, 7:30后就开始清场,在桥的左右两端都清楚看到拆桥,早点占据好位置,看广济桥每天会上演“过河拆桥”,很有意思。 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笔架山的半山腰上,是潮州人为纪念韩愈为潮州所做的功绩建造的祠堂,是中国现存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潮州任职大概八个月的时间,除了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还为潮州人民做了许多有利民生的好事:办教育、驱鳄鱼、修水利、赎赦奴隶、启用贤士……等等。 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市繁华的开元路,开元寺就是在这一片繁华的红尘中,围出了几十亩的“禅地净土”,成为闹市中一片清幽的地方,进入参观不收门票。 在公元738年,崇信佛教的唐玄宗下诏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全国十大州郡各建一座寺庙,作为庆贺天子诞辰的道场。潮州的开元寺,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荔峰佛堂的基础上兴建的。 开元寺自从建立起,历代都有维修,所以整座开元寺,既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建筑艺术,所以,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开元寺寺庙内的佛像、壁画和建筑风格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且香火兴旺,号称粤东地区第一名刹。 在这里可以看到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有遮风挡雨的风雨骑楼、有颇具规模的古民居、有古韵尚存的府第、有雄伟气势的城门、还有遍布街巷的古井……值得细细品味。 韩江奔涌,潮水往复,弹指千年,风华正茂。这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山拱卫、一水环护的城市山水格局迄今依然保持,述说着“岭东首邑”千百年来的沧桑与巨变,演绎着“海滨邹鲁”与众不同的绰约风姿。 照片拍摄于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