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中历史部分多参考于史籍资料,文章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观点方面仅代表个人意见,有不足之处欢迎交流) 茂林修竹 <h1> 这是最令人感怀万千的一次聚会。那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群文人在春日艳阳下眺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步履轻快的游戏于茂林修竹之径,玩累了就坐在溪流之畔开怀畅饮。酒酣耳热之际,他们诗兴大发、激扬文字,现场赋诗并汇编成集,尔后又公推此次游春活动的发起者为诗集作序。于是,他酒后悬笔挥毫,胸中情怀从笔尖汹涌而出。笔墨落于纸上,情怀却挥洒在了这天地之间。那次游春活动距今已过去了一千六百余年。提笔作序的人,正是“书圣”王羲之;他留下的这幅作品,就是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h1> 《兰亭集序》神龙本 <h1>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初识源于台湾某歌星的同名歌曲,后来读文观字,慢慢的就迷上了这幅旷世神作。实际上,让我深陷其中的是文章以及它背后的故事,而不是书法本身,这是因为我不懂书法,所以看不出它的内涵和神妙之处。从遇见到喜爱,又因喜爱而关注,除了作品本身之外,我渐渐的也开始去了解和收集与它有关的一切信息。 </h1> 王羲之画像 <h1> 先来聊一聊《兰亭序》的创作背景。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这一年的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郡内使右将军的王羲之邀请了包括谢安、孙绰、谢万在内的四十一位当世名流,相聚于会稽郡山阴县一处名为兰亭的地方举行稧礼(稧礼,我国古代的一种游春活动,旨在用水洗掉身上的晦气已达到祛邪除晦的目的)。礼毕,众人列座于溪畔,玩起了曲水流觞的游戏。酒杯顺流而下,停留处临近之人就要当场即兴赋诗一首,作不出来的就要罚酒,结果当日四十二人共作诗三十七首,十六人作诗不成,各罚酒三杯。游戏结束后,这些诗被汇编成集,命名为《兰亭集》,在场众文士一致推举王羲之为诗集作序,自此才有了《兰亭集序》。</h1> 曲水流觞 <h1> 文章开篇,用三十三个字的篇幅就精准的叙述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三要素”。接着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从远处的崇山峻岭到近前的茂林修竹,再到脚边的“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份快乐的心情随着文字一直延伸,直到“信可乐也”。至此,王羲之的心情忽然急转直下,也许有酒精的促进作用,他笔锋一改,字里行间就充满了悲痛和感慨。他写道人生的快乐总是短暂的,我们终将老去,难逃死生大事,而一切美好的事物也将随之消逝。寥寥数百字,在快乐之余却道出了人生的无尽辛酸,由喜转悲的情绪在此间转化自如,令人感怀良多。著名的历史学教授蒙曼曾解读《兰亭序》,她认为其文章之美在于章法结构,上半段写景,下半段抒情,向外发现了“永和九年”最美的自然、最美的山水,向内发现了人刚健有为、直面生死的深情。这份解读也许就恰到好处的捕捉到了兰亭之美的精髓。</h1>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h1> 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越写越悲痛,那么他的内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波动?这个问题也许连当日参加聚会的文人贤士也没有弄清楚,何况一千六百年后的我们。所以,要去琢磨王羲之当日的心境,我们还得跳出作品本身,从作者的生平入手来进行分析。王羲之出生于名门世族——琅琊王氏,在当时的东晋社会有一句话叫“王与马共天下”,“马”是指东晋皇族司马氏,“王”就是琅琊王氏,可见王羲之的家族实力非同一般。他的父亲王旷在他年幼时兵败于上党后不知所踪,从小虽然缺少了父亲的关怀,但他的伯父王导和王敦却对他青睐有加。王导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王敦则官至宰相之职。顺带提一句,唐代刘禹锡的诗《乌衣巷》中有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这里的“王谢”就是指东晋名士王导和谢安。朝廷里有如此位高权重的两位伯父,王羲之的事业首选自然应当是从政,但他本人却只想做一名书法家。后来迫于家族长辈的压力,王羲之出仕为官。从品级不高的秘书郎做起,直至官拜右军将军、会稽内使。“树欲静而风不止”,深入东晋官场这片是非之地后,王羲之的生活也难得片刻安宁。先是时时刻刻都要面对官场各派的利益斗争和明枪暗箭;后面他又被动的卷进了王导、庾亮的政治纷争中,弄的自己身心憔悴,这样压抑的生活一直持续到王、庾二人先后病死才算结束。《兰亭序》文章中的悲痛情绪也许就跟这段历史息息相关,那是这个站在狂风骤雨中被摧残折磨了几十年的男人在极端快乐时想起那些经历过的极端痛苦后又爆发出的极端呐喊。《兰亭序》问世两年后,也许是王羲之彻底的厌倦了丑恶的东晋官场,于是他在永和十一年时于父母墓前起誓此生再不为官。同年三月,他便向朝廷称病辞官。此后,王羲之告别官场,定居金庭,终于回归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宁静故乡”。</h1> 兰亭雅集图卷 <h1> 现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有一名为兰亭的旅游景区,据说就是当年王羲之写《兰亭序》的地方。我曾驱车千里到江南一带旅行,但在途经绍兴时还不知道这里就是古代的会稽郡,也忽视了兰亭的存在,故而生生的错过了感受名士风骨、敬仰书圣先贤的机会,让人不免有些遗憾。《兰亭序》的话题到这里还没有写完,为了避免写作和阅读的疲劳,故暂先停笔于此,待休整身心后再与大家相见于纸笔之畔。<br><br> 作 者:侯 睿 <br> 完稿于2024年3月5日正午</h1> 雨中兰亭 兰亭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