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花了四五个小时看完了(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感慨万千。通过这几个小时的时间看到了不同阶级的14个从7岁开始每隔七年的人生轨迹。导演从1964年开始采访到2019年结束。目的是想了解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以及成长环境,能否决定这个人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分享出自己的几个感受:</p><p class="ql-block">一、时间,如白驹过隙。14个,从七岁小朋友,充满好奇,憧憬末来。经过8个七年,变为满头白发,大腹便便,满脸的岁月沧桑。</p><p class="ql-block">二、原生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非常关键,有的影响三辈人。有一句话说,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疗愈。本片典型的代表,就是尼尓,有一位强势的妈妈。父亲不太管事,一直跟父母关系一直不好。以至于尼尓步入社会后格格不入,流浪靠救济生活。直到42岁才修复跟父母的关系,就算如此到了50几岁才结婚。并且也是短短的,只有四年时间,又因其爱人不能接受其情绪化而选择离婚,乡下的房子还是父母的遗产购置的,没有小孩。</p><p class="ql-block">三,婚姻是人生的避难所,加油站。男人事业有成,离不开一位背后支持他的女人。</p><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不断的体验,“他逃离了父母给他安排的宿命,但他面对现实又不够强大。他对自己有要求,渴望独立,忠于自己的内心,但又不明确自己的定位,因此他想通过不断的尝试来了解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终于明白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克服足够的障碍来使自己坚强,很多选择没有充足准备时,已经无法回头。如果早点懂这些,那他追随本心的过程至少不会显得这么心酸。”</p><p class="ql-block">对照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坐在椅子上不由回想起自己近三十四年的过往。曾经的理想与天真,满眼都是对世界的好奇与幻想,随着年龄的增加渐渐才发现,世界并不是想象的样子,对待事物太过于理想化,不愿意与现实妥协,又缺乏谋生的手段,才做出错误的判断,身心都遭受打击,开始逃避总以为能找到理想的生活,四处碰壁。</p><p class="ql-block">生活就是一场战斗,必须在有生之年狼吞虎咽地活着。生活往往是欺软怕硬,你越妥协越逃避,它就对你喜怒无常。”</p><p class="ql-block">“你的人生失败吗?</p><p class="ql-block">—-我还没有死。”</p><p class="ql-block">人生看似有很多机会但关键的几步读书、工作、婚姻都可能出错。可人生不是用来后悔的而是积极的实践,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对人生做出太多妥协。人生轨迹和你希望的方向一定要保持一致。</p><p class="ql-block">最后总结出,人生要成为赢家,应该有三把金钥匙。</p><p class="ql-block">第一把乐观。就像托尼一样,纵然没读大学但是小日子过得还不错。</p><p class="ql-block">第二把钥匙。不服输,坚持不懈。影片中只要坚持儿时的梦想通过时间的复利往往赢得不错的人生。</p><p class="ql-block">第三把钥匙。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所有的风都是逆风。影片中的安德鲁,7年的他有个愿望,说要去非洲。帮助更多的穷人,最终他的人生是最丰富的,对于社会的贡献也是相对比较大的。大学毕业后去了非洲支教,之后41岁回到英国担任老师之后,又与大学同学,在任教的老师结婚生了两个孩子,注重家庭教育,修的圆满。</p><p class="ql-block">通过影片了解到人生的样子其实和阶级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除非你一定要把钱权地位当成仅有的成功标志。</p><p class="ql-block">有人‘放弃金钱’但是完成了大爱梦想;有人年轻时漂泊但是最后获得内心的平静;有人衣食无忧资源优越但是也一直不能达到心目中自己该有的标准;有人生活平庸但是家庭圆满。</p><p class="ql-block">无论是童年、少年、青年、老年路途是否起伏,人的一生上上下下一直都只需要在自己的道路上完成。 很幸运自己在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看到了这个片子,让我有勇气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还有很多机会,使我不再彷徨迷茫。</p><p class="ql-block">最后影片寄语:人生七年,说长不长说短不断,如果把每七年看作一个单位,来丈量自己的人生,那么一生转眼即失。因此需要珍惜当下、利用时间,如果每七年当成一辈子,那么依然有停下来重新开始的机会,生活不应该因为自己曾经出过差错而停滞不前,七年之后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所以下一个七年,你将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