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万物长——坊前中学开展惊蛰主题活动

坊前中学

<p class="ql-block"><b>惊蛰节气小课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农谚有:“春雷响,万物长”的说法。惊蛰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汉初以前的节气顺序为:“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景帝以后调整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惊蛰节气与运动</b></p><p class="ql-block">在惊蛰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体会感觉困乏,这时候要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应对白天的工作和生活。</p><p class="ql-block">谷医堂专家表示,惊蛰阳气大动,可以多伸懒腰来解乏、醒神、活动肢体;多散步,春季散步能够解除疲劳,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有利于疏通全身的气血,生发阳气;适当春捂,不要那么快脱掉冬装。</p><p class="ql-block">惊蛰养生应多做运动之伸展健身。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方醒之时,总觉懒散无力。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所以提倡春季早起多伸伸懒腰。有条件的中老年人可以练练五禽戏、广播操等。</p> <p class="ql-block">惊蛰手抄报</p> <p class="ql-block">惊蛰节气摄影</p><p class="ql-block">“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可谓左河水之“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p> <p class="ql-block">编辑: 刘兴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