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撼动人心的青州微笑

東哥

前言 <p class="ql-block">1996年,龙兴寺遗址(青州市博物馆南邻)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以北朝造像为绝多数,其数量之丰、品类之盛、雕刻质量之高轰动国内外。更极为珍贵的是,佛像多数保存了表面的彩绘贴金,使得今人可以目睹当时佛像彩绘的真实面貌。</p> <p class="ql-block">其中被学界称之为“青州风格”的是指北魏、东魏、北齐三个时期,这三个朝代的造像风格大致代表了“青州风格”的初期、形成和鼎盛时期。而微笑是这个时期佛像最迷人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1996年前,世人只知最迷人的微笑来自欧洲那个叫蒙娜丽莎的女人。青州佛造像出世后,世人皆知最迷人的微笑在东方,在中国、在青州,有种微笑叫“青州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青州佛像神秘的微笑,亲切、自信、从容、舒放,最动人心魄。因此被称之为“青州的微笑”,微笑千年,惊艳世界!</p> <p class="ql-block">无关乎信仰,就是看着舒服,被她的笑容深深打动。跨越千年,抚慰众生!</p><p class="ql-block">无论您是否信佛,当您站在佛像面前抬眼凝视时,都会被那纯净的笑容所打动……</p> <p class="ql-block">尽善尽美!美轮美奂!慈祥!安宁!</p> <p class="ql-block">让人词穷的美!</p> <p class="ql-block">经过南北朝的发展,至隋唐时期,青州龙兴寺已成为古代青州地区的最大寺院。唐玄宗开元年间,北海太守、书法家李邕曾为之题写“龙兴之寺”四字,每字径尺五寸,反映出当时龙兴寺规模之巨大。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日本佛教天台宗名僧圆仁法师入唐求法路过青州,当地官府安排其入住龙兴寺新罗院。龙兴寺与青州城南的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共同形成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一个中心。</p> <p class="ql-block">青州龙兴寺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北齐《临淮王像碑》碑阴摹刻唐李邕书“龙兴之寺”寺榜拓本</p> <p class="ql-block">车老师和张老师讲的很好[鼓掌][鼓掌][鼓掌]</p> <p class="ql-block">历经:公元300-500年~北齐,震惊世界</p> <p class="ql-block">从造像的时代分析,这批造像从北魏开始,历经东魏、北齐、隋、唐、北宋,跨越时间长达500余年,其中尤以北魏至北齐时期的造像出土数量最多,形体最大。部分造像还带有纪年铭文。最早的纪年造像为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的韩小华造像,最晚的有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造像纪年铭文的出现,使今天的我们得以准确了解这些窖藏佛教造像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此尊佛像面相圆润,双目低垂,表情含蓄。身着通肩大衣,下缘露出下衣,为雕饰衣纹,服饰轻薄贴体。右手自然垂下,拇指、食指提起大衣一角。脑后残留雕出的头光中间的莲瓣。通体贴金。</p> <p class="ql-block">温度生命。一凿一磨皆菩提。经过无数次打磨</p> <p class="ql-block">这个手势其实蛮难做的,既体现了力量,又不失柔和</p> <p class="ql-block">应该是往外推,自拍不是太合适,哈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大家福寿康宁!作为文化使者双向奔赴!</p><p class="ql-block">包容 接纳 平和</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种残缺的美,您是不是也会心中隐隐作疼。当你凝重地直视着诸佛的面孔。他们只是那样矜持又深邃的微笑,没有愤怒,没有痛苦,没有轻蔑,甚至看不到悲悯。他们颌首垂眉,双目微闭,无视万物,却洞悉人情世态,唯留无言微笑与众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