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宝山寺在2005年5月移地重建,于2010年12月竣工,2011年1月宝山寺开山500周年之际,以全新面貌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宝山寺采用传统的伽蓝纵轴式布局,<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回廊环抱,五进一院,形成“伽蓝七堂制”的整体布局,有浓浓的晚唐风范。</span>选料上十分考究,工艺上传统工法,采用非洲红木+全榫卯的构造,让建筑并未使用一枚螺丝钉,<span style="font-size: 18px;">获得全国唯一建筑界最高荣誉“鲁班奖”的寺庙,其造价也不扉,高达8个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木头是有生命,你拥抱它,它似乎是有温度,仿佛也能呼吸,这样更显得它有灵魂,它就如一副凝固的画,一首立体的诗,展示在魔都这块土地上。</span>这或许是宝山寺采用全木建筑意义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寺院分二期建设,二期工程为祇园,祇园内一步一景,建筑群东面建有一片古雅幽静的唐式园林——祇园,占地约30亩,园内树木花草相映,溪石流水相伴,花梨木构建的塔、阁、楼、台、水榭、牌楼,移步换景间,带你感受唐式园林的精美绝伦。祇园以“方塔”为中心,塔高55.3米,与宝山寺伽蓝院落中的大雄宝殿遥相呼应。塔身七层,四檐28个铜铃,塔尖80个铜铃,当108个铜铃随风作响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宝山寺以其纯朴的建筑语言再现了中国九、十世纪蔚为壮观的唐宋风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