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来罗马了,这次专程来寻访贝尔尼尼。</p><p class="ql-block">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Gian.Lorenzo.Bernini 1598-1680),17世纪伟大的巴洛克雕塑艺术大师,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罗马度过,为这座帝都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与精力,用他卓越的才华,创作了大量至今无人启及的伟大作品,改变丰富了城市的风貌,至使罗马如此的与众不同。正如教皇乌尔班八世曾对他说的那样:"你为罗马而生,罗马也为你而生",罗马无疑是贝尔尼尼的城市。</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出生在南方的那不勒斯,父亲是位风格主义雕塑家,来自文艺复兴重镇佛罗伦萨。1606年,他受教皇委托北上罗马,贝尔尼尼随全家前往,年仅8岁,之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在罗马,他的艺术才华,很快引起了当时的教宗保罗五世(Paul V)和他的侄子西皮奥内.博尔盖塞红衣主教(Scipione Borghese)的注意,被惊为"神童",教宗预言,这个孩子未来将成为米开朗基隆的继承人。</p><p class="ql-block">17世纪是教皇国的黄金时代,首都罗马已然是国际宗教力量的中心。意大利贵族势力涉足宗教权力,教皇纷纷出自各大权贵家族,首都罗马因势而大兴土木。贝尔尼尼一生,共经历过七位教皇,服务于教廷的他,应该说十分幸运。纵观其一生,除开暂时的黯然失色外,均得到教廷的赏识、重用和支持,机遇良才,创造出大量传世的伟大作品,这些作品也往往被认为是天主教会精神的完美体现。</p><p class="ql-block">然而贝尔尼尼又绝非单纯的教皇教义的工具,他的艺术视野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习俗的束缚,以新潮的巴洛克雕刻艺术,引领了后文艺复兴时代的走向。</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作品的涉及面极广,分布于罗马的贵族宫殿、教堂、礼拜堂、共公广场、城市规划及世俗建筑中。除了博尔盖塞博物馆需要提前预约时段外,其余的可以计划一条寻访路线,不失为参观罗马的方式之一。</p> <p class="ql-block">"莎士比亚之于戏剧,贝尔尼尼之于雕塑"。</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作品的判识度极高,自幼受到父亲风格主义(Mannerism)艺术表达方式的影响,他的创作不再遵循文艺复兴和诣、理想、对称的宗旨,创造性的侧重表达自己内心的理念,运用他精湛的大理石处理技巧,赋予作品充满动感和戏剧性的起伏波动。他尤其善长将建筑或环境与雕塑巧妙结合,将空间融入进来,赋予作品宏伟、壮观、立体的艺术效果。他是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化师、画家、舞台设计和戏剧机械的行家,堪称"视觉艺术的统一"。他的才能及涉及面之广,远超同时代的同道之人,当之无愧的确定了其米开朗基隆继承者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寻访,先从博尔盖塞艺术博物馆(Gallery Borghese)开始。这座博物馆,位于罗马城外东北角的平西纳山丘(Pincian Hill),前身是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的宫殿,馆中收藏的四座著名雕塑作品,被视为奠定贝大师巴洛克雕塑先驱者地位的抗鼎之作。</p><p class="ql-block">四座雕塑作品,取材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委托自红衣主教博尔盖塞,用于装饰他的这座豪华别墅。作品创作完成的年代,在1618-1624年之间,贝尔尼尼年仅20-26岁。</p><p class="ql-block">博尔盖塞家族(Boeghese)是起源于托斯卡那地区锡耶纳(Siena)的贵族世家,16世纪举家前往罗马。1605年当选的教宗保罗五世,便来自博尔盖塞家族,他的侄子靠裙带关系成了红衣主教,家族权势和财富暴涨。红衣主教酷爱艺术收藏,惊愕于贝尔尼尼的才艺水平,对他青睐有加。1618年,委托他创作了第一件作品《埃涅阿斯、安喀塞斯和阿斯卡尼乌斯》(《Aeneas,Anchises and Ascanins》上图),贝尔尼尼年仅20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品取材于罗马诗人唯吉尔创作的《埃涅阿斯记》,描绘了英雄埃涅阿斯,带领全家逃离伦陷于战火的特洛伊城的场景。作品真人大小,呈现了祖孙三代人。埃涅阿斯肩扛着父亲安喀塞斯,老者手托装有祖先骨灰的容器,小儿子阿斯卡尼乌斯紧跟在父亲身后(上图)。</p><p class="ql-block">仔细品味作者刻刀下的三代人,坚硬的大理石在贝尼尼的处理下,神奇的呈现出不同年龄段人体肌肉的轮廓和线条,以及面临生死攸关时刻的不同表情,以他20岁的年龄,表现手法已经十分成熟。。</p> <p class="ql-block">1621-1623年,贝尔尼尼23岁,完成了第二件传世之作,雕塑《劫持普罗塞皮娜》(《the Rape of Proserpina》上图)。</p><p class="ql-block">作品表现的是普罗塞皮娜被冥王哈蒂斯劫持的片刻瞬间。在古罗马神话中,普罗塞皮娜是朱庇特和农神谷神星的女儿,在采花时,被冥王掠到地下去作女王。谷神星救女心切,只能于冥王谈判,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各自拥有普罗塞皮娜半年。神话中的谷神星,代表着丰收和饥荒,具有神秘和神奇的力量。冥王哈帝斯掌管死界,有地府宙斯之称。依照协议,每当谷神拥有女儿时,大地回春,万物生机渤发,而当冥王拥有她时,万千植物凋弊,自然界一片死寂。</p><p class="ql-block">委托者红衣主教借此作品,来纪念他去世的叔叔教皇保罗五世,而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贝尔尼尼赋予它更深的内涵,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寓意着基督教义的死亡与复活。。</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仅仅抓取了冥王劫持的片刻,将瞬间定格成永恒。群雕人物生动形象,富有动感和丰富的层次。随着观赏角度的变化,画面在空间中不断切换,普罗塞皮娜扭曲的躯体,伸向空中的双臂,凌乱飞扬的头发,翘起或分开的脚趾,呼喊焦虑的面容,甚至还有面颊上的一滴泪水,这些细节,将女孩拼命的抗争表达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另一处细节是冥王用力抓住腰部和大腿时,双手下陷的肌肤,充分展现出,贝尔尼尼处理大理石的高超技能,坚硬的石材,在他的手中呈现出肉体柔软的质感。</p><p class="ql-block">这尊作品开始颠复过往雕塑的沉静与呆板,显示了巴洛克风格灵动、立体的特色,可谓是里程碑式的佳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623-1624年,作品《大卫》(《David》上图)完成,贝尔尼尼26岁。这是博尔盖塞红衣主教委托的最后一件作品。</p><p class="ql-block">作品取材于《圣经》中牧羊人大卫,勇敢挑战巨人歌利亚的故事,贝尔尼尼同样也只是描绘了大卫掷石过程的瞬间时刻,这与米开朗基隆的名作《大卫》形成了时代间的对比。佛罗伦萨老宫内的米式大卫,平静,永恒,唯美,表情坚毅,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宗旨。而贝式的大卫,三维立体,雕像融入空间,引观赏者移动。作者仅捕捉一个时间段的动作和表情,却达到引发人联想的效果,这正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特色。</p> <p class="ql-block">《阿波罗和达芙妮》(《Apollo and Daphne》上图),作品完成于1622-1625年间,先于《大卫》创作,却后于它完成,一经问世,便被视为奇迹。</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以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为蓝本,描给了阿波罗和达芙妮故事的高潮部分。</p><p class="ql-block">太阳神阿波罗被丘比特的金剑射中,一心追求河神之女阿芙妮,但阿芙妮却被拒爱的铅剑射中,拼命逃避阿波罗的追求。最终达芙妮体力耗尽,无力再逃,便向父亲祈祷,父亲遂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作品描绘的正是这个变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以创造性的才华和超人的想像力,通过构图画面的眼花撩乱,讲述故事的戏剧性冲突,以此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其。作品特征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p><p class="ql-block">看点集中在少女达芙妮身上,惊恐无助的面部表情,飞散向天空的头发,尤其是那双正在变化成树叶的双手(上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转动一个视角,展现另一幅画面,同样是被风吹起的头发和渐渐变成树叶的双手(上图),神奇的变化,完全不一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上述的四座早期作品,让年轻的贝尔尼尼一举成名,深受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尤其是这尊《阿波罗与达芙妮》,被公认为四座雕像中最精美的一座,就此奠定了他后文艺复兴时代,巴洛克雕塑先驱者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时间揭露真相》(《Truth Unveiled by Time》上图),是又一件收藏于博尔盖塞艺术博物馆的优秀作品,创作于1645-1652年间,贝尔尼尼54岁。</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坐镇教廷的是教皇英诺森十世(1644-1655在位),这位保守的教宗,令贝尔尼尼受到了冷遇,撤销他所担负的许多职务,更因为圣彼得大教堂塔楼事件而迁责于他,贝尔尼尼落入了艺术生涯的低谷。</p><p class="ql-block">沉静思索之后,贝尔尼尼决定创作此作品,打算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他坚定的信念:真相终会明朗,他会得到公平的对待。</p><p class="ql-block">这座真人大小的大石理雕塑,高280厘米。裸体少女为真理之化身,倚身在岩石之上,右手持轮太阳,左脚踩着地球。她面朝阳光,表情宁静舒缓,微露喜悦的笑容。她的身后,飘逸着已然揭去的帷幔,代表着真相已经揭开。作品中唯一没有出现的是代表时间的形象,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没有完成这个部分?</p><p class="ql-block">之后,雕塑作品一直放置在贝尔尼尼的宫殿中,据称他留有遗嘱,表明:"这座雕像将由家人永久保管,通过它,我所有的子孙都会被提醒,真理是世界上最美的美德,因为她最终会被时间所揭示"。</p><p class="ql-block">1924年,雕像被转移至博尔盖塞艺术博物馆,1958年被意大利政府收购。</p> <p class="ql-block">除了装饰性的艺术雕塑,贝尔尼尼也参与了众多罗马教堂和礼拜堂的设计,留存至今的不乏传世之作,推荐两座。</p><p class="ql-block">1,《圣特蕾莎的狂喜》(《The Ecstasy of Saint Teresa》上图),它被视为礼拜堂设计的精典。作品创作于1647-1652年,正是英诺森十世在位的沉寂时期。</p><p class="ql-block">小堂位于圣母玛利亚胜利教堂中(Church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是科尔纳罗家族委托贝尔尼尼设计创作的一座礼拜堂。</p><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胜利教堂,建于17世纪初叶,属赤足加尔默罗会一系,故贝尔尼尼选取了该会著名的宗教圣人特蕾莎修女作为创作的主题,教堂也因此而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礼拜堂的设计,的确别出心裁,贝尔尼尼在圣特蕾莎高祭坛两侧,设计了两个包厢,有头有脸的科尔纳罗家族男性成员,坐在包厢中,注视并相互议论着高坛上发生的情景,恍如一座小型剧场。他巧妙的将建筑与雕塑融合成一体,即烘托突出了中心的雕塑,也构成一幅全景立体画面,展示了他非于常人的艺术视野和利用环境的特殊才能,这一特点在他许多的创作中一再被呈现。</p> <p class="ql-block">高祭坛雕像群的采光,源自圆顶上方隐形窗投射的自然光源,镀金灰泥制作的金色光线,产生出舞台追光灯的效果,想像力确是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作品内容取自《圣特蕾莎自传》,讲述的是她被天使刺中心脏时的片刻宗教狂喜,一种痛并快乐,令其昏厥的精神体验。贝尔尼尼用反传统的表现手法,呈现了修女的自我感受,引起后世许多的非议,指责其中含有性暗示和有伤风化的成分。</p><p class="ql-block">圣特蕾沙修女出生于西班牙山城阿维拉(Avira),几年前我曾去过那里,参访过她所建立的修院和住所。</p><p class="ql-block">加尔默罗会(Carmelites)是个创建于12世纪的隐修会,女修会成立于15世纪的中叶。特蕾莎在加入修会时,内部腐败盛行,有悖修行的宗旨,遂下决心要加以改革。她在阿维拉建立了第一所赤足加尔默罗女修道院,以静默苦行修炼自己。一生中,她共支持建立了十几所这类修道院,去逝后封圣,成了宗教名人。</p><p class="ql-block">之前看过的圣特蕾莎修女像,无论是画作还是雕塑,都是装束极俭,一脸凄苦悲悯的表情。对比贝尔尼尼艺术作品中的圣女,他的创作思维确实非常前卫,美感超越时代的局限性,放在今天也不失为过。一件艺术作品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还有什么好指责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奎里纳尔山圣安德烈教堂(Church of Sant Andrea Quirinale),隶属于耶稣会神学院,由贝尔尼尼设计建造,被视为罗马巴洛克教堂建筑最重要的典范,也是他自己最为认可的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教堂建在奎里纳尔山(Quirinal Hill),距离总统官邸奎里纳尔宫不远。1658年,贝尔尼尼接受红衣主教潘菲利(Pamphili)的委托,为耶稣会堂建造罗马第三座教堂,项目得到了时任教皇亚历山大七世(1566-1667在位)的批准,他在英诺森十世逝世后继任教宗大位,十分欣赏贝尔尼尼的才华,重新启用他为教廷服务,贝尔尼尼的艺术创造得以再次辉煌。</p><p class="ql-block">教堂1661年建成,1670年完成内部装修。</p><p class="ql-block">进殿的第一印象:与众不同。教堂规模不大,平面呈椭圆形,放射状分布着八个精致的小堂。第二印象:豪华漂亮,用料考究,采用了珍贵的彩色大理石石材。中央巨型椭圆状天花板,中心带有灯笼状圆顶,镀金灰泥装饰,双翼天使造型环绕边框(上图),贵气奢华。</p> <p class="ql-block">圣安德烈高祭坛对应正门入口,十分醒目,由贝尔尼尼亲自设计,叙事采用自下而上,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运用的方法(上图)。</p><p class="ql-block">高坛最下方是一幅巨型油画,由法国画家纪尧姆.库图瓦创作,画作描绘了圣安德烈被钉在十字架受难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油画往上中间部分为金色的圆顶,代表了通往天堂的入口。入口处簇拥着一众天使与圣灵之鸽,圆顶之上一片光明。</p><p class="ql-block">圣安德烈以白色雕像的形象再次出观,他站立于云端,目光向上,(以示)正在去往天堂的路上。</p><p class="ql-block">整个高祭坛集中了绘画、雕塑、建筑几种艺术形式,连续性的途述了圣人从受难到升天的过程,手法与《圣特蕾莎的狂喜》如出一辙,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视觉艺术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广场和喷泉,是贝尔尼尼涉足的又一领域,罗马一些著名广场,都能见到他参与的创作。</p><p class="ql-block">1, 密涅瓦广场(Piazza della Minerva),一个毗邻万神殿一角的小广场。这一带,曾经归属罗马多明我修道会,设有总部,建有修道院和教堂,如今仅有密涅瓦圣母玛利亚圣殿(Basilica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其他建筑已改为他用。广场中央的大象方尖碑和教堂内的两件作品,出自贝尔尼尼之手,先看教堂(上图)。</p><p class="ql-block">圣母圣殿为意大利多明我会(the Dominican Order)的重要教堂之一,历史悠久,也是罗马现存唯一的原始哥特式教堂建筑,建于中世纪,复修过多次。最新版的教堂,外观内敛,内部亮丽,尤其是屋顶,圣诞期间一经装点`,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教堂内有多位教皇和红衣主教的墓碑,其中有贝尔尼尼的设计的玛利亚.拉吉纪念碑和红衣主教多梅尼科.皮尔门特之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拉吉纪念碑(Memorial to Maria Raggi 上图) 为一雕塑纪念碑,附着在中殿左侧一根石柱上,由她的三位后裔委托贝尔尼尼创作,1647年-1653年间完成。玛利亚.拉吉是位极其虔诚的密涅瓦修道院修女,死后曾一度提请封圣,教皇未准。</p><p class="ql-block">纪念碑釆用黑、黄两色大理石和镀金青铜,雕刻成一幅巨大的帷幔,坚硬的石材,在他的刻刀下,显出布幔的质感,柔软、飘逸、轻盈,这是贝尔尼尼墓碑创作的一种尝试。</p> <p class="ql-block">皮门特尔之墓(Tomb of Pimentel 上图)。</p><p class="ql-block">1653年接受委托创作了这组雕像群,黑白大理石材,墓顶部跪着红衣主教皮门特尔,下层左右四个寓言人物雕像,代表四种美德,从前到后,左边为慈善(charity)和正义(justice),右边是知识(knowlege)和信仰(faith),金字塔造型,是他墓碑设计中最常见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密涅尔广场中央的大象方尖碑,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委托的最后一件作品,由贝尔尼尼亲自设计,助手埃尔科莱.费拉塔(Ercole.Ferrata)雕刻完成。1667年6月揭幕前一个月,教皇去世。</p><p class="ql-block">密涅尔广场历史十分悠久,基督教建堂之前,存在有两座神庙。1665年,在距圣母教堂不远处发现了这座方尖碑,5米高,是罗马城内最小的一座。据考,来自之前的伊塞姆神庙,为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二十六王朝的古迹。方尖碑原为一对,另一座现在拉斐尔的家乡乌尔比诺(Urbino)。</p><p class="ql-block">有趣的点在大象的设计,它的神态,眼神,方向位置以及短粗的身材,均衍生出不少趣闻。罗马人因为大象不够高大雄壮,戏称它为"密涅瓦的猪"(il pulcin della Minerva),意含嘲讽,令贝尔尼尼不爽。</p><p class="ql-block">大象头尾的方向,有说是贝尔尼尼有意而为之。他将象的臀部,正对着原多明我修会总部,目的是羞辱修会的帕利亚神父,坊间传言俩人不和,神父一直是贝尔尼尼的对手。这些传闻真假与否不得而知,当不得真。</p><p class="ql-block">密涅瓦广场虽小,却很值得光顾,它是古罗马和意大利及宗教发展史的一部分。从古代的神庙、教堂,到中世纪多明我修会落脚此地,发展扩大,一直是罗马教廷重要的场所之一。17世纪初叶,罗马宗教裁判所/宗教法庭设在了密涅瓦广场,科学家伽利略的审判和悔改法庭也设在了这里。</p><p class="ql-block">密涅瓦广场还是罗马地势最低的地方,遇到台伯河泛滥,则必然成灾。在圣母大殿正面右侧墙面上,你会发现镶有一块铭文,为了纪念1422-1598年间发生的大洪水。</p> <p class="ql-block">2,巴贝里尼广场(Piazza Barberini 上图)和巴贝里尼宫(Palazzo Barberini)</p><p class="ql-block"> 该广场位于威尼托大街尽头,原为巴贝里尼宫的宫前广场,现在是罗马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一。</p><p class="ql-block">巴贝里尼家族是17世纪意大利声名显赫的贵族,16世纪从佛罗伦萨迁至罗马,获得巨大的财富。1623年,家族中红衣主教马菲奥.巴贝里尼当选教皇,即乌尔班八世,随后,家族的发展达到顶峰,并在奎里纳尔山购买了土地,建造宫殿和广场,展示了家族庞大的实力与财富。</p><p class="ql-block">乌尔班八世十分赏识贝尔尼尼,是他坚定的支持者和好友,教皇委托建筑师承建巴贝里尼宫和宫前广场,贝尔尼尼是首选人之一。</p><p class="ql-block">巴贝里尼宫建在广场南侧的高地上,现在是国家古董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海卫喷泉(Triton Fountain 上图)为贝尔尼尼所作,完成于1642-43年间。雕塑构图由四支海豚托起的人鱼海神组成,海神手举贝壳,直接喷射出一股清流。海豚身体处雕有巴贝里尼家族的徽章,由三只密蜂构成的图案。</p><p class="ql-block">海卫喷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盆状喷泉的静态和刻板,代之以立体,动态,生动和富有内容的巴洛克风格,使得作品更富有美感和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1644年,乌尔班八世去世,贝尔尼尼又在威尼托大街进入广场的一角处,塑了另一座小的密峰喷泉(Api Founton),型如座椅,同祥塑有密峰纹章图案,以纪念有恩于他的好友乌尔班八世。</p> <p class="ql-block">3,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罗马最美丽的广场之一,集中了喷泉,宫殿,教堂和许多餐厅。这里也是圣女阿格涅斯的蒙难之地。</p><p class="ql-block">英诺森十世(Innoce X)是乌尔班八世的继任者,来自声名显赫的潘菲利家族(pemphilj family)。家族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经济实力雄厚,在意大利政教两界中根深蒂固,权力更在英诺森十世时期达到了顶峰。和他的前任一样,英诺森十世也是位以裙带关系统治天主教及意大利的教皇。不同的是,他崇尚传统,不欣赏贝尔尼尼的"超前艺术",故上任之后,以传统派取而代之,弃他不用。</p><p class="ql-block">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早于公元一世纪时,曾是图密善皇帝建的体育场,即图密善圆环(Domitian Circle),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细长椭圆的外形。</p><p class="ql-block">17世纪,潘菲利家族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包括潘菲里尼宫,圣阿格涅斯蒙难教堂(Church of Sant Agnese in Agone)和三座大型喷泉在内的豪华巴洛克建筑群,一时间成为罗马城中巴洛克设计的展示中心。</p><p class="ql-block">尽管贝尔尼尼受到英诺森十世的冷遇,可他依旧凭借出色的才华,在喷泉设计的竞选中胜出,让这位保守的教皇最终接受了他的方案,才有了这座巴洛克艺术的经典---"四河喷泉"(Fountain of Four Rivers 上图)。</p><p class="ql-block">四河喷泉位于广场中心,正对圣阿格涅斯教堂。喷泉底部为一盆地,中心升起的石灰岩支持着四位河神,上方一座高大的古埃及方尖碑(复制品),碑上塑潘菲利家族徽章:和平鸽和橄榄枝,以明示教皇的威权。四位河神代表了地球上的四条主要河流,寓意基督教传播所及的四个大洲,它们是尼罗河(非洲),多瑙河(欧洲),恒河(亚洲)和拉普拉塔河(美洲)。这座大型雕塑群,远观宏伟壮观,近观四位河神以细节之处标明身份,人物形象生动,充满动感与变幻,的确是他众多喷泉作品中的精典。</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还参与了广场南端摩尔人喷泉(Fountan of Moro)的设计,他在原有基础之上,添加了摩尔人与海豚摔跤的中心群雕,与海王星喷泉(Fountan of the statue of Neputune)南北对应,相互协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负责的最后一个大型项目,是圣天使桥(Sant Angelo Bridge 上图)的修缮工程,受时任教皇克莱门特九世(Clement IX)委托,贝尔尼尼71岁。</p><p class="ql-block">这座古代石桥,建于罗马皇帝哈德良时期的134年,横跨于台伯河上,正对皇帝为自己新建的陵墓圣天使古堡(Castel Sant'Angelo)。</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曾对石桥有过多次修缮。到17世纪下半叶克莱门特九世时期,桥两侧的灰泥天使风化十分严重,教宗决定全部更换,工程委托给贝尔尼尼主导。</p><p class="ql-block">十座天使雕像中,贝尔尼尼自己完成的只有两座:戴紫棘冠的天使(Angel with crown of thorns 上图左)和带铭文I.N.R.I的天使(Angel with the superscription 上图右)。两座雕像深得教皇克莱门特九世的喜爱,认为它们太有艺术价值,不易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风吹日晒,便将两座雕像转移至圣安德烈弗拉德教堂(Church of Sant Andrea delle Frate)中保存,而现今桥上所看的只是它们的复制品。贝尔尼尼的天使雕像到底与其他人的有何不同?来罗马不妨亲自比较一下。</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寻访是贝尔尼尼与圣彼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宗乌尔班八世,是继保罗五世之后,贝尔尼尼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和赞助人,自1626年起,便开始全额资助年仅26岁的天才艺术家。1629年,更是委以重任,任命他为马德尔诺(Carlo Maderno,早期的建筑大师)的继任者,担任圣彼得大教堂的总设计师,一步迈入了米开朗基隆、拉斐尔等大师级人物的行列。之后,贝尔尼尼为大教堂的装饰,辛勤工作了五十年。</p><p class="ql-block">1,圣彼得华盖(Baldacchino 上图),由乌尔班八世委托,贝尔尼尼设计建造,耗时11年,于1634年完工,贝大师35岁。</p><p class="ql-block">这座巨型天蓬华盖,被他放置在大圆顶的正下方,拉丁十字路口的中心,以纪念性的方式标记圣彼得墓的位置,并作为圣殿的第一祭坛。</p><p class="ql-block">华盖本身并非创新,在宗教建筑中,它普遍代表一种荣耀及特定圣经事件。贝尔尼尼的设计,只是更新了它的形式结构,以巴洛克风格替代了传统。四根攀天柱般的"索罗门螺旋柱",每根高20米,支撑着巨大的青铜天蓬,分别象征着四位福音传道者。天蓬檐口四角,各站着一位天使,中心一架镀金十字,立于球体之上,那是基督教对世界救赎的标志。</p><p class="ql-block">拉丁十字路口是大教堂中最大的空间和最醒目的位置。贝尔尼尼成功的利用了广大的空间和高度,拱托出天蓬华盖的宏伟与壮观,营造出令人震撼的强大气势,以荣耀圣彼得之功德,这是又一个雕塑和建筑相互结合的成功典范</p> <p class="ql-block">但作为大教堂的第一祭坛,其位置却又有悖与传统习惯,如何与传统相协调,一直困扰着贝尔尼尼,直到天蓬华盖建成后的43年,他才实现了这一构想。</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拉丁十字教堂的第一高祭坛,都位于大殿纵深的末端。为了与传统形式相互协调,贝尔尼尼在圣坛正后方,设置了一个大教堂,即"圣彼得宝座"。"宝座"作为第二祭坛,与十字路口的高坛前后对应,达到了贝大师认可的完美视觉构思,实现了他整体的设计理念,最终与传统形式达成了协调。</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宝座完成于1666年,贝尔尼尼已经68岁。(上图)。</p> <p class="ql-block">2,圣彼得宝座(Cathedra Petri St.Peter/Throne of St.Peter 上图)。</p><p class="ql-block">这把木椅为基督教的一件圣物,传统上认为属于使徒圣彼得,历史渊源如何,至今仍没研究出结果。木椅年代久远,破损严重,不可再用。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决定,将它以某种形式供奉起来,以此代表彼得的继任者所具有的合法性。</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将圣物箱设计成了椅子的造型,用巨大的青铜外壳将木椅封装起来,加以保护。青铜宝座放置在四个环型支架上,支架旁竖立着基督教四位圣师的青铜雕像,涵盖了东、西两大派系。前排带主教冠的两位,圣安布罗斯(St. Ambrose)和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代表了拉丁教会;后排光头的两位,阿塔纳修斯(Athanasius)和约翰.金(John Chrysostom)),代表了希腊正教。座椅上方金光闪耀,照亮中心的圣灵之鸽。</p><p class="ql-block">座椅位于圣彼得墓正后方,表示他的后继者,具有的合法继承权,故被确定为大教堂中的第二祭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一生设计过许多墓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金字塔型的设计最为多见,似乎形成为一种固定模式。在圣彼得大殿中,他为两位教宗设计了纪念墓碑,分别是乌尔班八世和亚历山大七世,他们都是大师艺术生涯中最重的赞助人。</p><p class="ql-block">3, 乌尔班八世墓(The tomb of Urban XIII 上图)。贝尔尼尼将乌尔班八世墓碑的位置,选择在了"圣彼得宝座"的右侧,可谓尊贵之至。1647年建成,呈金字塔型,墓顶为乌尔班八世的青铜雕像。下方,正义女神在右,慈善女神和孩子们在左,中间青铜书卷展开处,刻有乌尔班八世的名字,以纪念他伟大的赞助人和挚友。</p> <p class="ql-block">4, 亚历山大七世纪念碑(Monument to Alexander VII)。</p><p class="ql-block">19年之后(1672-1678年),贝尔尼尼为亚历山大七世设计这座纪念碑。这件伟大的雕塑作品,被视为罗马巴洛克风格中最壮观的范例之一(上图)。</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一组雕塑群构成,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左侧廻廊,一扇向外通往梵蒂冈城的木门上方。群雕布局一如即往,为金字塔型。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大理石雕像位于顶端,谦卑下跪在作祈祷,圆柱状底座,釆用绿色和黑色大理石制成。群雕基座的中心部分,被一大幅展开的红色帷幔占据,帷幔随风舞动,柔软而缥逸。与红色布幔间,左右前后四个人物造型,分别代表仁义、审慎、真理和正义。群雕除了人物采用白色大理石之外,其余部分使用了黑、红、绿几种彩色石材,这在墓碑作品中并不多见。彩色赋予了纪念碑强烈的视觉效应,奢华而高贵,唯美且壮观,在众多的纪念碑作品中脱颖而出,留给人很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细看帷幔下方浮现着一具人体骨架,贝尔尼尼用它代表死亡。骷髅的头面,大部分被帷幔掩住,右手举着一个镀金青铜制的沙漏(上图左),象征着生命在时光长河中的流淌。</p><p class="ql-block">细看右边的真理女神,一只脚放在地球上,大脚趾正踩在英国所在的位置上(上图右)。</p><p class="ql-block">作者设计的用意,是在表达16-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改革造成天主教的撒裂,导致新教派的产生,而亚历山大七世在生命的最后时间内,希望能够纠正和新教间的差异,却最终没能成功。贝尔尼尼再次上演了真理打败时间的手法,试图为他这位坚定的支者来修正形象。</p><p class="ql-block">这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件雕塑作品,它不仅超脱了通常纪念碑的格局,而且几组造型人物的存在,均包含有深刻的意喻。他在68岁高龄之际,仍能有如此的创意,不得不令人心生钦佩。</p> <p class="ql-block">5, 布拉曼特圣礼小堂(Chapel of Sacremental Host)。</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为圣彼得大殿完成的最后一项装饰工作,就是上图这座精致的小礼拜堂。他用镀金青铜设计了布拉曼特圣殿的微缩模型,两旁的天使,一位双目凝视圣殿,一位微笑望向众人。布拉曼特圣殿,位于罗马蒙特里奥圣彼得教堂内(Church of San Pietro in Montorio),标志着圣彼得被钉死在十架上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 圣彼得广场(St. Peter's Square)。</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最伟大的设计,巨型多立克柱廊(上图)。</p><p class="ql-block">这片空场,原只是朝圣之路的一部分,1656-1667年间,受命于亚历山大七世的委托,贝尔尼尼对大殿前的空间进行了重新的规化设计。他以古埃及方尖碑为焦点,采用简洁朴素的多立克柱氏,竖起了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巨型柱廊,廊柱深及四根柱子,以此构成了广场的边缘,界定了广场的范围。柱廊建成后,在大教堂前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空间,被形象的寓为"慈母怀抱",形容两厢的柱廊,仿佛教堂伸出的双臂,环抱着前来的参观者和信众。</p><p class="ql-block">之后,在方尖碑的另一侧,贝尔尼尼又添加了一个喷泉,与1613年卡洛·马德尔诺设计喷泉相配,成为一双,形成了对称的平衡。</p><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的规化设计,确立了广场今天的宏大规模,焕发出广场全部的魅力,即衬托了大教堂的庄严雄伟,也改变了罗马的风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今天,这座宏伟的建筑,已然成了梵蒂冈城市国家的标志。</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殿和广场的建造,前后经历了漫长的一个多世纪,历经几位艺术大师之手,贝尔尼尼是他们中的一位,他的伟大贡献,必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都是留给人类的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680年11月28日,贝尔尼尼逝世,享年82岁,他被安葬在圣母玛利亚圣殿(The 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的家族墓地中。大师的墓碑简单而朴素,与他亲手设计的许多墓碑形成鲜明的对比。上刻拉丁文碑文,意为"乔瓦尼.洛伦佐.贝尔尼尼,艺术和城市的荣耀,谦卑地安息于此"(上图上部)。</p><p class="ql-block">1746年,教皇本笃十四世,授予贝尔尼尼家族贵族的地位后,墓碑上又添加了纹章和铬文,意为"高贵的贝尔尼尼家族在这里等待复活"</p>