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江南人文甪直

姑苏夫子哥丨苏州

<p class="ql-block">〖发现与漫游古镇系列〗江南三月‖慢话甫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江南de三月与你共同走进水乡甪直①,家乡的秀雅小镇,在古桥、街巷间穿行,品读它的秀雅和诗意。</p><p class="ql-block">注:①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原名"甫里",镇西有甫里塘。</p><p class="ql-block"> 周末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乘坐地铁5号线至奥体中心站转公交528路到甪直晓市路前往镇西上塘街。古镇生活气息浓郁,走在街巷口看江南农村女子水乡传统服饰的美,比较轻松惬意。</p><p class="ql-block"> 甪直的自然地貌是甪直_吴江_南浔一带形成的断陷盆地,地形地貌为太湖沉积平原,属太湖吴县地区东片的湖荡水网平原。古镇老街为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交汇处,河道水网纵横交错,造就了甪直的河、桥、水巷丰富独特的水乡风貌。古镇老街有其江南水乡的代表性,石板路旁分列明清时期古建筑,街道狭窄而幽静,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古镇历史文化氛围。甪直,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镇上的人贴水成街,枕河而眠。吴侬软语民风质朴,“杏花春雨小巷,梧桐细雨黄昏,小桥流水人家”实为江南古镇的本色。</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沿着河道小巷漫步,欣赏古桥、故居、古寺的风貌,感受江南水乡风情。著名的东美桥和东大桥,都是明代建造的单孔石拱桥,气势雄伟。东美桥上刻有诗人高启的诗作《甫里景》,描绘了甪直小桥流水的风光。水巷古桥是甪直的独特风景,巷口还有多处“双桥”,建在河道交汇处,尤其以三元桥和万安桥为代表,构成中市街的一对“三步两桥”景观。游人流连忘返于此,静听桥下流水淙淙,环顾小桥流水人家,深深感叹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街上黛瓦粉墙、木门木窗、青砖翘脊,大多为明清时代的老房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是甪直浓厚水乡气息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甪直的乡土舞蹈,在民间庙会等习俗活动上,会有踏高翘、舞龙灯、打连厢、荡湖船、挑花篮等。甪直水乡文化再有民谣,村民在田间唱的叫山歌,渔民唱的则叫渔歌。听那老街河道荡湖船上的船娘,边摇橹边唱着吴歌。甪直,叶圣陶曾任教於“吴县第五高等小学”。叶老创作了好多以甪直为背景的小说,先生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就是以万盛米行为背景,该文后被选进中学教课书,万盛米行也随之闻名海内外。“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里面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这是先生开头的一段描述。</p><p class="ql-block"> 徜徉在老街深巷,你可以觅到古老民居中的幽深气息,古桥青石路的沧桑印记。我坐在阁楼中品茗一杯碧螺春茶,看窗外小桥流水、水乡人家,依旧可以寻踪到千年古镇的浓浓韵味,茶楼、酒肆、评弹、昆曲会在不经意间呈现在你面前…,我从上塘街转到下塘,去发现水乡古镇的美好春光,捕捉瞬间的美。又从迎宾路→甪直大道→金鸡湖大道/吴淞江独墅湖科教园骑行往市区方向,探寻江南水乡的诗意与浪漫,静下心感受这般岁月静好的温柔,梦里水乡人文甪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德 馨</p><p class="ql-block">於2024年3月初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