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3.6.风!吹走了阴霾,阳光灿烂,晴空如洗,万里无云。必须户外走走🏃,东门进,先到天鹅湖看看天鹅,怎奈,天鹅一直卧在窝里…</p> <p class="ql-block"> ⬇️“西洋楼遗址”残缺之美~</p> <p class="ql-block"> ⬇️艺术家在临摹</p> <p class="ql-block"> ⬇️每次必拍的“物件儿”</p> <p class="ql-block"> ⬇️在谐奇趣突然发现惦记已久的狮子了,就是太远啦!不过,能看见“真容”已经很知足啦!</p> <p class="ql-block"> ⬇️圆明园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巴洛克石刻构件</p><p class="ql-block"> 此构件原为西洋楼观水法西洋围栏,圆明园遭劫难后此围栏断为数节,这是其中一节。</p> <p class="ql-block"> ⬇️雕花石洗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石洗为汉白玉质地,分为上下独立的两部分,上为扁圆形石洗,下部为立柱式带足基座。口沿部分饰有纹饰,下部为莲瓣纹,中部主体四周雕刻有小狮子,两两一组呈嬉戏状,脚踩绶带,鬃毛飞舞,灵动活泼。石洗立柱一面浮雕嬉戏婴童,其他三面开光内分别有梅、兰、石,竹子及葡萄藤、小兽等纹饰。石洗原有裂痕,后经修复。</p> <p class="ql-block"> ⬇️大水法石鱼 时代:清</p><p class="ql-block"> 大水法石鱼,寓意时来运转,富富有余。其长126cm,宽93cm,高50cm,原位于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前。法国人莫里斯·亚当曾经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拍摄过石鱼尚在大水法喷泉前的照片,此照片后被收录到1936年出版的《十八世纪耶稣会士所作圆明园工程考》一书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此对石鱼被国民党陆军中将杨杰(1889-1949)从西洋楼大水法搬到西单横二条其私宅院中,2005年被圆明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在西单横二条宅院内发现,2006年11月此对石鱼成功回归圆明园。</p> <p class="ql-block"> ⬇️须弥座螭首 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劫灰飞尽笃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望柱头 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劫灰飞尽 笃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绿琉璃正吻 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劫灰飞尽 笃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绿釉琉璃构件 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劫灰飞尽笃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绿琉璃仙人骑凤 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劫灰飞尽 笃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青花八宝万福如意纹瓷砖 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劫灰飞尽笃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雕西洋花黄琉璃构件 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劫灰飞尽 笃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雕西洋花石构件 年代:清</p><p class="ql-block"> 劫灰飞尽 笃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从出土物统计,西洋楼琉璃主要有黄、绿、黄绿、青、蓝和紫色。其中谐奇趣出土黄、绿、蓝、紫色,海晏堂出土黄、绿、青色,养雀笼和方外观则均以黄色为主。这些琉璃用于屋顶的建造,并部分用于墙面装饰,打造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圆明园遗址内遗存有大量琉璃构件,考古发掘出土物也以琉璃为主,只大宫门一处的出土琉璃就达两万余件。圆明园出土的琉璃种类丰富、颜色各异,几乎囊括了中式建筑琉璃构件的全部种类,是圆明园遗址文物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琉璃构件是一种常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的装饰材料。北京琉璃烧制始于辽代,门头沟现在还留有辽代窑场遗址。元代初期,官府在门头沟琉璃渠村设立琉璃窑场,称“官窑”或“西窑”。清代乾隆年间,皇家园林大规模修建,所需琉璃均产自此地,门头沟琉璃窑自此更加兴盛,所制琉璃按清工部则例烧造,其技艺一直被</p><p class="ql-block">视为标准官式烧制法。</p><p class="ql-block"> 琉璃是一种用铅作助熔剂,以含铁、铜、锰和钴的物质为着色剂,配以石英制成的一种低温釉器。烧造琉璃一般采用二次烧成工艺,首先选用坩子土,经过粉碎、筛选、淘洗,炼泥成型,晾干后入窑素烧,其烧成温度在1000-1100度之间。然后根据需要施彩釉,二次入窑彩烧,其烧成温度在660-990度之间。</p><p class="ql-block"> ⬇️以下为圆明园出土的琉璃残件~</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