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又名“先师庙”,位于北京孔庙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为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 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六月 ,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面积2.2万平方米 ,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北京孔庙坐北朝南,古建筑面积约有7400平方米。 主体建筑为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孔庙大规模修缮,民国五年(1916年)竣工。至此孔庙形成现有的规模和布局。孔庙的规格和地位在全国仅次于曲阜孔庙,是第二大孔庙。1988年1月13日,北京孔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孔庙影壁:影壁又称照壁,影壁正对先师门嵌琉璃雕花砖大八字影壁一座,与孔庙与成贤街相隔,完善了庙学建筑制度的基本格局。 孔庙的主要建筑包括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div>先师门:全国各地孔庙的第一座大门,叫棂星门。而北京的孔庙的第一座大门叫做先师门,是因为在乾隆33年的时候,这里经过一次重修,重修之后呢,乾隆皇帝出了一块天师庙的匾额,悬挂在这个门之上了,所以这个门他现在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先师门。先师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门前立有琉璃牌坊及下马碑。</div> 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第一进院落形成的前导空间为半开敞形式。东面有碑亭、神厨、宰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两侧排列着进士题名碑。 孔子加号碑 大成门是孔庙的第二道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院内青砖铺地,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中间一条笔直甬道通向大成殿,甬道两旁为十一座清代碑亭。甬道西南设有祭奠焚纸燎炉,甬道正中西侧还有一眼古井。甬道尽头是庄严的大成殿。 清乾隆五十五年二月(1790年),在大成门外之右,南向立《御制观张照草书韩愈“石鼓歌”长卷作歌石刻》碑。 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周宣王时代(前8世纪)的石鼓遗物刻制的。 元、明、清三代进士的题名碑,共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北京孔庙进士碑林共198通,其中有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br> 查找:你先从网上查一下是哪年中的进士,在进士题名碑方位示意图找到编号,根据编号找到进士题名碑,在这块碑上找到要查找的人。 第二进院落形成的祭礼空间方阔周正,由大成殿、东西庑、掖厅和器库等建筑构成,空间封闭、气氛严肃。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供奉着孔子的神位,是祭孔时皇帝行礼的地方。大成殿前的月台由汉白玉雕云头石栏环绕,东西两端各有16级台阶,月台中央嵌有一块7米长、2米宽的大青石浮雕,雕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 砚水湖<br>大成殿中心院落御道的西侧有一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因坐落在德胜门至安定门内一带的水线上,井水常溢到井口,水清浅而甘冽,称为满井。相传,进京科考的举子们在孔庙拜谒孔子后,如饮井中“圣水”,便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以井水磨墨,便会浓墨喷香,落笔如神。清乾隆帝特赐名“砚水湖”。<br> 辨奸柏是孔庙内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繁枝盘错,挺拔苍翠。传说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 <div>御制记功碑计14座,分别竖于大成门院内东西两侧的碑亭内。大成门外3座,大成门内11座,为清朝帝王的记事碑。如雍正三年(1725年)平定青海告成太学御制文碑等,以记述有关历史事件及所取得的功绩。<br></div><div><br></div> 崇圣祠位于大成殿之后,原名启圣祠,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用以祭祀孔子的父母以及先代,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名崇圣祠,由南而北有崇圣门和享殿。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门下弟子三千,杰出者也有七十二。因此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编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春秋》。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br> 国子监<div>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孔庙建成。根据“左庙右学”的礼制,同年在孔庙西侧,建国子监,又称太学。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中国唯一一座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国子监坐北朝南,按“左庙右学”之制,东邻北京孔庙,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20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全部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和敬一亭。附属建筑围绕各自的主体建筑分布 。<br></div> 集贤门<br>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位于中轴线最南端,是进出国子监的主要出入口,是皇帝等统治阶级的专用通道,平时很少开启。大门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门外东西各建有砖砌的一封书式撇山影壁,其正面建有一字影壁。集贤门内有东、西井亭等建筑,组成第一进院落。院子东侧有持敬门,与北京孔庙相连,是专供监生到北京孔庙拜谒孔子的通道。院子的西面有退省门,是监生入堂学习和国子监内任职人员出入的便门 。<br> 太学门<br>太学门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大门,位于集贤门以北,面阔三间,坚额书“太学”,门内左为钟亭,右为鼓亭,还有一座御碑亭,内立“恭勒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记”碑<br> 琉璃牌坊<br>琉璃牌坊位于太学门内,形制为三间四柱七楼,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琉璃牌坊。正面额书“圜桥教泽”,背面额书“学海节观”,均为乾隆帝御笔。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学重教的传统。坊内左右为黄琉璃瓦重檐碑亭,分列琉璃牌坊东北、西北角,各立石碑一块,东为乾隆帝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圆水工成碑记》汉文碑,西为满文碑<br> 辟雍<br>辟雍平面呈正方形,建在方形石基之上,石基方十一丈一尺(约合37米),殿为重檐四角攒尖顶,覆黄琉璃瓦,殿方五丈三尺(约合17.6米),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四面设门。四周建有围廊(副阶周匝),廊深六尺八寸(约合2.67米)。围廊外面池水环绕。水池直径十九丈二尺(约合64米),深一丈四尺(约合4.67米)<br> 东西六堂<br>东西六堂位于辟雍的东、西两侧,各有房33间。东侧从南到北有崇志堂、诚心堂和率性堂,西侧自南而北为广业堂、正义堂、修道堂,每堂各为11间。作用是专供监生学习的场所,建筑外廊较大,可供监生在廊下活动。每座堂的正中檐下部位都悬挂有各堂名称的华带匾<br> “罗锅槐”<br>在国子监的辟雍西侧的圆水池旁,高矗一棵古槐,它的主干呈罗锅状,上部向南倾斜,而且在干北侧的罗锅部位还有很像被用利器砍过的痕迹,其实是原有一大枝断掉的原故。人们称此槐为“罗锅槐”<br> “吉祥槐”<br>“吉祥槐”,也叫“复苏槐”,高约15米,是由两棵主干组成,其周长分别为2.8米、2.6米。种植于元代,据说是元代国吉监第一任祭酒许衡所植,明末时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初夏,枝干上忽又萌发新芽成叶,枯而复荣。正值乾隆生母慈宁太后六十寿辰,人们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所以得名“吉祥”,文武百官纷纷题诗作画,以示庆贺。大学士将溥奉旨到孔庙祭先师,他得知后,夜宿国子监,绘制一副古槐图,得到乾隆的嘉奖。乾隆皇帝作《御制国学古槐诗》,诗云:“黄宫嘉荫树,遗迹缅前贤。初植至元岁,重荣辛末年。奇同曲阜桧,灵纪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寿筵。乔柯应芹藻,翠叶润觚编。右相非夸绘,由来事可传。”乾隆的古槐诗和蒋溥的古槐图及众大臣的诗文还刻在碑上,立在树旁。1956年该碑与十三经石刻一起移到孔庙西侧<br> 彝伦堂<br>彝伦堂位于辟雍北侧,是国子监藏书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九檁,后出抱厦,单檐悬山顶。堂前建有宽大的月台,又称灵台或者露台、平台等,是国子监召集监生列班点名之处。在月台的东南角设有日晷一部,是古代依据日形测定时辰的仪器,又称日表。西南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置有赵孟頫所书的《乐毅论》石刻<br> 敬一亭<br>敬一亭位于国子监中轴线的最后部分,建筑面阔五间,明间檐下正中悬挂华带匾一块,上书“敬一亭”,是专藏皇帝对监生训喻之处。内有御制圣谕碑等7座。亭东为祭酒厢房,西为司业厢房,是国子监最高长官祭酒谕其副职司业的办公地<br> 国子监有两个特点,其一,以师为官。从祭酒到一般教学、管理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由吏部任免。明朝对教官的约束极为严格,特别是国子监祭酒,更是要绝对忠于皇帝和职守。他们不仅要取得皇帝的信任,还要迎合朝中各种当权的政治势力。其二,采用分堂积分和拨历(指监生被派往政府各部门历事)的教学制度。 十三经刻石亦称“乾隆石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研究儒学的珍贵史料。清代蒋衡游历长安,见“开成石经”众手杂书,紊乱不堪,深以为憾,决心自书一部十三经,从雍正四年(1726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历时12年完成这部63万字经文手书。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经考订蒋文并动工刻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碑刻成,立于太学。此刻石原放国子监六堂,1956年移至国子监与北京孔庙之间夹道内。<br>“十三经”刊刻完成后,为纪念祖父蒋衡,蒋和以蒋衡自画像为底本刻了一尊“蒋湘帆先生写经图”石碑,并请书画家冯敏昌以隶书题名。此碑高110厘米,宽41厘米。碑前面为线刻人物画,画面上蒋衡右手拄杖,左手捻须,衣衫飘飘,神情自得。碑后面刻有蒋衡行书七绝二首,署名“拙老人”。此碑安放在国子监十三经刻石碑林最南端,1956年该碑与十三经石刻一起移到国子监与北京孔庙之间夹道内 [11]。<br> 20240225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