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家乡,爱系教育

忆梦

孙言兵先生资助教育记实 <p class="ql-block">爱如一条纽带,让心与心在这里相连;爱如一支彩笔,书写着最高尚的社会道德和精神信仰。爱心的捐助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可贵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孙言兵简介 孙言兵,男,1958年3月生,山西乡宁人,中共党员。1979年起搞通讯报道;1985年调入临汾日报社,历任记者编辑、副科长、主任、编委、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正高二级)。</p><p class="ql-block"> 他曾连续4年夺得我国新闻界人物和作品的最高奖。1995年荣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1996年,他设计的《临汾日报农村版》1995年1月29日头版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山西省、中国地市报、全国农民报获中国新闻奖的第一块版面);1997年撰写的论文《如何搞好报纸版面策划?》再夺中国新闻奖;1998年荣获第三届“韬奋新闻奖”,是山西省荣获“韬奋新闻奖”的第一人。他曾填补我国新闻史上两项空白。八十年代末,他在学习中发现我国报纸版面理论相对滞后,便潜心研究进入痴迷状态,常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设计版面,推出一批精品版面。1993年9月,自费独闯北京举办“孙言兵报纸版面设计展”,填补我国新闻史上个人举办报纸版面设计展的空白,这项成果还入选我国新闻事业50年成就展;2000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孙言兵报纸版面设计选》(盒式书),再次填补我国新闻史上报纸版面设计盒式书的空白。《人民日报》等媒体对这两项成果作了报道。他是优秀作品的高产者。荣获全国全省好新闻奖78个,创造了1989年至2010年连续22年每年都有作品获省以上好新闻奖的记录。1997年4月,为抢抓新闻,他顾不上伺候吐血住院的老母亲,与记者杨亚玲赶到贫困山村采访,并两赴北京,失声哭着采写推出消息《北京老知青程炜重返山区搞开发式扶贫动人心》、长篇通讯《爱心献给谁?》等5万余字系列报道,被新华社等媒体刊发,感动和激励了无数读者。作品荣获3个好新闻奖,他被授予“新闻扶贫模范”。 孙言兵专业理论成果丰硕。除出版专著外,他撰写的《国情激我创一流》《小报不要小看自己》《如何搞好报纸版面策划?》《时代的呼唤 光荣的使命——关于培养名编辑、名记者感言》《胸怀大局 求精求美》《切实增强“四力”打造新闻精品》等一批理论成果,在重点期刊发表,有的入选《知名记者谈新闻采编》等书。他应邀在省内外传授新闻采编经验,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他还被评为“中国报刊之星”;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特等功、一等功;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p> <p class="ql-block">1996年起在山村学校设立“孙言兵助学金”连续26年奉献爱心,2004年11月8日,省记协邀请他在省委做的《干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用满腔激情拥抱新闻事业》事迹报告反响强烈;1995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破格晋升主任编辑、高级编辑;2010年,山西省有关部门鉴于他的突出业绩,决定由正高四级直接晋升为正高二级;2022年9月他又光荣入选百名“中国优秀报人”。他为我国报业发展、报纸版面革新和新闻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他26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从刚开始的三百元,到五百元,一千元始终如一的鼓励关心着家长孩子的学习和成长!</p><p class="ql-block">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人间的温暖。谢谢你的支持与鼓励!谢谢你们的慷慨解囊!谢谢你26年来一如既往地坚持!</p> <p class="ql-block">  对于孙先生的爱心,我们每年也是尽心竭力的完成!</p> <p class="ql-block">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个个稚嫩的童声,无不表达着老师,家长,学生对孙言兵先生的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代表石固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孙先生善举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你,回报社会!</p><p class="ql-block"> 让爱心助学托起更多的希望。将爱心传递下去,在我们的校园中生根、发芽;让充满爱心的花朵,在我们的校园里尽情绽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