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12日是正月初三,我们老两口乘地铁去给王雪芳大姐拜年,十几年来只要我们在上海过春节,总会去看望她。雪芳姐已经八十七岁了,老伴李教授数年前去世,如今一个人住,但儿子小彤的家就在附近,常常来照看,有时就住在这里陪老母亲。雪芳姐听力虽不如从前,精神状态却很饱满,仍然亲手做了宁波风味的湯圆让我们品尝,正吃着,窗口飞来一只小鸟和一只鸽子,似乎并不怕人,雪芳姐说她常撒一点食物在窗台上,这也是一种爱心和生活乐趣吧。</p> <p class="ql-block"> 聊了一会家常,我们便提议和雪芳姐一起出去走走。老年人怕摔倒,雪芳姐平时除非有儿子相陪,一般不出门。今天阳光明媚,气温还有点回暖,雪芳姐很高兴,说要带我们去苏州河边散步,于是穿过一条窄窄的巷子,就来到了苏州河边。</p><p class="ql-block"> 记得十几年前刚来上海居住,苏州河还长满了水葫芦,捞也捞不完,成了一条臭水河,后来实行河长制,下大功夫治理,终于变得清澈,两岸又修了人行步道,人们或漫步河边,或乘船游览,欣赏两岸风景,心情一定象我此刻一样愉悦。</p> <p class="ql-block"> 令人惊喜的是,我在这里竞看到了一些很精致的英式建筑,雪芳姐告诉我:这些建筑都是原圣约翰大学留下的,现在是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很漂亮的,可以拍些照片。”可惜我没带相机,于是用手机拍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正值寒假,不影响教学,校园就开放任人参观。我走进校园,毕竟有历史沉淀,感受到浓浓的书卷气,这与有些新建的大学不同,那些大学虽然建的宏伟美观,却散发出商业气息。由于事先没做功课,我对每栋建筑的功能并不了解,回家后查看资料,才略知一二。</p><p class="ql-block"> 原来圣约翰大学诞生于1879年,1881年成为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91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49年春,共设有文、理、医、工、神五个学院和附属中学,1952年院系调整前已有教职员工234人,在校学生1381人,校园面积348亩,建有校舍楼舘、住宅50余所,是当时上海乃至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也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一切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戛然而止,圣約翰大学撤销,除政治系和校址划归当时的华东政法学院外,其他各系分别并入复旦、交大、同济等各校。我不懂教育,对那段历史也知之甚少,不了解当初院系调整的必要性以及对后来中国大学教育的影响,我只知道近年来,国家又花大力气引进独资或合资的大学,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返回的路上,我回头看了看华东政法大学校门,不禁哑然失笑,千篇一律,缺乏特色,这是现在建筑的通病。不知原来的圣约翰大学有没有校门?如果有,是什么模样呢?</p><p class="ql-block"> 回到雪芳姐家里,小彤也来了。我们认识小彤时他还是个活泼的小孩子,如今己是稳重的中年父亲了,他对我们很亲热,讲了许多圣约翰大学的历史,又说上海还有一所当年德国人办的沪江大学,他妈妈就是从那里毕业的,沪江大学旧址就在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尚保留着三十多幢老建筑,其中一幢还上了全国老大学最美建筑画册的封面,这引起了我极大兴趣,期盼着春暖花开时预约去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撰文 ——时协荣</p><p class="ql-block"> 拍照 ——时协荣</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5日于上海蜗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