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博览(下),真美汉中(二)——华夏絮语百三五

张剑杰

<p class="ql-block">汉中博物馆,由古汉台、拜将台和饮马池组成。饮马池未去,古汉台和拜将台均为古典园林式的建筑和布局,园林式的博物馆第一次相遇。在历史遗址上建筑历史博物馆,是最好的历史诠释,让观众身心沉浸于历史。</p> <p class="ql-block">古汉台的内容很丰富,仅“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就足够你观看、记录,故单列一集。</p> <p class="ql-block">01汉台碑林,这里主要陈列“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这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时间跨度为“汉至宋”。汉中市博物馆以此身价百倍。</p> <p class="ql-block">02石门十三品陈列室,“石门昔洞开汉颂魏铭竞凿字,怀宝今陈列高人雅士易知音”。向“高”学“雅”终生志向也。</p> <p class="ql-block">03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是后世感念褒斜道及石门开通之功,依山凿石,形成的摩崖石刻大观,1961年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石刻,各有其难以估量的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价值。1970年,石门水库施工在即,省市文保部门精选石门内外摩崖石刻十三种评定为一级文物,将其切割移入汉中市博物馆收藏。国之瑰宝,赖此得存,诚为幸事。</p> <p class="ql-block">04石门摩崖。“石门”笔力遒劲,东汉,通高82厘米,宽50厘米,字径35厘米,隶书,1行2字。此摩崖镌于石门隧道北口西壁,源于《石门颂》中“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句。此处的石门指隧道之义。前人曾以为刻于隧道完工之际,而其笔意与《石门颂》中“石门”二字相似,应为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之后所镌。</p> <p class="ql-block">05碑文看不清,只能抄录说明: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太守钜鹿鄐君,部椽治级、王弘、史荀茂张宇、韩岑弟典功作,太守丞广汉杨显将相用,始作桥格六百二十三,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八里,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〇凡用功七十六万六千八百四器,瓦卅六万九千八百四。</p> <p class="ql-block">06都君开通褒斜道释文摩崖,南宋,通高270厘米,宽220厘米,字径5厘米,16行486字,隶书。南宋绍熙年间的南郑县令晏袤,勘查堰渠至褒谷,一览“郁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全文,情不自禁地写下考证文章,镌刻在摩之近侧,世称《郁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p> <p class="ql-block">07“释文”称杨孟文在东汉永平四年凿通石门,并在六年至九年中又同鄱君一道开通了褒斜道。这一说法与史实不合。杨孟文名焕,是东汉延光年间人,《华阳国志》有记载。他在顺帝延光时奏请复修褒斜栈道,其时石门早已开通。不过晏袤的隶书在当时被推为“宋代第一”,故此摩崖的书法艺术价值不可低估。</p> <p class="ql-block">08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摩崖,东汉,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字径纵4厘米阔6厘米,22行622字,行30-31字不等,其中“命、升、诵”等字下垂之笔俱长;隶书。</p> <p class="ql-block">09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148),汉中太守王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简称“石门颂”。镌刻在古褒斜栈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其书风天真流露、洒脱自然、挺劲多姿。清王昶等称其为汉人极作,为习隶书者临摹之佳本。杨守敬《平碑记》云“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尽从此出。”此摩崖文字记述杨孟文奏请复修褒斜道事,是考查褒斜道通塞、变迁的重要史料。</p> <p class="ql-block">10玉盆摩崖,东汉,通高61厘米,宽103厘米,字径30厘米,六行44字,隶书。玉盆在石门南三华里的河水中,有一巨石色泽如玉,形状似盆,前人因书“玉盆”二字以喻之。书者未详,世传西汉张良所作。但就隶势而论,书家皆断为东汉书体,其笔力遒劲,气势奔放。玉盆边缘又有隶书小字“玉盆”和两段南宋时的人题名。后人有诗赞曰“大器盘盘水面浮,长江万里一盆收。”这正是对玉盆所在地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11衮雪摩崖,东汉,通高67厘米,宽148厘米,字径35厘米,一行4字,隶书。褒水流经石门之下,因石多浪激,如飞雪翻滚。建安二十年(215)和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两次来汉中。据传见此情景大书“衮雪”以抒怀。此字笔触圆浑而流利,柔和而有力。后人诗赞“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倾波。”衮雪旁有“魏王”二字,已漫患,曾见于宋人之著录,亦由来久远矣。</p> <p class="ql-block">12石虎摩崖,东汉,通高100厘米,宽50厘米,字径30厘米,二行6字,隶书。褒谷口东侧的山峰险绝凌云,有巨石状如下山之猛虎,石虎摩崖就镌刻在虎石下。不远处的龙潭有郑子真钓鱼台。“虎石啸风”“隐士钓台”均属褒谷二十四景。郑朴字子真,汉代褒中县人,先后五次辞掉权臣王凤的聘请,躬耕山林,世人服其高洁。</p> <p class="ql-block">13山河堰落成记摩崖,南宋,通高226厘米,宽510厘米,字径纵13厘米阔20厘米,16行136字,隶书。此摩崖又名《重修山河堰碑》,是南宋绍熙五年(1194)所刻。据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云:“褒水又名山河水。”引山河水灌田所修之堰,故名山河堰。又据宋代诸石刻记载:山河堰系汉相萧何所创,曹参落成之,故又称之为萧曹堰。</p> <p class="ql-block">14宋《山河堰赋》石碑记述“是堰围之以木,聚之以石,每岁孟陬,鸠工聚材,以缮修之。”此堰既肇自汉时,历代屡有修葺。《宋史·河渠志》曾记,乾道七年(1171)吴拱发卒助役修堰之事。而绍熙四年(1193)夏季涨水,六堰尽决,是年秋使者奉旨乃重加修葺,至次年二月落成。此摩崖之文,即记此事也。此摩崖文字中有“贾嗣祖、晏袤、张柄实董其事”之句,贾、张等无书名,而晏袤为当时的大书法家,因此可以悬揣其为晏袤所书。此摩崖通篇系擘窠大字,波势纵横,气势磅礴。在石门十三品中,是最能引人瞩目的。</p> <p class="ql-block">15《碑文》:绍熙五年,山河堰落成,郡太守章森、常平使者范中艺、成帅王宗廉,以二月丙辰徕劳工徒。堰别为六,凡九百三十五丈,輛渠四百一十丈。木以工计,七十二万四千九百有奇;工以人计,一十五万九千八百有奇。先是,四年夏,大水,六堰尽决。秋,使者被旨兼守事,会凡役,慨念民输当四倍于每岁之常,延官出钱万绎为民助。查沆、贾嗣祖、晏袤、张柄实董其事。</p> <p class="ql-block">16褒斜古栈道陈列室。秦汉足述闻任贤达谒来汲古,褒斜当孔道凭学人探幽访踪。巍巍秦岭横亘东西,和合南北,构成中国地理分界线,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栈道蜿蜒,穿行于秦岭巴山之间,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是联结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重要的西部交通线。</p> <p class="ql-block">17秦蜀古道示意图。经过千百年的摸索,古人创造了栈道这一独特的道路形态,即在悬崖上凿孔架木建桥,并修阁防护,搭亭休憩。“栈道,飞阁复道相通”,“险绝之处,旁凿山岩,施版梁为阁也”,都说明栈道修建的地势及形制特点。</p> <p class="ql-block">18栈连南北,道通古今。“自南自北,四海攸通”。翻越秦岭共有四条古道,包括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等,其中以褒斜道最负盛名。褒斜道约三分之一路段为栈道,其修建规模之大,沿用时间之长,为全国栈道之冠。</p> <p class="ql-block">19褒斜道示意图。“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彀其口。”位于褒谷口的石门,两山对峙,最窄处仅数十米,堪称天险。东汉永平四年(61),明帝下诏凿通石门,是有据可考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通车山体隧道。1961年,“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成为汉中地理及文化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20桥阁横空,飞腾绝壁。历代修缮褒斜栈道连云栈道纪事石刻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21褒斜道南口石门段栈道模型。石门南北的栈道可分为平梁立柱式、依坡搭架式两种。古时在褒水西岸的崖壁上架设栈道以通往来,又在七盘山下开凿隧道,与栈道相连。其上方山岭的道路,唐代称七盘道。元、明、清称连云栈道。</p> <p class="ql-block">22阎王硐栈道模型,平梁斜柱式。栈道遗迹位于今留坝县武关驿镇南河街村褒河西岸,总长度约200米,上覆有阁,以避风雨。其地山崖直立,下临深潭,行人稍有失足,即遭遇不测,故有阎王骗之称。</p> <p class="ql-block">23清党居易《云栈图》中的汉中府城,也有连云栈道的情景。画旁《云栈图小跋》云:“豪杰之得志於時者无不欲恩泽之及于人但恩及一地易恩及天下难恩及一时易恩及万世难汉南雲栈乃天下孔道万世率于我祖台贾老恩师修栈功成厥绩甚伟真可为补天地之有憾瘳尧舜之犹病可以与禹之治水稷之粒食万世并论而提横也”。</p> <p class="ql-block">24小跋续云“先王父太保公喜我公之功之德之及于远为文以求不朽者刻于汉南者而一尚未镌愚小子居易又思将云栈一带画图寿诸顼珉率石工采石于扶风明月山之麓得雀石如犬许重为临摸细为雕刻虽未能传其意然亦可以得梗概矣并镌先王父镌之文以弁其首千百年后发人墨士出其途者续为以咏装表成花携带箧笥又可以当坐游也时康熙六年孟夏之日”。</p> <p class="ql-block">25此地出土文物也不少。左者褐釉瓷扁壶,右者虎皮斑梅瓶,皆宋代,汉中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26汉代瑞兽纹砖,龙腾、虎跃,风格凝炼。</p> <p class="ql-block">27汉瓦当。上左卷云纹,上右长乐未央,下左长生无极,下右祠室屋当。</p> <p class="ql-block">28榫卯砖,汉代。过去只知木结构制作使用榫卯法技艺,殊不知泥砖也能用榫卯法,古代的智慧呀!</p> <p class="ql-block">29晋朝之前压模砖,南北朝起彩绘砖,唐宋之后的浮雕砖,砖也有发展史。右下图鹿衔牡丹浮雕砖,宋代,汉中市博物馆藏品。</p> <p class="ql-block">30介绍邮亭驿站。其实介绍的内容挺多的,只是拍摄了极少感兴趣或无知的照片而已,玩玩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