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盛强</p><p class="ql-block"> 大隐隐于市。笔者少年时常去西小街一带玩耍,却不曾知晓,这在喧闹狭长的街巷里,藏着一座百年藏书楼——籀经楼,甚至连世居西小街的许多居民都不清楚。它是省文史馆员、瓯风社副理事张宋庼的学习生活之处,众多民国学人宋慈抱(字墨庵)、陈谧(字穆庵)、林庆云(字志甄) 等常聚于此,踌躇满志,谈论古今。</p><p class="ql-block"> 关于张宋庼,熟悉瑞安民国期间历史的人都知道,他爱乡邦文史,崇尚永嘉之学,而对他的事迹以及籀经楼的情况了解却不是很多。那么,籀经楼这座百年藏书楼曾有着怎样的景象,又经历哪些岁月的变迁,今后这座几近荒废的藏书楼又将会何去何从呢?近日,笔者实地走访此楼,并有幸采访了张宋庼的女儿——89岁的张诜诜老人,听她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百年藏书楼遗风犹存</b></p><p class="ql-block"> 凭着有关记载和文友的叙述线索,笔者寻到了位于西小街63号的一座老宅。乍看上去,院子门台并不起眼,蓝色铁皮将院门封了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大门左侧墙上钉着一块铭牌:“王铭久民居”。不禁纳闷:这儿不是籀经楼吗?籀经楼的主人不是张宋庼吗?王铭久又是何许人?</p> <p class="ql-block"> 宅院平常铁将军把门,谁都进不去。近日,在安阳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中心工作的朋友带领下,笔者得以进入宅院内部,探个究竟。</p><p class="ql-block"> 跨入院,迎面而来是一爿大堂屋,两侧各两间厢房,共5间。多处层檐门窗已经断裂腐朽,屋顶瓦片残缺破损,堂屋里地砖留下斑驳的痕迹。曾经气派华丽的宅院,如今变得陈旧不堪,只剩下蜘蛛网在空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气息。</p> <p class="ql-block"> 踩着堂屋后的木梯,上了二楼。“咯吱咯吱”作响的木地板,使人担心随时有垮塌的危险。窗台上积满了厚厚的尘埃,木盆等老物件静静躺在角落里,弥漫着阵阵霉味。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户漏进屋内,斑驳的光影在尘埃中跳跃,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院子共两进,四围方整,后院改造幅度比较大,中间一个大天井,天井里方砖铺地,估计当初布局时大概也是为晒书所用。环视一圈,只见院子里杂草丛生,青苔疯长,给老宅披上了一身的落寞。</p><p class="ql-block">两侧有不少最近二三十年的楼房建筑。据有关人士称,根据房子上世纪50年代的布局图,此院子原先应该有三进,南入口直接与浦后街相连,如今第三进在院子外面,早被其他民房淹没。</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站在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藏书楼,依旧能感受到它昔日的风采,笔者仿佛听到百年前儒生们的高谈阔论。虽历经沧桑,仍属瑞安现存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藏书楼。</p><p class="ql-block"> 安阳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中心副主任池振昶介绍,此处房子两年多前已被征收,目前已腾空了,原有七八户都搬离,下步将对该院子按修旧如旧的要求进行修缮和整理,最大限度恢复民国风格特色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百年藏书楼的前世今生</b></p><p class="ql-block"> 对于宅院门外挂着“王铭久民居”的牌子,笔者存疑:这个地方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籀经楼呢?是不是张宋庼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拜访了张宋庼先生的女儿、现年89周岁的张诜诜女土。</p><p class="ql-block"> 看了笔者拍的视频和照片,老人便说:“没错,就是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老人的记性很好,不仅对房子内部布局以及谁住哪个房间都清晰记得,甚至她连周边的邻居也记得清清楚楚。她说这条巷子里住着李大同、戴志民、董春季、陈大仁等,都是有名望的人物。她家隔条路侧对面是李大同宅,右侧是赵氏宗祠,后面是曹宅。</p><p class="ql-block"> 老人称,她自幼在汇头街籀经楼里长大,1950年举家移居到温州。</p><p class="ql-block"> 这里笔者有点疑惑,无论是张宋庼所填的相关表格,还是张诜诜女士的回忆,居所地址都是称“汇头街”,而现实中明明在西小街63号。汇头街,应该是呈南北走向,西小街是呈东西走向,按理说是两条不同的路。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历史上汇头街的走向曾经发生过改变,要么籀经楼不在此处。</p><p class="ql-block"> 这到底是何解?</p><p class="ql-block"> 于是,笔者走访了西小街许多户居民,大概时隔太久,大家均摇头表示不知。</p><p class="ql-block"> 所幸市住建局的吴年琥先生出示了一幅1953年《瑞安县城区浦后街居民区全图》,图片显示历史上汇头街的位置确实发生过变化。</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它是呈“厂”字型的(就像如今的“浦后街”亦呈“厂字型”),也就是说它分为南北、东西走向两段,简而言之,现在西小街的西段(包括籀经楼的路段)曾是汇头街的一段。南北走向是从南城街到今西小街与邮电南路交叉口,东西走向主要是现今西小街从邮电南路到浦后街的一段(原西小街是从浦后街到新街)。汇头街1969年改名人民南路,汇头街东西走向的一段并入西小街;1981年12月又恢复汇头街原名时,只保留南北走向这一段。邮电南路改建后,汇头街便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就完美解释了籀经楼之前在汇头街、现在是西小街63号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张诜诜老人回忆,印象中籀经楼宅院很宽敞,共三“退”,主楼是五开间二层单屋檐楼房,一楼是会客厅,二楼是藏书楼。后面的柴间住着长工。二楼红木书架上摆放着各类典藉,是父亲千辛万苦收集过来的,密密麻麻,有成千上万册。除了藏书之外,还有一些古旧物件。父亲对书籍极为爱护,常常在书架和柜子里放一些樟脑丸,用以防霉蛀。这些书平常都不会轻易让她动的。天气好的时候,父亲会将书一册册摊摆在天井道坦里翻晒,防止发霉发臭,晒好又一册册归类好,放回架子上。父亲生平自奉俭约,但嗜书如命,不惜重金广购图籍,征集珍本,抄集名贵版本,收藏古旧物件。当然,他收集的这些书籍、版本后来悉数捐给了温州博物馆和瑞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老人说:“为了保存文化典籍,父亲也会拓印、铅印、油印一些书籍,编制书目。籀经楼还因此担任了印刷厂的功能。1933年编写的《仙岩山志》八卷,就是他自己在楼里校对并印刷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籀经楼的源起,现有的文献资料已难以准确查证。但我们可以推测,与张宋庼父亲张载琨有关,始建于清代,具体建于或购置于哪个年份亦无从考起。孙诒让撰写的《古籀余论》出现了“清光绪二十九年籀经楼刻本”,说明这部著作于是1903年在籀经楼里刻印,而张宋庼刚好于1903年出生,也就是由张宋庼父辈刻印的。这就说明籀经楼作为藏书楼是在晚清时期,不迟于1903年,但需要进一步考证。</p><p class="ql-block"> 至于为何取名“籀经楼”?“籀”是个生僻字,但民国时期温州文人似乎特别喜欢用这个字,比如籀园、籀经楼,近代经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的名号也叫“籀庼”,而籀园恰恰是为纪念孙诒让先生而建。而“籀”本身就意含读书,籀经楼,意味着研读经典著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籀经楼曾是民国学人聚学之所</b></p><p class="ql-block"> 张诜诜老人回忆,其父张宋庼高高瘦瘦,总是刷着背头,少言,虽然出生于豪富之家,但生性俭朴,生活很有规律,不尚修饰。平日一袭灰布长衫,朴朴素素,就像一位儒生,绝无一般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习气。父亲勤于研读,皓首穷经,潜心著述,未尝或懈,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了,写字、看书……空闲之余便去扫地,总是把楼内外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父亲还有一颗宽厚仁慈之心,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敞开宅院大门,施米施粥给贫苦人、乞丐,人缘口碑皆不错。</p><p class="ql-block"> 在张诜诜老人印象中,父亲还喜欢交友,特别是交往一些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籀经楼家中,隔三岔五就一些文人雅士过来拜访,来的比较多的有宋慈抱(字墨庵)、陈谧(字穆庵)、林庆云(字志甄) 等人。有段时间,宋慈抱先生几乎是天天来串门。会客厅里,一壶茶,两个人就可以侃侃而谈一整天,好不快哉!宋慈抱曾任瓯海道尹公署秘书、瓯海关监督公署秘书、瑞安县修志委员会总纂、瑞安中学国文教师及浙江省通志馆编纂,为“永嘉七子”“瑞安十才子”之一;林庆云(字志甄)长相俊朗,谈吐不凡,担任过瑞安东北小学校长、瑞安救济院院长,热心于慈善与教育事业;成立“瓯风社”后创办的《瓯风》杂志,一切出版费用均由他一人资助承担,并把每期社刊寄赠全国各地图书馆、藏书楼及有关人士,为公益事业散尽家财,可惜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 据我市文史学者俞光先生回忆,他小时候,在大沙堤爷爷(俞春如)家中,常常见到张宋庼、宋慈抱、唐澄士等结伴上门拜访,一个月至少一两次,印象中张宋庼个子高高的,脸长长的,总是刷着大背头。</p><p class="ql-block"> 张诜诜老人还告诉笔者,她十四周岁之前都是在籀经楼长大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特别是50年代受梅冷生、方介堪先生邀请到温州文管会(后为温州博物馆)工作后,就很少回来居住。”她说,“1950年,我十四五岁经培训后参加了永场合作社工作,后又到永嘉县(今鹿城区)税务部门工作。再加上哥哥张天隽农校毕业后下放到台州临海工作。从此之后,汇头街就很少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籀经楼当时除张宋庼一家外,还住着王友生一家人,以及王友生的弟弟王铭久。王友生(原名王燊)是张宋庼的姐夫,也就是张诜诜老人的姑父,是位律师,王铭久是国民党复员军人。50年代之后,由于张宋庼举家外迁,常住院子里的基本只有王家人了。由于王友生夫妻故去较早,所以现在该居所被称为“王铭久民居”并不奇怪。</p><p class="ql-block"> 籀经楼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情感。漫步其中,笔者似乎看到了,楼上摆放着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典籍、古董;又似乎看到,一位身着长衫、目光如炬的学者缓步走在书楼里,意气风发,慷慨悲歌,传递着关于藏书楼的往事华光。</p><p class="ql-block"> 籀经楼,不仅仅是一个废弃的藏书楼,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岁月的沉淀。抚今追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生命的坚韧,更加珍惜当下和眼前的拥有。希望修缮后的籀经楼,成为文人墨客的诗意栖息地,更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风景和赓续文脉的靓丽窗口。</p> <p class="ql-block">籀经楼(张宋庼故居)内部门牌(分户小门牌)</p> <p class="ql-block">天瑞地安客户端作者 余盛强 编辑 陈良和 责编 李心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