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的观后感。

阿凡提

<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的想去看“对话达芬奇”画展。趁今天下雨人会少点,观展效果会更好。当走进上海博物馆二楼时,映入眼帘的第一幅画时就被震撼到了(图二)达芬奇,这不仅是对话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唐寅等。而是穿越时空来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看到了文艺复兴时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又穿越时空来到了明代中期,见到唐伯虎等人。心情🈶点小激动。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真迹。仿佛又看到了“唐伯虎点秋香”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纸上钢笔,墨水和黑色粉笔尺寸不等。</p><p class="ql-block">《大西洋古抄本》收录了1119页手稿,是达·芬奇所有手稿中最重要、数量最大、最具研究意义的一批材料,涵盖了他从1478年到去世前的各类研究,包括数学、生物、军事、建筑、地理等诸多内容。这几件素描残件全部来自《大西洋古抄本》41r页,创作于达·芬奇为朱利亚诺·德·美第奇效力期间。朱利亚诺与其兄教皇利奥十世是达·芬奇晚年来到罗马后最重要的赞助人。作品描绘的主题并没有确切定论,一些人认为它们是一种能够自动传送布料的裁剪机器,另一些人则指出它们与军用的机械装置有关。</p> <p class="ql-block">配备金属镰刀的武装坦克</p><p class="ql-block">《大西洋古抄本》113v页(前 40v-a页)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纸上钢笔和墨水19.2x 28.0厘米。当时设计武装坦克图。</p> <p class="ql-block">发射炸弹的大炮,1485年</p><p class="ql-block">纸上针尖笔,黑色粉笔,钢笔和墨水21.9x41.0 厘米</p> <p class="ql-block">这件彩色素描作品是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骑马纪念碑的草图。它创作于达·芬奇为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效力期间,后者委托达·芬奇为其父亲设计一座骑马像,</p><p class="ql-block">相比起人物,达·芬奇将更多的心血倾注在了马的形象上。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马的尺寸比例,他亲自解剖了一匹马,并创作了一系列与马有关的解剖学手稿。原先他计划让马扬起前蹄,仅靠后腿站立,但受到帕维亚古城一座骑士像的启发,最终将其修改为更优雅的小跑姿态。这座纪念碑的铸造由于法国人的入侵被迫搁置,但达·芬奇业已完成的模型收获了无数赞誉,宫廷诗人称赞它“如此壮观雄伟者,希腊、罗马都未曾得见。”</p> <p class="ql-block">军用临时桥梁,约1483-1485年</p><p class="ql-block">达·芬奇钢笔和棕色墨水21.6x30.0厘米。</p> <p class="ql-block">头发飘逸的女子,约1492-1501年</p><p class="ql-block">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胡桃木板上含铁和朱砂的铅白颜料24.7x21.0 厘米。这幅未完成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头发翻逸的年轻女性,她倒脸相对,双目低低,轻轻胡前,脸上带着一抹着有似无的微美,沉漫在自己的思中。</p> <p class="ql-block">秋风纨扇,明中期,唐寅。同时间二幅女士画,唐伯虎把这位女士画活了,而且画了似仙女下凡,飘逸和美感。唐寅真迹</p> <p class="ql-block">大门、窗户及壁龛,约1524-1525年</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重大发现,上海石库门原来他是鼻祖啊!</p> <p class="ql-block">和上海石库门是不是长得很像啊!</p> <p class="ql-block">这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人体素描,创作时间可追溯到16世纪20年代,属于四幅风格一致的作品系列中。当时米开朗基罗受教皇利奥十世委托,正投入在圣洛伦佐教堂内新圣器室的设计工作中。他笔下的这幅左腿姿势与其寓言性雕塑《夜》中对应的姿势十分相似。在《腿》素描中,米开朗基罗的笔触快速而坚定,他用局部勾勒的方式突出了前景中腿部的肌肉线条,而另一条腿呈弯曲状,轮廓简洁有力。这幅作品与其他三幅素描一起,证明了米开朗基罗在解剖学领域的高超能力。</p> <p class="ql-block">与上幅画是同时期的国画。(明中期)</p> <p class="ql-block">男孩与羔羊</p><p class="ql-block">伯纳迪诺·卢伊尼(约1480-1532年)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28.0x25.0厘米</p><p class="ql-block">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p><p class="ql-block">此作品是盎博罗削图书馆最古老的核心藏品之一,也曾是该图书馆创始人、米兰大主教费代里科·博罗梅奥的私人收藏。创作于1520年代的这幅油画,被公认为是达·芬奇学生卢伊尼最好的杰作之一,也是他职业生涯晚期的精品。达·芬奇对卢伊尼的影响充分体现在作品的主题上:孩童与动物玩耍,画作中表现为一只羔羊,象征着救赎。男孩脸上的甜蜜微笑及细腻的渐隐法运用,亦可看出达·芬奇早期和晚期风格对卢伊尼的影响。画作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只是画面左侧,尤其是羔羊头部,早年遭受过一些原因不明的严重损坏,因其油彩上的模仿性修复显示出相当古老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年轻戴帽男子,约1500年</p><p class="ql-block">乔瓦尼·安东尼·波塔费奥(1467-1516)53.7x40.7厘米</p><p class="ql-block">纸上银针笔、黑色及彩色粉笔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这幅素报是达-芬奇学生波场费奥的代表作之一,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也展杰作。周一时期,渡塔费奥还创作了另一幅女子肖像,同样展出于此次展览中,两端作品采用了相似的技法和构圈。作品所呈现的明暗对照是通过一种极薄的家状机料渲染而成,整体光线显得明亮而富有动感,这种挂速深受达开寿在米兰时期岗像画中所发明的明暗法影响,男子的资布也与达开务所作的《魏乐家》》相呼应。画家用简洁明快的笔赖描绘了人物的服娇并植原封展了赚处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女子半身像及眼睛,约1502年</p><p class="ql-block">乔瓦尼·安东尼·波塔费奥(1467-1516)54.4x 40.5 厘米</p><p class="ql-block">特制纸上银针笔、黑色及彩色粉笔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出生伦巴第贵族家庭的波塔费奥是达·芬奇最有名的门徒之一。这幅素描是波塔费奥在1502年创作的另一幅绘画草图,画中女子通常被认为阿拉贡的伊莎贝尔,身为米兰大公夫人,其佩戴的项链和所着华服都彰显着贵族身份。1490年左右,达·芬奇开始将人物描绘成双目低垂的模样,并逐渐趋于成熟风格,此次展出的《头发飘逸的女子》就是一个范例。波堪费奥效仿老师,在这幅作品中也将女子双眼描绘成微微下垂的样子,并在画面右上方尝试了双眼睁开时的不同画法,现在仍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男子侧身像,1510年</p><p class="ql-block">弗朗切斯科·梅尔齐(1491或1493-1567)纸上黑色及红色粉笔20.3x13.1 厘米</p><p class="ql-block">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p><p class="ql-block">作为达·芬奇的门徒之一,梅尔齐曾在老师晚年陪伴他从罗马前往法国卢瓦河谷,并成为他的遗产继承人。这幅素描作品原型为一尊曾放置于达·芬奇工作室的雕塑,很可能是其本人的作品。梅尔齐在构图之初或许先用黑色粉笔勾勒,随后以红色粉笔进行更大尺幅的创作。其署名的笔迹亦透露出诸多信息:梅尔齐出身贵族,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常用商人阶层的草书体。</p><p class="ql-block">受过良好教育阶展的书写方式,而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达·芬奇则擅用。</p> <p class="ql-block">款鹤图卷,正德元年(1506)</p><p class="ql-block">唐寅(1470-1523)明</p><p class="ql-block">纸本设色</p><p class="ql-block">29.6x 145.0厘米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唐寅,字伯虎,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师沈周、周臣,檀山水、人物、花鸟,为“明四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明代时用的炉子等物品,仔细看非常🈶意思。</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的真迹,记得有一次去苏州博物馆看唐伯虎绘画展时,人山人海。如今在上海博物馆就可以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送子观音图轴,约1560年</p><p class="ql-block">(传)仇英(约1498-1552年)明</p><p class="ql-block">纸本水墨</p><p class="ql-block">59.0x89.6厘米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此图作者佚名,托名仇英,款署“仇英实父制”,系“伪好物”。图给宝殿之内,一菩萨装女性怀抱婴孩,半跏趺坐于矮床之上,周身侍者五人。画面本自元王振鹏《姨母育佛图》卷,全用白描。</p> <p class="ql-block">这次展会最大的亮点不仅是有达芬奇和唐寅等画,关键是同时期的东西方文化展。 这是难得一见展览。达芬奇他是一位全才,他一生总共画了二十几幅,最著名的是“蒙娜丽莎”、“岩间圣母”“抱貂女郎”“最后的晚餐”等。好想一睹达芬奇的所有绘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