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她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朵朵时代的浪花,奔腾跳跃,激流勇进,穿越千年时空隧道,不断积淀下来,沙里淘金,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被后世人传承吟诵。</p><p class="ql-block"> 徜徉在唐诗宋词中,无不为诗人的情怀而感动,为千古佳句而赞叹,要想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墨迹,去追忆那段悠远的历史,寻找那些雄奇壮阔的风景,去探寻那些沉淀在岁月中、雅韵流芳的历史遗迹吧。</p> <p class="ql-block"> 盛唐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把我们带到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鹤矶上。</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而名扬四海。1800年间,它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是武汉市最为耀眼的记忆符号。据《南齐书 •州郡志》中记载,曾有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地,所以起名为黄鹤楼。</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依山傍水,占尽形胜,其优美的神话传说和历代不绝的名家诗赋,更使它平添了诗情与浪漫,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成为蜚声中外的历史文化名楼。</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正面台阶前的岩石上,矗立着一座《黄鹤归来》铜雕,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两只亭亭玉立的黄鹤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见证着人间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崔颢</p><p class="ql-block">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p><p class="ql-block">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p><p class="ql-block">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p><p class="ql-block">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以优美的神话传说、壮丽的江天景色写尽了诗人吊古怀今之情。讲述了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而来,却鹤去楼空、物是人非,产生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而眼前的景色却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无尽寂寞顿时化成了满腹的乡愁,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归鹤图》又称《九九归鹤图》,浮雕坐落于白龙池畔,幅面广阔,气势宏大,长88.4米,高4.8米,总面积达184平方米。整幅雕塑采用红色花岗石,由数十名石工,历时二年半,精心雕凿而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外高浮花岗石浮雕。整个雕塑分为鹤栖、鹤戏、鹤舞、鹤翔、鹤鸣五个部分,布局疏密相间,浑然一体,充满生机,堪为当代雕塑精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层大厅的正面墙上以白云黄鹤为主题的陶瓷壁画,壁画高9米,宽6米,由756块彩釉陶板拼嵌而成。《白云黄鹤》是著名艺术家周令钊创作的。仔细的观赏一下,画面上白云轻盈飘逸,黄鹤伸展着翅膀,高高的飞翔,仙人吹着笛子,悠闲自得,驾鹤西游,黄鹤楼则矗立在白云缭绕之中,仙气飘飘,将悠远的神话传说与现实的楼阁融为一体,穿越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黄鹤楼色彩鲜艳而庄重,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主楼外观五层,内部实际有九层,隐含九五至尊之意。楼体为四面八边形,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整座楼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八方飞檐的鹤翼造型体现了黄鹤楼的独特文化。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大气磅礴,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登上楼阁,凭栏远眺,可见:</p><p class="ql-block">万里长江龟蛇锁,一桥飞架变通途。</p><p class="ql-block">两岸高楼鳞次比,一楼极目楚天舒。</p><p class="ql-block"> 我两次登临黄鹤楼,第一次是在1988年,我与爱人孩子陪同我的妈妈,一起前来观赏,那时的黄鹤楼刚建成三年,但因是古迹复建,且久负盛名,所以到此游览的人也不少,我们在楼前同妈妈拍摄了照片以作纪念,从此这座壮美的楼阁便留在了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在2020年1月初,也就是武汉新冠疫情发生之前,我和爱人女儿带着两个宝贝,前来观赏古诗文中的黄鹤楼,让宝贝们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品味其中的意蕴,增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黄鹤楼景区,它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园林,一些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景区内,有铜铸黄鹤雕塑、牌坊、轩廊、亭阁、鹅池、归鹤图、千禧钟等建筑环绕。千禧钟是以古编钟钟架为创作原型,用四周围合的空间构架形式展现,外观似“亭”似“架”,新颖别致。这些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意蕴的完美结合吧。</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吸引了历代众多文学家、诗人等登楼题诗作赋, 据传诗仙李白曾经登上黄鹤楼,望着眼前的美景,本打算慷慨赋诗,可突然看到了镌刻在楼上的崔颢版《黄鹤楼》,一向恃才傲物的李白也慨然说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放弃了赋诗黄鹤楼的打算。</p> <p class="ql-block"> 然而李白在黄鹤楼送老朋友的一首诗却流传至今,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它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p class="ql-block">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p><p class="ql-block">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所作,送别的地点就在黄鹤楼,时间是烟花三月,去向为扬州。李白目送老友乘坐的孤帆渐行渐远,消失在天边,只留一江春水向东流去,离别之情与黄鹤楼共存在诗情画意里。</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贞观年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为“滕王阁”(现已被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而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而流芳后世,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已成为千古绝唱。滕王阁是南昌的标志性建筑,历经了历史上29次的兴废后,依然承载着历史的内涵,保留着古朴的风格,矗立在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东岸,世称“西江第一楼”。它那典雅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挥毫泼墨。</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诗》——王勃</p><p class="ql-block">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p><p class="ql-block">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p><p class="ql-block">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p><p class="ql-block">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再现了当年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来到阁上举行豪华宴会的情景,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以及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与《滕王阁序》可以说是双璧同辉、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台座以上的主阁是三层带回廊建筑,其内部共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现今的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在此可以尽情吸收空气中弥漫的文化气息,别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题滕王阁》——文天祥</p><p class="ql-block">五云窗户瞰沧浪,犹带唐人翰墨香。</p><p class="ql-block">日月四时黄道阔,江山一片画图长。</p><p class="ql-block">回风何处抟双雁,冻雨谁人驾独航。</p><p class="ql-block">回首十年此漂泊,阁前新柳已成行。</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三十岁时任江西提刑时所作。他登上滕王阁,鸟瞰沧浪江水,水中仿佛还带有唐代王勃等人挥毫泼墨的香气。四季日月在广阔的黄道中运转,江山如展开的一幅画图,在他心中激起无穷的遐想,决心要像那双雁、那独航之舟搏击风雨,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景言志,直抒胸臆,对于前景寄予了无限厚望。</p> <p class="ql-block"> 我于2018年和爱人及姐姐姐夫一起去南昌旅行,到达南昌市的当晚,我们就前往滕王阁景区,为的是一览滕王阁灯光秀,这是一场不可错过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夜晚花灯初上时,滕王阁开启了它那魔幻般的灯光秀。夜幕下的滕王阁主楼灯火辉煌,更显壮观瑰丽,五彩缤纷的光影,不断变换的画面,让人目不暇接。整个园区里灯火璀璨,微风轻拂,月光如水,我们穿梭在迷离的色彩中,耳边古韵悠扬,这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令人陶醉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再次来到滕王阁,登上楼阁眺望,滔滔不绝的赣江就在脚下奔流,眼前红墙绿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对岸高楼林立,道路宽敞,车水马龙,一江两岸,古今融汇的交响乐在此奏响。</p> <p class="ql-block"> 1363年,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曾在滕王阁上大摆庆功宴,犒劳三军。</p> <p class="ql-block">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为重修岳阳楼所作,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语气铿锵,哲理精深,气势磅礴,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流传至今,对后人影响甚远。从此楼以文名、文以楼传,文楼并重于天下。</p> <p class="ql-block">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岳阳楼主楼为长方体,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顶覆黄色琉璃瓦,纯木结构,整体造型端庄大气。站在岳阳楼上,便可俯视八百里洞庭湖美景。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世称“天下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 《登岳阳楼》——杜甫</p><p class="ql-block">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p><p class="ql-block">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p><p class="ql-block">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p><p class="ql-block">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p><p class="ql-block"> “诗圣”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这首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诗人从大处着笔,将自己的身世之悲、国家之忧与洞庭水势相互融合,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催人泪下。</p> <p class="ql-block"> 站在岳阳楼上,美丽壮阔的洞庭湖就展现在眼前,湖中的君山岛植被繁茂,苍翠欲滴,被唐代诗人刘禹锡誉为“白银盘里盛放的一枚青螺”。</p><p class="ql-block">刘禹锡笔下描绘的洞庭湖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望洞庭》——刘禹锡</p><p class="ql-block">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p><p class="ql-block">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p><p class="ql-block">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将壮阔磅礴的洞庭湖尽收眼底,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展现在眼前,那种宁静祥和的朦胧美,让诗人诗兴大发,随以不凡的气度和清新的笔调,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情志。</p> <p class="ql-block">↓君山岛上的班竹</p> <p class="ql-block">↓君山岛上的爱情园</p> <p class="ql-block"> 在岳阳楼主楼的北侧和南侧各有一辅亭,北侧的叫《三醉亭》,因传说中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南侧的叫《仙梅亭》,因重建岳阳楼时,于楼基沙石中得石一方,去其泥水,显出二十四萼枯梅一枝,时人以为神物,称之“仙梅”,由此建亭,置石其中,取名“仙梅亭”,两亭相互对应。</p> <p class="ql-block">三醉亭</p> <p class="ql-block">仙梅亭</p> <p class="ql-block"> 岁月更迭,岳阳楼历经沧桑,数遭水患兵燹,屡圮屡修,现今的岳阳楼是1984年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时所建的形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的。整座楼由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撑,柱上架梁,梁上立柱,全部采用插榫法构造。岳阳楼坐东朝西,古朴端庄,气势恢宏凝重,它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构的古建筑,独特的盔顶结构设计精巧,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及能工巧匠。</p> <p class="ql-block"> 2005年1月30日,岳阳楼入选湖南十大文化遗产。2011年9月,岳阳楼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2017年,我和爱人再次去湖南旅行,专程去岳阳楼游览,为的就是一览《岳阳楼记》中的胜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p> <p class="ql-block"> 观赏了江南三大名楼,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文人墨客的诗赋又为其增辉添彩,可谓“楼因文而胜,文为楼而扬”,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这些文化古迹更加深入人心,名扬四海,千古流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