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行摄视界》出版

孙向荣

<h5>▲《行摄视界》护封</h5> <h5>▲《行摄视界》硬壳封面</h5> <p class="ql-block"><b> 目录: CONTENTS</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02 / 序 172 / 皖南之春</p><p class="ql-block">007 / 雪域高原 196 / 彩云之南</p><p class="ql-block">056 / 天山南北 211 / 东南亚风情</p><p class="ql-block">106 / 魅力青海 230 / 尼泊尔风光</p><p class="ql-block">115 / 河西奇观 242 / 欧美风光</p><p class="ql-block">129 / 大漠驼影 272 / 花絮</p><p class="ql-block">138 / 戈壁胡杨 293 / 陈尧行摄诗选</p><p class="ql-block">145 / 呼伦贝尔 306 / 后记</p><p class="ql-block">150 / 古镇风貌 308 / 附录</p><p class="ql-block">165 / 江南水乡</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b></h1><p class="ql-block"><br></p><h5> 我俩不是专业摄影师,也不是摄影记者,旅行摄影仅是我俩退休后的一项业余爱好。我俩旨在旅行摄影中增长知识,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在旅行摄影中探索和感知世界,认识和完善自我;在健康的爱好中丰富人生,陶冶情操。</h5><h5> 我们虽已步入迟暮之年,却依然焕发青春的活力。近十多年来,我们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年复一年地在长途跋涉中追光逐影。</h5><h5> 我们曾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垭口,经受了高原反应的考验,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我们拍摄了雪山的雄伟,冰川的孤傲和圣湖的冷艳。</h5><h5> 伴随着戈壁滩上的声声驼铃,我们曾穿过夏塔古道,踏上帕米尔高原,在古丝绸之路上烙下了坚实的脚印。我们在神秘的雨林、茶马古道、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留下了追寻理想的身影……</h5><h5> 面对长江黄河,我们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眼望大好河山,我们目睹了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祖国建设日新月异。</h5><h5> 得益于改革开放,我们走出国门去了解世界。我们曾越过世界屋脊,走过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加德满都谷地;沿着澜沧江湄公河南下,探访了缅甸,老挝和泰国。我们到过西欧的法国、瑞士、意大利;东欧五国(德、奥、捷、波、匈)和俄罗斯;北美的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等地。</h5><h5> 异国他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界,丰富了我们对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认识,得以在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中认识世界,在开放和包容中取长补短,在传承和发展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自尊、自强和自信。</h5><h5> 人生犹如一次远行,每一步都是不同的风景,每一段都是难忘的历程。相机记录了沿途的风景和风情,也为我们的人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记。</h5><h5> 我们在旅行摄影中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拍万张照。当某一天我们不能再远行,我们的心永远在路上。</h5><h5> 我俩从数万张照片中精选了优秀作品500余张,汇编成《行摄视界》作品集,作为对十多年来旅行摄影的总结。</h5><h5> 借此,对资深摄影家杨桦、上海科技摄影协会主席沈国雄、摄影师柳百建的专业摄影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上海市著名书画家杨惠钦为《行摄视界》题写书名,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社长王丽娜对书稿作精心的校对表示衷心的感谢!</h5><h5> 孙向荣 陈 尧 二零二二年八月十八日</h5><p class="ql-block"><br></p> <h1> ▼<b>《行摄视界》部分页面</b></h1><p class="ql-block"><br></p>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 记</b></p><br></h3><h5> 我和陈尧的友情从1971年起至今延续了半个多世纪。<br>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和陈尧中学毕业后分别从上海和北京下乡到西双版纳东风农场,在中缅边境的热带雨林里战天斗地,垦荒植胶(种植天然橡胶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70年初东风农场组建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期间,我在二团政治处任保卫干事,陈尧任二团一营四连副连长。1971年雨季,我奉命去一营复查一起历史遗留积案时与陈尧在工作中相识并结为好友。1973年和1974年陈尧和我先后上大学离开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尽管我俩在不同的城市学习和工作,但始终保持着通信联系。</h5><br><h5> 2001年及2005年,我参与编辑西双版纳东风农场原上海知青老照片画册和回忆录时向陈尧约稿,他欣然受之。他的三首诗词,《水调歌头 为上海知识青年在西双版纳东风农场画册所题》、《满江红 滇南竹伐野营》、《忆江南 坎坝》、《忆江南 西双版纳屯垦五首》和文章《天涯相见父子情》被录入周公正主编的画册《勐龙印迹》(2001.12)和回忆录《勐龙记忆》(香港文汇出版社2015.12)。</h5><h5> 2010年6月,应原上海知青的邀请,陈尧来沪参加《情系勐龙 —欢聚世博》的四地(京、沪、渝、滇)知青联谊活动,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和水乡西塘古镇。<br> 2013年4月,陈尧约我重返第二故乡,我俩在景洪市欢度傣历1375年的新年泼水节,回访了年轻时下乡所在地大勐龙东风农场。</h5><h5> 2018年是东风农场建场六十周年,我应邀参与东风农场博物馆修复工作期间,陈尧给我发来了他新写的诗词,《七绝 贺景洪市东风农场建场六十周年》。“欣迎甲子舞东风,共庆普天创业功;代代丹心扬四海,橡胶伟业更兴隆。”,委托我将贺词装裱后献给东风农场博物馆。<br> 西双版纳有陈尧的青春足迹,他对西南边疆各兄弟民族和东风农场老职工、老战友的深情厚谊跃然纸上,流露在他诗词的字里行间。他对我说:“至今我还想起当年发生在云南边疆的许多人和事,想起和我患难与共的知青战友们,想起在热带沟谷雨林里战天斗地的日子。”</h5><h5> 陈尧1973年在东风农场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南疆的红土地起步,走向改革开放,走上领导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他不忘初心,坚定革命信仰,热爱祖国和人民。他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忠于职守,始终保持着一股正气。<br> 陈尧退休后虽过着无官一身轻,寄情于山水间的休闲生活,他仍然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尤其关心影响党的生死存亡与中华民族振兴的党中央反腐之举。</h5><h5> 2020年11月,他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始终要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把我培养成为一名树立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强战士和人民的勤务员。我要为人民的事业多做添砖加瓦的事。”这体现了陈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应有的品质与志向。</h5><br><h5> 旅行摄影是我和陈尧退休后的业余爱好,2013年以来我们相伴同行,在旅行摄影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感受旅行摄影中的艰辛和快乐。陈尧 2017年10月摄于内蒙巴丹吉林沙漠的作品《红衣照沙湖》被评为西部风光摄影年度三等奖。《荒漠明珠》、《黎明农庄》等五幅作品入选西部风光2018年度团员优秀作品集;作品《飞骑》、《初春渔火早》等三幅作品入选2019年度西部风光团员优秀作品集。<br> 2019年6月,我、黄寅敏、周龙弟与陈尧结伴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浙东闽南摄影采风。采风结束后,陈尧返京途经上海时受到了东风农场原上海知青战友的盛情接待,没想到这是我和陈尧的最后一次相聚。</h5><br><h5> 2020年陈尧赴加拿大探亲期间查出得了直肠癌晚期,肿瘤已转移到肝脏。这年多灾多难,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并持续了三年多。三年来,陈尧在加拿大做了两次大手术、28次化疗和10次放疗,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生死的考验。他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与病魔抗争,在积极治疗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身体在逐步康复之中。</h5><br><h5> 2021年12月,陈尧来信对我说:“前天我进入今年第三次化疗,这个疗程需作6次,需3个月,经化疗如能缩小肝脏残留转移灶指标,即可用放疗除去。调养数月后可再做直肠癌原发灶手术。朋友们对我精神上的关怀与支持是我战胜病魔和痛苦的强大动力。我可以做个有骨气,敢于拼搏,不畏死的人。即使有一天我逝世而去,但无半点遗憾,因为我在你们的关怀和鼓励下为追求生存而努力拼搏过。”</h5><br><h5> 2022年4月至8月,我和陈尧合著的摄影作品集《行摄视界》初稿编辑完成并交付出版社审核。期间陈尧带病,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行摄诗词章节的编写。通过微信交流和电子邮件,我俩从数万张时间跨度10多年的旅行摄影照片中精选出500余张优秀摄影作品,完成了300多页书稿的排版、编辑、文字说明和校对工作。</h5><h5> 2022年8月5日陈尧来信说:“《行摄视界》要抓紧出版,因我得的是直肠癌晚期,虽直肠癌原发体刚成功切除,但右肝叶上仍有残留体(左肝叶已切除),该部位不便手术,虽已放疗五次,仍存在病灶易复发的风险。”<br> 为使《行摄视界》能尽早出版,按出版社的建议,2023年5月我和陈尧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原书稿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6月初完成的终稿报送出版社审核,待审核通过即可印刷出版。 </h5><div><br><h5> 2023年6月6日下午是陈尧最后一次和我微信联系。正对我提出的《需提高PDF格式书稿中图片暖色系饱和度的建议》,他回复我说:“你提出的两点意见很重要,否则会影响摄影画册的印刷质量,提议在批量印刷前由雅昌影像先印几本样书由你校色定稿。”</h5><h5> 陈尧对我说过:“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我坚定的信念。”,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然忘我地工作,放射着灿烂的生命之光。他不仅为出版《行摄视界》费尽心血,而且在他夫人的协助下完成了他的诗词《春笋集》再版全部诗稿的补充、更新、编辑与校对工作。<br> 遗憾的是他生前未能看到摄影作品集《行摄视界》的出版面世。2023年6月14日从大洋彼岸传来了不幸的消息,“陈尧因心源性心脏病于温哥华时间2023年6月13日12时12分在穆迪港市鹰岭医院病逝,享年72岁。”<br> 陈尧离开了我们,我痛失了一位相伴了半个多世纪的好战友,好知己、好摄友。东风农场原知青朋友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诗人,令人心疼和惋惜!他的友情和音容笑貌,他的诗词和摄影作品,他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永远留在我们心间,值得铭记和怀念!</h5> <br><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孙向荣 2023-7-13 于上海市</h5></div> <h5>▲上海雅昌艺术印刷中心 2024-2-22</h5> <h5>▲2024-2-22上午《行摄视界》在上海雅昌开印</h5> <h5>▲《行摄视界》外包装标签 2024-2-29</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