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龙年正月二十九(3月9号)开启龙年长城第一爬,迁西榆木岭~青山关长城穿越,全程13.82.公里(好像没有走这多),爬升652多米。</p> <p class="ql-block"> 河北唐山迁西真远,坐了三个半小时的车,十点才到迁西榆木岭村。正好一路上做做功课,得知万里长城在唐山境内蜿蜒200余公里,有名关险隘30余处。其势巅连起伏、奔腾浩瀚,荟萃了明长城的精华。榆木岭关位于迁西县城东北部五十公里,《迁安县志》载,明洪武年间,徐达于此设关,建城堡,石城高1.5丈,周147.3丈,有西、南二门,城南有校场。关城所处位置高山对拱,地势险要,万里长城从关前蜿蜒而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万历三年,朵颜部进犯中原,戚继光率部从榆木岭出关阻击来犯之敌大获全胜。</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山脚下的榆木岭村向西上山,到达第一个坍塌一半的敌楼,半山腰俯瞰群山环抱山谷里的榆木岭村。未见传说中的现存的关城南门,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榆木岭长城,是一段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长城。长城东接迁安,北抵宽城,地势险要,城墙修的很有气势。榆木岭村西边长城塌陷,无法在上行走,只能在城墙下小心穿过。目前为止这里还没有任何后来修缮的痕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石一砂都是明朝原始的长城建筑。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路沿着连绵不断的长城而行,虽然路程不长但长城上荆棘刺绊丛生,一路披荆斩棘。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代表着中国精神的长城已经千疮百孔,蜿蜒起伏的城墙长满了树木,我认为这些树木是重要的毁我长城之罪归祸首,很多烽火台的门洞已是残缺不全,也是先人修的结实,要不然早已不存在了。正是这些残垣断壁,仿佛在向世人讲述着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爬到顶端,长城两侧的山势陡峭,站在城楼中能充分感受到这里曾经的雄壮,极目远眺北方,层峦叠嶂,在如此险峻的地形作战,可见当年战争的严酷。</p> <p class="ql-block"> 榆木岭~青山关长城这段长城属一二等边墙,局部为两面垛口,路线不长却多达十几个上兵道。全程二十多座敌楼(早早姐介绍有28座),多为3X4结构,大部分保存着二层,坍塌的也不少。独特之处是三座有名气的敌楼~监狱楼、72券楼和月亮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路寻找,终于来到一座敌楼~此楼跨城墙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基座,用大条石砌成,高与城墙相同。中层是空心部分,为小回廊结构,南墙和北墙各有一个石券门,位于两个箭窗西侧。东墙有四个箭窗,每个箭窗下面有一个瞭望孔。楼内比较宽敞,在内部结构墙上,有很多拱式“壁橱”,窗、门、梯、瞭望孔、楼内结构墙及“壁橱”都是券拱结构,有砖券和石券,造型美观,组合巧妙,别具一格。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七十二券楼吧,经不老师找轨迹确认就是,我还特地数了数,没有72个券拱,可能二楼楼顶上哨房的拱券有些坍塌了,七十二券楼因由大小七十二拱券结构而成,故此得名。实际上所有长城敌楼门和箭窗都是券拱结构,但在长城沿线上还没有发现和此楼内部造型相同的敌楼,堪称绝无仅有,长城建筑的精华。据说此楼为明代蓟镇总兵官戚继光修建。修筑这些券洞的用途呢?大多数文献其用作包括瞭望、通气、佛龛、灯台、楼梯、流水、粮库等等,对于“佛龛、灯台、粮库”不敢苟同,因为没看到烟熏的痕迹,粮库也小了点,但我也想不出别的,可能就是以供戍守士兵放置物品之用和瞭望孔瞭望之用。看官觉得如何呢?</p> <p class="ql-block"> 七十二券楼除了奇特的造型外,据说还有一个奇特之处:传言如果在惊蛰这天起早赶到楼内,当第一缕阳光从箭窗射进来时,在楼内顶上会隐约出现字符,据说这些字符能够预示出当年的雨水走势,因此当地人又称之为“水神楼”。这算神话传说吗?神秘学吗?真想去探究探究。</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七十二券楼面前,你会感到长城的伟大,此楼的神奇,古人的智慧,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从七十二券楼远眺,远处一座山头上,有座正方形楼子,墙上一个通风口,可能就是监狱楼。走近一看,真是,西墙有劵门,室内面积约十三四平方米,砖墙厚达一米,如此严密令人联想到监狱,故称监狱楼。说是关押犯人用,通气孔距地面1丈8尺,四壁光滑,难以攀附,战时擒获的敌人,由孔投入,难以逃脱;但我更倾向于是储粮仓库。一是监狱没必要筑一米多厚的墙,孔那么高怎么把人投入?远处的战俘呢?再者长城上房屋资源稀缺,人员值守、物资储备还不够用,没必要设监狱。抓到犯人可先绑树上,然后送到山下的关城关押即可。</p> <p class="ql-block"> 不老师拍的监狱楼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回眸监狱楼,早已不再囚禁战俘或储藏粮食,刀光剑影黯淡,鼓角争鸣远去!蓝天下的监狱楼,似沉睡,似沉思,沉默的守候着历史上曾经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第三座有名气的月亮楼,据说位于八面峰的峰顶,北面就是峭壁,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整座楼以大块条石为地基,上面用青砖建筑,随历经风雨,如今依然屹立不倒,整体建筑保存相对完好。这次<span style="font-size:18px;">未能找到这座敌楼,留有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 沿着青山关方向继续披荆斩棘,正前方青山关城堡映入眼帘,关城保存完好,青山关城堡城门和城堡门前影壁清晰。</p> <p class="ql-block"> 从青山关南岭急速下降,长城被公路截断。</p> <p class="ql-block"> 青山关古城堡是迁西县15个关口内仅剩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除自然坍塌外,少有人为破坏。青山关城高1.8丈,关门1.4丈,周长166.9丈,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青山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把守的道路外达塞北草原,内地直抵蓟州镇府三屯营,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军事重地。关城两侧高山对拱,峰峦叠障,万里长城从南腾空而来,由此蜿蜒西去,更显得青山关地形险要,气势雄伟,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山海关为天下第一关,而青山关水门则是万里长城第一门,是长城沿线保存完好的仅有一座提拉式水门。以山崖为基,基座上砌条石五层,条石上垒方砖五十五行成拱形。虽经五百年战火洗涤,地震摇撼,它仍巍然屹立。等队友期间,爬到城堡南门门口。因时间关系,也是功课没做好,没进城内探访水门,好遗憾,只能找机会再来吧。</p> <p class="ql-block"> 欣亮帅哥一如既往捡长城上的垃圾,又是收获满满,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