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蔡庄村的民间艺术

河洛草(王建序)

<p class="ql-block">“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我的家乡——洛阳偃师东蔡庄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 蔡国公主嫁到晋国,公主回蔡国省亲时常在此地歇銮驾,故取名省(xing)蔡庄。因有西蔡庄、南蔡庄,故改名东蔡庄。听老人们说,很早以前就有“东蔡庄有钱爱文艺,省庄有钱好置地”的说法,如我村的河洛大鼓、高抬故事、村小剧团等都是从清朝传承到现在。这些沉淀深厚文化历史的民间艺术,延续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根源流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历数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国家级非遗项目——</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河洛大鼓</b></p> <p class="ql-block">河洛大鼓,又称"说书",是流行于洛阳豫西地区的传统地方民间艺术之一。演唱者敲击书鼓打钢板站唱,乐师用坠胡、三弦等伴奏的演出形式,早期称为“大鼓书”,20世纪20~40年代,其在洛阳及偃师周边地区开始盛行。1950年,周恩来总理率领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偃师县二代鼓书艺人张天培随团演出。周总理观看演出之后问张天培:“你演的叫什么曲种?”张回答:“这是我们河洛地区流行的地方曲艺——大鼓书。”周总理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根据周总理的建议,在1951年洛阳专区召开的第一次曲艺工作会议上将此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p><p class="ql-block">偃师邙岭东蔡庄最早的一位洛阳琴书艺人——李富路(1891——1974)家境富裕,幼读私塾,家人寄望从仕,却迷上琴书,19岁外出行艺,演唱时衣衫整洁,举止端庄,被称为“先生派儿”。李富路演唱洛阳琴书时,结识了豫东单大鼓艺人白先儿。从单大鼓的阳刚之美中,李富路感悟到了洛阳琴书的变革方向。同是民间艺人,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于是,李富路就将白先儿请到家中,相互切磋交流演唱技艺。此后,李富路就将单大鼓的唱腔融于琴书之中,是河洛大鼓形成过程中的“洛阳鼓书”唱法的创始人。后来,东蔡庄村陆明智(1902年生),十五岁投本村艺人李富路门下学艺,他是一代著名艺人,陆明智传子陆庚照,陆庚照又传子陆四辈,陆四辈再传子陆永成。河洛大鼓在陆家是“四世同堂”,是远近闻名的河洛大鼓世家。</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陆四辈父子俩在表演河洛大鼓《三国演义》</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3年,陆四辈先生在高龙镇农家小院交流演出时的一段珍贵视频</i></p> <p class="ql-block">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洛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的第四代传人中的杰出代表——陆四辈(1942~2022),出生于河洛大鼓世家。祖父陆明智、父亲陆更照都是行艺一生、造诣颇深的河洛大鼓艺人,陆四辈10岁开始学艺,他唱腔洪亮,表演大方,不仅能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武书,善于刻画书中英雄人物,而且能说百姓生活故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伴奏技艺高超,指法灵活,多才多艺,他的河洛大鼓伴奏音乐艺术代表作被纳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p><p class="ql-block">他常说:“作为伴奏员,手中的两根银丝,一定要让它生情。”因此,艺人们演唱都喜欢让他做伴奏,说:“四辈拉弦,唱起来像坐轿一般。”凭借其精湛的伴奏技艺,20世纪70年代,他作为段介平的琴师,代表河南三次进京参加全国曲艺会演,并屡屡获奖。无论何时何地,陆四辈先生都关心着河洛大鼓的传承。</p><p class="ql-block">在那个饥渴年代里,大鼓书是乡下百姓心目中最抢手的精神食粮。说书时间一般在晚上,我当时上初中,一听到鼓声就慌了神,急忙巴拉几口饭,或者不吃晚饭,急匆匆地抱着小凳子,到说书场地占地方。我觉得那个时候的夏天,特别热闹而凉爽,人们听书入迷的程度,可以说废寝忘食,晚上听书,白天评书,那阵势就像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一样,一般没有特殊情况,谁都舍不得落下一次。表演者以铿锵有力的念白、粗狂激越的唱腔、威武挺拔的动作表演,演绎了许多出彩的侠客人物,广受喜爱,他们演绎的英雄人物深入人心。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岳飞传》、《铁道游击队》……这些经典的、精彩的故事伴随着我度过了童年岁月。</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8年,文化部授于陆四辈国家级非遗项目——《河洛大鼓传承人》证书</i></p> <p class="ql-block">1982年,偃师县文化馆在佛光村举办曲艺学习班,陆先生为30多名学员传授河洛大鼓,时间长达7个月。市内外不少河洛大鼓的爱好者登门求教,他都热情接待,耐心传授,为河洛大鼓的传承孜孜不卷、呕心沥血,他还整理出版了《陆四辈演唱曲目选集》一书。</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乡村戏曲爱好者慕名来陆先生家学唱</i></p> <p class="ql-block">作为陆家第四代传承人陆永成同志2019年自筹资金创办了偃师市河洛大鼓传承文艺工作室。遵循“传承文化、精于培养”的发展理念,勇于继承,不断创新。以传统文化寓教于乐,讴歌时代精神,使这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不断发扬光大。他经常深入中小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河洛大鼓的爱好者,参与了众多社会大型演出活动,广泛赢得社会各界的信赖和赞誉。</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陆永成同志自己创办的河洛大鼓传承文艺工作室里培养青年学员。</i></p> <p class="ql-block">河洛大鼓被誉为“活的文物”,其唱腔结合鼓点、钢板的表演方式无一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弘扬中原灿烂文化的一张音乐名片,更是河洛文明史上的艺术奇葩。她起源于民间,辉煌于民间,作为豫西地区独有的艺术形式,大腔大口、豪迈激越的风格,适合洛阳人乃至豫西人的口味,曾为河洛儿女带来了丰厚的艺术享受。现在,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传承这门民间艺术,使之更好地发展壮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二、省级非遗项目——</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高抬故事</b></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大地上,春节是一场盛大的庆典。虽然现在通用阳历年,但中国人真正的年依然是农历年。过年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事情,是因为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人们赋予了其意义。过年的意义,就蕴含在年味儿中,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萦绕在我们心头,那一道挥之不去的最醇美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年味儿也是地方各具特色的。对于东蔡庄人来说,这年味儿就非高抬“故事”莫属了。因为高抬“故事”在东蔡庄人年味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为东蔡庄高抬故事的民俗文化和艺术珍贵价值。</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六道社的高抬“故事”聚集于村文化广场“一”字排开</i></p> <p class="ql-block">据老人相传东蔡庄高抬“故事”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原本是古时社火的一种,主要用于祭祀玉皇、火神,祈祷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因人物造型多以戏剧故事中的人物为原型,故称为“故事”;为便于人们观看,经不断演进利用钢制拐子,将人物抬高,又称为高抬;下有八人抬驾行走,又称为“抬阁”。后统称为高抬“故事”。</p><p class="ql-block">高抬“故事”是一门综艺性的民间传统艺术,也是文学,戏剧,典故为一身。历史悠久,高抬“故事”艺人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改革创新。我村高抬老艺人们精心设计,选名著经典、样板戏、民间故事等,如《西游记》、《红岩》、红灯记、大钉缸……展现给观众精采历史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高抬“故事”既悬妙,又具有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于清利先生被省文化厅授于非遗项目——高抬“故事”代表性传承人</i></p> <p class="ql-block">东蔡庄高抬“故事”从古至今仅凭一年一度的春节社火活动相传至今。本村民间艺人马汉廉(1871~1944),艺术才华出众,将高抬“故事”技艺传给其子马新乙(1898~1988)。1964年于清利同志开始参与高抬“故事”制作,并受到马新乙老艺人的真传。跟随马新乙老人学习高抬故事的花卉制作、演员化妆和工艺组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文化大革命思潮过后,农村庙会又恢复了往日生机。于清利同志便带领一批艺人独立组装高抬故事,代表本社参加村里庙会表演,深受观众好评。20世纪90年代末在于先生倡导带领下,协助村委组建“东蔡庄故事社研究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清利先生带领新、老艺人从未间断过对高抬“故事”的整理、保护、研制、创新和传承。短短几年时间,被修整好的梅花拐、菊花拐、牡丹拐、大钉缸等陆续在本村新春庙会上得以展演。2012年东蔡庄村新春庙会上,本村6台高抬“故事”已全部亮相。并搜集维修各种拐子十多种,添置服装道具百余件,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年轻人参与学习制作,自1998年至今,先后已有数百人培训学习和实践活动,其中16人已系统掌握了高抬“故事”的全部操作流程,使高抬“故事”获得新生。近年来,还应邀多次外出参加各种庆典活动,获得无数观众啧啧称赞。</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于清利先生带领新老艺人搜集、整理、传承、创新省级非遗项目——高一始“故事”</i></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东蔡庄高抬“故事”被列入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清利先生被文化厅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抬“故事”代表性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省文化厅颁发的证书、奖牌</i></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家乡,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必行社火耍高抬“故事”,初五庙会达到高潮,狮子大鼓开道,六台“故事”在众人的抬驾下依次出场,走街串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最后集中于村文化广场,高抬“故事”在广场面南背北“一”字排开。十里八村的观众观看高抬、舞狮、排鼓、旱船、秧歌、舞龙等表演,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场面十分壮观,观众无不树起大拇指称赞。有诗云:锣鼓振山川,高抬入云天。人杰出智慧,生活比蜜甜。</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脚踩腊梅高抬“故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西游记高抬“故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公鸡戏红梅高抬“故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大钉缸高抬“故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市级非遗项目——“二鬼摔跤”表演</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东蔡庄春节庙会社火展演</i></p> <p class="ql-block">高抬“故事”年年有,各社花样岁岁变。东蔡庄高抬“故事”富有地方特色,极具艺术个性和文化底蕴,让观众在热闹快乐的社火观赏中,品味到民间艺术的韵味,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增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自觉性,凝聚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民间戏曲的传承</b></p> <p class="ql-block">东蔡庄村好戏由来已久,素有“戏窝子”之称。在村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 行者而唱之,曰“路戏”;耕者而哼之,曰“地戏”;少者撅嘴而吹之,曰“口哨戏”。</p><p class="ql-block">(一) 村戏班的形成</p><p class="ql-block">东蔡庄戏班子的雏形出现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前后。戏班爱好者自行组织,四处拜师,学习各路江湖班台柱子的优点,以演唱豫剧为主。以我所学,为我所用,经过几年努力,戏班子从生旦净丑到文武场面,从班底到箱倌已具备剧目的演出能力,形成了较完备的村剧团。</p><p class="ql-block">从解放前到解放初期,我村戏班子的主要演员及伴奏乐器者,你能认识几个呢?</p><p class="ql-block">主要演员:</p><p class="ql-block">韩稳、石德印等,常演生角行当,“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老生、小生等),生角是男主角,是主要的明星演员。</p><p class="ql-block">刘法聚、石应绍、兰四辈等,常演旦角行当,</p><p class="ql-block">“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 (正旦、小旦、老旦等),旦角是女主角,也是主要的明星演员。</p><p class="ql-block">刘长兴、王善教、韩银土等,常演净角行当,净角即花脸,一般以唱功为主。</p><p class="ql-block">丁长秀、刘法等常演丑角,丑角扮演的人物种类很多,表演上讲嘴皮子功和身子骨功。净角和丑角有时候在剧情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戏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一个戏班的文武场面(伴奏乐器)与演员是鱼水关系,演出时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伴奏乐器者:</p><p class="ql-block">司鼓: 刘光书、石保书</p><p class="ql-block">板胡: 石新柱</p><p class="ql-block">二胡: 石明柱</p><p class="ql-block">坠胡: 陆更照</p><p class="ql-block">锣镲: 刘聚法</p><p class="ql-block">箱倌: 韩银堂</p><p class="ql-block">正所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演员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学会如何通过丹田发声,也叫练习共鸣腔,也就是所谓的吊嗓子。每个演员及伴奏者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如王善教先生,既会做演员,更会当导演,他的老伴(王李氏)及两个儿子、几个孙子、曾孙子都从事戏曲行业,是当地有名的“戏曲世家”。</p><p class="ql-block">那时农村封建意识严重,不让女孩学戏,所以旦角等女角都由男人扮演。东蔡庄戏班在当时曾唱红十里八乡,经常背着服装道具徒步赴孟津、巩县、济源等地演出,活跃在县内外城乡各地,为家乡的戏剧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二) 建国后的传承发展</p><p class="ql-block">建国初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蔡庄民间戏曲已形成规模,戏班子达50余人。村委筹资、大户捐资,群众出工出力建起了东蔡庄村大戏台。偃师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并挂牌成立了“东蔡庄豫剧团”,这也是县政府第一批名命的村级剧团。在老艺人的传、帮、带下,相继培养出第二代演员,他继承和发扬了老艺人的唱腔风格,表演朴实、豪放,擅长文武场面。</p><p class="ql-block">主要演员及伴奏有: 韩宽心、王文须、陆四辈等。女演员从无到有,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 刘智娥的《卖苗郎》,张田的《对花鞋》,于新爱的《秦香莲》、韩丛珍的《劈山救母》、臧存英的《南阳关》、王爱云的《红娘》等,都唱红了邙岭周边村庄。</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世纪50年代的村戏台</i></p> <p class="ql-block">(三)文革时期的样板戏</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末,村剧团更名“东蔡庄宣传队”,开始接触现代戏,主要剧目有《人欢马叫》、《朝阳沟》等,新演员有臧胜利、李爱云、石秋娥、王文元、王转、王花等人。随后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传统戏、古装戏被说成资产阶级文艺黑线,禁止上演并大力提倡革命样板戏。为此,村委研究决定采取戏剧进学校的有力措施,东蔡庄学校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并选调有音乐戏剧才能的王炳灿同志进校任音乐教师,主抓文艺宣传队。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天晚上在学校会议室排戏。演员大都是学生、教师及少数热爱戏剧的农民,这些人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时倒看不出有什么艺术才能,一旦担任了角色,便也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唱起来。经过不懈排练,从伴奏到演唱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如《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朝阳沟》等剧目相继登台演出,除本村逢年过节演出外,还多次应邀外演。曾在偃师四四四部队、赵家岭工程队慰问演出,并远赴巩义、孟津等地友谊演出,都得到了高度称赞。</p><p class="ql-block">在此期间又涌现出了第四代戏曲优季人才,他们是:石娟娥、李会娟、王云霞、杜爱玲、陆风真、刘艳玲、刘宗立、刘献立、韩雪通、李正跃、李海臣等人。师生们在老艺人“戏比天大”精神熏陶下,受到挫折不气馁,获到嘉奖不骄傲,一边学习一边排练两不误,追求艺术的精神,永不改变。先后演出了近十个新剧目,这些剧目的成功上演,标志着东蔡庄文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71年东才庄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员合影</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文化大革命期间,东蔡庄学校宣传队在水利I程现场慰问演出</i></p> <p class="ql-block">(四)20世纪80年代的村戏校</p><p class="ql-block">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为了我村戏曲事业后继有人,八十年代中期,由戏迷们和老艺人一道,重整旗鼓,兴办东蔡庄戏校,培养了一大批戏曲后继之秀,近10人考入职业剧团。目前,邙岭西八村戏曲爱好者,如孙威振、马建利、石元强、臧怀芝、石春丽、臧国强……大多都是当年戏校的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乡村知名演员石娟娥、孙威振等春节演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10年,东蔡庄村新建的戏台</i></p> <p class="ql-block">(五) 农村民间戏曲的现状</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在一些农村仍有一些戏曲爱好者。虽然人数不像以前那样多,也已经不再购置行头唱传统戏,但爱好者们自愿组织,弄几件乐器,之后拿个话筒穿着日常服装也能唱,既能自娱,也能娱人。但近些年来,戏曲逐渐地走向没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新的娱乐形式日新月异,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喜爱戏曲的人,依然会不改初衷,能听得如醉如痴,不喜爱戏曲的人,仍然听了就会烦燥不已——这都是强求不来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戏曲的没落,从万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也是一种必然,只是迟早的事。如果有一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看到大量戏曲剧种,既不要奇怪,也不要哀伤。因为它曾经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放过。</p><p class="ql-block">只是,有一天,它老了,也就走了,只留下历史和记忆。</p><p class="ql-block">沧桑岁月欣然过,笑傲风雨度百年。红极一时的东蔡庄村剧团已成为历史。第一、二代演职人员大部分均已作古,所剩无几,且年事已高。五六十年代的戏曲爱好者亦红颜已逝须发斑白,但是他(她)们及东蔡庄人每当回忆起当年演出时的情景,无不心潮澎湃,夜不能寐。那铿锵的锣鼓声,丝竹乐器演奏的戏剧曲牌,给每个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愿家乡的戏剧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戏迷们自发组织排演节目义务巡演</i></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附:东蔡庄村剧团佼佼者</i></b></p><p class="ql-block"><b>王善教</b>(1900年~1990年),是我村组建剧团以来很有名声的导演兼演员。他的老伴(王李氏)及两个儿子、几个孙子、曾孙子都从事戏剧行业,是当地有名的“戏剧世家”。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其两个儿子各有所长,长子王海燕艺校竿业后,任山西省垣曲县曲剧团导演,培养了众多梨园名角,如《梨园春》金奖擂主白军选就是他的得意门生;次子王炳灿,京评豫秦,文武场面,吹拉弹唱,无所不通。曾在县豫剧团工作数年,后回乡任民办教师,为邙岭培养了无数文艺人才。</p><p class="ql-block"><b>韩稳</b>(清朝未年生人),是一位优秀的生角演员,尤其是他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技巧堪称一流。传说解放前在孟津老城三台大戏对唱,只要韩先生出场一开腔,其它两台下的观众像一窝蜂似的涌向他的台下。</p> <p class="ql-block"><b>石娟娥 </b>1956年生,邙岭五七高中毕业,对戏曲事业情有独钟艺术追求,以其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著称。使其塑造的人物性格分外鲜明,形象栩栩如生,在偃师周边小有名气,深受百姓喜爱。</p> <p class="ql-block"><b>李正午 </b>偃师邙岭东蔡庄人,洛阳市豫剧团板胡师。因精湛娴熟的演奏技巧,洒脱大气的演奏风格,受到了省内外戏曲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赞赏。</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东蔡庄籍板胡大师李正午独奏</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